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雙小巧手》實踐活動教學設計
《我有一雙小巧手》實踐活動教學計劃
折紙作為一種活動實踐教學課程,它不僅可以鍛煉手指的靈活性,發展我們動手的能力,也可以培養我們按步驟有順序地認真做事的良好習慣,還可以培養我們的觀察力、注意力、創造力、想象力和形象思維能力,更讓我們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美的教育,提高審美情趣。更值得關注的是我們在折紙的時候常常和同學、老師一起交流,不僅增進了同學間的友誼和師生之間的感情,還發展了我們的表達能力。因此,折紙已不僅僅停留在“玩”的意義上,它已成為一種既富挑戰性又能啟發思維的有益身心的活動,它已成為快樂的源泉、藝術的享受,以及智力開發的重要途徑,并逐漸成為教育的手段。
核心理念是讓學生親歷實踐,手腦并用,培養創新精神和合作意識,讓學生在動手與動腦的緊密結合中促進其技術素養的形成。折紙教學也因其獨特的魅力,深受學生喜愛,被大家所認可。我將折紙作為重要的校本課程資源融入到勞技課的教學中。
第一階段:學基用術、夯實基礎。
“學基用術”是指在學會了折紙的基本技巧和基本步驟后在操作過程中巧妙地加以應用。在動手操作前讓學生學會一些標準技巧和基本步驟是掌握折紙藝術的有效途徑,不僅傳授學生看圖識記技能,還為下面各個階段的學習夯實了堅實的基礎。主要從三個方面入手:
1.從折疊符號入手。將折紙的基本動作加以歸類,并給符號標上形象的語言,通過練習讓學生理解符號所代表的意義。學生認識理解了折疊符號,為獨立看圖示折紙打下了基礎。引導學生看圖示折紙時,我們先將范例的每個折疊步驟畫下來,制成一張完整的,規范的示意圖,再由學生看著符號講出折疊方法并用紙示范講解。
2.從標準技巧入手。在看懂了符號后,還必須要學會一些基本技巧和特殊步驟。教師一邊示范,一邊用比較形象生動的語言講解各個基本技巧,如“山形(也叫向后)折疊法”、“谷形(也叫向上)折疊法”、“前折痕”、“捏折法”、“三等分折法”、“打褶”這些基本技巧;以及“內翻折”、“尖角折疊”、“外翻折”、“兔耳形折法”、“壓扁折法”、“壓褶”、“旋轉歪折”、“沉降折疊”、“濕性折疊”這些特殊步驟。一旦學生掌握了這些正確的基礎的程序,就可以在著手制作的任何一個作品中應用自己的技術和知識了。
3.從優秀網站入手。一些優秀的折紙網站為我們提供了許多精美的圖片資料和制作程序,把“紙天堂”、“折紙萬花筒”等一些好的折紙網站推薦給學生,讓學生在需要時通過上網查找相關資料,進行折紙練習。
第二階段:折基變形、主動探究。
折紙是有一定的規律,折紙作品都是在一定的基礎形的基礎上進行千變萬化,構成不同的作品的。根據這一個特點,我們在教學生折紙時,不能單個地教。如果單個地教,只會使學生跟著老師的步驟完成每一個作品的折疊,因而就沒有了主動探究意識,即使學會了一些作品的.折法,也只局限于掌握這些作品的折疊,而對于其他作品或是從頭開始,或是無從下手。因此,我們必須要從基礎形入手,教會學生基本的折疊類型,好讓他們在學會這些基礎形的情況下,自己可以動手嘗試著往下折,這無形之中促進了學生的主動探究意識。所以,在完成了第一階段的教學任務,夯實了折紙的看圖識記基礎之后,接下去就進入了第二階段“折基變形”。
第三階段:一物多變、自主創新。
“折基變形”讓學生有了充分的實踐能力,已掌握了許多不同折疊作品的要點,在享受變化的過程中,已為第三階段的“一物多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所謂“一物多變”是指在完成了一個物體的折疊后,對其最后幾個步驟稍作改動,就會產生多個不同的折紙作品。這樣能盡量避免過分的模仿操作和純粹的技能訓練,充分釋放學生的自主創作潛能。新的技能的形成是在學生一次次嘗試,一次次的問題解決中逐步形成的。學生在嘗試操作的同時不斷地開動腦筋,真正做到了在動手與動腦的緊密結合中促進學生技術素養的形成。
第四階段:主題創作、團結合作。
在前面三個階段的創作中,學生的實踐操作都是“單槍匹馬”,學生或制作或創作的眾多作品都只是“零星散亂”。為了把這些作品系列化、主題化,持續地激發學生的折紙興趣,就可以應用“主題創作”來進行拉動。所謂“主題創作”是指根據某個主題,幾個學生組合或全班同學合作完成這個主題的作品制作或創作。如“十二生肖”、“家居擺設”、“聚會游戲”、“花圃園”等一些小型的組合作品;又如“海底世界”、“侏羅紀恐龍”、“雅戈爾動物園”、“昆蟲世界”等具有很大觀賞性和科學性的組合作品。
培養合作意識,學會與人合作共事是新課程理念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些主題作品的創作,靠學生個人的力量是完不成的,這需要大家的集體力量和智慧。這就促使著學生在創作過程中,出謀劃策、交流討論、相互切磋、團結合作著去共同完成,或查找資料,或文字介紹,或整理作品,或加入圖解,有問題了一起討論,解決問題時一起合作,完成作品時一起分享,學生們的團隊精神在失敗與成功中得到了充分體現,合作意識得到了較好的培養。
實踐證明,學生在觀察、模仿、想象、概括和創造中讓眼、手、腦并用,不僅對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大有幫助,對培養學生的聰明智慧大有裨益。一張薄薄的紙,隨處可見,信手拈來,經過折、疊、翻、拉等一系列過程,在靈巧的手中綻放出美麗的事物形象,這不僅僅是對一項技能的磨練與學習,更是對美好生活的執著追求。
【《我有一雙小巧手》實踐活動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品德與生活《我有一雙小巧手》教學設計01-27
我有一雙巧手作文07-02
我有一雙巧手初中作文范文08-04
我有一雙巧手初一作文09-11
我有一雙小巧手校本課程活動計劃01-23
我有一雙小巧手校本課程活動計劃范文02-24
關于我有一雙巧手的作文06-07
《我有一雙巧巧手》班會課的反思08-25
《我有一雙巧巧手》班會課反思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