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體壓強教學課件
導語:液體壓強教學課件應該如何設計?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文章,歡迎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認識液體壓強與液體深度和密度的關系,能準確陳述液體壓強的特點,能用液體壓強的特點來解釋簡單生產、生活中的問題。
2.能熟練寫出液體壓強公式,并能進行簡單計算。
3.能說出連通器的特點,并能舉出一些常見連通器的實例。
(二)過程與方法
1.經歷探究液體壓強特點的實驗過程,感受液體的壓強。
2.通過探究液體壓強特點的實驗過程,熟悉使用轉換法、控制變量法研究問題。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在觀察實驗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尊重自然規律的科學態度。
2.通過學生主動探究,讓學生體會到科學探究的樂趣和認識規律的快樂,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
3.密切聯系實際,提高科學技術應用于日常生活和社會的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物質存在的狀態不同,壓強表現的特點也不同。壓強的概念包含固體壓強、液體壓強和氣體壓強。本節從液體具有流動性和受重力作用出發研究液體壓強的特點。液體壓強知識綜合性較強,它是在學習了密度、力、平衡力和壓強的基礎上展開的。這些知識又為后面浮力的學習奠定基礎。本節內容由“液體壓強的特點”“液體壓強的大小”“連通器”三部分內容組成,重點是液體壓強的特點和液體壓強的大小。為了能讓學生有直觀的感性認識,較好地理解液體壓強的特點,建議讓學生經歷探究液體壓強特點的實驗過程。在引導學生通過實驗定性研究液體壓強特點的基礎上,結合建立的物理模型進行分析,推導出液體壓強跟液體深度和密度的定量關系。這種從定性到定量的認識過程,有助于深化學生對液體壓強特點的理解。本節的難點是應用液體壓強特點和液體壓強公式解決實際問題。連通器的內容,體現了液體壓強知識在生產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建議教師通過對我國三峽船閘的介紹,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的教育。
重點是液體壓強的特點和液體壓強的大小。
難點是應用液體壓強特點和液體壓強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三、教學策略
在教學過程中,先通過大量事例引入課題,創造一個物理情境,讓學生能聯系生活實際體會到流體壓強的存在。然后利用已有的固體壓強的概念,引導學生設計出證明液體壓強存在的方法,包括用橡皮膜的形變代表液體壓強的存在,用形變的程度代表液體壓強的大小等問題。然后通過對各種方案的歸納總結,使學生認識體會到液體內部存在壓強及液體內部壓強的方向特點。然后利用設計最優的方案去探究同一深度液體各個方向的壓強特點及液體壓強與液體密度的關系。在整個探究過程中更強調對學生的啟發和引導,使學生在整個探究過程中處于主動,發揮主體地位,同時也在知識的獲得過程中充滿成就感。
四、教學資源準備
多媒體課件、壓強計、燒杯、水、鹽水、飲料瓶、橡皮膜。
五、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 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 設計意圖 |
導入新課(5分鐘) | 1.播放視頻:“蛟龍號”載人深潛器是我國首臺自主設計、研制的作業型深海載人潛水器,設計最大下潛深度為7000米級,是目前世界上下潛最深的作業型載人潛水器。
2.潛水員潛入水中時為什么要穿潛水服潛水?
3.據科學實驗:在水下100多米深度,食品罐頭也會被壓爆,人體血管會收縮,肺部會被壓縮到橘子般大小,許多魚類都無法在那樣的深度生存。 | 觀賞、體會與力有液體壓強有關的現象,針對問題積極思考可以暫時不回答。 | 感受我國的最新成就,激發民族自豪感。水下環境多數學生未知,水中巨大的壓強學生更不知道,這種神秘感更能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動機。
|
新課教學
(30分鐘) | 一、液體壓強的特點
演示:將一個盛有水的飲料瓶放在一塊海綿上,海綿會發生形變,說明盛水的容器對海綿產生壓強。
思考:水對容器底是否有壓強?怎樣顯示水對容器底的壓強?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方向向哪?
將剛才的飲料瓶側放,觀察橡皮膜平還是不平?向哪個方向凸出?這說明什么?
講述:液體對容器側壁有壓強的原因是液體具有流動性。那么,液體內部是否有壓強呢?
演示:如圖2,將一個上、下、左、右四面都帶有橡皮膜的密閉立方體容器放進盛水的玻璃杯中,同學們能觀察到什么現象?這說明什么問題?從橡皮膜形變的方向能不能反映出壓強的方向?
老師:再仔細觀察圖2,還能發現一點,就是四個橡皮膜向里凹進的程度不同。凹進的程度能說明什么呢?
老師:液體內部的壓強隨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壓強可能相等。
這個判斷是否正確,還需要更精密的測量工具,設計更合理的實驗進行檢驗。這個更精密的測量工具就是壓強計,大家結合壓強計的'實物和課本上的圖片,說出它的構造。
壓強計是怎樣工作的呢?
演示讓學生觀察:沒有力作用在橡皮膜上時,U形管兩邊的液面相平。手按在橡皮膜上時,U形管兩邊的液面還相平嗎?按橡皮膜的手再用力些,U形管兩邊的液面又有什么變化?
講述:手按在橡皮膜上時,手給橡皮膜一個壓強,使橡皮膜向里凹進,縮小了橡皮膜內密封的空氣的體積,氣壓變大,使U形管兩邊的液面左低右高。作用在橡皮膜上的壓強越大,U形管兩邊液面的高度差也越大。
演示:將壓強計的金屬盒放入水中,觀察到什么現象?說明什么?使橡皮膜分別朝上、朝下、朝左、朝右,觀察U形管兩邊液面是否始終存在高度差?表明什么?
總結:壓強計能反應液體內部壓強的大小和方向。壓強計中U型管中液面的高度差能反映液體壓強的大小,高度差大,反映液體壓強大;橡皮膜的朝向可以改變,便于比較水內不同方向的壓強大小。橡皮膜在水中的方向能反映出液體壓強的方向,若橡皮膜朝下,表明它受到的液體壓強方向向上。
通過剛才的學習,大家認為液體內部有壓強嗎?液體內部的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你怎樣設計實驗進行驗證?
明確實驗方法的基礎上,學生探究液體內部壓強的規律。
師生總結,液體壓強的特點:液體由于具有重力和流動性,對容器底部和側壁都有壓強;液體內部不僅有向下的壓強,也有向上的壓強,液體內部朝各個方向都有壓強;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都相等;深度增大,液體的壓強增大;液體的壓強還與液體的密度有關,在深度相同時,液體的密度越大,壓強越大。
解釋現象:1.人從淺水走向深水區,當水浸沒胸部以下時,會有胸悶的感覺,你知道什么原因嗎?
2.大家對抗洪清搶險的場景不陌生吧!為什么洪水來了,本來堅固的堤壩隨時會有決堤的危險呢?
3.我們也可以利用液體的壓強為我們服務。比如家里的下水管堵塞了,可以利用一只較長的管子與下水管的管口連接好,向管子里倒水,只需幾杯,只聽“嘩”的一聲,下水管通了。這利用了什么道理? |
把飲料瓶底剪掉,換成橡皮膜,然后倒入水,觀察到橡皮膜發生了形變(如圖1),這說明液體對容器底部有壓強。因為橡皮膜是向下發生了形變,說明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方向向下。產生這個壓強的原因就是液體受到重力。
橡皮膜向外凸出,說明液體對容器側壁有向外的壓強。
我們看到四個原本平平的橡皮膜都向里凹進,這說明液體內部也存在壓強。
從橡皮膜形變的方向能不能反映出壓強的方向。最上面的橡皮膜向下凹進,說明它受到水向下的壓強;最下面的橡皮膜向上凹進,說明它受到水向上的壓強;兩邊的橡皮膜向右、向左凹進,說明它受到水向右、向左的壓強。這說明液體內部不僅有壓強,而且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最上面的橡皮膜凹進的最小,左右兩面凹進程度相同,但要比上面的大些;下面的橡皮膜凹進程度最大。橡皮膜凹陷程度越大,說明它受到的壓強越大。所以圖1還能說明液體內部的壓強隨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壓強可能相等。
學生回答:壓強計主要由一側裝有橡皮膜的金屬盒、橡皮管、U形玻璃管(內裝著色液體)、刻度板等組成。
學生觀察并回答:沒有力作用在橡皮膜上時,U形管兩邊的液面相平。手按在橡皮膜上時,U形管兩邊的液面有高度差。用力越大,U形管兩邊的液面高度差越大。
學生:觀察到U形管兩邊液面出現高度差,這表明橡皮膜受到了水的壓強。也就說液體內部有壓強。U形管兩邊液面始終存在高度差表明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學生思考并回答:把壓強計的橡皮膜放在水中,觀察U形管兩邊液面是否有高度差,就可以知道液體內部是否有壓強。保持金屬盒在水中的深度不變,改變橡皮膜的朝向,可以研究液體內部不同方向壓強的關系。改變金屬盒的深度能研究液體壓強與深度的關系。將水換成鹽水進行實驗,能研究液體壓強與液體密度的關系。
|
積累感性經驗,為下面的探究做準備。
用橡皮膜形變程度反映壓強大小,為學習壓強計做鋪墊。
通過手按與放入液體中都能使高度差改變的對比,讓學生清楚壓強計能反應液體壓強的工作原理。 |
二、液體壓強的大小
#FormatImgID_2# 圖3
思考:我們已經知道液體內部的壓強與深度和液體密度有關,那么液體內部的壓強與深度和液體密度有怎樣的數量關系呢?我們假想在液體內部深度h處有一很薄的小液片,小液片的面積為S(如圖3)。小液片要受到它上面液體的壓力F,這個壓力就等于上面液體的重力G,而重力G大小與質量m有關,質量m與液體密度ρ和體積V有關。利用上述物理量,能否計算出小液片受到的壓強?
液體內部壓強公式:#FormatImgID_3#
說明:(1)公式適用的條件為:液體。(2)公式中各符號代表的物理量及其單位:p──壓強──Pa;ρ──密度──kg/m3;g──9.8N/kg;h──深度──m。深度是指從液面到所研究的那點的垂直距離,而不是從該點到容器底或到封閉的容器上蓋面的距離。(3)從公式中看出:液體的壓強只與液體的密度和液體的深度有關,而與液體的質量、體積、重力、容器的底面積、容器形狀均無關。著名的帕斯卡破桶實驗充分說明這一點。
出示例題,指導演練。 |
畫出模型,引導學生進行推導。 | 用理論上的推導能進一步驗證前面科學探究的正確性。推導過程中因為涉及到前面學過的較多的知識點,教師要幫助學生,適當指導。
| |
三、連通器
出示連通器,觀察連通器在結構上有什么特點?
往連通器中注入紅色的水。觀察:各容器中液面是相平的嗎?
將連通器靠近黑板后并引導學生觀察水面找學生畫出各液面所在黑板上的位置,連線。
將連通器傾斜,也在黑板上描出液面所在點,連線。
總結:連通器里裝一種液體且液體不流動時,各容器中的液面總是相平的。
茶壺、鍋爐水位計、乳牛自動喂水器、船閘等都是應用連通器原理的例子。
課件展示:船閘的原理圖和工作過程。 |
學生觀察,參與實驗。
觀看課件,能說出工作過程。 |
各液面是否相平很難觀察,特別是在連通器傾斜的情況下,因此改進實驗方法可減少視差帶來的誤差,從而使結論更準確科學。
展示物理科學的應用價值,同時激發民族自豪感。 | |
課堂小結(5分鐘) | 通過今天的學習,同學們有哪些收獲?在實驗探究中又存在哪些問題?還有什么想探究的問題? | 學生可以個別回答,或相互交流,在交流的基礎上進行學習小結。 | 促進知識的鞏固掌握。提升學生的交流表達能力。 |
【液體壓強教學課件】相關文章:
液體壓強公式10-12
液體的壓強說課稿11-05
液體的壓強說課稿3篇11-14
壓強教學反思04-05
壓強教學反思04-30
壓強教學設計15篇04-06
壓強教學反思15篇04-10
流體壓強與流速關系教學反思04-07
流體壓強與流速關系教學反思04-26
《馬鈴薯在液體中的沉浮》教學設計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