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美術第四冊《打開的冰箱》教學設計及課后反思

時間:2025-01-04 17:29:59 林惜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小學二年級美術第四冊《打開的冰箱》教學設計及課后反思(通用5篇)

  在現實社會中,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反思自己,必須要讓自己抽身出來看事件或者場景,看一段歷程當中的自己。那么優秀的反思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二年級美術第四冊《打開的冰箱》教學設計及課后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二年級美術第四冊《打開的冰箱》教學設計及課后反思(通用5篇)

  小學二年級美術第四冊《打開的冰箱》教學設計及課后反思 1

  課時:

  2課時

  學習領域:

  造型表現

  教材簡析:

  冰箱是孩子們在生活中很熟悉的東西。在利用紙盒子改造冰箱的活動中,學生可以更加認真地去觀察冰箱的內、外結構,然后利用食品包裝紙來做成冰箱里的食物。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選用各種工具、材料,選用畫、撕、剪、拼貼、紙工制作等多種手法進行造型活動。

  2、引導學生認識冰箱的造型特征,通過想象大膽表現各種冰箱及其內部的結構。

  3、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和善于觀察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培養學生大膽想象,做出與別人不同的冰箱造型或畫面情

  教學準備:教師:

  準備各種冰箱的圖片及作業范作等資料以及各種繪畫制作工具。實物投影儀。

  學生:回去觀察冰箱的內外結構,查資料或向家長了解有關冰箱的情況,準備盒子、包裝紙、剪刀、水彩筆、膠水、廣告宣傳紙等。

  教學過程:

  第一節

  活動一:

  通過交流課前查到的、了解到的關于冰箱的情況及展示圖片資料,讓學生了解冰箱的知識及其發展歷史、造型特征、內、外結構的共同特點。激發學生創造的欲望。啟發學生討論冰箱在生活中給人們帶來的便利,設想未來的冰箱是什么樣子。

  活動二:

  “變魔術”:教師用清晰、簡潔的手法在實物投影儀下將一個小盒子變成一個雙開門的、能打開的`、有隔板的冰箱。學生通過觀察,說說教師用了那些技法,怎樣制作的。并分小組討論還可以怎樣制作。

  交流討論結果。

  活動三:

  鼓勵學生選用自己喜愛的工具材料,通過畫、撕、剪、貼等造型手法表現出冰箱的造型和自己對冰箱的想象。引導學生合理分工,高效合作。

  (本課時主要完成冰箱的毛胚形及內、外結構的制作)

  活動四:

  各組展示自己組設計的各種形狀、結構的冰箱。表揚大膽創新、制作精美的作品。

  布置學生回去搜集“蘇果”等超市的宣傳廣告畫、帶彩色紙、雙面膠和彩色筆。

  第二節

  活動一:

  欣賞老師帶來的“畫王子”冰箱,請學生猜猜老師用什么材料包裝的。(彩色包裝紙)再打開冰箱們請大家看看冰箱里儲存著什么“食物”,把“食物”發給大家,看看是怎么來的(利用超市宣傳資料上的小圖片剪貼)

  活動二:

  啟發學生思考:除了剪貼,還可以用什么手法表現冰箱里的食物?

  試著做一下。

  鼓勵學生想方設法利用各種包裝紙、食品廣告資料等材料,將繪畫、紙工、橡皮泥雕塑等學過的技法結合起來,誕生獨特的作品。

  活動三:

  做完后將作品布置在教室一角,同學們有秩序的打開冰箱請大家“享用”自己冰箱里的“食物”。

  提醒學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環境的整潔。

  課后拓展:回去試著用紙盒做一下電視機、洗衣機等家用電器。

  教學評價

  1、是否對課程內容發生興趣并表現出對想象、創新的熱情。

  2、是否大膽想象,做出、畫出與別人不同的冰箱造型或畫面情景。

  3、是否能在作業中合理利用各種包裝紙盒、食品宣傳資料等。

  教學反思:

  偶爾在儲藏室里找出自己小時候用火柴盒作的寫字臺、鋼琴,勾起了對童年的無限回憶。我把它們帶到了課堂上,孩子們喜歡的不得了,但竟有一半的孩子沒見過火柴和火柴盒。

  我引導他們把找到的各種形狀的盒子放到一起,然后根據自己的設計選用不同的盒子組合成大衣櫥、電腦桌……甚至是想象中的或是自己設計的家具、家電。在無限空間的聯想與創作當中,孩子們的想象力、制作能力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完成了許多談不上完美但充滿了童趣的作品。但愿將來有一天,當他們從儲藏室里找出這些小制作時,也能為童年時的創造力沒有受到壓抑而感到自豪。

  小學二年級美術第四冊《打開的冰箱》教學設計及課后反思 2

  課題:打開的冰箱

  課時:2課時

  課型:設計應用

  教學目標:

  1. 指導學生選用各種工具、材料,采用畫、撕、剪、拼貼、紙工制作等多種手法進行造型活動。

  2. 引導學生認識冰箱的造型特征,通過想象大膽表現各種冰箱及其內部的結構。

  3. 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和善于觀察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1. 在美術游戲中體驗各種繪畫工具和不同材料的使用效果,認識常用的顏色。

  2. 在美術表現活動中,大膽地采用各種造型方式,并借助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3. 嘗試使用各種線條、形狀和色彩進行繪畫表現活動。

  教具與學具:

  1. 教師準備:各種冰箱的圖片及作業范作等資料,以及各種繪畫制作工具。

  2. 學生準備:鉛筆、蠟筆、彩色水筆、剪刀、膠水,各種繪畫制作工具,以及食品廣告宣傳資料、包裝紙盒等。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 引導階段:

  展示冰箱的圖片或錄像資料,讓學生了解冰箱的造型特征,激發學生的表現欲望。

  啟發學生討論冰箱在日常生活中給人們帶來的'便利,設想未來的冰箱。

  2. 發展階段:

  教師清晰地將冰箱的制作方法演示給學生看,讓學生掌握冰箱的基本做法。

  鼓勵學生選用自己喜愛的工具、材料,通過畫、撕、剪、拼貼等造型手段表現出冰箱的造型和自己對冰箱的想象。

  激勵學生大膽、自由地表現,也可以提倡畫想象中的情景,做想象中的冰箱。

  3. 作業:

  完成新型冰箱的設計工作。

  第二課時

  1. 繼續發展:

  引導學生想方設法利用各種包裝紙盒、食品廣告資料等材料,將繪畫與紙工制作結合起來,誕生獨特的作品。

  2. 作業:

  完成冰箱的美化工作。

  3. 整理與整理:

  提醒學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環境的整潔。

  教學反思:

  本節課中,學生創作內容較為單一,構圖較為千篇一律,沒有太多的創作新意。這可能是由于傳統冰箱的形象在學生頭腦中形成了定勢思維,導致他們不敢突破。在未來的教學中,教師應加強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鼓勵他們大膽想象,突破傳統框架。

  小學二年級美術第四冊《打開的冰箱》教學設計及課后反思 3

  課題:打開的冰箱

  課時:2課時

  教學目標:

  1. 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冰箱的基本結構和功能。

  2. 引導學生通過想象和創作,表現出冰箱及其內部的食物。

  3. 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手工制作能力。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 導入:

  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思考冰箱的作用和外形特征。

  2. 講授新課:

  展示冰箱的圖片,讓學生了解冰箱的基本結構和功能。

  引導學生思考冰箱內部可能存放的食物,并鼓勵他們進行想象和創作。

  3. 課堂練習:

  學生開始設計新型冰箱的外形和內部結構。

  第二課時

  1. 繼續創作:

  學生繼續完善冰箱的'設計,并添加內部的食物和裝飾。

  2. 展示與評價:

  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進行互相評價。

  教師對學生的作品進行點評,鼓勵他們繼續努力。

  3. 課后拓展:

  鼓勵學生回家觀察真實的冰箱,了解冰箱的工作原理和內部結構。

  教學反思:

  本節課中,學生表現出了較高的創作熱情,但在作品呈現上仍存在一定的雷同性。在未來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更多地引導學生觀察生活,積累創作素材,鼓勵他們大膽想象和創新。同時,也可以增加一些小組合作的活動,讓學生在交流中互相啟發,共同提高。

  小學二年級美術第四冊《打開的冰箱》教學設計及課后反思 4

  課題:打開的冰箱

  課時:2課時

  課型:設計應用

  教學目標:

  1. 指導學生選用各種工具、材料,采用畫、撕、剪、拼貼、紙工制作等多種手法進行造型活動。

  2. 引導學生認識冰箱的造型特征,通過想象大膽表現各種冰箱及其內部的結構。

  3. 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和善于觀察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1. 在美術游戲中體驗各種繪畫工具和不同材料的使用效果,認識常用的顏色。

  2. 在美術表現活動中,大膽地采用各種造型方式,并借助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3. 嘗試使用各種線條、形狀和色彩進行繪畫表現活動。

  教學準備:

  教具:各種冰箱的圖片及作業范作等資料,以及各種繪畫制作工具。

  學具:鉛筆、蠟筆、彩色水筆、剪刀、膠水,各種繪畫制作工具以及食品廣告宣傳資料、包裝紙盒等。

  教學過程:

  1. 引導階段:

  通過展示圖片或錄像資料,讓學生了解冰箱的.造型特征,激發學生的表現欲望。

  啟發學生討論冰箱在日常生活中給人們帶來的便利,設想未來的冰箱。

  2. 發展階段:

  認真清晰地將冰箱的制作方法演示給學生看,讓學生掌握冰箱的基本做法。

  鼓勵學生選用自己喜愛的工具、材料,通過畫、撕、剪、拼貼等造型手段表現出冰箱的造型和自己對冰箱的想象。

  激勵學生大膽、自由地表現,提倡畫想象中的情景,做想象中的冰箱。

  引導學生利用包裝紙盒、食品廣告資料等材料,將繪畫與紙工制作結合起來,誕生獨特的作品。

  3. 第一課時:

  完成新型冰箱的設計工作。

  4. 第二課時:

  完成冰箱的美化工作。

  布置作業,讓學生在教室里互相評價、欣賞。

  5. 整理與整理:

  提示學生整理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環境的整潔。

  6. 課堂拓展:

  鼓勵學生回家觀察冰箱及其內部結構,了解冰箱的基本工作原理。

  教學反思:

  本節課中,學生創作內容比較單一,構圖較為千篇一律,沒有創作新意。我認為這主要是受傳統冰箱的影響,在學生頭腦中形成了定勢思維,導致學生不敢突破。在今后的教學中,應加強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勇于創新,突破傳統思維的束縛。

  小學二年級美術第四冊《打開的冰箱》教學設計及課后反思 5

  課題:打開的冰箱

  課時:2課時

  課型:設計應用

  教學目標:

  1. 指導學生通過想象和實際操作,制作出獨特的冰箱模型。

  2. 培養學生觀察生活、熱愛生活的情感,以及動手制作的能力。

  3. 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培養創新思維。

  教學重難點:

  1. 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鼓勵他們制作出與眾不同的冰箱模型。

  2. 引導學生選用合適的材料和工具,完成冰箱模型的制作。

  教學準備:

  教具:各種冰箱的圖片、視頻資料以及制作工具。

  學具:紙盒、剪刀、膠水、彩紙、畫筆等制作材料。

  教學過程:

  1. 導入階段:

  通過展示冰箱的圖片和視頻資料,讓學生了解冰箱的基本構造和用途。

  提問:你們家里的冰箱是什么樣的?里面放了哪些東西?

  2. 發展階段:

  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利用紙盒等材料制作一個冰箱模型。

  鼓勵學生發揮想象力,設計冰箱的形狀、顏色和功能。

  教師演示冰箱模型的基本制作方法,并強調安全使用剪刀和膠水等工具。

  3. 學生制作:

  學生分組進行制作,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學生大膽嘗試、勇于創新。

  提醒學生注意材料的搭配和顏色的搭配,使冰箱模型更加美觀。

  4. 展示與評價:

  學生展示自己的冰箱模型,并介紹其特點和創意。

  教師和同學共同評價每個作品的`優點和不足,提出改進建議。

  5. 課堂拓展:

  鼓勵學生回家后觀察家里的冰箱,了解冰箱的工作原理和日常維護方法。

  引導學生思考如何改進自己的冰箱模型,使其更加實用和美觀。

  教學反思:

  本節課中,學生通過想象和實際操作,成功制作出了各具特色的冰箱模型。然而,在制作過程中,部分學生在材料選擇和搭配上還存在一些問題,導致作品不夠美觀。在今后的教學中,應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和指導,幫助他們更好地掌握材料選擇和搭配的技巧。同時,還應鼓勵學生多觀察、多思考,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

【小學二年級美術第四冊《打開的冰箱》教學設計及課后反思】相關文章:

《打開的冰箱》美術教學反思09-14

美術課后教學反思08-19

《燕子》教學設計及課后反思03-05

《背影》教學設計與課后反思11-09

小學美術課后教學反思(精選21篇)02-25

《荷葉圓圓》教學設計及課后反思03-06

美術課后教學反思(精選26篇)09-01

美術課后教學反思15篇07-11

小學美術課后教學反思范文(通用12篇)07-27

美術的教學設計與反思10-21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精品在线第一页 | 夜色福利院在线观看免费 |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无毒五月 | 一区偷拍中文久久无 | 青青青国产免费手机视频在线观看 | 午夜亚洲精品专区高潮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