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個》教學設計
一、教學設計的方法
1、教學設計要從“為什么學”入手,確定學生的學習需要和學習目標;
2、根據學習目標,進一步確定通過哪些具體的教學內容提升學習者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從而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即確定“學什么”;
3、要實現具體的學習目標,使學生掌握需要的教學內容,應采用什么策略,即“如何學”;
4、要對教學的效果進行全面的評價,根據評價的結果對以上各環節進行修改,以確保促進學生的學習,獲得成功的教學。
二、教學設計目的
是為了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
三、《第五個》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并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第五個》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第五個》教學設計1
活動目標:
1、在理解故事《第五個》情節的基礎上學習序數,積累數量逐增逐減的經驗;
2、能夠遷移故事里的經驗到生活中,并且養成愛護玩具的好習慣。
3、體驗數學集體游戲的快樂。
4、讓幼兒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重點:
學習序數,能夠正確表達;
活動難點:
積累數的逐增逐減經驗。
活動準備:
ppt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我們小朋友都喜歡玩玩具,你喜歡什么玩具?
2、看看,老師這里有什么玩具?(出示受傷的玩具:企鵝、鴨子、小熊、青蛙、木偶)
二、看故事答題
1、這些玩具都坐在椅子上,這些玩具怎么了?
小結:這些玩具都生病了,坐在椅子上。
2、第一張椅子上坐的是什么玩具?第二張椅子上是誰?……青蛙坐在第幾張椅子上,第五張椅子上是誰?
3、今天,這些玩具都生病了,它們坐在椅子上干什么呢?
小結:玩具都生病了,它們看病的,先掛號,排隊。
4、企鵝說:"我先進去。"企鵝是第幾個進去的?屋外還有幾個玩具在椅子上等待?
誰要從門里出來了?有什么變化?
5、依次提問"接下來輪到誰進去了,為什么?"有幾個玩具進去過了?""屋外還有幾個?"
三、愛惜玩具
1、為什么受傷的玩具出來后都好了?
2、原來是玩具醫生修好的,我們小朋友平時要怎樣對我們的玩具朋友呢?
四、進一步提升經驗
1、你們還記得玩具進去的順序嗎?
2、(出示另一張圖片,門在右邊)我們再看看這張圖片,應該誰第一個進去看病?為什么?
3、我們這里門在哪里?我們也從門的方向開始數,你是第幾個?
教學反思:
在執教的'過程中缺少激情,數學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識的時候,就需要老師以自己的激情帶動孩子的學習,在今后的教學中這方面也要注意。
《第五個》教學設計2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對比、想象、猜測、驗證,鼓勵幼兒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2.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通過觀察小木偶的表情變化,體驗等待的心理過程。
3.讓幼兒知道對黑暗和未知的緊張恐懼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活動準備:
制作繪本ppt
活動過程:
一、導入,以ppt的形式出示書的封面、扉頁
引導幼兒觀察封面:封面上都有誰?他們什么樣子?心情怎們樣?知道故事的名字、意義。
二、師幼共同觀看ppt分析故事
1、觀察第一幅圖,重點營造壓抑焦慮的氣氛,讓幼兒體驗緊張感。
這個房間給人感覺怎么樣?重點觀察小木偶,他的心情怎么樣?
2、第二頁,引導幼兒發現變化:明暗、表情、動作、心情(自由說,或給幼兒一分鐘),重點觀察小木偶(觀察小木偶的表情猜、測心理)。
3、逐頁觀察畫面,引導幼兒觀察:誰進去了?他是怎么進去的?心情怎么樣?重點看小木偶的表情,猜測心情。
。1)語言形容小企鵝出來的`樣子、小鴨子進去時的樣子,并學學動作
(2)幼兒充分猜測小木偶的心理,體驗等待未知的恐懼。
。3)觀察小熊出來的樣子,豐富詞語:手舞足蹈、興高采烈、高高興興
。4)小青蛙走了,小木偶哭了。根據已有經驗體驗小木偶的心情:你去醫院看病,等著見醫生時會想什么?體驗等待未知的恐懼和獨自一人的孤獨。
。5)小木偶是怎么進去的,猜測屋里面會有什么?
(6)驗證猜測,引導幼兒進行醫生和小木偶之間的對話。
。7)猜測醫生會怎么給小木偶治,能治好嗎?猜測小木偶會怎么出來?用動作表現出來。
三、用ppt完整呈現故事。
1、請幼兒說一說,故事講了一件什么事。
2、教師小結:對黑暗和未知的緊張恐懼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第五個》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an教學設計11-23
精選《觀潮》教學設計 教案教學設計03-08
雨后教學設計12-07
江南教學設計12-06
趙州橋教學設計12-06
《鳥語》教學設計12-06
寒號鳥教學設計12-05
《腳印》教學設計12-22
太陽教學設計12-22
《青花》教學設計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