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減76的教學設計范文
教材分析:
《十幾件7、6》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下冊第二單元“20以內的退位減法” 里面的一課時內容,是在學習了十幾減9、8的基礎上繼續學習的知識;是用破十法、連減和想加算減等算法解決20以內數學問題的進一步運用。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掌握十幾減9、8的題的計
算方法的基礎上能利用遷移規律自主探
究十幾減7、6的題的計算方法。
2、培養學生仔細觀察能力、 動手操作能力,以及運用遷移規律,解決問題的能
力,同時培養學生主動探索、敢于創新的精神。
教學重點: 掌握十幾減7、6的口算方法,正確地計算十幾減7、6的題目。 教學難點:
能夠運用多種方法進行計算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數學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溝通聯系
出示口算卡片,讓三名學生去講臺前從老師手里自主選擇一張卡片,自己選擇十幾減8或者9,并說一說方法,說完以后讓學生當一回小老師,提問一下別的同學
13-9 16-918-9 15-917-9 1 二、自
二、自主探索,學習新知
1、謎語導入
龍頭鳳尾寬嘴巴,金身有鱗包著它,
自由自在真逍遙,玻璃缸里能安家 。(打一動物)
出示“魚缸內金魚的畫面。首先請學生說明看到了什么數學信息,調動學生的興趣。學們發現原來魚缸里邊有“13條金魚,黑的8條,紅的有6條。
2、移動小黑魚,讓學生觀察發生了哪些變化,并提出一個數學問題
同學們原來魚缸里邊有“13條金魚,拿走7條,還剩些幾條?
3、啟發學生根據圖意和要解決的問題,想想自己準備用什么方法解決。 反饋:1. 13-7=6
13-7=6
13-7=6
3 10 7+6=13
4、在老師移動小魚的基礎上讓學生自主解決13-6的問題
13-6=7
13-6=7
4
10
6+7=13
13-6=7
三、運用新知,自主練習
1. 說說,算算
問題:(1)你能完整地說說這幅圖的意思嗎?
(2)根據圖意列出相應的算式,并說說你是怎么算的。
第1題完全放給學生獨立完成。完成后,分別說說解題時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分小組,由組長組織同學們交流,交流時要照顧到每一個同學,特別是差一點的同學。
2. 算一算。
問題:邊算邊思考,你有什么發現?組織小組討論,廣泛發表自己意見
教師以參與者的語言,表明自己根據大家的發言很受啟發,樂意運用“想加算減”的方法,但也要肯定“破十減”等方法的合理性。
四、聯系實際,解決問題
五、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十幾減7、6的退位減法,同學們可以自己選擇
“破十法”和“想加算減等自己最喜歡的方法。。
教學反思:
在這堂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學設想轉化成了教學行為,教師本著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教學理念,引導學生掌握一些探究的方法,從而增強了學生的`自主意識,體驗到了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在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得到了發展。
1.創設生動具體的學習情境,激發了學習興趣
在引入階段,教師通過用課件演示小金魚的情景,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產生了主動學習的欲望,調動了學生的思維,引導他們提出相關的數學問題。
2. 體現了算法多樣化
教師給學生充分的時間,鼓勵學生大膽思考,動手操作,探索出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既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又體現了算法多樣化的理念。
3.利用遷移規律使學生主動獲取新知 ,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思想。
4、在解決實際問題當中處理不當,學生沒學會怎么提出問題,要注意怎么設計這類問題
【十幾減76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十幾減九教學設計01-02
十幾減9教學設計01-13
《十幾減7》教學設計10-18
十幾減8教學設計11-20
十幾減9教學設計01-18
十幾減2教學設計04-09
十幾減8教學設計11-03
十幾減76教案教學內容03-30
十幾減九教學設計范文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