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升和毫升教學反思

時間:2021-03-08 20:49:08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認識升和毫升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在寫教學反思的時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學失誤,那么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認識升和毫升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認識升和毫升教學反思

  認識升和毫升教學反思1

  升與毫升對學生來說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雖說學生對生活中常見的容器容量大小有所了解,但是對于升與毫升的了解卻很少。我是圍繞以下幾點反思我的教學的。

  一、創設情境,激發求知欲

  由于升和毫升的認知本身就比較抽象,學生在學習時會感到比較枯燥,產生一定的困難。為了能幫助學生建立清晰的升和毫升的容量單位,積累較多的直觀經驗,我創設了以下的教學情境,來促進學生的主動學習。創設問題引入,書上的一個情境,通過對不同的容器的觀察,引出“容量”的概念,再深入地研究容量差不多的兩個茶杯如何判斷,學生想出了幾種方法,從而突出了要用統一的量器才能作比較,進而引出了需要有統一的容量單位,揭示課題。從情境中激發了學生的探究熱情,為后續的學習打好了基礎。

  二、直觀體驗,感受知識

  直觀演示,建立1毫升和1升的概念。用滴管取1毫升的水,滴在手心中,學生感知毫升的水是十來滴。猜一猜老師手里水杯的容量,并進行驗證。列舉一些生活中常見的容器,讓學生估計它們的容量(可能的進行操作驗證)。水盆容量10000毫升左右,電熱水器的容量要幾十萬毫升,太陽能熱水器的容量還要大一些,浴缸的容量要400000毫升,學生立刻感受到需要有比毫升更大的容量單位,于是“升”孕育而生了。最后,用4個250毫升的一次性水杯,和1瓶裝滿1升水的容器,通過實驗,學生感知升和毫升的進率。教學重點的解決、難點的突破都請學生介紹說明或用一個一個的小實驗解決。從課堂氣氛來看,學生人人參與,思維非常活躍,學習積極性非常高。

  三、動手操作是孩子掌握知識最有效的手段

  學生動手活動在一定程度上顯得費時、費力,沒有直接利用課件省事,但動手活動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畢竟愛活動是孩子的天性。動手的感覺完全不同,每一次的活動,可能都會讓學生以嶄新的狀態投入到活動中。比如,用滴管測量1毫升可以滴多少滴水,大家一起對著老師的手認真的數,通過實驗得到的答案更容易讓人印象深刻,通過活動,真正感受到了一毫升水到底有多少。另外,利用自己的土學具來研究升和毫升之間的進率時,雖然最后會出現不精確的結果,但通過孩子自己眼、耳、手、腦的協同作戰得出的結論,會讓學生記得更深、更牢。

  認識升和毫升教學反思2

  今天教學了升和毫升,因為有了各位打的底,所以上起來還是蠻輕松的'。

  不過也碰到了一些問題,

  一是書本想想做做第3題中的煤氣熱水器和電熱水器,很多學生根本不知道這是什么,告訴他們了也還是沒有什么生活體驗,所以只是籠統地讓他們說了大約的容量。

  另外一個是想想做做的第1、2題,蠻有趣的實驗,結果卻以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不行也讓我大失所望,有些學生根本無法說清為什么這個杯子的容量大而那個杯子的容量小。

  有趣的地方在于學生的語言。因為想想做做第1、2題涉及到三個不同的杯子,我讓他們給杯子編個號。結果大部分學生采用了形象化的語言,胖杯子,長杯子,矮杯子,這樣交流起來聽的學生也明白他們說的是哪一個,比給杯子編號要好許多。

  還有一個地方,是給1升的水稱重量,連容器稱是1200克,一報出這個數字,我心中就想,不知道學生有沒有發覺這中間的問題。結果立即有4、5個學生舉手說:老師,應該要去掉這個容器的重量。嗯,總算還有一些學生懂得動腦。

【認識升和毫升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十毫升母愛閱讀及答案 十毫升母愛閱讀理解11-02

認識厘米和米教學反思范文12-23

《認識昆蟲》教學反思12-27

認識負數教學反思03-15

《認識鐘表》教學反思12-12

《認識厘米》教學反思08-28

認識水果教學反思范文12-23

《認識空氣》教學反思范文12-23

《認識日歷》教學反思總結12-21

圓的認識教學反思03-16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性爱之国产精品 | 亚洲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 | 日本在线精品视频观看 | 日韩精品国产一区国产二区 | 亚洲欧美人高清精品a∨qwo | 日本女子下部视频午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