多給學生一些說的機會教學反思
課本46頁有這么一題:夏令營,分3隊,每隊28人,每人限領2瓶礦泉水、4塊巧克力。①200瓶礦泉水夠嗎?②需要多少塊巧克力?如果2塊1包,4包1盒,需要多少盒?這是一道綜合性較強的應用題,通過測試,全班61名同學,27名答對,并且這27名同學的結果都是:
①①28×3×2②28×3×4336÷2÷4
=84×2=84×4=168÷4
=168(瓶)=336(塊)=42(盒)
168<200答:需要336塊,需42盒。
答:夠了。
訂正時,我沒有給同學們講解,而是讓盧胤合、鄭天云等幾名同學給大家講解,我注意觀察了一下課堂上同學們的表情,由開始的驚喜狀態到聽完后都有著躍躍欲試的樣子,就在我準備講第二種解法時,于鴻昊、高逸等六名同學又站起來分別講了另外一種解法:
①200÷2=100(人)②28×3×42×4=8(塊)→每盒8塊
28×3=84(人)=84×4336÷8=42(盒)
100>84=336(塊)
答:夠了。答:需要336塊,需42盒。
這是測試時學生沒有出現的算法。同學們都在情不自禁地議論著這種解法,或同意或疑惑,還沒等于鴻昊來講,下面的同學就開始進行提問了,于是課堂上氣氛異常熱烈。
接下來,我又出了相關的題目讓同學們解答,全班只有5名同學沒有做對。雖然在本節課中,表面上看耽誤時間較多,計劃進行的內容沒有時間進行,但我認為這節課是成功的。從那以后,我不斷請學生來當“小老師”,而想當“小老師”的同學也越來越多,并且課堂上同學們聽得也比往常認真了。通過這樣的課堂,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1、在新課改中,我們不能常把課堂教學改革掛在口頭上,要從根本上轉變觀念,在適當的時候該偷些“懶”,就應偷些“懶”,要把“說”的機會多讓給學生一些,不能怕課堂上學生一說而難以調控,就常常剝奪學生發言的機會。
2、多給學生一些“說”的`機會,讓學生給學生講解,不僅讓學生掌握了學習的主動權,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在不同程度上也會增強學生“不服輸”的競爭意識,最主要的一點,“說”是大腦思維的外顯,學生在講題時,一般要先整理思路,使算理符合題意,在向別人“說”思路時,更會受到啟發,開闊思路。對整個班級來說,學習氣氛則會更活躍。
3、學生講給學生聽與老師講給學生聽,學生的心理狀態是完全不一樣的。試想,如果這道題由老師來講,學生可能只會被動地聽,而不會主動、積極地去理解、去思考,可能第二種方法就真需要老師給大家講了。
所以我們要常常反思自己,這節課給學生“說”的機會了嗎?來適應當前新課改的需要。
【多給學生一些說的機會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多一些寬容》教學反思04-02
多一些寬容教學反思05-30
《多一些,少一些》教學反思范文02-05
老師不妨多給淘氣的男生一些機會12-05
教育隨筆:多給孩子一些自選的機會11-06
多一些寬容教學課件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