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認識分式》的課后教學反思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認識分式》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人民老師,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那么什么樣的教學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認識分式》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認識分式》教學反思篇1
我采取的教學方法是引導發現教學法:用數、式通性的思想,類比分數。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小組合作,完成對分式概念及意義的自主探索,突出數學合情推理能力的養成;通過“課后練習應用拓展”這一環節發展了學生思維,鞏固了課堂知識,增強了學生實踐應用能力。通過導學案讓學生自己閱讀課文,然后提出問題讓學生解決,問題由易到難,層層深入,既復習了舊知識又在類比過程之中獲得了解決新知識的途徑,學生感到數學知識原來就這么簡單。我在這一環節提問問題注意了循序性,先易后難、由簡到繁、層層遞進,臺階式的提問使問題解決水到渠成。
通過這節課的教學我對大家說的這兩句話認識非常深刻。一是:只要你給學生創造一個自由活動的空間,學生便會還給你一個意外的驚喜。二是:學生的潛力是無窮的,只有我們想不到,沒有學生做不到的.。
本節課的缺點,我認為有:一是在體現數學的實用價值方面不到位。二是我本人普通話不是很好。三是在因材施教方面做得還不到位,對學困生的照顧做的不是很好,課后的“拓展應用”對學困生來說就有相當大的困難,在這一環節沒有呈現出梯度性。
《認識分式》教學反思篇2
今天我們八年級數學組同課異構的題目是《認識分式》。剛開始接觸到這個課時,我覺得非常簡單。知識點很少,思路也清晰。首先認識什么是分式?然后辨析分式的特點。接著類比分數講解何時分式有意義?何時分式無意義?何時分式值為零?
但是在寫教案進行自己的教學設計時,我就為難了。不知道該怎么新穎的導入,上周我們到先學習了思維導圖,所以我想帶著學生們畫分數的思維導圖,并讓學生們類比分數的思維導圖繪制分式的思維導圖。在畫完思維導圖后,該豐富分式的背景了,課本上的引入是一個防風固沙問題。我再設計問題時,沒有很好的分析學生,將簡單的`問題復雜化,帶著學生們分析題目中的數量關系。找數量關系固然重要,但是這是一致的難點,放在這兒不合適,整節課在一開始帶偏了節奏,讓學生感覺一開始就頭很重,造成分式引出花費了很多時間,效果也不好。主要還是自己想當然,思路不夠清晰。
在課堂上我總是自己總結,自己說。生怕學生們錯過了重要的知識點,但是這樣做不會讓學生們理解知識,只是單純的記住。自己很費勁,一直強調強調,而學生們呢云里霧里,并不理解。在分式的判別上,因為前面占據了很多時間,沒有帶學生們進行幾個特例的分析。
在聽了其他幾個老師的課后,我發現劉瓊老師對整節課的設計很新穎,并且站在學生中又站在學生外,知識的脈絡清晰,學生掌握的也好。
對比之下,更是讓自己感到慚愧。自己的差距還很大,必須認真教學,認真備學生,認真進行自己的教學設計分析。充分理解學生的思維困惑,不重復不啰嗦。
【《認識分式》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認識分式》的課后教學反思(精選16篇)05-20
分式的教學反思08-18
分式的教學反思11-07
分式教學教學反思03-08
分式的加減教學反思03-24
分式1教學反思05-05
分式的乘除教學反思01-05
分式的混合運算教學反思03-25
分式復習課教學反思08-18
分式和方程教學反思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