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鏡成像的規律》最新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會通過實驗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2.知道凸透鏡所成虛實、倒正、大小像所滿足的條件。
3.掌握從物理現象中歸納科學規律的方法。
學習重點:
理解凸透鏡的成像規律。
學習難點:
通過探究活動,體驗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和方法。
教具學具:
凸透鏡、蠟燭、火柴、光屏、刻度尺.
導學方法:
實驗法、觀察法、探究法、討論法.
學習過程:
一、快樂自學、合作探究
(一)思維啟動:
實驗:將一支點燃的蠟燭和一張白紙豎直放在凸透鏡的兩側,移動蠟燭和白紙的位置,你能發現什么?
(二)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
1. 提出問題:凸透鏡成像情況與什么因素有關呢?
2. 猜想假設:(學生說出自己的猜想,可以進行小組討論。)
(提示:成像情況,焦距f;物體離凸透鏡的距離為物距,用u表示;像到凸透鏡的距離為像距,用v表示)
3. 制定計劃
(1)你認為需要哪些器材探究凸透鏡成像?
(2)你認為除了觀察像的 、 、 特點外,還需測量什么?
(提示:凸透鏡焦距已知,不必測量,標簽上已注明)
(3)參考課本97、98兩頁,你認為該實驗應分幾種情況來研究,該怎樣設計試驗?
4.進行實驗
注意:實驗前要調整蠟燭光屏和凸透鏡的高度,使它們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1)把蠟燭放在較遠處,使物距u>2f,調整光屏到凸透鏡的距離,使燭焰在屏上成清晰的實像,觀察實像的大小和正倒.記下物距u和像距v(此步驟做兩次)。
(2) 把蠟燭向凸透鏡移近,使物距在2f和f之間,即f
(3)繼續移近蠟燭,使物距u
(4)把蠟燭從距凸透鏡較遠處逐漸移近透鏡,同時移動光屏保證屏上的像清晰,注意觀察像的大小、正倒以及像距的大小,看有什么規律。
5. 數據收集
根據計劃進行實驗探究,并把現象和數據填在表格中。
物距與焦距的關系
物距u/c
像 的 性 質
像距v/c
虛 實
大 小
正 倒
6. 分析數據得出結論
(1)像的虛實:當物體放在______________時,凸透鏡成實像,當物體放在_____________時,凸透鏡成虛像. 點是成實像和虛像的分界點
(2)像的大小:當物體放在______________時,凸透鏡成的'像是縮小的實像.當物體放在_______________時,凸透鏡成的像是放大的實像.成實像時, 點是成放大像和縮小像的分界點._____縮小的虛像(填“有”或“沒有”)
(3)像的正倒:凡是實像都是 (填“正立”或“倒立”)的,且在光屏上 (填“能”或“不能”);凡是虛像都是(填“正立”或“倒立”)的,且在光屏上 (填“能”或 “不能”)成實像時,像和物在凸透鏡的 (填“同側”或“異側”) ;成虛像時,像和物在凸透鏡的 (填“同側”或“異側”)。
(4)當物體逐漸向凸透鏡移近時,物體所成的實像逐漸_____,且像離凸透鏡的距離逐漸_____(填“變大”或“變小”)。
二、鞏固訓練:
1.一束平行光正對凸透鏡照射時,在離透鏡15c處的光屏上得到一個亮點,那么當物體位于透鏡前35c處時,在透鏡的另一側可得到 ( )
A.倒立縮小的實像 B.倒立放大的實像 C.正立放大的虛像 D.正立縮小的虛像
2.已知凸透鏡的焦距為10厘米,物體離開凸透鏡的距離為15厘米,那么所成像是( )
A.倒立縮小的實像 B.倒立放大的實像 C.正立縮小的像 D.正立放大的像
3. 在“研究凸透鏡成像”實驗中5.3<5
【《凸透鏡成像的規律》最新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凸透鏡成像的規律教學設計08-22
凸透鏡成像的規律教學設計范文12-05
凸透鏡成像規律教學反思11-16
凸透鏡成像的規律教學反思09-11
凸透鏡成像規律口訣07-28
凸透鏡成像的規律教案03-31
《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教學反思11-24
有關《凸透鏡成像規律》教學反思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