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學生在課堂中綻放活力的教學反思
一直以來,我們都是以傳統的教學方式上課,毋庸置疑,這是很正常好像也很合理。老師講、學生聽的方式延續了很久很久,也確實有它值得肯定的地方,但是學生學習興趣、學習動力、學習效率以及學生能力等不盡人意。這不得不讓我們反思:既然是學習,就應該是在一種輕松、愉快、高效的環境下進行。如果進行一次問卷調查,恐怕不會有幾個學生認為課堂學習是快樂幸福的。那么,學生向往的幸福課堂是什么樣子的呢?請看以下幾段學生寫的心里話:
老師講課生動、有耐心,學生聽課也要積極、會思考,兩方面“配合”是我對“幸福課堂”的詮釋之一。
我所向往的幸福課堂,是一個充滿活力、生機的課堂。
我們都知道,當學生不愿意學的時候,任何東西也教不會。
傳統課堂給學生帶來了文化知識,但那是比較被動的。每天八小時,干坐著聽老師講,然后再埋頭苦干,學生的身心得不到合理健康的滋潤和熏陶,學生的才情得不到培養和施展,也就不可能感到快樂幸福。我認為:“幸福課堂”應該是課堂教學所要追求的最高境界,而實現的道路非常之艱難之遙遠,或許其中有這樣、那樣的障礙和理由,但因此而放棄或止步不前、因循守舊,那我們只能永遠走老路“強迫”學生學習。
羅z指出:理想的人應具備理想的品格,包括:活力、勇氣、敏感和智慧。他提倡給予學生更多的自由自主,讓他們快樂成長,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這些品格的途徑和過程,且這個途徑、過程應是師生共同成長,讓學生更自信,綻放他們的活力,而不是教師一方的控制和空調的說教。
所以,我們可以也應該在課堂中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尊重學生的個性和權利,改變教師主動講、學生被劫聽的局面,使學生在課堂中不再覺得學習是一種負擔,充分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如講:《我的母親》一課時,可以先讓學生欣賞陳紅的歌曲《常回家看看》,讓他們在優美、動聽的旋律中體會孝敬父母的感受,聽完歌曲后隨即啟發,引導學生聯系生活中的實際,讓他們各自談談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孝敬父母的',讓學生來評評誰最孝敬父母,興趣來了,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形成了,再讓學生結合課文內容,圍繞幾個問題展開討論:
1、胡適是懷著怎樣的感情回憶母親的?請你充滿感情的朗誦出來。
2、文中記敘的幾件事中,讓你最感動的是什么事?為什么?
3、本文寫作手法哪一點給你啟發?
談一談。最后提議讓學生給自己的父母寫一段話,此時學生已經有了寫作的愿望,唯恐自己落后,使原本枯燥的課堂變得學生有興趣學習,提高了教學有效性。
只要我們堅持下去,就能夠讓學生在課堂中不僅主動地學到知識,感受到學習的快樂,而且還提高了學生綜合素質,如膽量、魄力、自信、活力、探究、質疑等,使之終生受益。
另外,要理解新的教育理念的核心就是,讓學生主動的學、快樂的學、幸福的學。同時,讓老師教學的過程也是幸福的過程、快樂的過程,而不應把老師逗得天天加班加點,犧牲星期天和節假日。要讓學生自己動起來,給學生一個環境,讓他們自由學習和發展,那么,幸福課堂離我們就不遠了!
【讓學生在課堂中綻放活力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活力課堂教學反思范文11-30
讓學生在活躍的課堂中接受知識數學教學反思10-15
活力課堂課改方向教學反思范文04-15
活力課堂課改方向化學教學反思10-21
活力課堂課改方向化學教學反思11-29
課堂教學中的反思07-04
從《雷雨》教學看課堂活力的生成的教學反思(精選13篇)07-04
從課堂細節中反思備課教學反思06-29
《學弈》課堂教學反思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