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的倍數》優秀教學反思
數學是研究現實世界的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科學,是學習現代科學技術必不可少的基礎和工具。由于數學具有較高的抽象性和嚴密的邏輯性,大多數學生對學習數學感到枯燥、乏味,但當他們對數學發生興趣時就會覺得“其樂無窮”,就會積極、主動、愉快地去學習。在這方面我的體會是學海無涯“樂”作舟,“數”山有路“趣”為徑。下面,談談我在《3的倍數》課堂教學中的幾點做法。
一、趣導——導入激趣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而興趣是學習入門的向導,是激發學生求知欲,吸引學生樂學的內在動力。
在《3的倍數》的教學中,我讓學生先找找出示的一些數中哪些是2的倍數,哪些是5的倍數?再讓學生猜測3的倍數特征是怎樣的,由于學生剛剛復習了2、5倍數的特征,知道只要看一個數的個位,因此在學習3的倍數特征時,自然會把“看個位”這一方法遷移過來。但實際上,卻不是這樣,于是新舊知識間的矛盾沖突使學生產生了困惑,有了新舊知識的矛盾沖突,就能激發起學生探究的愿望,這樣不但有利于學生對新知識的掌握,有效的將新知識納入到原有的認知結構中去,還有利于培養學生深入探究的意識和能力
二、趣學——學有興趣
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在兒童的學習活動中,興趣起著定向和動力功能的雙重作用。一個兒童的.注意力水平是他能否學習好和心智發展快慢的最基本條件。有了學習興趣,就能產生積極的情感和學習的主動性,學習效率就高;沒有學習興趣,學習效率就不高。
在教學“3的倍數”時,我讓學生在活動中去發現,通過擺圓片組數的形式,合作探究,從而找到事物之間的聯系,在“做”中學,這樣抓住了生與生交流,為學生學習提供了一個寬松、民主、和諧的學習環境,給學生創造一個自我表現、自我確認的機會,有力地發揮了學生學習的能動作用,培養了創造力和自信的個性,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在課堂教學中我經常創造應用機會,引導動手操作,創設問題情境,開展競賽活動等方式,使學生學有興趣。
三、趣練——練有樂趣
1.突出練習題的趣味性。
布魯納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設計融科學性和趣味性于一體的練習題,能夠培養學生的練習興趣。
如發散練習中,4□,□2,1□4,84□有幾種填法?學生能很快的說出一種甚至幾種。尤其是一些會思考訴學生還發了填寫的規律。這不僅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有利于訓練學生的數學思維。
2.突出練習的層次性。
設計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練習題,從模仿性的基礎練習到提示性的變式練習再到獨立性的思考練習,降低習題的坡度,照顧不同層次的學生,使學生始終保持高昂的學習熱情,品嘗到各自成功的喜悅。
總之,《3的倍數》一課是在學生的猜想、操作、驗證、交流、反思、歸納的數學活動中,獲得知識與經驗的。讓學生在興趣的驅使下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也是我在教學工作的任務和目的。
【《3的倍數》優秀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3的倍數》優秀教學反思01-23
《3的倍數》優秀教學反思(精選3篇)03-02
3的倍數教學反思07-12
《3的倍數》教學反思07-05
《3的倍數的特征》教學反思11-10
《3的倍數的特征》的教學反思07-01
《3的倍數的特征》教學反思02-22
3的倍數特征教學反思07-12
《3的倍數特征》教學反思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