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數的乘法》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職工,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有理數的乘法》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掌握有理數乘法法則,能利用乘法法則正確進行有理數乘法運算。
2、能力與過程目標
經歷探索、歸納有理數乘法法則的過程,發展學生觀察、歸納、猜測、驗證等能力。
3、情感與態度目標
通過學生自己探索出法則,讓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運用有理數乘法法則正確進行計算。
難點:有理數乘法法則的探索過程,符號法則及對法則的.理解。
三、教學過程
1、創設問題情景,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導入新課。
教師:由于長期干旱,水庫放水抗旱。每天放水2米,已經放了3天,現在水深20米,問放水抗旱前水庫水深多少米?
學生:26米。
教師:能寫出算式嗎?學生:……
教師:這涉及有理數乘法運算法則,正是我們今天需要討論的問題
2、小組探索、歸納法則
(1)教師出示以下問題,學生以組為單位探索。
以原點為起點,規定向東的方向為正方向,向西的方向為負方向。
①2×3
2看作向東運動2米,×3看作向原方向運動3次。
結果:向運動米
2×3=
②-2×3
-2看作向西運動2米,×3看作向原方向運動3次。
結果:向運動米
-2×3=
③2×(-3)
2看作向東運動2米,×(-3)看作向反方向運動3次。
結果:向運動米
2×(-3)=
④(-2)×(-3)
-2看作向西運動2米,×(-3)看作向反方向運動3次。
結果:向運動米
(-2)×(-3)=
(2)學生歸納法則
①符號:在上述4個式子中,我們只看符號,有什么規律?
(+)×(+)=()同號得
(-)×(+)=()異號得
(+)×(-)=()異號得
(-)×(-)=()同號得
②積的絕對值等于。
③任何數與零相乘,積仍為。
(3)師生共同用文字敘述有理數乘法法則。
3、運用法則計算,鞏固法則。
(1)教師按課本P75例1板書,要求學生述說每一步理由。
(2)引導學生觀察、分析例子中兩因數的關系,得出兩個有理數互為倒數,它們的積為。
(3)學生做練習,教師評析。
(4)教師引導學生做例題,讓學生說出每步法則,使之進一步熟悉法則,同時讓學生總結出多因數相乘的符號法則。
【《有理數的乘法》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有理數的乘法教學設計(精選8篇)05-20
有理數的乘法說課稿11-02
《乘法》教學設計04-01
《有理數》教學設計02-16
《有理數》教學設計02-16
《乘法估算》的教學設計03-31
《5的乘法口訣》教學設計03-31
分數乘法三教學設計04-28
乘法結合律教學設計02-23
乘法結合律教學設計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