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伙伴的教學設計
教學要求:
1、知識與技能:
A:學習本課的生字詞
B: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C:讀懂課文,明白馬哈多看著他的兩個好伙伴,為什么激動得流下了眼淚?
2、過程與方法
A:獨立閱讀,了解“好伙伴”的表現
B:抓住重點,體會動物的可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A:體會烏鴉與獵狗間互相關心、愛護的深情。
B:激發學生對動物的喜愛
重難點、關鍵
抓住“好伙伴”的表現,體會它們之間如親人般互相關心、愛護的深情。
教與學的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伙伴》,(板書:伙伴),我們來回憶一下課文講了關于伙伴的哪些事。(生回答課文的主要內容,教師隨生回答板書:馬哈多
獵狗伙伴烏鴉
師:發生在獵人馬哈多、獵狗、烏鴉三個好伙伴之間的故事,給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學生談初讀課文后留下的感受)
師:讓我們帶著這樣的感受再來好好的讀讀課文吧!請同學們把書打到52頁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生自由讀課文)二、細讀文本,升華感動
師:讀著課文你有沒有被具體的內容所深深的打動以至于想說點什么?
(學生談自己讀文后的感受)
師:看來,我們真的是被三個好伙伴的故事深深的'感動著,下面就請大家默讀課文,看看那些地方使你深受感動,勾畫出相關的語句,并想一想為什么使自己感動。
(學生默讀課文,勾畫感動)
師:好了,如果你有了感動就找你小組的伙伴說一說,把感動傳遞給他。
(學生在小組內交流感動)
師:好了,誰愿意把你的感動與大家說一說,讓大家分享?
(全班交流感動)
(1)第二段:“馬哈多把受傷的烏鴉帶回了家,給它抹藥,幫它養傷。”
學生讀后談感動,從哪些詞體會到馬哈多對烏鴉的關愛?抓住帶回家、抹藥、養傷來理解。
師:是呀,交朋友就得用真誠打動對方,就得用心去交。板書:用心交。
(2)第三段:“馬哈多和獵狗外出護林,烏鴉就守在家里。護林回來,烏鴉‘哇哇’地叫著迎接他們,日子過得很富有詩意。”學生讀后談感動。
師:你怎樣理解富有詩意?
師:從中你體會到三伙伴在一起相處得怎么樣?
師:是呀,好伙伴在一起生活會很幸福,很開心。板書:幸福、開心。
(3)第四段:“馬哈多兩天兩夜都沒見到可愛的獵狗了。他很擔心,吃不下飯,睡不著覺,像得了一場大病。”學生讀后談體會。
師:你生過大病嗎?當時你心里感覺怎樣?你能想象得到馬哈多當時的心情嗎?
師:是呀,好伙伴就該互相牽掛。板書:互相牽掛。
師:你能把這種擔心牽掛之情讀出來嗎?
感情朗讀這一段。
(4)第五段:“‘獵狗你究竟在哪里呀?’馬哈多抬頭望望烏鴉,那烏鴉也飛出飛進,焦急不安。”學生讀后談感動。
師:焦急不安是什么意思?
師:你能把那種焦急不安讀出來嗎?
重點指導“獵狗你究竟在哪里呀?”這句話。多找幾個同學來讀,讀后學生之間進行評價。讀出那種焦急不安之情。
順便課件出示:獵狗你究竟在哪里呀?
烏鴉叼著肉在前面飛,馬哈多緊緊地在后面追。他要去看個究竟。
師:讀讀這兩句話,你知道究竟在兩個句子中意思嗎?
師:像這樣同一個詞在不同的句子中意思不一樣,叫做一詞多義的現象。回憶一下在我們平時的學習中有沒有遇到過這種一詞多義的現象。誰能舉一個例子?(學生舉出一詞多義的現象)
(5)第八段:“烏鴉怕它餓死,就一次一次地給它送食物。”學生讀后談感動。
師:你怎樣理解“一次一次”?
師:是呀,好伙伴就該互相關愛,互相幫助。板書:互相關愛、互相幫助。
【伙伴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伙伴》的教學設計11-07
《小伙伴》教學設計02-08
《好伙伴》教學設計范文04-11
《小伙伴》的教學設計05-23
小伙伴教學設計05-25
《小伙伴》教學設計04-19
《好伙伴》教學設計范文12-05
《小伙伴》教學設計12-06
《小伙伴》教學設計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