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數(shù)學面積和面積單位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認識了線段、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并會計算他們的周長的基礎上學生必須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抽象概括面積和面積單位的含義。因此,這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理解面積,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我在備課時就感覺內(nèi)容很多,也比較零散,怎樣才能讓學生理解抽象的概念,我覺得要讓學生經(jīng)歷概念的生成過程,不僅要讓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一些現(xiàn)成結(jié)果,而且讓學生在實踐中建立表象,和生活緊密聯(lián)系。所以在設計時我注意了以下幾個方面:
1、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認識和感受面積。
面積是包含了物體表面和封閉圖形的大小兩層意思,我注重于從學生生活中能感受得到的物體表面的大小來認識面積,引導學生通過摸一摸來體會感受到表面的大小,比一比初步感知什么是面積,建立面積表象。對于圖形的面積認識,我從物體的表面中抽出學生們很熟悉的長方形,讓學生自己說出已學過的平面圖形,繼而自己感知圖形的面積,然后又出示了一組對比題圖形,引導學生認識到只有封閉圖形才有面積,封閉圖形的大小就做封閉圖形的面積。最后引導比較“物體表面的大小叫做物體表面的面積”、“封閉圖形的大小叫做封閉圖形的'面積”,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什么是面積,將兩句話概括成一句話,進一步加深了對面積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2、充分操作,理解面積和面積單位這一概念。
在本節(jié)課中的兩次小組合作就是為了這節(jié)課的兩個重要概念展開的,使學生在操作中經(jīng)歷知識的形成過程,深刻理解面積和面積單位。尤其在學生體驗面積單位的統(tǒng)一時用的時間更多,使學生理解了要比較面積的大小可以用面積單位去量,從多種面積單位中選用比較常用的正方形作為單位更好。
3、注重采用多種方式幫助學生建立表象。
在本節(jié)課中讓學生建立面積單位的表象是重點之一,因此我為學生提供了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學具讓學生親自看,并找一找生活中接近這些面積單位的表面,用學具去實際的量一量,這樣更好的幫助學生建立了面積單位的表象。
4、聯(lián)系實際,注重應用。
在學習的過程中都是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從生活中提取。認識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后問要測量橡皮的表面積、講桌面的面積、地面的面積分別可采用哪些面積單位,使得學生跟進一步理解了面積單位的用處,使得學有所用。
5、練習的設計注重層次性和實用性。
鞏固練習先要讓學生填單位名稱,后又從小明小剛的日記中把面積單位進一步應用,還把長度單位與面積單位進一步區(qū)分,同時也極大的提高了學生練習的興趣。
當然,在這節(jié)課中我還有一些細節(jié)做得不夠充分,體驗面積單位的統(tǒng)一時還少欠火候,認識面積單位時可以和生活聯(lián)系的更緊密一些,從學生日常生活中多選取一些事例,學生的印象會更深刻。今后我將繼續(xù)努力。
【三年級數(shù)學面積和面積單位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面積和面積單位》數(shù)學教學反思09-03
《面積和面積單位》教學反思05-10
《面積和面積單位》教學反思11-27
《面積和面積單位》的教學反思11-11
面積和面積的單位教學反思11-13
面積和面積單位的教學反思12-09
《面積和面積單位》教學反思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