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競爭教學設計范文
篇一:《競爭?合作?》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1、認識現代社會是充滿競爭與合作的社會。
2、理解合作共享與公平競爭的意義。
3、培養學生初步形成敢于競爭的能力和運用知識分析判斷的能力,培養學生會用辨證的眼光去看問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采用講故事等方法使教學過程充滿理性,通過本講的講授,培養學生之間相互合作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使學生敢于競爭善于競爭,享受競爭。
2、使學生愿意合作、善于合作,享受合作。
教學重點:競爭和合作的關系和作用。
教學難點:在現實生活中如何學會正確競爭與合作。
教學方法:活動探究法,閱讀教學法
教學過程:
一、 寓言故事導入新課
講述“新龜兔賽跑”的故事。
提出問題:(1)“新龜兔賽跑”的故事告訴了我們一個什么道理?對你有什么啟示?
總結:通過這個寓言故事告訴我們在生活中有競爭也有合作,在競爭中合作,在合作中競爭才能取得“雙贏“的最理想結果。
板書課題:競爭?合作?
二、 教學新知
(一) 平等競爭
1、 競爭無處不在
(1) 感受競爭
教材P90當今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都充滿競爭,競爭的領域日益擴展,競爭的程度日趨激烈。
想一想,說一說
① 學校生活中,競爭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② 競爭的存在對我們每一個人有什么影響?
學生結合實際進行回答:
總結:學校的競爭主要是學習的競爭,當然還有體育、紀律、品德、衛生等等方面。競爭對個人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既有積極的作用,又有消極的作用?
(2)競爭的積極作用與消極作用
①競爭:對個人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有促進作用,它給我們目標,給我們壓力和動力,激發我們的潛能,提高我們的效率,發現自己的局限性,提高自己的水平,能讓我們的集體富有生氣,豐富我們的生活,增添學習和生活的樂趣。
③ 競爭也有不利的一面,它可能使某些獲勝者滋長驕傲自大情緒,使某些失敗者喪失信心,產生自卑感。競爭的壓力引起我們的心情過分緊張和焦慮。出現怨恨別人超過自己的忌妒心理。
<合作探究>
講述《三國演義》中“三氣周瑜”的故事。
你能分析周瑜死亡的原因嗎?
(因為學生對這個故事比較熟悉,我讓大家展開討論,對諸葛亮、周瑜兩個人物進行分析比較,得出結論。)
在競爭過程中,有的人生怕別人超過自己,當別人進步時,不但不為別人高興,反而心生妒意,恨不得把別人拖下來,有時還使用不光彩的手段,如惡意中傷別人,這種可怕的心態叫忌妒。
2、 忌妒是競爭的副產品
(1) 在競爭過程中,克服忌妒心理。
想一想:
① 你忌妒過別人嗎?如果有,請你談談當時的心理感受?
② 當有人忌妒你時?你該怎么辦?
③ 你對克服忌妒心理有什么高招?說出來與大家分享
(學生根據實際情況回答,教師給予引導)
通過剛才的活動,我們了解了這種心理的危害,也找到了克服忌妒心理的一些方法,我希望大家要克服忌妒心理,培養健康的競爭意識。
(2) 什么是良好的競爭意識?什么是不良的競爭意識?
(3) (學生朗讀教材第91頁“相關鏈接”的內容)
考考你:假如遇到下列情形,你會怎么做?為什么?
① 你有一本極好的數學復習用書,同學向你借這本書。
② 期中考試前,學習非常緊張,有同學經常讓你給他解答問題。
③ 班干部要改選,一些同學躍躍欲試,你也要參加班干部競選。
(結合具體情景,引導學生克服不良競爭意識,樹立良好的競爭意識)
3、 競爭的公平原則
(1)講述:競爭是基于一定規則進行的,規則對于每個競爭者一視同仁,這就是公平。任何一種競爭都應該是公平競爭,對每一個競爭者來說,應本著公平的法則參與競爭。道德和法律,是我們在競爭中必須遵守的基本準則。
(2) 學生活動(見教材第92頁情景題)
議一議、說一說
① 劉國梁和孔令輝是怎樣對待競爭的?對你有什么啟示?
② 比賽必然傷和氣嗎?
③ 怎樣才能做到既不傷和氣,又達到比賽目的?
(3)引導學生:面對競爭我們需要有良好的心態,我們更要遵守競爭的規則,任何一種競爭都應該是公平競爭,我們參與競爭的目的,在于超越自我,開發潛能,激發學習熱情,提高工作效率,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二) 合作共享
1、 合作的意義
(1)講述:個人與群體之間為了達到共同的目的需要彼此合作。合作的成果屬于大家,由大家分享。合作是共享的基礎,共享是合作的必然結果。
(2) 學生活動(教材第93頁情景題)
① 湯姆幫助競爭對手的結果是什么?
② 結合此例,談談合作的重要性
③ 教師講述:湯姆幫助競爭對手的故事告訴我們,人與人之間需要合作,合作的成果屬于大家,由大家共享,使大家獲益。合作是共享的基礎,共享是合作的必然結果。
2、 合作是事業成功的土壤。
(1) 學生討論、回答(教材第94頁材料)
① 為什么一根木棍容易折斷,而一把木棍就折不斷?
② 從實驗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③ 你品嘗過成功的喜悅嗎?說出來與大家共享。
(2) 教師總結引導:(根據討論結果)
我們知道:一根木棍我們很容易折斷它,而一把木棍就很難折斷了。這就是團結的力量,這就是合作的力量。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在許多方面,我們都需要與他人合作,發揮集體的力量。通過精誠合作,實現互惠互利,可以說合作是我們事業成功的土壤。“人心齊泰山移”。社會生活中,誰都不能脫離群體而存在,因為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合作的力量是無窮的。
(3) 活動“夾球同行”
選出十二名同學,分成兩組,每組六人,相對而站之間距離根據教室的大小而調整,兩名同學背靠背夾住球運往對面,對面的兩名同學也用背夾住球再把球運回去,依次運球,直到兩組同學都運完為止。
活動規則:兩名同學背靠背夾住球,不準用手幫忙,兩人側身背靠背夾住球運往對面終點,不能一前一后,交換球時運球同學不能用手,但其他同學可以用手幫忙換,中途掉球后,撿回球從球掉的地方重新開始比賽。
教師主持活動評分:
第一到達終點的得10分,第二、三、四、五依次得8、6、4、2分,球掉地一次扣1分,手碰球一次扣1分,一前一后運球扣1分。
學生參加比賽
賽后感言
① 你能看出獲勝組有什么秘訣嗎?
② 你知道了獲勝的秘訣,平時你也是這么做的嗎?
如果不是,你準備做哪些改進?
總結:現在社會不僅需要競爭,更需要合作和共享。合作是共享的基礎,共享是合作的必然結果。任何事業的成功,都需要良好的合作。
(三)課堂小結:
社會生活中競爭無處不在。競爭對個人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有促進作用,但競爭也有不利的一面。我們要從小培養,樹立良好的競爭意識,在公平中競爭,現在社會不僅需要競爭,更需要合作和共享。合作是共享的基礎,共享是合作的必然結果,精誠合作會使我們分享到成功的愉悅,互助互惠,能讓我們取得更大的勝利。
板書設計
1、競爭無處不在
2、競爭的積極作用與消極作用
篇二:《合作!競爭》教學設計
目標確定的依據
1、課程標準相關要求
“我與他人的關系”中的“交往與溝通”部分:“理解競爭與合作的關系,能正確對待社會生活中的合作與競爭,敢于競爭,善于競爭。
2、教材分析
教材內容選自人教版八年級思想品德課第八課第二框《合作!競爭!》。本框內容是對第一框內容的繼續和深化,也是本課的重點之一。主要探討合作與競爭的關系,在競爭中合作的內涵與要求,在合作中競爭的內涵與要求,培養學生的合作、競爭意識和團隊精神,并學以致用。
3學情分析、
學生在生活中已有合作、競爭的經驗,但是,學生中獨生子女較多,受到來自各方面的關愛,因此多數學生以自我為中心,導致競爭有余而合作不足。如果這種競爭意識過度膨脹,很容易走極端;另外,他們對競爭、合作在生活中的意義并沒有深刻的認識,不懂得如何在競爭中合作。因此,對學生進行“在競爭中合作”的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
目標:
1、通過辯論,能說出合作與競爭的'關系
2、通過游戲體驗鍛煉學生相互競爭合作的能力
3、在合作學習的基礎上,把握在合作中競爭和在競爭中合作的要領,正確認識團隊精神評價
任務:
1、小組接龍辯論列舉合作競爭與成功關系的事例
2、觀看視頻分析如何處理好在現實中合作與競爭的關系
3、反思自己給競爭對手寫封信
教學過程:
導入:熱身小游戲(小猴買桃子)
男生代表5角,女生代表一元,老師說一個價錢比如說2元5角,看哪個組最快的把這個價錢組合出來 ,并迅速的站起來,哪個組就贏了 。(通過這個游戲讓學生感受到初步具有競爭意識,在小組合作上更有默契,為下面的合作學習奠定基礎。同時也揭示出主題。) 進入小組競賽環節:《拼圖競賽》
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競賽,每次小組競技或回答問題中獲勝的小組或個人會獲得一塊拼圖碎片,最后哪個小組獲得的拼圖碎片最多,并拼出完整的一副拼圖。這個小組就是本節課的優勝組。
活動一:我辯競爭合作
我們生活中有大大小小的成功的事例,大到國家生活,社會生活,小到我們學校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請分成正反兩方辯論:
正方:成功是合作的結果
反方:成功是競爭的結果
規則:
1、證明自己論點要以列舉事例來證明(可以是各個領域的事例,也可以列舉自己周圍或自己身上發生的事例,但必須真實)。
2、采取接龍淘汰制,小組逐一列舉,列舉不出來或重復列舉的小組淘汰,最后剩下兩個小組獲勝。(通過此活動讓學生認識到競爭和合作是相互依存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關系,競爭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競爭。)
活動二:我觀競爭合作
《漢字英雄》的視頻片段黃首程和劉冠文的比賽現場
視頻:看到這個片段,結合競爭合作理念你如何評價劉冠文的比賽表現?
黃首程在這場比賽中輸給了劉冠文,他離開了這個舞臺,在走之前他接受了電視臺的采訪。
假如你就是黃首程,面對電視臺的采訪,你會說些什么?(通過此活動讓學生分析體會在競爭合作中要揚長避短,于與他人競爭,不以成敗論英雄,要處理好與他人的關系。)
活動三:我思競爭合作
現在同學們一定會對競爭與合作的理念有新的認識,現在反思自己,給自己在學習上的競爭對手寫封信。
要求:1、寫出你的競爭對手的名字。
2、反思過去你與他的競爭中有什么做的不妥的地方。
3、你希望以后和他建立一種什么樣的關系,達到什么樣的目標?
活動四:競爭合作我參與
老師手中的拼圖碎片已經全部作為獎勵分發給了各小組,各小組試一試拼拼看,能不能拼出完整的拼圖。(貼在黑板上)。
(通過此活動讓學生體驗團隊精神,個人的成功不是成功,團隊的成功才是最終的成功。) 課堂小結
請優勝的團隊來給大家分享學習完這節課的收獲。
教師總結
在充滿競爭的現代社會, 我們要學會欣賞、學會合作、學會共享!并且要敢于競爭、善于競爭!最后將一句話送給大家:我們每個人都是只有一只翅膀的天使,需要擁抱才能飛翔。
篇三:合作競爭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教學與活動,使學生認識什么是合作中競爭以及什么是競爭中合作。
2.能力目標:通過活動鍛煉同學之間在合作中競爭,在競爭中合作的能力,促成學生把握在合作中競爭、在競爭中合作的技能。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活動,促使學生學會在合作中敢于競爭、善于競爭、享受競爭;嘗試在競爭中愿意合作、善于合作、享受合作;并在學習如何競爭與合作的過程中,學會如何做人。
教學重、難點
1、 教學重點:競爭與合作的關系;把握在合作中競爭和在競爭中合作的技能。
2、 教學難點:在學習如何競爭與合作的過程中使學生學會如何做人,學會如何處事。
教學方法
活動教學法,材料分析法、合作探究法 教學過程
故事導入
小金和小王兩人一起走進森林,突然遇見一只兇猛的老虎。小金因為跑得比小王快,想拔腿就跑。小王一把抓住小金說,你跑得怎么快都比不上老虎跑得快,我們還是一起對付老虎吧。小金卻說??
教師:大家猜一猜小金會怎么說呢?大家猜一猜小金的命運會如何呢?
教師:故事的結局是小金和小王都難逃喪命,如果要改變小金和小王都喪命的結局,大家認為小金和小王應該怎樣做?
(1)在餓虎面前,小金和小王之間是什么關系?(競爭關系)
(2)為了改變喪命的命運,小金和小王不得不聯手抗虎,小金和小王之間又存在什么關系?(合作關系)
(3)競爭與合作是“水火不相容的關系嗎?應該是什么關系?(合作與競爭不是水火不相容的關系,而是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師: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如何在合作中競爭,在競爭中合作?如何面對競爭對手?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話題。-------合作!競爭! 一、學生自學(根據自學提示,自學本課時)1、在合作中競爭的好處。2、在合作中競爭如何對待競爭對手3、怎樣在競爭中合作 二、在合作中競爭
活動一:“出謀劃策”——續編故事 出示故事:《同行不是冤家》
分組交流:1、學生根據題目續編故事,用表演的形式再現。
2、請學生結合完整的故事談談對“競爭與合作”關系的理解。
教師精講: 分組匯報
(1) 競爭與合作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2)競爭離不開合作,沒有合作的競爭是孤單、無力的競爭,因為沒有參照系。(3)合作也離不開競爭,沒有競爭的合作只是一潭死水。
學生:1、續編故事2、表演故事3、結合完整的故事說出自己對“競爭與合作”關系的理解。
活動二:游戲——“夾球同行”
教師:1、出示游戲——“夾球同行”的要求和規則。(見參考的材料)2、組織學生開展游戲。3、現場采訪:(1)你們小組獲勝的秘訣是什么?(2)這次獲勝對你、對你們小組有什么意義?4、小結:(1)在合作中競爭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團體的通力合作鼓勵各個成員間相互競爭,另一方面,成員間相互競爭促進團體競爭力的提高。(2)通過在合作中競爭,使自己的進步更快了,使集體更強大了 學生:1、觀看、聆聽游戲的要求和規則。2、開展游戲。
三、在競爭中合作
活動三:《龜兔賽跑》故事新編
(一)、烏龜和兔子比賽跑,比賽開始了,一眨眼工夫,兔子已經跑得不見了蹤影,但是他覺得自己跑得快,對比賽掉以輕心,躺在路邊睡著了。烏龜慢騰騰地卻持續不停地走,當兔子一覺醒來,他看到烏龜已經快到終點線了。兔子輸了比賽。
兔子為什么會輸掉比賽呢? 烏龜為什么能贏得比賽呢?
尊重對手,有一種堅持不懈的精神!
兔子的失敗告訴我們應該如何對待競爭對手? 學生:尊重競爭對手,向競爭對手學習!
(二)、在第一次比賽中,兔子輸了,兔子不服,要求進行第二回比賽,兔子吸取第一回合的經驗和教訓,比賽一開始,兔子馬上“一兔當先”地跑到目的地,贏得了比賽。
在第一回合比賽中,烏龜贏了,第二回合比賽中,烏龜卻輸了,烏龜心理又會怎么想?又會怎么做呢?烏龜心理不服,要與兔子再比一次。(預測:可能有其他情況出現,如學生談到烏龜認為很正常,注意引導學生)
(三)、龜兔賽跑
烏龜和兔子約定進行第三回合比賽,為公平起見,烏龜和兔子各自決定一半賽跑路線。
烏龜說:“賽跑路線中,應當有??” 兔子說:“賽跑路線中,應當有??”
引導學生思考: (1)說說烏龜和兔子會如何制定賽跑路線。 總結:對于我們來說,要善于找準自身的優勢,揚長避短,敢與他人競爭。 烏龜說:“賽跑路線中,應當有一條河,讓兔子游過不去。” 兔子說:“賽跑路線中,應當有一道坎,讓烏龜爬不過去。” 按照龜兔制定的賽跑路線,比賽的結果是什么? 誰都贏不了比賽,也就是烏龜和兔子都是失敗者,這樣的結果能讓烏龜和兔子滿意嗎? 如果賽跑路線不變,烏龜和兔子該如何做? 做法: 遇到河的時候,烏龜載著兔子游過去;遇到坎的時候,兔子背著烏龜跳過去,結果烏龜和兔子同時到達終點。 烏龜和兔子都贏了!烏龜和兔子同時到達終點的結果,給我們什么啟示? 在競爭中也需要合作!兔子是不是優秀的競爭對手? 競爭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到達更高目標的手段。在競爭中,合作得越好,力量就越強,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優秀的競爭者往往是理想的合作者。 在競爭中合作應體現“雙贏”或“多贏”原則。(合作的真諦:相互促進,相互提高)需要形成團隊精神(團隊精神的核心:集體主義) 提問:1、在校園生活中,團隊精神體現在哪些方面? 2、 在社會生活中,團隊精神又體現在哪些方面? 本課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了解了競爭與合作不是水火不容的關系,是相互依存的,學會在競爭中合作,在合作中競爭。在各種班級活動中體現團隊精神,合作共享,樂于奉獻,使團隊最終獲得成功 課堂練習
1、填一填:課本96框里的內容,與同學相比,我的優勢和劣勢在哪里?
①——同學樂于助人,與他相比,我的優勢—————— 我的不足—————— 我如何與他競爭—————————————————— ②——同學熱愛學習,與他相比,我的優勢—————— 我的不足—————— 我如何與他競爭—————————————————— ③——同學善于交往,與他相比,我的優勢—————— 我的不足—————— 我如何與他競爭——————————————————
2、新學年,班上班干換屆。李明和小趙兩個實力不相上下得人同時競選班長,結果是李明以3票屈居第二,當了副班長,李明非常不服氣。放出風聲說:只要他當正的,我就不會去當這個副的。我和小趙只有競爭,不會有合作。如果你當選了副班長,你認為應該怎樣處理同學間的競爭關系呢?
A.散布謠言,不與小趙合作,把所有事都推給他干;
B.從班級利益出發,尊重競爭對手,向競爭對手學習;
C.發揮自身的優勢,揚長避短,在其他方面大膽地競爭 D.回避他,以后有小趙參加的比賽我都不參加。
3、不定項:2003年10月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圓滿成功。整個載人航天工程涉及全國3000多個單位。這樣一個工程簡直是“龐然大物”,但這樣一個“龐然大物”卻“活動靈活”,原因有( )
A 3000多個單位精誠合作。
B 通過密切配合,大家聚集力量,啟發思維
C 國家財政上的大力支持
D 靠楊利偉一個人的奮斗
板書設計:
競爭!合作!
1、在合作中競爭
(1)競爭與合作相互依存
(2)尊重競爭對手,取長補短
(3)倡導全新的競爭理念
2、在競爭中合作
(1)競爭應體現“雙贏”的原則
(2)學會欣賞別人
(3)形成團隊精神
課后反思:
【敢于競爭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敢于競爭作文11-17
創新學習 敢于競爭08-05
敢于競爭初三作文08-03
敢于面對競爭作文07-28
高考作文素材:敢于競爭01-27
敢于競爭作文600字08-03
創新學習,敢于競爭作文01-26
2017高考作文素材:敢于競爭04-27
競爭的教學設計(精選3篇)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