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中華少年》教學設計

時間:2024-05-25 09:05:01 林強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語文《中華少年》教學設計(精選12篇)

  作為一名老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么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中華少年》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中華少年》教學設計(精選12篇)

  語文《中華少年》教學設計 1

  教學目標:

  1.能夠準確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詩意。

  2.嘗試分角色朗誦或表演朗誦,讓學生能夠親臨其境的感受詩歌中對祖國滿腔的熱愛與贊美和中華少年強烈的歷史使命感。

  3.通過課文里的景物描寫,使得學生對祖國豐富的資源、燦爛的民族文化、悠久的歷史有一定的了解,為身為中華少年而感到驕傲。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讓學生了解詩句中的所有描寫都與祖國息息相關,進一步使他們懂得我們也是和祖國緊緊相連在一起的。

  難點:感受中華少年熱愛祖國的情感和自豪感。

  課前準備:

  讓同學們各自回家通過各種途徑(報紙書籍、電視電腦或讓父母講述),了解我們的祖國,并在課堂上給大家講講你所知道的。

  教學程序

  (一)談話引入

  1.同學們,昨天老師已經讓大家收集資料啦!那么現在我們就來個比賽,看誰最能把流利地把你所知道的表達出來。講得好的同學,大家將會給他最熱烈的掌聲!

  生自由談

  2、從大家的談話當中我們都了解,祖國正在飛速的發展,而我們可以自豪的對世界說:“我們是中華少年!”引出課題。

  (二)這是一篇略讀課文,主要就是引導同學們體會詩中中華少年的那種愛國情感和自豪感,所以教學也沿著這條線索而展開。

  1、在朗讀全文之前先快速找出不懂的生字詞。讓同學們對其讀音和意義都有一定的了解。

  如:翱翔:在空中回旋地飛。

  莽莽:形容遼闊,無邊無際。

  蹣跚:腿腳不靈便,走路緩慢、搖擺的樣子。

  強悍:勇猛無所顧忌。

  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鮮明。本文指更美好。

  雪蓮: 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長橢圓形,花深紅色,花瓣薄而狹長。生長在新疆、青海、西藏、云南等高山中,花可入藥。

  山丹丹: 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披針形,花紅色,鱗莖可以吃。多在黃土高原的陰坡上與雜草伴生。因其花色鮮紅、生命力極強受到人們的喜愛。

  女媧: 是中國神話中一位古老的神。她的主要功績:一是煉石補天,二是創造人類。

  大禹: 大禹姓姒(念sì),名文命,因治水有功,后人稱他為大禹,是夏代第一個君主。

  2、讀略讀提示,明確這節課的學習任務。

  (1.以充沛的感情朗誦詩歌,讀出自豪、讀出對祖國的深情。2.采用不同形式的讀,然后讓同學們說說,他們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實際上學習這首詩的重點在讀和交流體會。

  (三)分配任務,學生自讀詩文

  1、先分小組朗讀,進行小組之間的競賽,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再讓學生自主搭擋,分角色朗讀,注意引導他們去體會其中的思想感情。

  2、生分組活動。

  (四)全班交流學習成果

  1、生按自己的'角色分配,全班一起讀詩文。

  2、老師也讀一次給學生聽,讓他們比較一下到底是老師讀得好,還是同學們讀得好,好在哪里。

  3、詞句解析。

  ① 東方之美滋養著龍的傳人, 五千年文化植根在我們心田。

  請同學們根據這句話談談自己的理解。

  這是本節的小結,也是對2、3、4小節的一個概括。屹立在世界東方的祖國,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是她哺育了我們,培養了我們。朗誦時應充滿感激、自豪之情。

  ②我們銘記著中華母親的功德,/更不忘她承受的千災百難。/黃河纖夫拉不直問號般的身軀,/長城的古磚擋不住洋炮的彈片

  這兩句巧妙過渡。“我們銘記著中華母親的功德”一句承上,是對2、3、4小節的總結,“更不忘她承受的千災百難”是啟下,領起本小節詩句的內容。后面選擇的兩個典型事例寫出了祖國曾經遭受的屈辱,告訴我們落后就會被挨打。朗誦后三行要低沉緩慢。

  ③要做旗艦去長風破浪,要做火箭去推動飛船,要像利劍把貧窮斬斷,要用愛心把世界相連。

  這是中華少年的鏗鏘誓言,表達了中華少年建設中華的堅強決心。

  4、生交流每節詩分別講了什么,表達著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通過介紹我們祖國豐富的資源、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嶄新的發展和我們中華少年的志向,表達了中華少年對祖國的愛與祖國對我們的期待,他們都表現出一種要譜寫祖國更璀璨的詩篇的志氣。)

  (五)播放一首《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在激昂的歌聲中對同學們說:“中華少年們,你們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我真心祝愿你們能為祖國譜寫璀璨的詩篇!”從而引起同學們的共鳴,使這節課的內容和精神都得到升華!

  板書:

  見課件。

  課后作業:

  把這首詩朗讀給家人聽。

  語文《中華少年》教學設計 2

  一、設計理念:

  音樂是積聚靈感、促發情感、激活想象的藝術,它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和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不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質,而且有助于開發智力,特別是在激活學生創新潛力方面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以上認識,我設計了本節課。

  二、教材分析:

  《愛我中華》這首歌在本單元中起著總結全單元的作用,它體現了“弘揚民族音樂的教育理念”,《愛我中華》是一首集我國南北地區較有代表性的少數民族歌舞音調創作而成歌曲,四四拍,曲式結構為三段式,全曲旋律流暢,變化豐富,有張有弛,一氣呵成,營造了熱情奔放的情緒。

  三、教學目標:

  包括了我對學生音樂技能技巧的訓練,能力的培養以及品德的教育。

  1、通過學習,使學生們能用熱情自豪的情感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歡快情趣和喜悅心情。

  2、從民族音樂出發,讓學生進一步了解民族生活、民族文化,培養學生熱愛民族音樂的情感,從中滲透對學生心靈美、行為美的品質教育。

  四、重點、難點

  重點:能用熱情歡快的聲音演唱《愛我中華》

  難點:計劃使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學生準確掌握多變的節奏,及時呼吸,吐字清晰。

  五、教法、學法

  自主探究法:引導學生通過知識搶答等活動形式獲取知識,以學生為主題,使學生的獨立探索性得到充分的發揮,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活動組織能力。

  六、教學流程

  現代音樂課程標準力求體現,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基本精神,體現以音樂審美體驗為核心,本課的教學過程是由導入新課、學習歌曲、知識講解、拓展延伸四個部分組成。

  1、首先我用知識搶答導入新課,并對學生的回答給予鼓勵和表揚,以此讓學生了解我們祖國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民族眾多的國家,有56個民族,這56個民族由于生活地區環境等不同,因此他們的風土人情、風俗習慣、歌舞音樂也不相同,以此切入課題。

  2、學習歌曲,先用聆聽法讓學生欣賞全曲,欣賞是因為只有讓學生在聆聽中去體驗、感悟音樂才能使學生獲得更多的感性認識和審美經驗,學生在欣賞的同時帶著不同層次的問題:(1)這首歌運用了什么樣的演唱形式?(2)這首歌曲的情緒如何?接下來是教授歌曲,在聆聽的基礎上來教授,我彈琴協助,這樣就增強了學生自主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了學生的興趣和信心,在學生完整演唱之前提出演唱歌曲的'要求:熱情、自豪、歡快的。

  3、知識講解:

  4、拓展延伸:通過簡單介紹不同民族的歌舞,讓學生了解個民族的生活習俗和民族文化,目的在于激發他們繼續探究更深更多的民族音樂和民族文化的興趣,從而產生深厚的愛國主義情感。

  最后給學生留的課外作業是讓學生為這首歌重新創編歌詞,引導學生從愛祖國的情感聯系發展到愛家鄉、愛學校、愛班級,這就再一次讓學生的自主創編能力得到了鍛煉,讓學生的情感從創作中得到升華。

  語文《中華少年》教學設計 3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新詞,理解歌詞內容。

  2、憑借歌詞內容,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精神,激發學生強烈的民族情和愛國情。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體會歌詞結尾點題、首位呼應、反復詠嘆的表達方式。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通過歌詞領悟民族之間和睦相處的美好感情,充分認識到我們的'祖國是由五十六個民族組成的整體,只有各民族兄弟姐妹相親相愛,我們的祖國才會蒸蒸日上、興旺發達。

  一、歌曲導入:

  1、同學們,喜歡聽歌嗎?希望老師今天播放的歌曲你們也會喜歡,但在播放歌曲前,老師有個小小的要求:會唱的`同學請隨著錄音機一起唱,好嗎?聽!(教師播放歌曲《愛我中華》。)

  2、你們知道歌曲的名字是什么嗎?對了,《愛我中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就是這首歌的歌詞。(教師板書課題)

  3、簡介歌詞作者、演唱者和寫作背景。

  4、學生交流搜集的各民族的資料。(給予學生及時的評價)

  二、講讀課文:

  1、每個民族有每個民族的特色,五十六個民族的特色和風俗,我們就是說上三天三夜也不一定能說完,下面就讓我們走進課文——(教師范讀課文)

  (2)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個人、同桌、小組等)讀課文。

  (要求:只要能正確地朗讀課文。)

  (3)學生讀課文。(指3——4名學生讀后齊讀)

  2、請同學們自由讀歌詞的第一部分:

  (1)你有什么發現或你讀出了什么?

  a、比喻句

  b、情感表達:雖然五十六個民族各有特色,雖然五十六個民族語言存在差異,但是五十六個民族共同的心聲——愛我中華,是永遠不會變的。

  語文《中華少年》教學設計 4

  一、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習歌曲《愛我中華》,感受音樂的魅力,學生能夠產生強烈的愛國熱情,養成熱愛生活、熱愛祖國的積極生活態度。

  【過程與方法】

  通過聆聽、演唱與表現等方式,學生能夠深刻體會歌曲表達的情感。

  【知識與技能】

  了解并掌握歌曲表達的情感與演唱方式,且能夠充滿激情、親切愉快地完整演唱歌曲。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能夠充滿激情、親切愉快地完整演唱歌曲。

  【難點】

  分析歌曲表達的情感,并熟悉歌曲的演唱方式。

  三、教學用具

  鋼琴、多媒體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播放歌曲《大中國》,提問學生:這首歌曲敘述的.是什么故事表達人物什么樣的'情感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歌曲以“我們”為主語,贊揚著祖國的大好河山,預示著祖國人民團結、富強的情境。表達人物對祖國的熱愛與贊美。

  接下來,我們繼續來學習一首關于“祖國”的歌曲,感受這首作品的魅力。

  由此,順勢導入本課。

  (二)感知歌曲

  1、教師簡單演唱歌曲,學生隨音樂律動。并思考:歌曲給你什么樣的感覺你能想象到什么樣的畫面

  學生舉手進行回答。

  教師總結:歌曲給人一種激動、熱情高昂的感覺,非常的歡快、自然。想象到鑼鼓升天,人們歡聚一堂,盡情歌曲的場面。

  2、教師播放完整音頻,學生輕聲哼唱。并提問學生:歌曲的演唱形式是怎樣的你能劃分出來嗎

  學生聆聽,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歌曲分成兩段,第一段為獨唱,第二段開始獨唱,后半部分由眾人齊唱“愛我中華”,其余部分獨唱。

  (三)深入學習

  1、教師帶領學生演唱譜例。思考:歌曲旋律與節奏上有什么特點

  學生通過演唱譜例,進行回答。

  教師總結:歌曲節奏緊湊,除了基本的八分、四分節奏以為,還有附點與大切分節奏;整首歌曲旋律起伏較大,且旋律多高亢。

  2、教師彈琴,學生完整演唱譜例。教師提問學生:歌曲中出現了哪些裝飾音

  學生演唱,回答:有倚音。

  3、教師引導學生:出現的特性節奏與裝飾音我們應該怎樣去的演唱

  請學生進行示范演唱譜例,教師糾錯,并強調對特性節奏與倚音的演唱方法。

  4、教師與學生一起有節奏的朗誦歌詞。教師提問:歌詞描述什么樣的內容表達什么樣的情感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歌曲從祖國五十六個民族入手,歌唱了各族人民團結友愛、共創未來的偉大目標,表達人們對于祖國的熱愛與咱們之情。

  5、教師組織學生完整的演唱歌曲,并提問學生:我們應該用什么樣的聲音演唱歌曲

  學生自身體會,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用甜美、充滿激情、熱情的聲音演唱歌曲。

  6、教師與學生,根據教材所給順序,一對一唱,再到齊唱,最后繼續一對一唱,完整演唱歌曲完整演唱歌曲。

  (四)鞏固提升

  教師請學生根據歌曲描繪的場景以及情感特點,用歌舞情景劇的方式,表現歌曲。并請學生以小組單位進行展示并相互評價,教師最后總結評價。

  (五)小結作業

  1、教師與學生共同總結,本節課所學內容,并強調熱愛祖國、團結友愛的思想主旨。

  2、課下請學生搜集一些關于“祖國”的歌曲,下節課進行交流與學習。

  語文《中華少年》教學設計 5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新詞,繼續練習寫摘錄筆記獨立識字。

  2、通過讀后交流和有感情朗讀,體會詩歌中強烈的民族情和愛國情。

  3、體會歌詞反復詠嘆的表達方式。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通過歌詞領悟民族之間和睦相處、愛我中華的美好感情,充分認識到我們的祖國是由五十六個民族組成的整體,只有各民族兄弟姐妹相親相愛,我們的祖國才會蒸蒸日上、興旺發達。

  一、歌曲導入,品讀課題

  1、播放歌曲《愛我中華》:在各大晚會上,我們經常聽到這一首歌。仔細聽一聽,會唱的同學請隨著錄音機一起唱。

  2、聽了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受?

  3、簡介歌詞作者、演唱者。(出示課題)

  4、品讀課題:讀課題時,你想突出哪個詞語?按照你的理解讀一讀。(預設:可能突出“愛”或“中華”,從不同的情感角度讀課文,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文章主旨。)

  二、初讀課文,交流摘錄筆記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個人、同桌、小組等)讀課文。

  (要求:能正確地朗讀課文。)

  2、全班匯報讀,個別句子指導。

  3、交流摘錄筆記,出示新詞,開火車帶讀。

  4、交流自學生字時發現的'`難寫字,當當小老師,提醒同學們注意。重點突出“姿”“健”“伐”的寫法。

  三、品讀課文,讀中悟情

  1、出示“閱讀金鑰匙”:自讀時,在重點詞語下面畫上“、”

  2、學生自由讀歌詞的第一部分,做好標記。

  3、全班交流:你畫的重點詞語是什么?你從中、感受到、什么?

  語文《中華少年》教學設計 6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歌詞。

  2、了解歌詞的創作背景,學習歌詞的寫作手法。

  3、學習歌詞,體會其中表達的強烈的民族情、愛國情。

  4、自學生字詞語,背誦課文。

  二、教學準備:

  歌曲《愛我中華》

  三、教學重點、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歌詞,體會其中表達的強烈的民族情、愛國情。

  2、引導學生讀后交流朗讀的.感想,體會此類歌曲歌詞表達感情的技巧。

  四、課時安排:

  一課時

  五、教學設計: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播放歌曲《愛我中華》,欣賞后提問:同學們,我們都知道在我們國家生活著不同的民族,你們知道有多少個民族嗎?(列舉幾個)

  2、這些民族雖然語言不同,風俗也不一樣,但他們相互尊重,情同手足,愛國愛家,就像一個大家庭里的兄弟姐妹一樣和睦相處。

  3、老師今天也想教你們唱這首歌,你們想學嗎?當然要想唱好一首歌,首先要理解歌詞的意思,那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歌詞吧!

  4、板書課題:愛我中華。

  (二)、請學生介紹收集的資料:

  詞作家:喬羽,他是我國著名的詞作家、劇作家、音樂文學理論家,他創作了很多膾炙人口的歌詞,有《人說山西好風光》、《思念》、《難忘今宵》,以及我們三年級學過的`《讓我們蕩起雙槳》等。

  曲作家:徐沛東,我國著名作曲家。

  歌詞背景:本篇課文《愛我中華》是一首歌詞,是作者在20世紀90年代初創作的,是為在廣西舉行的第四屆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開幕式大型文藝表演而創作的主題曲,后來被廣泛傳唱。

  語文《中華少年》教學設計 7

  學習目標:

  1、能夠用熱情、歡快、圓潤的聲音演唱歌曲《愛我中華》。

  2、能夠體會歌曲所表達的愛國主義精神和集體主義精神。

  3、對歌曲進行演唱形式的處理。

  教學準備:電子琴、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課前的學習氛圍、情緒的準備,歌曲的節奏、背景知識的準備。

  師:同學們我們首先一起來看幾幅少數民族服飾圖片,請同學說一說都是哪個少數民族的.?

  (播放傣族、漢族、回族、滿族、蒙古族等圖片)

  師:我們的祖國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幅員遼闊民族眾多的過家,我國一共有五十六個民族,老師放五十六個民族的文字。(課件播放幾個民族的簡單介紹)二、新課學習

  (一)聆聽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緒,熟悉歌曲的旋律。

  第一遍欣賞歌曲

  (二)”知識搶答——“動動我們的腦”

  多媒體出示問題:

  1、歌曲《愛我中華》大家都很熟悉,請問是哪位歌唱家演唱的?(宋祖英)

  2、歌曲《愛我中華》的詞曲作者是誰?(作詞喬羽作曲徐沛東)

  用一個或幾個形容詞來描述一下對這首歌曲的感受。

  (引導學生說出“熱情” “奔放”“激昂”“歡快”“奮進”等等)

  (三)作品分析

  師:我們欣賞了歌曲的.旋律,讀了歌曲的歌詞,下面我們進一步了解一下這首歌曲。看大屏幕,請一位同學來讀一讀。

  生:《愛我中華》是一首表現愛國主義精神的歌曲。歌中唱出五十六個民族團結一致、民族大團結的圖片,體會民族的和諧相處。

  3、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4、師生合作有感情的朗讀歌詞,引導學生結合齊讀時的感受說說“愛我中華”在文中反復出現的作用。

  四、跟唱歌曲,升華情感。

  [板書設計]

  愛我中華

  團結愛國

  [教學反思]

  因為本課是大家很熟悉的歌詞,有的學生都會唱了,學習起來相對容易。通過播放歌曲,圖片學生能對各族的團結有較清楚的認識,通過學生觀看抗震救災時人們的英勇表現理解我們的民族在災難面前的不屈不撓的精神。在文章進行中,學生的語言表達有不恰當的地方,需要加強練習。

  語文《中華少年》教學設計 8

  教學目標

  1.能夠用圓潤而有彈性的聲音、熱情豪放的情緒演唱《愛我中華》。

  2.通過歌曲《愛我中華》的教學,進行各民族大團結的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重、難點

  1.學會用歡快、明朗的聲音演唱歌曲《愛我中華》。

  2.前十六和后十六節奏型的準確掌握。

  3.唱準歌曲中的大跳音程。

  教材分析

  《愛我中華》是一首優秀的創作歌曲,是90年代初喬羽和徐沛東為在廣西舉行的第四屆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開幕式大型文藝表演而創作的主題曲。歌中唱道:“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語言匯成一句話:愛我中華!”歌曲在把五十六個民族比做“鮮花”的基礎上,又把五十六個民族比做“兄弟姐妹”,并且呼喚出五十六個民族的共同心聲“愛我中華!”。樸實的語言、簡潔的.音調,深刻地反映出我國各民族的親密團結和愛國愛家的深厚情感,極大地激發了我國各民族人民的愛國熱情。所以,這首歌很快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

  歌曲是三段體曲式,第一樂段為全曲主題部分,節奏明快、旋律清新流暢,熱烈活躍,富有舞蹈性,奠定了歌曲的基礎,主題是。第二樂段是由襯詞構成的.對比性段落,襯詞鮮明地表現了少數民族的語言特點。歡快活潑、興高采烈的情緒唱出主題──愛我中華。第三樂段,曲調高昂,具有強烈的號召性和使命感,表現了中華兒女愛中華的深厚感情。最后一小節精練堅定,使全曲以肯定的語氣結束,表現出愛我中華的決心。

  教學過程

  一、歌曲導入

  1.欣賞歌曲《中國人》。

  師:歌曲充滿了作為中國人的驕傲和自豪,2008奧運會剛剛過去,為了奧運會的成功召開,每一個中國人都付出了努力。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深愛著我們的中華民族。同學們,我們國家人口眾多,你們知道我國共有多少個民族嗎?

  學生介紹,教師補充:漢族、苗族、回族、藏族、土家族、布依族、白族、侗族、水族、仡佬族、壯族、滿族、瑤族、彝族、蒙古族、哈尼族、哈薩克族、傣族、黎族、佤族、畬族、高山族、拉祜族、朝鮮族、柯爾克孜族、土族、達斡爾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維吾爾族、怒族、烏孜別克族、俄羅斯族、鄂溫克族、鄂倫春族等。

  教師:五十六個民族生活的地區環境不同、風俗習慣、宗教信仰不同,各民族的歌舞音樂也不相同。如果所有民族聚集在一起肯定非常熱鬧。你們想想會是什么樣的場面?用一句歌聲來表達一下我們的心情吧。

  2.學習譜例。

  教師彈,學生聽,請學生回答:老師為什么選了這段音樂?(音符跳躍、節奏緊湊、有能夠表現快樂氣氛的休止符。)

  (1)放慢速度演唱,較熟練后將速度還原。

  (2)教師將有休止符的地方用連音來彈奏,請學生感受效果有何不同?提示學生演唱時應把握好連音與休止符的細致要求。

  (3)唱“啦”,演唱時注意聲音的彈性及氣息的支持。

  (4)指導學生用熱情奔放的情緒演唱,并加上拍手,每小節四下。

  二、《愛我中華》歌曲學習

  師:是啊,五十六個民族在一起,如同五十六朵花,都競相開放在祖國這個美麗的大花園中。

  1.完整聆聽并介紹歌曲。

  (1)教師連續播放各民族在一起畫面。

  (2)介紹歌曲創作背景。

  (3)復聽歌曲《愛我中華》,學生感受歌曲的演唱形式及段落。

  2.學習第一樂段。

  (1)教師出示第一樂段譜例并聆聽第一樂段,找出旋律特點(重復旋律)、情緒特點(敘述性的語氣)。

  (2)學生視唱,教師強調第一樂段的最后一句音準。

  (3)輕聲唱出歌詞。

  3.學習第二樂段。

  (1)教師出示第二樂段譜例并聆聽第二樂段,學生邊聽邊拍手,尋找出用“啦”唱過的旋律。

  (2)演唱襯詞,指導學生唱準音準,并用熱烈的情緒演唱。

  4.學習第三樂段。

  (1)教師出示第三樂段譜例并聆聽第三樂段,學生感受歌曲所表現的心情。(表現了愛我中華的豪情。)

  (2)分析歌曲表現情緒的音樂要素。(音高:每一句開頭都以歌曲中的音出現;節奏:重復的節奏型起到了強調的作用、最后以連續緊湊的八分音符將歌曲推向高潮。)

  (3)學生自己演唱、感受、討論、分析歌曲倒數第二小節出現休止符的作用。(積蓄力量推向高 潮。)

  (4)學生演唱。

  5.隨歌曲《愛我中華》伴奏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三、進行演唱

  1.按照領唱齊唱的演唱形式,教師領唱、學生齊唱。

  2.學生齊唱的部分,自己選擇表現歌曲情緒的動作配合演唱,教師指導。

  3.全體完整地演唱。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學習到了我們國家五十六個民族,我們都愛五十六族兄弟姐妹。老師從同學們的歌聲中都已經了解,相信這首《愛我中華》一定會激發大家更多的愛國熱情。

  語文《中華少年》教學設計 9

  設計思路:

  力求以學生主體活動為中心,巧妙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深入文本,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尤其是朗讀和背誦活動中,感悟詩歌中蘊藏的豐富的人文內涵。因為這篇課文內容淺顯易懂,根本不用教師過多的講解分析,所以這節課教師以一個主持人的身份去引導,去點撥,讓學生在說中訓練語言,讀中積累語言,實踐中運用語言。多為學生創設自主,開放質疑的空間,使全體學生主動、有效地參與到教學的全過程中去。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歌詞,體會其中表達的強烈的民族情,愛國情。

  2.讓學生領悟我們的祖國是56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庭,只有民族之間相互尊重,情同手足,我們的祖國才會蒸蒸日上,興旺發達。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愛我中華六次重復所表達的感情。

  教學難點:

  整理分析搜集來的信息資料,讓學習不局限于課堂,不局限于文本,豐富學生的情感和認識。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直接播放歌曲《愛我中華》。――同學們我們都知道中華民族的土地上生活著不同的民族,他們相互尊重,情同手足,就像一個大家庭里的兄弟姐妹一樣和睦相處,那么,欣賞了歌曲之后,你想說一說自身的感受嗎?

  2.課前同學們都收集了與課文內容相關的資料和圖片,引導學生注意要求:不允許直接照搬資料來念,要選擇關鍵的內容,用自身的話來介紹。

  3.你們想唱這首歌嗎?要想唱好一首歌,首先要理解歌詞,把作者藏在歌詞中的情感挖掘出來,悟到自身的心中去,那最后才會唱出動人的歌。下面我們就一起到文中看一看,讀一讀,悟一悟。

  (二)初讀,讀通讀順

  1.選擇自身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提出自身不懂的問題,用“”或“?”畫出來。在小組內與同學討論交流。

  (這兩個環節所解決的主要是淺層次的生字新詞的認識和理解問題。)

  (三)細讀,讀懂讀透

  談讀書感受,讀了這篇課文,與聽歌曲時的感受有什么不同了?你的感受是通過課文中哪些詞句得到的?請再讀讀課文。就是要引導學生通過抓“五十六個星座五十六朵花”“健兒”“英姿勃發”等詞句來深入理解感悟課文所要表達的意思和情感。

  (四)研讀,讀新讀活

  1.通過研讀,感受到不論五十六種語言有多大的差別,但有一句話的意思是一樣的,那就是“愛我中華”。根據學情發展變化的情況,作如下預設。

  預設一:結合有關語句談理解,講感受。要讓學生的理解和感受不拘泥于課文中所提到的內容,教師要引導學生從文本中再走出來,說一說中華兒女愛我中華的具體表示,要讓學生把平時留意的相關信息迅速從腦海中檢索出來,比方“抗洪搶險的事”“捍衛邊疆的事”“為祖國發奮圖強,刻苦學習的事”等等。要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到對自身身邊熟悉的事情上來,發言的內容要涉和比較寬的'范圍,還要有代表性。

  預設二:點擊教學軟件,通過大屏幕播放奧運會上運動健兒在運動場上雄姿英發的場景,使學生目睹各族健兒在世界競賽場上為祖國摘金奪銀爭得榮譽的局面。放映醫護人員在非典時期救助病人的畫面,使學生體會到中華各族兒女在愛國熱情的激勵下,在各行各業中忘我工作,無私奉獻的精神。結合畫面讓學生暢所欲言,談出富有新意的感受來。

  2.指導感情朗讀,邊讀邊想像那感人的局面。要在富有激情的朗誦中活化學生的情感,讓學生真正體驗到抒情的痛快。

  3.師生合作,有感情地朗讀歌詞(師引讀,生齊讀愛我中華)。引導學生結合齊讀時自身心中的感受說一說“愛我中華”在文中反復出現的作用。使學生感悟到每次都不同程度地愛到感染,特別是最后一句,在歌詞結尾點題,首尾呼應,一氣呵成將作品中的愛國情推向高潮。

  4.賞讀,讀美讀會。

  過渡:看到這一幕幕動人的局面,我們心潮涌動,激情澎湃,請聽作者的感慨。

  ①出示課件,播放課文錄音(配有相關的畫面)學生邊看邊聽邊體會。

  ②介紹歌詞寫作的背景資料,協助學生體會課文所蘊涵的思想感情。

  《愛我中華》這首歌是我國的詞作家喬羽、曲作家徐沛東在20世紀90年代初創作的,是為在廣西舉行的第四屆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開幕式大型文藝扮演而創作的主題曲,音樂采用壯族民間曲調并進行了發展。這首歌表示了強烈的民族精神。它不時鼓舞著中華兒女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美好的豪情壯志。

  ③試著背誦課文,學唱《愛我中華》。

  小結:這雄壯的歌聲唱出了民族情,愛國情,更唱出了中華民族戰無不勝,奮發圖強的英雄氣概。

  語文《中華少年》教學設計 10

  教學目標:

  1。理解歌詞內容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會唱歌曲。

  2。通過反復朗讀詩歌,激發學生的民族感、愛國情。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通過反復朗讀體會各民族兄弟姐妹共同建設祖國大家庭的美好情感。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準備:

  歌曲《我和你》《愛我中華》幻燈片

  一、激趣導入:

  1、播放奧運會會歌《我和你》

  你們知道剛剛聽的是什么歌嗎?(29屆奧運會主題歌)

  2、揭題

  是呀,奧林匹克運動會是我們全世界人民的盛會,每一屆的主題歌都很受歡迎,除了奧運會的主題歌,其實其他運動會上創作的主題歌也同樣被大家喜愛。早在1991年,也就是十七年前,我國的第四屆少數民族運動會上也有一支大家很喜愛的主題歌,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愛我中華》板書。知道作者是誰嗎?(喬羽)想不想唱這首歌?(想)不過要把它學好了才能唱。

  二、初讀、疏通文本

  1、自讀,勾畫出不認識的詞語或者讀不準的地方。

  2、再讀詩歌,特別是剛才勾畫的地方要反復讀,爭取把詩歌讀準、讀通、讀順。

  4、小聲齊讀詩歌。

  5、學習生字

  6、流利的讀一讀詩歌。(齊讀)

  三、學習第一節

  1、自己小聲讀一讀這個小節,你發現了什么?

  生:我發現了一個比喻句

  師:這句話中把什么比作什么?喬羽爺爺為什么要把他們比作星座、花朵呢?(幻燈出示圖片)

  他們穿著五顏六色的衣服就像花園里盛開的`花朵一樣,他們亮閃閃的'裝飾品就像天空中閃爍的星星一樣)

  師:看剛才你們發現的這個比喻句寫得多美呀!女孩子一起來讀一讀。(幻燈出示)

  多美的場景多么和諧的大家庭,五十六個民族的語言一樣嗎?(不一樣)但是不一樣的語言卻像小溪流一樣匯成了一句話(愛我中華)為什么呢?

  生:因為他們都是中國人,他們都愛祖國。

  師:你也是一個熱愛祖國的孩子。

  請男孩子用響亮的聲音讀一讀這一小節。

  3、背誦第一小節

  男孩子讀得精神,這一節能背誦了嗎?請同桌小聲背一背這一節。讓我們想象著那美麗和諧的場景一起來背一背。

  四、學習第二小節

  1、默讀第二小節,邊讀邊勾畫愛我中華表現在哪些方面?

  是星座就有光芒是花朵就會芬芳,是祖國大家庭中的兄弟姐妹就會將愛我中華用實際行動來表示。邊讀邊勾畫愛我中華表現在哪些方面(勾畫奮起步伐建設國家雄姿英發)

  2、交流反饋

  愛我中華表現在哪里?板書:奮起步伐建設國家雄姿英發(燈片出示前三句)

  3、學習第二小節前三句

  默讀前三句,你想到些什么呢?想好的孩子和小組同學交流一下。

  從健兒奮起步伐想到

  生:我想到今年奧運會上我國選手獲得了51枚金牌,100枚獎牌,師:多么可喜多么令人驕傲的成績呀!你知道有哪些少數民族運動員在本次奧運會上貢獻了自己的力量?獲得了獎牌?

  師:說得真好,不止是他們還有許多少數民族運動員在賽場上獲獎(幻燈出示少數民族運動員)

  看了這些圖片你有什么想說的?

  師:請懷著你的這種感受來讀一讀。

  從建設我們的國家想到:

  語文《中華少年》教學設計 11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體會課文表達的強烈的民族情、愛國情。

  3、課文中六次出現了“愛我中華”,引導學生讀后交流朗讀的感想,體會此類歌曲歌詞表達感情的技巧。

  重點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愛我中華”這句歌詞表達的感情。

  2、引導學生讀后交流朗讀的感想,體會歌詞表達感情的技巧。

  教具準備:

  歌曲《愛我中華》

  教法學法:

  導讀法

  朗讀法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揭題質疑

  1、板書單元主題:民族之花。讀了“民族之花”這幾個字,你想到了什么?

  2、播放歌曲《愛我中華》(同學們可以聽,也可以邊聽邊唱。)

  3、請同學來談談剛才聽歌曲或唱歌曲的感受。

  4、介紹創作背景和作者喬羽。

  這么熟悉的、感人的歌曲,除了會唱,你對它還有哪些了解?請同學們來交流交流。教師適時補充介紹。

  二、初讀感知,自主學習

  1、自由朗讀歌詞,讀通句子,標上小節號。

  2、注意生字詞的讀音。

  3、檢查自讀情況。

  4、指名朗讀。

  5、從這段歌詞中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標注出來。

  三、合作探究,精講點撥

  1、文中有多處重復的語句,讀一讀、找一找、畫一畫,小組交流。

  (1)多處提到“五十六”。

  (2)多處提到“愛我中華”一句。

  2、指名朗讀,想想:從這句話中你讀懂了什么?

  (1)用了打比方的方法,把五十六個民族比作同一片藍天下的星座,比作大花園里的五十六枝花,比作五十六個兄弟姐妹,體會到民族團結親如一家。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2)不管是誰,不論他走到哪里,他最舍不得、最愛的是什么?

  (3)文中有幾次提到這句話?

  (4)仔細閱讀,聯系上下文想一想,他們表達的感情有什么不同?

  3、小組內聯系實際想一想詩歌為我們展示了怎樣的.場景?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1)“愛我中華,健兒奮起步伐。”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2)“愛我中華,建設我們的國家。”可讓學生說說誰在建設我們的國家?可舉出自己知道的人或事。

  (3)“愛我中華,中華雄姿英發。”你從哪些方面感受到中華雄姿英發?(青藏鐵路的建成)

  四、朗讀感悟,體會情感

  1、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2、小組比賽朗讀。

  3、帶著自己的體會朗讀歌詞。

  五、深化主題,拓展延伸

  1、小組里排練,或領唱,或合唱,或歌伴舞,以多種形式表達自己對祖國的熱愛。

  2、全班展示。

  3、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能為祖國、民族團結做些什么呢?全班交流。

  六、作業設計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2、學會歌曲《愛我中華》

  3、預習《草原》,查閱有關蒙古族的資料。

  板書設計:

  奮起步伐

  愛我中華 建設國家

  雄姿英發

  語文《中華少年》教學設計 12

  教學目的:

  1、學唱歌曲《愛我中華》

  2、把握歌曲的基本情緒,表達出對祖國的熱愛之情,理解“五十六個民族親如一家”,培養他們民族團結的思想。

  教學重難點:

  1、體驗、感受民族音樂的魅力,培養學生熱愛民族音樂,了解音樂風格。

  2、學會附點、前十六、后十六等節奏型

  教學過程 :

  一、引入課題

  1、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們的`國家有多少個民族嗎?(五十六)你知道的有哪些呢?

  (苗族、 回族 、藏族 、土家族、 布依族 、白族 、侗族 、水族 、仡佬族、 壯族、 滿族、 瑤族 、彝族、 蒙古族 、哈尼族 、哈薩克族 、傣族、 黎族、佤族 、畬族、 高山族 、拉祜族 、朝鮮族、柯爾克孜族、 土族 達斡爾族、羌族 、布朗族 、撒拉族 、維吾爾族 、怒族 、烏孜別克族、 俄羅斯族 、鄂溫克族 、鄂倫春族

  2、你們能舉出所熟悉的其他歌頌祖國的歌曲嗎?(我的中國心、中國人等)

  二、揭示課題:今天我們起來學習一首新歌《愛我中華》。

  1、播放碟片,感受歌曲的情緒

  2、教師對歌曲的樂段結構進行分析:歌曲是兩段體曲式。第一樂段的主題是1 3 1 3 5 3 0︱5 1 2 5 3—︱,熱烈活躍富有舞蹈性,這里奠定了歌曲的基礎。第一樂句4小節由音樂主題發展而成。第二樂句是第一樂句的變化重復。第三樂句是由襯詞構成補充句。中間的襯詞鮮明的表現了少數民族的語言特點。歡快活潑,興高采烈的情緒唱出主題——愛我中華。第二樂段3 1 2 1 0 ︱ 2 2 1 76 7 5曲調高昂。表現人們以實際行動建設自己國家的決心。第二樂句表現內容和歌詞擴充了3小節。最后一小節精練堅定,使全曲以肯定語氣結束,表現出愛我中華的決心不動搖。

  3、節奏練習 2/4

  ① × ×× ︱× ×× ︱×× ×× ︱× 0 ‖

  ② × ×× ︱× ×× ︱× ×︱× 0 ‖

  ③ × ×× ︱× ×× ︱××× ×︱× 0 ‖

  ④ × ×× ︱× ×× ︱××× ×︱× 0 ‖

  4、跟老師的.鋼琴伴奏學唱歌曲,強調用歡快跳躍、富有朝氣的歌聲演唱歌曲

  教師總結:

  總結這節課學到的內容。我們是由五十六個民族組成的,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個民族的發展關系到整個國家的命運,我們更應該團結起來。大到我們的國家,小到我們的班級體,我們都應該團結友愛,互相幫助。

【語文《中華少年》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中華少年》教學設計02-13

語文《中華少年》教學反思10-26

《中華少年》教學設計11篇06-11

《中華少年》教學設計(12篇)03-08

《中華少年》教學設計13篇03-12

《中華少年》教學設計12篇03-08

中華少年導學案設計06-25

中華少年教學反思02-19

《中華少年》教學反思12-12

中華少年教學反思02-18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揄拍成人国产精品视频 | 亚洲女人自熨在线视频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网 |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 | 在线观看AV网址入口 | 日本免费的网站全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