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的初步認識》的教學設計
《圓的初步認識》的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青島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52---54頁,《圓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課時:3課時(預習指導課、展示課、反饋課)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學習圓的認識
能力目標:2.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通過多種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3.激發學生探求知識的興趣,提高合作探索知識的能力。
教材簡介
這個信息窗呈現的是各種各樣的輪子。擬通過引導學生觀察讓學生發現各種各樣的輪子都是圓的,引發學生提出輪子為什么設計成圓形的疑問,自然而然的引出對畫圓以及圓的特點的研究,明確怎樣畫圓、直徑與半徑的關系,從而明白輪子為什么設計成圓形的。
教學重、難點:
重點:圓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稱
難點:同圓或等圓中半徑和直徑的關系
教學過程(預習指導課)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
談話:同學們,你認識這些交通工具嗎?仔細觀察他們有什么共同點?
出示情境圖,學生觀察。
談話:這些輪子都是圓形的。根據這些信息,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學生可能提出:輪子為什么設計成圓形的呢?…
二、探索新知
1.談話:輪子為什么設計成圓形的呢?今天,我們就來解決這個問題。下面,請大家畫一個圓,研究一下。
學生獨立畫圓。
談話:同學們得到圓了嗎?誰能說說你是怎樣畫出圓的呢?
小組內進行交流。
學生可能會出現不同的方法;
找有代表性的到黑板上來畫一下。可能會出現以下幾種情況:
①用圖釘、細線和鉛筆畫圖,畫時圖釘要固定好,細線要拉緊,就可以畫出一個圓。
、谟脠A形的瓶子蓋可以畫出一個圓。
談話:我們來看這幾個同學畫的,有什么問題嗎?(不圓)為什么會不圓呢?你們畫的時候有問題嗎?
學生闡述自己的想法,師生予以評價。
談話:怎樣才能畫出一個規范的圓呢?給大家介紹一種畫圓的儀器--圓規。請大家用圓規畫圓試一試。誰來說說你是怎樣畫的?
小組內交流:用圓規畫圓時,先把圓規的兩腳分開,定好兩腳之間的.距離,再把有針尖的一腳固定在一點上,把有鉛筆的一腳旋轉一周。
談話:有針尖的一腳固定的這一點,叫做圓心,用字母O表示。連接圓心和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叫做半徑,一般用字母r表示。通過圓心并且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做直徑,一般用字母d表示。(教師邊講邊板書在黑板上)
請同學們打開書,看自主練習第2題:找出下面圓的直徑和半徑。(生答)
2.談話:直徑和半徑是圓中不同的線段,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呢?請同學們小組合作研究一下試試?
學生小組合作。
談話:哪個小組說一說你們是怎研究的?有什么發現?
學生可能會出現下列情況:
、偻ㄟ^對折,發現圓有無數條直徑。
、谕ㄟ^畫一畫,我發現圓有無數條半徑。
③通過測量發現同一個圓里所有的直徑都相等,所有的半徑都相等。
、芡ㄟ^對折或測量發現這個圓中,直徑是半徑的兩倍,半徑是直徑的一半。用字母可以表示為:r=1/2d;d=2r。
3.談話:誰能用今天學習的內容解釋輪子為什么設計成圓形的?
三、鞏固應用
1.想一想,填一填。
自主練習的第3題,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后集體交流,讓學生說一說計算的方法。
2.按要求畫圓。
自主練習第4題,畫在練習本上,同桌互相檢查。然后請學生交流一下,是怎樣畫的?
談話:把有針尖的一腳固定在一點上,就是圓心,兩腳分開的距離是半徑。
四、全課小結
談話: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你對自己的表現滿意嗎?
【《圓的初步認識》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圓的初步認識》課程教學反思10-23
圓的初步認識說課稿02-14
圓的初步認識教案12-09
《圓的初步認識》的教學反思(精選5篇)03-08
圓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精選3篇)12-03
圓的認識教學設計01-23
《圓的認識》教學設計08-04
圓的認識-教學設計07-04
圓的認識教學設計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