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上冊《荔枝》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
本課是一篇反映濃濃親情的文章。這篇文章圍繞著荔枝寫了“我”跟母親之間的幾件事,情節簡單,但感情強烈真摯,反映了母親深愛兒孫和兒子對母親的孝敬之情。根據這篇課文的特點,教學時宜采用讀悟式教學法。讓學生通過“讀讀——劃劃,讀讀——悟悟,讀讀——做做”的方式,在讀中感悟,在讀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學目標]
1、學會10個生字,認識“荔、棠、疤”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筋脈、剝開、妥貼、慰藉、報償、遺憾、彌補、饞嘴、一輩子。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母親對兒孫深厚的愛,喚起自己關愛父母的心。
[教學重點]
體會母子之間的深厚的情感。
[教學準備]
課前收集有關歌頌母親的名言和詩歌。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1、唱《世上只有媽媽好》
2、交流課前收集有關歌頌母親的名言詩句。
3、揭示課題《荔枝》
二、自讀課文,讀讀劃劃,整體感知
㈠、出示自學求:
①將課文讀正確、通順。
②邊讀邊想邊劃,課文什么地寫了是母愛子,什么地方寫的子敬母?
③在不懂地方做上記號。
㈡、學生自由讀課文,邊讀邊劃。
㈢、交流自讀情況
①學生匯報讀自已喜歡的段落。
②交流匯報:課文什么地方描寫的是母愛子,什么地方寫的子敬母?
教師隨機引導、評價、鼓勵、板書
兒子
母親
買荔枝給母親嘗鮮
準備了沙果
我夸沙果好吃,便宜
批評我買了這么貴的東西
母親巧妙地端走沙果
我每年總要買上一兩斤
舍不得吃,大個留給我吃
母親臨終前我買了好多的荔枝
讓給了兒孫吃
㈣、再讓學生自同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三、議讀課文,讀讀悟悟,體會情感
㈠、學生分組朗讀,讀后提出不懂得
的地方進行深入探究。
㈡、重點引導體會領悟下列語句:
1、“咬咬牙,還是掏出錢買了一斤。”
①“咬咬牙”是作者怎樣的心理活動。
②讓學生表演作者“咬咬牙”的'情景。
2、“這是一種比海棠在不了多少的小果子,……這般模樣。”
①讓學生反復地讀
②讓學生演演母親認真細致、反復地洗沙果的情景。體現母親心中無限的愛意。
3、“你財主了怎么著?這么貴的東西,你”
①議:這是母親恨兒子,還是疼兒子?
②補:“你……”后面會說什么,展開合理的想象,把母親沒說完的話補出來。
4、“自尊心與虛榮心齊頭并進……”
①聯系生活實際,體會當時我尷尬的情景。
②母親為什么這樣做?
5、“我買了好多新鮮的荔枝,……我感到慰藉……”
①這段用了什么樣的寫法
②我為什么感到慰藉?
6、“而今,荔枝依舊年年紅”
①體會作者的心里感情?
②寫幾句作者沒有說出來的話。
四、品讀課文,反復咀嚼,體驗升華。
1、學生自讀自己喜歡的語段。
2、同桌互讀
3、匯報表演讀
五、拓展延伸,情感內化,實踐積累。
1、抄寫優美的詞句。
2、了解母親節及其來歷。
3、幫助媽媽做一件事,并寫下來。
【六年級上冊《荔枝》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荔枝教學設計11-25
荔枝教學設計01-07
《荔枝》的教學設計07-31
荔枝 教學設計11-25
最新六年級語文上冊荔枝教學設計04-11
《荔枝》教學設計與反思11-17
荔枝的教學設計欣賞10-07
六年級教學設計《荔枝》12-21
《荔枝圖序》教學設計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