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教學反思
一、抓住“光禿禿的一堵墻”和“一堵光禿禿的墻”的細微差別引導學生體會文中人物的心理和作者的匠心,文本解讀與教學可謂細致到位,語文的妙處就蘊含在這樣的細膩之處。縱觀整堂課,能始終緊貼文本的語言和學生的'體驗進行探究,引導學生從具體的語言中咂摸品味出自己的東西。
二、讓學生表述自己對小說的這個結尾是否感到意外,并強調“從文章的詞語、句子中找出根據來”,有效避免了脫離文本、脫離語境的“空對空”的分析。并且由結尾的探究帶動起全篇的閱讀,再以全篇解局部,讓學生浸潤在文本中,真切體會到了本文結尾“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妙處。
三、先刪掉結尾,再補結尾,探究結尾,最后介紹這種結尾的妙處,這種做法一來抓住了“這一篇小說”文本的特性,設置教學懸念,教出了其獨有的味道;二來這有效擴充了學生自己閱讀小說的時間和過程,讓學生把自己置身于小說里,在比較、朗讀、品味中充分體會、感受,獲得對文中人物的行為、心理變化以及作者藝術手法的獨特感悟。
【窗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窗》教學設計及反思10-21
關于窗的教學反思11-14
《隔窗看雀》教學反思02-19
泰格特《窗》教學反思01-21
公開課《窗》教學反思01-22
《隔窗看雀》教學反思03-28
窗邊的小豆豆教學反思11-27
《窗邊的小豆豆》教學反思01-01
《窗邊的小豆豆》的教學反思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