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運算》的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能很快的發現自己的講課缺點,那么你有了解過教學反思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混合運算》的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混合運算》的教學反思1
通過這節課的教學我覺得有以下幾點值得思考的地方:新與舊——運用知識的遷移,讓學生自主探索新知。
數學教學一定要充分考慮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學生通過自己的額獨立思考就能獲取的知識,教師完全可以放心、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實現知識的遷移。學生對混合運算的順序已經有了基本的認識,這些人是包括:要用遞等式計算;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減法。在含有小括號的兩部計算的混合運算的教學中,我們只需要為學生創設新的情境,讓我們利用“遷移”以前學過的知識方法就可以正確計算了。運用知識的遷移規律,我先讓學生進行計算練習:在數之間添+、×符號,而后再添-、÷符號計算,并說明運算順序。讓我們鞏固“含有乘法和加減法的混合運算”和“含有除法和加減法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這一過程讓學生初步體會在含有小括號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號里的算式的運算順序。
在學生初償知識遷移的滋味時,我再讓我們完成“做一做”習題,從習題當中,讓學生利用知識的正遷移,溝通了新舊知識的聯系,掌握了新知,同時體會到學習只要自己勇于探索,真知就離我們不遠,成功就在我們手中。
《混合運算》的教學反思2
混合運算一課是在小學生學習的加法、減法;乘法,除法,并且學習了用分步解決乘加、乘減兩步計算的問題的內容。根據二年級小學生年齡小,思維直觀的特點,課堂上我利用多媒體課件輔助的教學手段,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了解到在一道算式中有乘法和加(減)法時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或減法,體會混合運算的意義,逐步提高他們的計算能力,樹立學習數學的信心。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
1、在解決具體問題中,理解運算順序,掌握簡單的四則混合運算的技能。
2、在具體情境中,提出運用混合運算解決的問題。
3、樹立學習的信心,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是掌握混合運算的順序。
一、 重視情境的引入。
數學源于生活,課堂上我利用書中的情境圖旅游, 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激發學習的興趣,從中自然地提出數學問題,把解決實際問題與計算教學緊密結合。這樣不僅使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更便于學生積極調動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解決問題,而且情境的創設更能促進學生對運算順序的理解。
二、 注意新知識與舊知識的矛盾沖突。
課堂上在解決第一個問題時,由于學生認知水平的差異,出現了很多種解題方法,課堂上隨之也出現了不同的想法。當一個學生說出5+49這道算式時,顯然不能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計算,這與學生在一年級原有的認識產生沖突,抓住這個時機的.運算順序的教學,我除了安排請學生來講解,又安排了同桌交流等學習方法,學生自然而然的認識到要先用乘發算出分好組的人數,再加上沒分的5人。突破了難點。在解決第二個問題時,將問題放手給學生,讓他們在交流中發現出運算順序,在這點的處理上,感到處理的有點老師引的過多,教學機智還有待提高。
三、 靈活用好練習題。
在練習題中設計了說運算順序,計算,解決問題和給小馬虎改錯幾中類型,根據學生中出現的典型錯誤選取,問題從學生中來,讓學生自己解決,學生即能糾正自己的錯誤,有能體驗到幫助他人解決問題的樂趣,養成認真仔細的好習慣。在準備這節課時,我心中一直也存在著一點困惑,在教材中一直沒有出現加或減在前乘在后的算式,但在本學期的期末的綜合練習試卷中都已出現這種綜合算式,為了更能突出先算乘的優越性,在課堂上我大膽做了一下嘗試,將兩種情況都出現了。
《混合運算》的教學反思3
最近執教完了第五單元《混合運算》的第一課時:同級混合運算,本課的重點是理解綜合算式的概念以及脫式計算的格式書寫。
我的基本步驟是:
一、復習舊知。出示了之前學習過的4個綜合算式來說計算順序,再進行計算。采取的形式是:指名生說順序并計算。
二、新授(出示例1)。
(1)讓學生讀題,說求什么?再自己嘗試列式計算。
(2)展示學生的列式,并請生說一說為什么這么算?
(3)出示分步算式和綜合算式,說一說算式的意思。問:綜合算式的計算順序是怎么樣的?引出:在沒有括號的算是里,只有加法、減法運算時,要按從左到右的順序計算。
(4)教學脫式計算的書寫格式,邊講解邊寫。
(5)生跟著電腦用手指再書寫一次脫式計算的格式。
(6)出一題加減混合的綜合算式讓學生用脫式計算格式書寫并計算(一生板演)。
(6)展示學生作業,指出錯誤的問題并糾正。
(7)出示一題乘除混合的算式讓學生嘗試練習,想一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脫式計算格式怎么書寫?(一生板演)展示學生作業,指出錯誤的問題并糾正。
(8)投影加減綜合算式和乘除綜合算式,引出: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只有加、減法或只有乘、除法運算時,都要按從左往右的順序計算。
三、鞏固練習。
(1)書上P47頁做一做。
(2)出示判斷題,讓學生觀察對不對?不對的,錯在哪里?試著改一改。
經過和名師的交流,指出:
1、本節課的重點是學習脫式計算的書寫和理解綜合算式的概念。其實例1的列式練習已經包含了讓學生感受綜合算式的運算順序了,所以一開始的復習舊知的4個綜合算式可以省略。
2、對于例1的情境圖的解讀也可以省略,因為學生已經通過讀題知道了主要信息,可直接讓學生列式,在列式計算的過程中學生就是在理解題意。展示分步算式的時候,中間的過程算出的是什么?可以出示一下“還剩下的人”,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算式的含義。
3、書寫脫式計算時,可以讓學生仔細觀察怎么寫的?用綜合算式與脫式的對比,來發現書寫的格式。最后得出:計算順序不變,只是格式不一樣。這樣可能比老師邊講解邊寫更有效。
4、在如何規范學生書寫格式的問題上。我們可以投影練習本的格子,在格子上進行書寫格式的教學,這樣學生能更直觀的感受,接下來就會省了很多口舌來提醒。
5、作業校對的形式可以多樣一些,一對一的形式過于單調,可以讓學生互相評一評等。
6、本節課其實可以多實物投影學生的作業,反饋作業中出現的問題,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最后再進行歸納總結會更好。
本來以為自己能夠掌控全局,但是事與愿違。由于中間過程講的過多,導致時間掌握的不夠好,最后的改錯練習沒有進行,這個也是我需要重視的問題之一。總之,課堂教學要努力做到精講多練,多實踐積累經驗,一點一點進步!
【《混合運算》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分數混合運算教學反思15篇12-26
分數混合運算教學反思15篇12-26
《混合運算解決問題》教學反思范文05-14
《數的運算》教學反思09-17
分數加減混合運算說課稿11-04
運算定律教學反思03-03
手拉手(小數的混合運算)說課稿11-05
加法運算律教學反思范文(精選6篇)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