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運算》教學反思

時間:2023-11-19 19:05:12 詩琳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混合運算》教學反思(精選16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那么什么樣的教學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混合運算》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混合運算》教學反思(精選16篇)

  《混合運算》教學反思 1

  本節課設計是個突出的亮點,由四道同級運算的舊知識遷移到同級脫式運算的新知識,不僅能夠鞏固孩子們的舊知識,而且能夠在新舊知識之間搭建起一座橋梁,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新知識,對新知識產生一種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我通過一步步引導孩子們注意在同級運算中,計算過程中應該按照從左往右的順序依次進行計算,這個時候,我沒有按照以前的方式把等號寫在等式的右邊,而是寫在等式的左下方。看到我這樣書寫,有學生按捺不住了,舉手示意,問老師是不是寫錯了。正是孩子們的問題意識更加引起大家的注意,我順勢跟學生們講解了今天重點的內容——脫式計算。

  我在教學中通過下劃線和箭頭標出運算順序給學生以直觀的支撐。強調在脫式運算中,等號要寫在等式的'左下方,突出了本節課的重難點,同時規范孩子的書寫,培養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書寫習慣。并且讓學生獨立用脫式計算時,讓孩子經歷“先觀察算式——再確定運算順序——最后有序計算”的過程,既發展了他們數學思考的能力,又提升了掌握運算順序的水平。對于乘除混合運算教材直接呈現,所以我讓孩子利用知識遷移自主試算。在試算的過程中體會到成功的樂趣。

  對于習題的處理我遵循由易到難的原則,加設一個小醫生改錯,鞏固孩子對運算順序的掌握情況。最后加設一個找朋友環節提高孩子的計算興趣,同時培養孩子檢驗習慣,在課下找朋友是還可以和我們學習的統計知識聯系起來。用什么樣的方式統計出好朋友的數目,培養合作意識。一個一個問肯定不行,我認為這是一道綜合性的題目。不足的地方就是我處理過急,在講解脫式運算時結合情境效果應更好。

  《混合運算》教學反思 2

  《分數四則混合運算》,是學生學習整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分數加、減、乘、除法作為基礎進行教學的;是把整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和運算律推廣到分數上的,為以后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做好準備,讓學生覺得新知不新,沒有學習難度。

  “學源于思、思源于疑”。在例1的出示,我結合了新課標的精神,并運用實際的生活情景來教學。激發學生內部學習動機的同時,也有利于在新舊知識的聯結點上展開教學。因而我注意在關鍵處提出一些問題,且難易適度,易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出示嘗試題后,說:“你從題目中了解了哪些信息?能幫助解決嗎?”通過“自主探索教學法”,激發學生興趣,啟迪思維。

  積極的引導,能有效地發揮主體作用。小學數學教學大綱指出:“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教學時,我根據學生探索的列式。設計了分男女同學開展計算比賽男同學算2/5×18+3/5×18,女生算(2/5+3/5)×18。結果許多的男生失敗,男生憤憤不平,由不公平引發學生積極思維,讓學生主動探索出:整數運算律同樣適用于分數四則運算,漂亮的突出了重點。

  練習是使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的重要手段。課堂的練習,基本訓練是打基礎的.,因此我在狠抓運算順序的同時,以簡單的基礎題外,我還出示了“嘗試題”,誘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成功地解答嘗試題。練習設計的多層次,能有效地對各層次的學生的學習有所提高。嘗試思維情景問題,讓學生看有所思,練有所得。

  小組的合作學習活動成為學生交流的主要途徑。教師的參與能及時了解情況,并根據學生輸來的信息,進行針對性的講解,以“教”促“學”,“學”中有“教”,密切了教與學的關系,保證了嘗試探索的成功。我在課堂教學中設計了兩次的學生討論,一次的經驗推廣,根據學生輸送的信息,針對學習新知識的缺陷,進行了重點的講解,確保學生系統地掌握知識,從而形成自覺審題,運用簡算的良好計算習慣。

  但從本課教學情況來看,少部分學生的計算準確率相當低,對稍復雜的計算在處理時往往有點亂,不知所措,尤其是既有小數又有分數的,運算符號三個以上的,錯誤率相當高,在以后的教學中還要加強遞等式的訓練,以提高學生計算的正確率。

  《混合運算》教學反思 3

  第五單元《混合運算》的學習已接近尾聲。本單元學習主要涉及到4個知識點:沒有括號的同級混合運算;含有兩級的混合運算;帶有小括號的兩部混合運算以及兩步計算解決問題。

  學習混合運算時,主要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整體觀察—分清順序—認真計算—全面檢查的習慣。教學中前松后緊,加大練習的量,通過有層次、有坡度的練習,進一步理解算理,掌握運算順序。

  學生剛學習兩步計算解決問題時,對運算順序較難理解,往往難以靈活運用。教學中,就特別重視引導學生理解算理、明確算法。例題呈現的是簡單的購物場景,共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在學生列出分步算式的基礎上,引導把兩個一步計算的算式合成綜合算式,學生體會綜合算式的含義,并根據數量之間的關系嘗試計算,理解運算的順序;第二個問題,則引導學生直接列出綜合算式,幫助學生聯系數量關系理解其運算順序。并且堅持讓學生說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注重了思維的表述,有利于學生掌握混合運算順序。整理和復習時,先讓學生用思維導圖的形式梳理本單元知識點。從作業反饋看,效果還不錯。

  《混合運算》教學反思 4

  分數混合運算的學習是在學生已經掌握整數、小數混合運算和分數四則運算的基礎上進行的。在教學中,我力求突出兩大方面的特點:

  1、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掌握分數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歸納出計算方法,并逐步得出結論。例如,教學時,我引導學生先分步列式計算,再列出綜合算式,從而引入分數混合運算,并得出分數混合運算的順序與整數混合運算的順序一樣,這樣學生就能順理成章地掌握分數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了。

  2、注重分析問題的過程,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學時,我沒有注重指導學生分析問題中的數學信息和數量關系,并運用線段圖將這些數量關系表示出來。

  反思本節課的`教學得失,有很多不足,同時也有很多困惑。我在數學教學中,注重讓學生牢固掌握已學的知識,并用這些知識去分析、探討相似內容的知識,即用已知來探討未知。本節課我注重引導學生回顧一位數乘法的問題,分數加減法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以及整數混合運算順序等知識。學生因為有了牢固的舊知,把過去學到的知識和技能用到今天的學習中來,關注了學生的已有經驗和認知水平,學生學習新知即可水到渠成。比如,分數連加、連減、加減混合運算中的“一次性通分,一次性計算”,這一特殊計算方法,對分數連乘、連除,乘除混合運算中的“一次性約分,一次性計算”,啟發特別大。

  我發現自己的教學也存在著很多不足。分別是:

  課堂上,自己放得不夠開,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和空間偏少比如,剛剛提出一個問題,我便會急著讓學生回答,或宣布小組合作討論等。這樣就會造成留給學生的時間和空間偏少,不利于發展學生的思維。當學生不會回答時,我也會急著去暗示或公布答案,唯恐學生不會,其實這樣做很不利于學生能力的提高。我們必須認識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是日復一日不斷的教給學生新知識,而是為了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使學生懂得用已學的方法去學習新知識、解決新問題。包辦代替、急于求成,都會阻礙學生思維的發展。

  《混合運算》教學反思 5

  這節課的重難點是掌握分數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并能夠進行正確計算。只有一個吃藥片的例題“這盒藥共12片,每次吃半片,每天吃3次,可以吃幾天?”基于學生的生活實際與知識基礎,我從實際生活導入,并進行數據改編。由于貼合身邊實例,因此連學困生也能用自己的方法進行分步計算,最終得出兩種計算思路。緊接著,我把數據改編成“半片”,其實就是隱藏的數據“片”。學生能夠快速的說出兩種方法并能列出綜合算式。后來在完成習題的時候,是分袋裝糖果的問題,可是學生的方法真是“多種多樣”,為什么在上一環節很流暢,在自主完成習題時就會出現問題呢?

  我認為是在上一環節,過于快速,沒有顧及到全體學生,讓學生互相說一說自己的方法,說一說對方的`方法,同時得出自己更喜歡的方法,這樣應該是更有效的學習方式。

  數學學習要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得到不同的數學發展,就要充分利用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學習方式,提高課堂效率,杜絕“燙剩飯”。分數乘除法的應用要緊扣數量關系及找準單位“1”,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教師在備課時也要深入挖掘教材,發現教材文本背后的信息。

  《混合運算》教學反思 6

  在本冊教材中,有關計算的內容是表內除法、混合運算、有余數的除法,這些都是這冊教材的重點。在復習時,首先復習了平均分,接著復習除法的含義,隨后復習有余數的除法,這樣把表內除法和有余數的除法相結合復習,可以通過對比促進理解。同樣是除法運算,表內除法和有余數的除法本質上是統一的,只是在于最后平均分的結果存在差異,在復習時能進一步溝通兩者之間的關系。但是對于這兩部分內容復習時仍然要突出各自的重點,表內除法重在口算和溝通乘除法之間的關系,而有余數的除法重在依據余數與除數的關系掌握試商的方法及豎式計算。最后復習混合運算,到目前為止學生已經接觸了4種基本的運算,復習時應通過教學活動加以體現。

  復習有關計算的'內容,除了復習鞏固相關的知識,進行計算練習是必不可少的,通過練習,可以發現學生存在的一些問題,例如:除法豎式的寫法不正確,有余數的除法結果有的學生只寫了商而掉了余數,試商的結果不正確,知道余數與除數的關系,但是在遇到這類題目時卻無從下手等等。最后再針對學生出現的問題,進行相關的練習鞏固。

  《混合運算》教學反思 7

  小數加減法混合運算是學生在學習了整數加減混合運算這一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生已經學會了整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很自然的進行了知識遷移。因此本節課的重點是解決小數連減的運算順序,體會每步計算的意義。

  這節課的重點是讓學生經歷小數連加和加減混合計算方法的過程,并能選擇靈活的方法解決小數連加、連減計算的問題,體驗算法的多樣化。教學前,我設計前置性任務:星期天,媽媽給小明買了一個書包38.5元,一雙運動鞋27.5元,媽媽付了100元,應找回多少元?讓學生自己試著解答,然后交流不同的算法,并匯報,然后總結算法。并理解一個數連續減去兩個數,等于這個數減去兩個數的和。例3以練習的形式出示,學生列了三個算式,并選擇自己喜歡的'進行計算。在批改過程中發現學生掌握了運算順序,只是個別計算馬虎,出現錯誤。

  通過這節課,給了我深深地感觸,那就是教學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只有在這個過程中仔細認真,我們才能將良好的教學效果呈現給我們的學生,將教學進行到底!

  《混合運算》教學反思 8

  這節課是學生掌握了分數加、減法計算方法的基礎上教學的。把整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推廣到分數加減混合運算,通過分數加減混合運算,提高分數加、減法的熟練程度。

  由于學生對整數加減法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比較熟悉,教材只指出了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和整數的相同。教材安排了兩道例題來教學。

  在教學中,教師要教會學生分步通分和一次通分的方法。通過兩種方法的對比,使學生明確他們的特點,知道根據分數的具體特點和自己的`情況靈活地選擇方法。如果遇到有小括號的加減混合運算時,一般是分步通分,分步計算。教學時,教師要注意進行例2的教學。要讓學生知道不同分母的分數加減的方法,要先通分、后加減的方法。教學完,還要進行一定的練習。比如由簡單到復雜的練習,通過練習有利于學生計算速度的提高,并讓學生鞏固了這節課的知識。

  本節課從課堂上的表現可以看出學生已掌握了應學的知識。課堂教學氣氛濃,教學手段新穎,教學效果好。

  《混合運算》教學反思 9

  今天這節課,我采用了讓學生觀察、比較、發現等方式,在復習舊知出示例題后,放手讓學生大膽探索算法,自主交流,在此基礎上鼓勵學生算式多樣化,并進行對比,進行優化。然后在此基礎上總結出分數連除、分數乘除混合運算的方法。從學生反饋情況看,學生已經掌握了計算方法,且計算速度較快。

  計算題教學的主要目的'是掌握計算方法,提高計算正確率。但在教學中我發現了問題,學生計算正確率不高。是學生沒有掌握計算方法嗎?不是!為什么學生容易算錯呢?我想有時可能是粗心,但有時卻是一些習慣性的動作,就拿分數連乘中的約分來說吧,有時該約分的沒有約分,或者沒有約成最簡分數;有時他們會很習慣的把用進行約分的數字寫下來;還有的會當成減法,減一下得到數據。最后連乘的時候,他們有可能進行加法計算。

  這并不是簡單的粗心,而是對一些熟悉知識的暫時混亂或者說遺忘。所以,在對于學生犯這樣錯誤的時候我要找出根子所在,對癥下藥,這樣學生的計算能力會有很大提高的。

  《混合運算》教學反思 10

  這周我們進行了第五單元《混合運算》的學習,孩子們雖然不是首次接觸混合運算,但孩子們卻是首次接觸脫式計算。三個例題的講解以后,出現了種種問題,尤其是之后講解的問題解決,更是有一部分孩子難以理解。

  學生剛學習兩步計算式題時,對運算順序較難理解,往往難以靈活運用,教學中重視引導學生理解算理、明確算法。第一個問題,在學生列出分步算式的基礎上,引導把兩個一步計算的算式合成綜合算式,使學生體會綜合算式的含義,并根據數量之間的關系嘗試計算,理解運算的順序;第二個問題,則引導學生直接列出綜合算式,幫助學生聯系數量關系理解其運算順序。在此基礎上,總結出含有乘法和加、減法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數學源于生活”,課堂上再現了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從中自然地提出數學問題,把解決實際問題與計算教學緊密結合,使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便于學生積極調動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解決問題。情境的.創設也能促進學生對運算順序的理解。

  接下來要進行第五單元的整理和復習,會綜合孩子們出現的問題加強練習,同時也進一步鞏固復習準備期中考試。

  《混合運算》教學反思 11

  這節課,我采用了讓學生觀察、比較、發現等方式,再復習舊知出示例題后,放手讓學生大膽探索算法,自主交流,在此基礎上鼓勵學生算法多樣化,并進行對比、進行優化。然后在此基礎上總結出分數連除、分數乘除混合運算的方法。從學生反饋情況看,學生已經掌握了計算方法,且計算速度較快。

  計算題教學的主要目的是掌握計算方法,提高計算正確率。但在教學中發現學生計算正確率不高。是學生沒有掌握計算方法嗎?不是!為什么學生容易算錯呢?有時可能是粗心,但有時卻是一些習慣性的動作,就拿分數連乘中的約分來說把,有時該約分沒有約分,或者沒有約成最簡分數;有時他們會習慣的把用進行約分的數字寫下來;還有的會當成減法,減一下得到數據,最后連乘的時候,他們有可能進行加法算式。

  這并不是簡單的'粗心,而是對一些熟悉知識的暫時混亂或者說遺忘。所以,在對于學生犯這樣錯誤的時候我們要找出根子所在,對癥下藥,這樣學生的計算能力才會有很大的提高的。

  《混合運算》教學反思 12

  今天教學了“含有中括號的混合運算”這部分內容,例題的教學讓學生通過分析情境圖,自主選擇列式方式。有部分學生采用分式解答,也有部分學生采用列綜合算式解答的,但在列式的過程中就發現了一個小括號是不夠用的,然后和學生一起分析,揭示了中括號,進行了這部分內容的教學,進行了相應的練習。在解決問題這部分,做了書中的第三題,發現問題比較嚴重,班上只有8個人正確能列出綜合算式:(5000-75×40)÷25。(我要求直接列綜合算式有困難的學生先列分式,再改成綜合算式。)還有10個學生列成[5000-(75×40)÷25]。

  由此,我有兩點發現:

  1、對三步計算的應用題,讓學生用綜合算式進行解答難度較大,主要是需要添加括號改變運算順序的.問題,四年級學生往往考慮不到,是教材要求高?還是訓練少,要加強訓練呢?思考中。

  2、學生的模仿性很強,思維惰性大,學什么用什么,這里其實根本就用不到中括號,偏偏孩子們一學就用,說明分析問題的能力有待提高。

  《混合運算》教學反思 13

  在本課時教學過程中,原計劃觀看環法自行車賽,了解自行車比賽的一些知識,知道在長達數天的比賽過程中,運動員和觀眾都會隨時計算已完成的賽段里程和未完成的賽段里程,這就引入了小數的加減混合運算,讓學生體會生活中許多問題的解答往往都有多種思路、多條途徑。但是由于近兩天學校電壓不穩,電腦無法運用臨時調整教學過程,由老師出示課間變成學生自己給自己出題。然后根據學生所出的一步計算的小數加減法算式,讓學生開動腦筋,讓這些一步算式合作變成加減混合試題,然后再讓學生去解決。題是學生經過討論確定的,所以在具體解決的過程中運算順序自然運用得當,學習效果更好。這樣既培養了學生自己體會數學來源于生活,又能在自己交流中學會自己處理生活中問題的能力,達到一舉兩得的目的。同時還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感受解題策略的多樣性和靈活性,形成良好的交流氛圍。

  本節課學習了混合運算,達到提高數學思考能力和計算能力的目的。

  《混合運算》教學反思 14

  1、理解算理和掌握算法是計算教學的兩大任務,算法是解決問題的操作程序,算理是算法賴于成立的數學原理。計算是一項技能,需要一定的時間訓練才能形成。要在直觀算理與抽象算法之間架設橋梁,讓學生充分體驗由直觀算理向抽象算法過渡和演變的過程,從而達到對算理的'深層理解和對算法的切實把握。為了更好地凸顯計算教學的特點,盡量讓學生經歷“解讀情境、提出問題、列出算式、嘗試計算、會算法、明算理、總結計算方法、鞏固算法的計算練習、提升算法的應用練習”的過程。采取先嘗試計算,再討論算理,最后總結算法的教學策略。

  2、這節課的教學重點是掌握小數的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問題出示以后,引導孩子自己去發現,在探究之后,學生自己得出了結論:小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和以前學過的整數加減混合運算順序是一樣的。讓孩子自己去發現,去總結,而教師一直處于引導、合作的地位,不僅提高了孩子的觀察能力,也體現了《新課標》中所倡導的教師的主導性。

  《混合運算》教學反思 15

  脫式注意幾個問題:

  1.格式可豎脫(等于號外齊),可橫脫(4+3-2=7-2=5就是橫脫)。

  2.脫式的主要意思是把不算的部分落下來,注意不算數的脫式位置,和原來一致。即原在前仍在前,原在后仍在后。(如上圖紅圈內做法不規范)。

  3.列綜合式解決問題,分步的變綜合的方法可以用:寫一,調二,三括號去想。寫一就是把分步一式先寫上,調二的'意思是根據分步式二,調整新數在綜合式中的位置(可能在分式一前,也可能在分式一后),三括號,是指為保證分步一優先計算,看需要把分步式一括起來嗎。(可能用,也可能用不上)

  如:6+3=9,5×9=45,變綜合一的方法,一寫,寫上6+3(腦子里或草紙上),二調,因為分步式二5×9中,第一步的得數“9”在乘號后面,所以新參入算式5應寫在6+3的前面:5×6+3。三括號是指我們為了保證先算6+3,而它又出現在算式后面而且和乘法競爭優先計算權,所以必須加括號,為5×(6+3)。

  至于綜合算式的計算順序,現在出來三種情況:1先算括號里的,括號第一優先。2.乘除優于加減3.前后(無括號同級運算,誰在前先算誰)

  《混合運算》教學反思 16

  今天,帶領學生們學習了新的知識——不含括號的三步混合計算,在上課之前對于課程設計,整節課的思路有了詳細的.設置。但講課之后,發現自己存在了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

  1.用自己的認知水平來判斷學生,我以為混合運算是比較簡單的沒有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

  2.在導入環節設計不太合理,我設置了一個第一級運算的兩步計算和一個第二級運算的兩步計算,讓學生說出運算順序。可以換成二年級學過的乘加乘減兩步計算更能銜接例題的教學。

  3.在計算過程中,沒有告訴學生,計算哪一步寫出結果,不計算的話要抄下來,導致學生在計算的時候少寫。另外就是混合運算格式的要求還需要給學生強調。

  4.三步混合運算盡量用三步計算,對于中間是加減號,兩邊是乘除號這一類算法,可以把兩邊同時計算出來,再相加減這種做法,剛開始學生會不容易理解,所以可以慢慢引導,不操之過急。

  在教學中沒有完美的藝術品,正是如此,才能讓自己一步一步向前走,才能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秉承初心,認真探索,努力學習,爭取更大的進步!

【《混合運算》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混合運算教學反思01-09

《混合運算》教學反思05-12

《混合運算》教學反思05-16

混合運算教學反思06-19

混合運算教學反思07-09

混合運算的教學反思07-08

《混合運算》的教學反思06-04

混合運算復習教學反思04-22

分數混合運算教學反思04-02

《分數混合運算》教學反思10-13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国产91在线精品国自产拍 | 亚洲区国产精品精品 | 日本三级a欧美三级香港三级 | 亚洲有码第三页在线 | 亚洲A∨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婷婷色婷婷开心五月 | 亚洲日韩在线精品第一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