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數的再認識》課后教學反思
教學本節課時,首先讓學生復習學過的關于平均數的知識,把書中的統計表填寫完整,并排出名次,從高到低依次是:選手1、選手2、選手3。
其次,教師提出問題“在實際比賽中,通常都采用去掉一個最高分和一個最低分,然后再計算平均數的.計分方法。你能說出其中的道理嗎?”提出問題后,組織學生進行討論與交流。大部分學生能想到這樣比較公平,因為有的評委打分高,有的評委打分低,會影響選手的最終名次。使學生能理解把最高分和最低分去掉后,再求平均分更具有代表性。
再次,讓學生去掉一個最高分和一個最低分,再算一算3位選手的最終成績,并排出名次。這時,選手的名次發生了變化,從高到低名次是:選手2、選手1、選手3。
最后,組織學生討論為何兩次計算結果不同,名次也不同,讓學生體會到極端數據對平均數的影響。對學有余力的學生,鼓勵其查閱更多的資料,進一步了解平均數,感受平均數與生活的聯系,體會平均數在是常生活中的作用,發展學生的數據分析。
【《平均數的再認識》課后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噸的認識課后教學反思12-04
《平均數的再認識》教學反思范文12-07
《認識平年閏年》的課后教學反思06-10
我認識的水果的課后教學反思07-17
關于幼兒認識恐龍的課后教學反思06-30
《鐘面的認識》教學設計與課后反思11-29
《認識除法》課后教學反思(精選5篇)06-10
認識鐘表課后的教學反思(通用10篇)12-18
《認識小數》課后教學反思(通用6篇)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