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第八冊第五單元教學設計
13 神奇的機器人
教學目標:
1、學會12個字,會認9個字,能用“日新月異”“大顯身手”寫句子,鄂教版第八冊第五單元教案。
2、能正確流利地朗誦課文,并能抓住關鍵詞句,通過讀、說等活動,體會機器人的神奇。
3、學習作者抓住特點說明事物的方法,了解常用的、基本的說明方法。
4、通過閱讀課文,培養(yǎng)學生對科學技術的熱愛之情,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精神。教學重點:學習作者抓住特點說明事物的方法,了解常用的、基本的說明方法。
教學難點:通過閱讀課文,培養(yǎng)學生對科學技術的熱愛之情,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精神。
教學時數(shù):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學生談自己所見過的機器人
2、提問:你們知道它是誰嗎?誰來簡單地說說你對機器人的認識?
3、揭題,學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1、布置自讀要求。把生字新詞讀正確,語句讀通順。
2、再次自讀課文。說說課文介紹了那些機器人,你喜歡哪一種,它有什么神奇之處?
3、匯報自讀情況 。
三、學習課文一、四自然段。
1指名讀1、4自然段,說說機器人什么作用。
2理解“千奇百怪”“日新月異”
四、學習課文2、3自然段。
1、學生自讀課文第2自然段,說說這一段是圍繞哪句話寫的?主要介紹了哪種機器人?
2、再讀本段,邊讀邊畫出最能表現(xiàn)“能追捕罪犯的機器人”神奇的詞句。
3、交流體會。相機指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中的“亡命之徒”結合實際,體會情況之危急:抓住“能”“善于”等詞,體會其追捕罪犯的過人之處。
4、指導朗讀第四句話,體會其神奇之處,要讀出機器人的勇于追捕、善于追捕、堅決果斷的形象。
5、聯(lián)系本段內容。理解“大顯身手”之意。
6、回讀第三句話,小結學習方法和作者的說明方法。
7、師生共同小結第2自然段學習方法。用學習第2自然段的方法學習第3自然段通過學習課文,我們對機器人有了初步的了解,同學們想對它有進一步的了解嗎? 回家繼續(xù)收集有關資料
第二課時
一、復習上節(jié)課內容。
二、課文5—7自然段。
1、學生自由讀5——7自然段,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學習第5自然段。默讀這一自然段,交流:寵物機器人有何神奇之處?引導學生品讀詞句:為什么會永遠陪伴你?體會機器人的喜怒哀樂。指導學生朗讀。
3、師生共議學習方法,用這種學習方法學6、7自然段。
三、創(chuàng)新設計,暢想未來機器人神通廣大,在各個領域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同學們想不想暢想一下未來的機器人?
1、先在小組內討論,你想設計一個什么樣的機器人,說清楚它的樣子和作用。
2、推薦有創(chuàng)意的設計,交流
14 秦兵馬俑
一、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聯(lián)系課文內容領會“兵馬俑不僅規(guī)模宏大,而且類型眾多,個性鮮明”在文中的作用。
4、憑借課文的語言材料,感受中國悠久燦爛的民族文化和人民無窮無盡的智慧,激發(fā)民族自豪感。
二、教學重點
聯(lián)系課文內容領會“兵馬俑不僅規(guī)模宏大,而且類型眾多,個性鮮明”在文中的作用,憑借課文的語言材料,感受中國悠久燦爛的民族文化和人民無窮無盡的智慧,激發(fā)民族自豪感。
三、教學時間:3教時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1974年,在陜西臨潼縣東南秦始皇的驪山陵東側,發(fā)現(xiàn)了三個兵馬俑陪葬坑,從中出土了大量刻畫精致、形態(tài)逼真的兵馬俑。這便是舉世無雙、享譽世界的秦兵馬俑,被人們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今天我們所學的`課文就是介紹秦兵馬俑的一篇佳作。出示課題,齊讀。
二、看錄象,創(chuàng)設情景
1、仔細欣賞,教案《鄂教版第八冊第五單元教案》。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交流。
2、自讀課文,了解大意。選擇感興趣的內容練讀,讀給同桌聽。
3、說說兵馬俑給你的印象。
三、學習生字詞
1、讀帶有生字的詞語,正音。
2、理解詞義,可聯(lián)系上下文,也可查字典。
3、指名試讀課文,讀準確,讀通順。
四、精讀秦兵馬俑的“規(guī)模宏大”
1、默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思考:課文從哪些方面反映了秦兵馬俑的規(guī)模宏大?
2、集體討論。
(1)從三個俑坑的總面積和兵馬俑的數(shù)量體會秦兵馬俑的規(guī)模宏大。
(2)從一號坑的長、寬、面積和兵馬俑數(shù)量體會秦兵馬俑的規(guī)模宏大。
3、朗讀前四句,感受兵馬俑的規(guī)模宏大。
4、人們看到如此規(guī)模宏大的兵馬俑會有什么感受?(人們無不為兵馬俑的恢弘氣勢和高潮的制作工藝所折服)
5、讀最后一個長句子,前半句講了兵馬俑的恢弘氣勢,“看上去真像……”講兵馬俑的高超制作工藝。
6、有感情朗讀第二自然段。
五、作業(yè)
1、朗讀課文。
2、抄寫詞語。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課文從哪些方面介紹了秦兵馬俑的規(guī)模宏大?
2、課文除了講“規(guī)模宏大”,還講了兵馬俑的什么特點?
二、學習第3段
1、提出要求:這一段具體描繪了兵馬俑類型眾多,個性鮮明的特點。請同學們認真默讀課文,思考:課文寫了哪些類型的兵馬俑?它們有什么樣的鮮明個性?用筆在文中畫出有關的詞句。
2、學生自學。
3、同桌交流。
4、集體討論,交流。
5、在學生充分交流,發(fā)表意見后,指導有感情朗讀課文,自由穿插。
6、小結每一件兵馬俑都是極為精美的藝術珍品。
(1)讀第10自然段,填空:仔細端詳,神態(tài)各異:有的–———,有的————,好像———;……
(2)用“有的……有的……”和“好像”練習說話。
7、指導有感情朗讀4~10自然段,體會秦兵馬俑的“類型眾多,個性鮮明”。
三、學習過渡段
1、這篇課文從哪兩個方面介紹了兵馬俑,這兩方面是用哪句話連接起來的?
2、指名讀第3自然段,思考這句話的作用。
(1)這句話包含了哪些內容?
(2)句子前半部分是說兵馬俑規(guī)模宏大,后半部分是說兵馬俑類型眾多,個性鮮明。
(3)這句話在文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四、作業(yè)
1、朗讀課文。
2、造句。
第三課時
一、復習導入
1、這篇課文從哪兩個方面介紹了兵馬俑,這兩方面是用哪句話連接起來的?
2、過渡段在劃分段落時一般是劃上段還是劃下段?
二、指導分段。
1、默讀課文,分段。
(1)2~10自然段講了兵馬俑的哪兩個方面?
(2)按兩個方面給2~10自然段分為兩段,過渡段是劃上段還是劃下段?
2、概括段意。
三、學習一、四段
1、指名讀第1段。
(1)“舉世無雙”、“享譽世界”是什么意思?這兩個詞是什么意思?說明了秦兵馬俑的價值怎樣?
(2)這一段主要寫了什么?
2、指導朗讀,抓住“舉世無雙”、“享譽世界”體會秦兵馬俑的珍貴歷史價值,以及為擁有這樣的歷史文物的自豪之感。
3、齊讀最后一段。
(1)這一段主要寫了什么?
(2)這一段和文章第一段是怎樣呼應的?
4、總結。
四、有感情朗讀課文。
板書: 14秦兵馬俑(舉世無雙享譽世界) (不僅)規(guī)模宏大 (而且)類型眾多個性鮮明 展示了中華民族的強大力量和英勇氣概
15荷蘭風車
教學目標:
1、學會8個字國,會認4個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風車在荷蘭人生活的重要作用,通過品讀重點詞句舍本體會荷蘭人對風車的喜愛,感悟荷蘭人的聰明才智。
4、學習作者事物的功能特點進行說明的方法,了解作者擬人化的表達方法。
5、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的功能特點進行說明的方法,了解作者擬人化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引導學生抓住關鍵句子邊講講邊讀邊想,從而對風車“最大’”最忠實”的作用有較深的理解,對作者熱愛贊美風車的思想感情也會有較深的感悟。教學時數(shù):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1、揭示課題
2、荷蘭的風車給人們帶來那些幫助呢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畫出生字新詞
2、思考:課文主要寫風車和人類的那些關系?
三、讀后檢查:
1、指名交流原文中出現(xiàn)的生字新詞,并討論有關字詞的意思。
2、指名交流。
四、學習2-3自然段。
1、自由朗讀2-3自然段:風車在荷蘭人的生產生活中發(fā)揮了怎樣的作用?
2、全班交流,品讀關鍵的句子:“因此,雖然荷蘭世世代代都要受到大海的威脅,但是有了風車,仍然能夠不斷發(fā)展生產,成為一個舉世聞名的發(fā)達國家。”大海怎樣威脅荷蘭的?了解荷蘭地理位置的特殊性。風車是怎樣幫助荷蘭人發(fā)展生產的?討論、小結,了解擬人化寫法的妙處。
3、荷蘭人是怎樣贊美風車的?為什么稱“風車是最大的功臣?”
品讀句子:“上帝創(chuàng)造了海洋,荷蘭人創(chuàng)造了陸地”,體會荷蘭人發(fā)揮聰明才智,奮斗努力,借助風車像上帝一樣創(chuàng)造了奇跡的自豪感。
品讀句子:“他們能有這份光榮,風車是最大的功臣。”什么是功臣?為什么說風車是最大的功臣“?有感情地朗讀這兩句話。
4、教師小結寫法第二課時一、復習導入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知道了風車在荷蘭人的工作和生活中起了巨大的作用。今天我們繼續(xù)來了結風車和荷蘭人的關系。
二、導讀第四段:
1、自由讀第四段。畫出說明風車是荷蘭人最忠實的朋友的句子。
2、指名交流。
三、學習第五自然段。
1、自由朗讀,說說你體會到什么?
2、荷蘭人怎樣喜愛風車?通過朗讀課文原句來告訴大家。
3、從“看來荷蘭人把風車當作自己家庭的一分子了”一句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4、教師小結:風車的輝煌歷史和他的奉獻精神是荷蘭人努力奮斗的精神寫照,人們像看待自己的親人一樣愛護它、打扮它。5、人們會怎樣歌頌“風車”?啟發(fā)寫話,集體交流。
6、回讀課文第1自然段,提升學生對“標志”的深刻認識。
板書設計:15、荷蘭的風車功臣標志 朋友一分子古詩誦讀
【鄂教版第八冊第五單元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鄂教版《信任》教學設計09-22
鄂教版《熟能生巧》教學設計12-05
鄂教版《動物的遠游》教學設計01-23
鄂教版風箏優(yōu)秀教學設計06-19
鄂教版《回鄉(xiāng)偶書》教學設計06-24
《世紀寶鼎》鄂教版教學設計06-19
鄂教版《梅花》教學反思05-21
鄂教版風箏的教學反思05-29
鄂教版《梅花》教學反思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