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談課堂秩序的教學反思
國家要發展、社會要進步,不能不講秩序,而要提高課堂教學效果,而45分鐘要質量,同樣離不開課堂秩序。實踐告訴我們,教師的教學質量好與差,與教師對課堂的組織能力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而課堂秩序的管理要考慮諸多因素:
一、看課型。不同的課型適合不同的課堂氣氛,比如:習題課相對沉悶,活動(實驗)課相對活躍,評講課緊松結合等,因此,課堂上,不一定要求學生安靜,要看學生是否在思考,是否在配合老師的問題進行學習行為,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學生靜坐恭聽教師的講授。
二、看教學內容。教學內容不同相應地要求學生有不同的學習方式,比如說:學習幾何圖形,要求學生作圖、實驗、推證較多,而學習代數,心理活動相對多。隨著新課程的實施,學生的學習方式也發生較大的變化,新課程的教學理念告訴我們,新教材一改過去重結果,輕過程的做法,新課程更注重學生對學習內容的探索、推理過程,這就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與教師、同學合作交流,而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
綜上所述,課堂秩序因課開型而異、因教學內容而異, 堂教學的藝術,在于教師對課堂秩序的控制得心應手,自然得體。
【談課堂秩序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談教學反思11-14
談教學反思11-14
《談禮貌》教學反思05-09
《談生命》教學反思02-26
談禮貌教學反思04-02
《談生命》教學反思01-10
談生命的教學反思12-28
《談禮貌》教學反思04-14
談禮貌的教學反思03-25
《談讀書》教學反思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