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觀潮》教學反思
《觀潮》是小學語文第七冊教材中的一課寫景的記敘文,作者通過對農歷十八錢塘江大潮的描述,寓情于景,贊美了這一“天下奇觀”,表達了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我在第一課時安排學習潮來時兩個小節,重點體會潮來時的雄偉壯觀。
揭題時,我抓住“觀”字,理解在“觀潮”和“天下奇觀”中的不同意思,讓學生通過自己去理解,這樣學生容易記得住。
為了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找來了錢江潮的錄象,學生觀看時情不自禁地發出贊嘆,被那種驚心動魄的場面而折服,看后讓學生說說感受,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在朗讀方面,我采取的方式是多樣的有個人讀,小組讀,競賽讀,老師范讀,但學生的朗讀水平實在不敢恭維,需要花大力氣訓練,爭取到期末時有一定的突破。
在指導背誦時,我是這樣引入的:作者把錢塘江大潮寫得雄偉、壯觀,有聲有色,讓人如身臨其境,難怪你們喜歡這些句子,可是我們剛才讀句子的時候,把觀潮的順序給打亂了,作者寫觀潮的順序是怎樣的呢?接下來我們完成一個聽的練習。
課件出示有關句子。
教師讀句子(包括括號里的詞語)學生聽后記下詞語,填在括號里。
課件出示句子(出示括號內的詞語)校對,請學生說說作者是按什么順序描寫潮水的。引讀這段話,留下括號里的詞,請同學們一邊看潮水錄象一邊背誦,這樣一步一步,層層遞進,減輕了學生背誦的難度,因此,背誦的效果是良好的。
在詞語積累和運用方面,這節課中我認為做得還是比較到位的,先讓學生搶答(老師說意思,學生說詞語)一邊答,一邊出示相應的詞語,然后讓學生自己當小老師進行領讀,最后投影出示一段話,讓學生把剛學到的詞語運用到段落中去,訓練較扎實。
總之,我覺得讓學生主動參與,主動學習,互相合作,還有待進一步的培養,不是幾節課就能解決的。
【四年級《觀潮》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觀潮》教學反思06-24
《觀潮》教學反思05-11
觀潮教學反思04-05
觀潮教學反思05-24
觀潮教學反思02-20
人教版《觀潮》教學反思07-10
散文觀潮教學反思10-18
《觀潮》教學反思范文08-03
《觀潮》的課程教學反思08-03
語文《觀潮》的教學反思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