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二年級上蹺蹺板教學設計

時間:2021-07-04 19:46:09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科學二年級上蹺蹺板教學設計

  【教學分析】

科學二年級上蹺蹺板教學設計

  “蹺蹺板”是孩子們喜歡的游樂設施之一,不僅可玩性高,而且蘊含了豐富的科學原理。認識、制作蹺蹺板不僅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可以為后續學習杠桿這種簡單機械提供直接經驗的儲備。

  在上一節課的學習中,學生經歷了制作滑梯的完整流程,對技術與工程領域建立的初步的認知,因此本課在上節課的基礎上在設計、制作和評價三個方面的難度有所增加。

  【教學目標】

  能夠通過口述、圖示等方式表達自己的設計與想法,并完成任務。能夠對自己和他人的作品提出改進建議。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紙、塑料尺、牙簽、紙杯、別針、透明膠帶、剪刀。學生準備:無。

  【教學過程】

  1.導入:創設情景

  師:上節課同學們為丁丁和當當制作了一部小滑梯,相信丁丁和當當一定特別開心!不過游樂場不能只有一件游樂設施,今天我們為丁丁和當當制作一部蹺蹺板好嗎?

  生:好!

  師:大家都玩過蹺蹺板,誰能給大家介紹一下蹺蹺板?

 。ㄉ榻B蹺蹺板的樣子以及自己玩蹺蹺板的經歷)

  師:看來同學們對蹺蹺板都十分了解,那么為了便于我們完成今天的任務,我們一起來認識蹺蹺板各部分的名稱吧!

 。◣熇肞PT帶領學生認識蹺蹺板的結構)

  生:我明白了,蹺蹺板分成兩大部分——底座和蹺板,蹺板的中心有軸,可以圍繞底座旋轉。

  師:你真了不起,相信你以后一定會成為一名優秀的工程師!

  [設計意圖]

  導入活動包含兩項內容,一是創設情景,激發學生興趣。這里繼續采取為丁丁和當當建造游樂場的任務驅動的方式,讓學生體會到一個項目往往由幾個子項目組成。二是引導學生認識蹺蹺板的結構,學生雖然有豐富的玩蹺蹺板的經驗,但往往很少有人細致地觀察了解蹺蹺板的結構組成,借助PPT讓學生認識蹺蹺板的結構也是為接下來的設計和制作做準備。

  2.提出任務

  師:既然是蹺蹺板,那么蹺板要能夠順利地將丁丁和當當蹺起才行。想一想,如何建造蹺蹺板才能保證蹺起它們呢?

  生1:蹺板要足夠結實,不能斷裂。

  生2:蹺板還要能夠在底座上旋轉才行。

  生3:如果不能旋轉的話,蹺板就不能把丁丁和當當蹺起來了!

  生4:可是怎么才能讓蹺板繞底座旋轉呢……

  生5:還有,底座要很穩固才行,否則不安全。

  師:是。≤E蹺板不僅要蹺板足夠結實,這樣才能承受丁丁和當當的重量,而且,蹺板還要能夠靈活地旋轉。

  [設計意圖]

  “蹺板足夠結實”,“能夠繞軸旋轉”、“底座穩固”這三個結構性的問題組成了學生設計蹺蹺板的基本框架。在這樣的大思路下,學生的后續設計、制作就會變得有章可循。

  3.設計

  師:老師在材料區為每個小組準備了一些材料,請各小組材料員將它們領回來,仔細觀察這些材料,看看你都認識它們嗎?向同伴介紹一下這些材料吧。

  生1:紙板和塑料尺可以用來制作蹺板。

  生2:紙板好軟,恐怕承受不了丁丁和當當的體重。

  生3:紙杯可以用來制作底座,我在做滑梯的時候就用紙杯當底座,不過要倒扣了才穩固。

  生4:牙簽和別針是做什么呢?

  師:想一想蹺蹺板是怎么和底座連接起來的呢?

  生:我知道,牙簽可以做軸,曲別針上有圓孔,可以支撐軸!

  師:有了想法就可以開始你們的設計了。這次,老師請你們在不參考課本案例的情況下大膽地按照自己的想法來設計!

 。ㄉ嬡E蹺板設計圖)

  師:誰來展示一下自己的方案,并向同學們介紹自己是如何選材的,以及為什么這么設計?

  生1:這是我的設計方案,我用紙板做蹺板,因為我感覺紙板比較輕便,這樣蹺板不容易歪倒。

  生2:我和他的不太一樣,我沒用紙板,我用塑料尺作為蹺板,雖然重一些但感覺比較結實。

  師:雖然你們選擇的材料不一樣,但都能說出選材的依據,表揚你們!

  (生繼續展示介紹自己的方案)

  師:剛才同學們都展示了自己的方案,那么你們在設計方案的時候有沒有考慮過制作過程中會遇到哪些問題?比如,如何將蹺板和底座連接在一起呢?

  生:我先把軸用透明膠帶粘在翹板上,這樣就制作好了帶軸的蹺板。再把兩個曲別針用透明膠帶站在底座上,最后把蹺板上的軸兩端各放進一個曲別針的圓孔里。

  師:掌聲送給你,你真是一個小小工程師!

  [設計意圖]

  本環節包含三個小活動,認識材料、選材和設計。其中設計活動難度在以下兩個方面有所提升。一是,由原來的“臨摹”設計變成自主設計。二是要引導學生在設計的時候考慮制作時可能遇到的問題,也就是對設計的可行性進行自我評估。技術與工程強調在有限的資源和條件下完成任務,而小學生的設計容易天馬行空,脫離實際,因此要在設計環節對學生加以引導。

  4.制作

  師:現在,同學們都畫好了自己的蹺蹺板的設計圖,在開始動手制作之前,老師還有幾點小提示:一是要注意安全,還記得我們一年級學習的傳遞剪刀的正確方法嗎?剪刀用完后立刻放回工具區;二是同伴之間要互相幫助,因為你自己可能無法完成今天的任務哦;三是要保持安靜,輕聲交流。

 。ㄉ鷦邮种谱鳎

  [設計意圖]

  本課的制作難度較上節課有所提升,尤其是剪切透明膠帶和將兩個別針對稱地固定在杯子上時都可能需要同伴的幫助,因此特別強調了合作的重要性。

  5.評價

  師:又到了展示和評價我們的作品的時候了,不過這次我們除了評價自己的作品之外,還要對同伴的作品進行評價,就像工程師也需要別人提供意見一樣,這樣我們才可以做的更好!

  生:老師,我發現我的蹺板有點問題,我用紙板做蹺板,結果把丁丁和當當放上去后把紙板壓折了,看來紙板太軟了。

  師:你能對自己的作品進行評價,并且找到問題的原因,很了不起!其他同學有什么好的意見嗎?

  生1:我建議他將紙板換成塑料尺,塑料尺更堅固一些。

  生2:我覺得如果換成木板會更堅固一些,而且還輕便呢!

  生:謝謝你們的建議,我知道怎么改進了!

  師:同學們在對別人的`作品進行評價時可以這樣說,“我覺得你的作品在……還存在不足,建議你……”。

  (生繼續進行互相評價活動)

  師:同學們不僅能夠對自己的作品進行評價,還能為同伴的作品提供改進意見,更了不起的是大家都能虛心接受別人的寶貴建議,相信你們的作品經過改進后會更加完美!

  [設計意圖]

  相較于第一課的自評而言,本課在評價能力方面的要求更進一步,要求學生能夠進行相互評價。如何有效地引導二年級學生開展相互評價呢?我給學生提供了互評的語言表達模板,希望通過這樣的訓練,讓評價者能夠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讓被評價者更容易聽明白別人的意見。

  【教學反思】

  本課我充分考慮到學生上節課的學習基礎,努力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突破:一是在設計方面,放手讓學生自主設計;二是在設計的時候,注意引導學生要考慮到后續制作時可能遇到的問題;三是在評價的時候,采取簡單有效的辦法讓學生學會開展相互評價。

  【總結點評】

  動手制作是學生最喜愛的活動,設計環節主要是動腦,制作環節主要是動手,把自己的創意轉化為物品,動手與動腦是相結合的。在實際制作過程中,學生會發現原先的計劃可能有不合理的地方需要重新考慮,在制作的時候也會遇到一些具體的技術難題需要動腦解決,因此技術與工程領域的活動可以把動手和動腦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相輔相成。教師在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盡量考慮設計制作的可行性,這是工程思維的顯著體現。學生在制作蹺蹺板過程中的最大收益就是體會到了設計不是天馬行空,要基于現實條件下進行。此外,他們在相互合作、相互評價中感受到的團隊精神和集體力量也是難能可貴的經歷。

【科學二年級上蹺蹺板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蹺蹺板》教學設計11-02

《蹺蹺板》教學設計04-18

《蹺蹺板》教學設計范文04-02

《蹺蹺板》的教學設計范文03-22

《蹺蹺板》的教學設計(通用12篇)05-30

《科學是……》教學設計01-21

《科學是……》教學設計01-16

蹺蹺板教學的反思12-12

《蹺蹺板》教學反思10-01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国产日韩a在线播放 | 色接九九精品国产免费 | 香港三日本少妇三级人妇9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 | 久久高清性色生活片 | 亚洲国产亚综合在线欧美 | 欧美亚洲另类在线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