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周圍的物體教學設計范文
【教學目標】
1.概括本單元7課課文的主要內容,掌握常見物體的基本特征。
2.回顧幾種常用觀察方法,梳理各課的探究活動要點。
3.指導學習科學閱讀,認識到水和空氣是重要的資源,需要珍惜和保護。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認識到水和空氣是重要的資源,需要珍惜和保護。
2.教學難點:認識到水和空氣是重要的資源,需要珍惜和保護。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預設3分鐘)
1.談話:今天老師將和大家一起上一節單元復習課,對這個單元的.重要知識點進行回顧和整理。
2.回看目錄,齊讀課文題目。
二、各課要點復習(預設30分鐘)
1.一下1-1《發現物體的特征》復習
(1)請學生選擇一個物體,至少說出它的四個特征。
(2)還可以補充新的物體,讓學生用所學方法來找物體的特征。
2.一下1-2《誰輕誰重》復習
(1)說說比較輕重的三個步驟(猜測——掂量——稱量)
(2)用稱量的方法來比較兩個物體的輕重(物體從學生文具中取得)
3.一下1-3《認識物體的形狀》復習
(1)說說幾個常見物體的形狀。
(2)說說固定的形狀是如何影響擺放或堆放的?
4.一下1-4《給物體分類》復習
(1)根據物體的特征將物體進行分類
(2)采用多種方法分類,并舉例說說分類結果的不同。
5.一下1-5《觀察一瓶水》復習
說說水有哪些特點?在觀察時用了哪些觀察方法?
6.一下1-6《它們去哪里了》復習
鹽、紅糖和石子,放入水中有什么變化?
7.一下1-7《認識一袋空氣》復習
(1)說說空氣有哪些特點?
(2)說說水和水、木塊相比有何異同?
三、科學閱讀和拓展(預設7分鐘)
1.學生獨立閱讀21-22頁的內容,提醒包括圖片和文字。
2.說說自己的感受和收獲。
3.提問拓展:學了這個單元,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問題?
【板書設計】
我們周圍的物體
觀察方法——物體特征
看-顏色、形狀、大小、透明、流動
摸-光滑粗糙、輕重、軟硬
聞-氣味
關心空氣和水
【我們周圍的物體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我們周圍的空氣》教學設計09-03
我們周圍的空氣教學設計范文11-28
《我們周圍的土壤》教學設計模板11-29
《觀察我們周圍的材料》教學設計01-16
《觀察我們周圍的材料》教學設計04-03
我們周圍的聲音優秀教學設計11-25
我們周圍的材料教學設計(精選5篇)05-31
我們周圍的空氣教學反思03-31
《我們周圍的空氣》教學反思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