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和9的認識》教學反思

時間:2021-03-08 10:12:46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8和9的認識》教學反思(通用5篇)

  身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驗,那么應當如何寫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8和9的認識》教學反思(通用5篇),歡迎大家分享。

《8和9的認識》教學反思(通用5篇)

  《8和9的認識》教學反思1

  8和9的認識是在學生認識了0—7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內容比較簡單。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們或多或少已經接觸過8和9,對8和9已經有了一些的認識,在課堂教學中我注重在學生的已知的基礎上進行8和9的認識的教學;诖它c認識,我在教學主題圖后,讓學生找一找,說一說生活中數量是8或9的物體,將課堂教學空間延伸到課外,使每一個學生真真切切地領會8,9的基數含義、同時讓學生說一說,強化學生的感知,也暴露了學生的思維過程,構建自然數和被數物體間的關系,培養學生用數進行信息交流,也可以培養低年級學生“說”的能力。

  本節課上完后,感慨很多。

  1、可能內容較多,整體上時間較緊,學生有點吃力。

  2、在教學8和9的序數意義時,我設計了練習課,發現學生對序數和基數還是容易混淆,于是我就采用游戲的方法來達到效果。如:請從左數第8個學生站起來和從右數第8個學生站起來來有效幫助學生理解基數和序數。

  3、學生在學習8和9的組成時,學生自己動手操作,自己總結出規律,效果很好。

  《8和9的認識》教學反思2

  《8和9的認識》是我這學期的數學教研課,同時也作為了綜合組的教研課,我在這堂課的課前準備時間上花的比較多,也得到了很多老師的幫助。課后,每個聽課老師都給了我很多的意見,讓我受到了很大的啟發。

  這堂課的教學目標分為:

  一、知識目標:

  1、通過數具體事物的數量,學會熟練地數數,并理解8、9的基數意義和序數意義;

  2、通過操作活動,掌握8和9的組成與分解;

  3、能正確地讀、寫8和9,知道它們的大小,學會用數8和9描述身邊的事物。

  二、過程目標:

  通過具體實物與8、9建立對應關系,體會數學來源于生活;運用觀察、操作的方法,讓學生主動探索數的組成。

  三、情感目標:

  體驗到學習數學的作用與樂趣 ,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的精神。

  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的中心,在課堂教學中主導教與學的方法與過程,也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新課程下的教學目標變的更為多元,更為具體,如何恰當地把握課時教學目標,我覺得自己還有很多的疑問,需要進一步的努力。比如在把握目標預設與課堂生成的關系上,往往被目標所困,放不開手腳,當課堂有很好的資源生成時,卻被自己輕易的扔掉了。如在聽鈴聲拍手過程中,我的要求是“老師敲鈴你拍手,你比老師多一下,先聽后拍,邊拍邊數”,有一些小朋友出現了多拍一下的情況,可我并沒有深究為什么他們會多拍一下,是數的方法上的問題,還是由于算錯的原因?我只是簡單的幾句話帶過。課堂是動態的,隨時都會出現與預期的目標不一致的情況,我得隨時作出決策,使目標更加貼近學生學習的實際。

  對學段目標與課時目標的理解還不夠清楚,如情感目標中,“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的精神”,這不是一節課所能完成的,這個目標定的過高,也就顯得不實際了,它應該是在學生長期的學習中不斷強化生成的。

  這堂課的教學設計,分為數數、數序與比大小、基數與序數、數的組成、8 和9的書寫。其實一年級學生對很多新授知識已經掌握了,我想課堂中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在教學設計中,我采用了比較多的游戲活動形式,為的是讓學生在愉悅的心情中學習數學。在新授知識的引入中,我采用的是在“聽中數數”,利用一對小鈴鐺,做了一個“誰是順風耳”的游戲,要求是“老師敲了幾下,請你用嘴巴默默數一數”。在這個游戲中,學生的積極性很高,老師敲鈴是時候,學生豎起耳朵,真的是沒一點其它的聲音,完全的投入到了課堂活動中去。我覺得這個環節是自己比較滿意的,一個好的引入可以把學生的心拉到課堂學習中,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

  在教學數數中,我采用了兩個活動,第一個是通過主題圖的學習,在實際生活中抽象出數8 和9。學生一旦認真學習,就會讓老師和學生有很多驚喜,學生們觀察真的是很仔細,甚至有一個小朋友說“老師和學生一共拿了8個工具”,這一點在之前我也沒有發現,太讓我驚訝了,他把細小的環節也觀察到了。8和9數數的主題圖比以前幾個數的數數要難多了,物體的位置打亂了,數的時候要更應注重有序性,在這個方面我引導的不夠好,一開始并沒強調,只是在有學生沒按順序數時我才強調,而且說的也不夠清楚。在有學生說到有8個字時,我只讓學生帶大家數了一下是不是 8個,居然忘了說是“熱愛自然,保護環境”8個字,也就忘了滲透保護環境的思想品德教育,這一點實在是不應該。第二個活動是聽“聽鈴聲拍手”,學生的積極性很高,靜靜的聽,爭著當“順風耳”,課堂氛圍比較好。應該說課堂中多采用這種活動能提高學習積極性,我在這方面要注意的問題是往往只注意游戲的樂趣和學生的參與,而沒注重游戲本身的知識教育性,在有學生拍錯手時應想一下,為什么他們會數錯。

  在教學數序時,我采用了直尺圖,讓學生來填上空缺的數。我在教學過程中的采用的是我點圖學生說的形式,這樣做其實是對資源的浪費,這是一題很好的開放題,應該讓學生自己來表達,讓他們打亂順序來說,如“5的后面是6”、“最后一個是9”這樣的形式能更好的訓練學生的數感和語言表達能力。

  在教學基數與序數時,我通過創設小猴子吃桃子的情境讓學生感知“9 個桃子與第9個桃子”的區別,學生被故事的情境所吸引,展開了積極的思考,碰撞出了思維的火花。創設一個好的情境能化解數學內容的高度抽象性與小學生思維的具體形象之間的矛盾,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愿望!俺缘9個桃子為什么吃不飽?”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從而積極思考,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但在創設教學情境時也要注意情境的“針對性”與“有效性”,我在教學數的組成時,通過“動物園里有兩只可愛的小猴子,老師買了8 個桃子去分給它們吃,想一想,老師可以怎么分?”這樣一個情境,設想通過這樣一個情境來揭開數的組成。結果學生反而被情境所干擾,由于考慮到了分的公平性而在“4和4”、“5和3”徘徊,只想出了一兩種分法,最后在老師的一再提醒之下,才說出了其它的方法。說明這個情境并不合適,可能還是用“兩只盤子”來分的效果要好。這就讓我想到了創設情境的的針對性與有效性,由于一味地利用情境來教學,出現了情境設計的“牽強附會”,沒考慮到情境對教學的干擾性,反而阻礙了知識的學習。今后這一點要尤其注意,必須緊緊圍繞教學目的,多思考一下這個情境是否會有干擾作用。還有就是數的組成的“成對”記憶,這節課我在這一點雖然提到,但不夠重視。數的組成的“成對”記憶,能讓學生更好的建構起數的組成,這也是我要注意的,要注重對教學內容的研究,認真思考。

  在課的結尾時,我設計了“用數字畫畫”,但由于時間有限,我把這塊內容放到了課后,這又是一個很大的浪費,很多老師都認為這是一個比較有新意的設計。我覺得自己在平常的教學過程中也經常出現這種情況,“時間不夠”,說明我的教學設計與時間分配不夠合理,今后在這方面要多思考,多學習。

  通過這堂課,也讓我對自己在教學方面的'亮點與不足之處有了更多的了解,讓我看清了自己的努力方向。

  《8和9的認識》教學反思3

 。、教師應怎么上課,想要達到什么樣的教學目標,這是對課時目標的把握。在這個方面,我覺得自己已經做到了,既符合新課程,又讓學生學得扎實。

  2、教師的關鍵是語言上指導,在我認為,教學上的語言可分為:指導性語言和啟發性。在這次教學過程中,對于指導性語言,我把握的還可以。對于啟發性語言,我還欠缺,在整個教學中未能把學生達到高漲。本來在教案中安排了一個小游戲,本想在這個游戲使學生達到高潮,可是在上課過程中的,漏掉了這個環節。這個以后需要更加注意。

  3、數學教師的教態應富有激情,會哄小孩子,使每個人都活起來。語調應抑揚頓挫,這樣才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4、把數學學習建立在學生原有的基礎上,讓學生體驗數學學習成長過程。教師應尊重學生的基礎,教學是循序漸進的,應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

  5、在做課件時,對于主題圖的設計沒有考慮的太多,結果圖太小,不夠清楚,下次應更注意點。

  6、在上課過程中,由于緊張,忘了畫9個0,當時我并沒有把把9寫好了再畫,在這點上我,也學習到了教學過程中應隨機應變。

  總之,這次活動讓我看到了很多自己的不足之處,更多的是學到了很多教學上的技能和方法,我希望能有更多的機會參加類似的活動,一步一個腳印的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

  《8和9的認識》教學反思4

  這周上了一節新授課8和9的認識,感覺學生反應和理解掌握的不錯,這節課總體還是不錯的,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樂趣,讓學生通過親身實踐活動探究了知識的獲得。教學開始用數學王國里的故事引入;數學王國里可熱鬧了,數字寶寶們都在玩游戲呢!數字0感覺自己太胖了,于是在腰間扎了一根腰帶,大家想數字0會變成幾呢?對,8、數字6看見了嘲笑他說:“想減肥太容易了多運動就好啦,看我來給你倒立吧。”數字6倒立后,數字0寶寶也笑著說“你也變了你也變了。”同學們猜數字6會變成幾呢?對,9。用故事引入,增加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加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孩子探究知識的熱情高漲。在教學主題圖時,認識了8和9基數的含義,讓學生找一找教室里數量是8和9的物體,可以將課堂教學空間延伸到課外,是每一個學生真真切切地領會8、9的基數含義,并培養學生“說”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

  利用直尺圖,計算器,點子圖給學生足夠的獨立探索時間和空間,讓學生通過自己發現、探索、交流活動親身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如計算器讓那個學生自己數發現是7個珠子,繼續撥珠子,7加一個珠子是8,得出8比7多1,也就是7比8少1。再體會由8——9的撥珠過程。在數點子圖時,讓學生將三個數進行用以前學過的符號表示它們的大小7<8和8<9,并問學生其他情況,發展學生的反向思考能力。

  還有不足和困惑,對于8和9的寫法,到底有沒有必要教或者放在這個地方教合不合適,值得探討。另外對于評價機制,應該重視每一個同學,一視同仁,而且評價用語應及時到位,不然會降低學生的積極性。教學方法還應注重靈活性,嘗試運用多種方法相結合,使課堂氛圍更加活潑,學生都能積極參與積極思考發言。

  《8和9的認識》教學反思5

  學習8、9這課時,我在做教學設計的時候,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利用可利用的教學資源,讓學生親身感受8、9的概念的形成過程。在安排時我把教材作了如下處理:

  1、聯系生活,切入主題。

  教材提供給學生數數的畫面是一幅以“熱愛自然,保護環境”為主題的生動畫面,這個畫面與我們創建文明城市十分和諧,因此我就從創建文明城市談話切入,給學生美好熏陶,激發學生對美好生活的熱愛情感。

  2、不失時機地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在教學比較數的大小時,我先出示三幅點子圖,讓學生數一數,并說出數的方法。引導學生觀察,每幅點子圖左邊都有5個點子,只要看右邊的點子數就能很快數出每幅圖的點子數。在比較7、8、9這3個數大小時,我讓學生任意選擇兩個數來比較大小,給學生提供了較大的比較空間。這樣處理問題開放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也得到了較好的培養。

  8和9數數的主題圖比以前幾個數的數數要難多了,物體的位置打亂了,數的時候要更應注重有序性,在這個方面我引導的不夠好,一開始并沒強調,只是在有學生沒按順序數時我才強調,而且說的也不夠清楚。

【《8和9的認識》教學反思(通用5篇)】相關文章:

《分米和毫米的認識》的教學反思(精選9篇)12-25

認識厘米和米教學反思范文12-23

圓的認識教學反思03-16

《認識昆蟲》教學反思12-27

認識負數教學反思03-15

《認識鐘表》教學反思12-12

《認識厘米》教學反思08-28

認識鐘表課后的教學反思(通用10篇)12-18

數學10的認識教學反思08-10

《除法的初步認識》優秀教學反思(通用5篇)12-28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中文字幕精选三级欧美 | 亚洲天天综合网久久 | 亚洲熟女中文字幕少妇 | 亚洲国产99精品国自产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日韩91 | 在线日本精品a免费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