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六年級下《一千張糖紙》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學習以 敘事為主,把敘事與議論,抒情結合起來的寫作方法。
方法與過程:朗讀,討論式相結合
情感與態度:理解信守諾言、講究誠信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
理解信守諾言、講究誠信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 學習以 敘事為主,把敘事與議論,抒情結合起來的寫作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每個人在童年時都有自己難忘的事,女作家鐵凝也不例外。好!今天就讓我們來學習鐵凝所寫的《一千張糖紙》,看看她在童年時有什么難忘的事!
(二),初讀課文,了解內容結構
1,用簡潔的語言概述內容:暑假中,“我們”經常在外婆家的院子里玩“種種游戲”,不知什么是“累”;在外婆家養病的表姑嫌“我們”惱,讓“我們”攢糖紙,允許“我們” 攢一千張糖紙,就給換一只電動狗。“我們”千方百計尋找糖紙,暑假就要結束時,“我們”每人攢足了一千張糖紙 。卻得到表姑的嘲笑。這對兩個孩子來說,是何等的打擊!忽然有一種很累的感覺,給兩顆幼小的心靈造成了極大的傷害。
2,給文章分段
第一部分(1——13)積攢一千張糖紙的故事。
第二部分(14——16)“我”由這個故事生發的議論:這件事對“孩子”傷害之重。揭示“欺騙本是最深重的傷害”的道理,呼吁“大人”們要真誠地對待“孩子”
(三)再讀課文,感知體驗
1,散讀: 在初讀的基礎上,各自散讀。
2、同學們在散讀中有什么疑問嗎?可以把疑問提出來,借助小組討論、全班交流來解決。
學生提出疑問,略加歸納整理后,討論、交流,并穿插朗讀:
a) 第十二節中,“我突然有一種累的感覺”,可是第二節中卻說“‘累’距離我們多么遙遠呵”,應怎樣理解?
歸納討論內容:七、八歲的小孩精力充沛,他們一天到晚盡情地玩耍、無憂無慮,不知道什么是累。第十二節中說到“累”,是由于經過努力攢糖紙、熱切盼望后得知被騙了,原來的熱情一下子變為悲憤,希望變成絕望,所以心里感到難受,“那顆心突然加重”,這才有了“累”的感覺。后文與前文形成了對照。
b) 第十三節中,“在院子門口,我把我精心‘打扮’過的那1000張糖紙扔向天空”,這一千張糖紙是“我”和世香費了很大的勁積攢的,為什么要扔向天空呢?為什么說它們像彩蝶一樣隨風飄去呢?
歸納討論內容:“我”和世香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收集了1000千糖紙,結果卻被告之是“表姑逗著你們玩哪”,“我”和世香的希望頓時破滅,熱情變成悲憤,所以把糖紙扔向天空以此來發泄心中的憤恨。希望破滅就像彩蝶隨風飄去一樣,有一種凄慘的美。
c) 為什么第十四節中說:“在我長大,讀了許多書識了許多字之后,每逢看見‘欺騙’這個詞,總是馬上聯想起‘表姑’”?
歸納討論內容:從作者的描寫可見,童年時表姑的欺騙對作者的影響之深,以至于以后每次看到“欺騙”就聯想到表姑,在“表姑”和“欺騙”之間建立了一種關聯。
教師:剛才同學們都說了,“我”和世香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來積攢糖紙,那么我們來看看她們是怎樣辛苦地收集糖紙的,也許這能幫助我們更好地體會他們受欺騙所感到的悲憤。(請一位同學朗讀第八節)
d) 文中第二節中提到“外婆家一個被我稱作表姑的人”為什么說是“一個被我稱作表姑的人”而不說“表姑”呢?
歸納討論內容:①表明作者受傷之深,事隔多年還耿耿于懷不愿意承認是她的表姑。
②當時作者年紀尚小,弄不清輩分關系,也許只是外婆教她怎么叫的,所以文中寫到“一個被我稱作表姑的人”。
e) 你認為表姑的行為是欺騙嗎?
歸納討論內容:①表姑的行為是欺騙,因為她的一句“玩笑”話,傷害了兩顆純真的童心。
②表姑欺騙是因為“我”和世香在院子里鬧得雞犬不寧,影響她養病,事出有因。
教師:下面讓我們來看看“我”和世香在院子做了些什么,了解一下當時院子里的情況。(全班朗讀第二節后,學生發言)
歸納討論內容:表姑在外婆家養病,“我”和世香不應該在院子鬧得不安寧,妨礙表姑養病;但表姑也不該用“逗你們玩”來欺騙“我”和世香。表姑的做法是不妥當的。(綜合結論)
4、交流,討論,賞析:
教師:通過剛才對課文的討論、理解,你最欣賞那一節或欣賞那些語句,說說理由?
學生甲:欣賞第12節,因為這一節十分形象地寫出了當時“我”和世香的悲憤和絕望。(穿插朗讀)
學生乙:欣賞第12、13節,讀這兩節使我非常同情“我”和世香。(穿插朗讀)
學生丙:欣賞最后兩節,這兩節說明了孩子是不可以欺騙的,也點明了主題。
教師:在這里補充一個知識:“點睛式”的議論(板書)
“點睛式”的議論:文章在故事的敘述中,用簡潔的語言,插入議論用來表達作者對某一事物的看法,從而深化主題。本文最后兩段的“點睛式”的議論,是作者由這個故事引出的精辟的看法:“孩子是可以批評的,孩子是可以責怪的,但孩子是不可以欺騙的,欺騙本是最深重的傷害”。批評和責怪都是在教育孩子,而欺騙則是一種深重的傷害。
全班朗讀最后兩節,進一步體會作者的感情,即本文的主題。
學生丁:欣賞第13節中的“精心”一詞,它體現了“我”和世香非常認真地收集糖紙,使我覺得表姑的“玩笑”很過分,我十分同情“我”和世香的遭遇。
教師小結:
自古以來,我們的祖先就有“人無信而不立”的說法,同學們都知道“一諾千金”,“一言九鼎”的成語。而信守諾言、講究誠信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并對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塑造起了十分有益的推動作用,在當今社會更有著它深遠的意義。
作業布置:
寫一個200字左右的小片段,談談你對“諾言”的看法。
【六年級下《一千張糖紙》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設計糖紙(精選11篇)12-25
六年級數學下教學設計01-13
六年級數學下教學設計01-13
雙減背景下優化教學設計03-31
糖紙記憶作文通用11-25
六年級下《自行車里數學》教學設計06-28
七下《悄悄變化的我》教學設計06-10
寄童年——糖紙夢作文03-01
小學五年級下教學設計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