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東南西北西南》數學教學反思
通過前幾節課認識東、南、西、北,我覺得學生對方向的掌握不夠到位,特別缺乏生活經驗的積累和應用,尤其是辨別方向上有些吃力。我決定從學生已有知識以及生活經驗入手,引入新知識的學習,將生活素材融入教學中,創設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通過學習初步達成“認識東南、東北、西南、西北這四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這一教學目標。
在課堂教學中,我努力為學生創設主動探索、相互交流的空間,使每一個學生都能積極地參與到數學學習活動當中。首先,我把學生帶到操場上,讓學生說一說,校園內的主要建筑物教學樓、圖書館、大門和風雨操場分別在操場的什么方向,復習已經學過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課堂上,我嘗試著讓學生用“什么在操場的哪一面”、“操場的哪一面有什么”兩種不同的句式大膽的說方向;在“扶”和“半扶”中學習“東北”和“東南”知識后,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索中掌握“西南和西北”這兩個方位知識;讓學生用所學的知識制作方向板服務于生活;用手指教室的八個方位等。做到了讓學生動腦、動口、動手讓學生的多種感官處于一種亢奮階段,體現了人人參與,全程參與的參與意識,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
三年級的學生正處在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轉化的關鍵期,此時的抽象邏輯思維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直接與感性經驗相聯系,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體形象性,對學生而言,方位概念的.掌握還是比較抽象的,需要大量的感受性支柱和豐富的表象積累。因此,這節課創設了符合學生認知特點的情境,如“幫動物找家”、“制作方向板”等,使學生親身體驗方位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本節課我本著“扎實、有效”的原則,力圖數學課堂教學體現“生活味”的同時,能更關注數學的本質。教學中盡量做到科學有序、活動目的明確、手法靈活運用。不追求浮華熱鬧,崇尚穩健平實,從而使教學活動回歸本真,能夠更加準確全面地體現課程改革的新理念、新思路和新要求。
【《東北東南西北西南》數學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東北東南西北西南》教學反思10-14
認識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小學教案07-09
《認識東北、東南、西北、西南》教學反思07-10
《認識東南、東北、西南、西北》教學反思09-13
數學《東南西北》的教學反思08-04
數學《東南西北》的教學反思01-23
認識東南西北的數學教學反思11-30
數學《東南西北》的教學反思4篇11-13
東南西北的教學反思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