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餓的毛毛蟲教學設計

時間:2021-03-29 15:00:29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好餓的毛毛蟲教學設計(通用3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編寫教學設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好餓的毛毛蟲教學設計(通用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好餓的毛毛蟲教學設計(通用3篇)

  好餓的毛毛蟲教學設計1

  活動目標:

  1、學習將半圓連接畫毛毛蟲,并嘗試添畫各種食品造型。

  2、體驗繪畫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好餓的毛毛蟲》幻燈 繪畫紙、筆等工具 蝴蝶、繭、蛋等道具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朋友,看看是什么呀?月光下,一顆小小的蛋靜靜的躺在葉子上。

  2、猜猜這小小的蛋是誰的?

  我們一起來看看:暖和的太陽升起來了,“啵”的一聲,誰從蛋里爬出來了?原來是一條又小又餓的毛毛蟲。

  二、集體講解示范

  1、毛毛蟲又小又餓,給它吃些什么呢?

  小結:又紅又大的蘋果、香噴噴的薯片、甜甜的冰激凌……這么多好吃的食物啊,毛毛蟲一定會喜歡。

  2、喂喂毛毛蟲

  教師示范:第一天它好餓好餓,我請它吃了一個又紅又大的蘋果,它的肚子變得圓圓的。第二天它還是好餓好餓,我請它吃了兩個綠綠的、大大的梨子,毛毛蟲張得更大了,肚子更圓了。

  3、幼兒示范:第三天它還是好餓好餓,誰愿意來喂喂毛毛蟲?

  小結:吃了你喂給它的甜甜的草莓,它的肚子變的圓圓的。毛毛蟲開心的說:謝謝你!

  三、 幼兒操作

  1、聽,什么聲音?啵啵啵,又有好多毛毛蟲從蛋里鉆出來了,它們又小又餓,你們愿意來喂喂它們嗎?

  2、幼兒操作繪畫毛毛蟲,教師巡回指導。

  四、講評

  1、吃了這么多東西,毛毛蟲不覺得餓了,它變成一只又肥又大的毛毛蟲了。它造了一個小房子叫作繭,在里面住了一段時間,然后把繭咬破一個洞,鉆了出來。

  猜,它變成了什么?對呀,它變成了一只漂亮的蝴蝶。

  2、你的毛毛蟲變成蝴蝶了嗎?我們一起飛到花園里去吧!

  好餓的毛毛蟲教學設計2

  《好餓的毛毛蟲》是個特別優秀的繪本,它色彩鮮艷,動畫形象,適合各年齡段幼兒閱讀、欣賞。從認知角度看,繪本能讓幼兒看到毛毛蟲從卵、幼蟲、繭到蝴蝶的整個蛻變過程,還可以感受毛毛蟲吃食物的習性與特征,這無疑是天性好奇、愛觀察的孩子們最感興趣的。

  活動目標:

  1、萌發對大自然的探索興趣。

  2、發展觀察和表述能力。

  3、通過繪本故事,了解蝴蝶的整個蛻變過程。

  重點:通過繪本故事,了解蝴蝶的蛻變過程。

  難點:初步理解蝴蝶的蛻變過程是循環不止的。

  活動準備:

  卵、毛毛蟲、繭、蝴蝶大圖片各一張,小圖片若干,繪本故事PPT,輕音樂。

  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入,激發興趣

  出示卵的圖片,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看看上面都有什么。

  二、講述故事,理解內容

  1、解開疑惑,引出繪本。

  操作PPT,顯示第一幅畫面,利用提問引導幼兒解決問題。

  “你們看,從卵殼里鉆出來的是誰呢?”

  “那它是一只怎樣的毛毛蟲呢?”(重點引導幼兒說出“又瘦又餓”)

  2、逐幅顯示畫面,引導幼兒細致觀察。

  引導幼兒講述,從星期一到星期五毛毛蟲都吃了什么,分別吃了多少。

  講到星期天時,提問:“毛毛蟲吃了這么多東西后,會發生什么事情呢?”引導幼兒想象毛毛蟲會發生什么變化。

  3、幼兒操作圖片,了解蝴蝶的蛻變過程。

  引導幼兒仔細觀察貼圖紙,并為幼兒說明箭頭的作用,引領幼兒探索認知蛻變過程是循環不止的。

  幼兒自主操作圖片,貼出蝴蝶的蛻變過程,教師巡回指導。

  組織幼兒分組討論自己是怎樣拼擺貼圖的。

  請個別幼兒用完整的語言講述蝴蝶的蛻變過程。

  師幼小結:從一顆小小的卵里鉆出一只又餓又瘦的毛毛蟲,毛毛蟲每天不停地吃東西,吃得胖胖的,然后給自己造了一座叫做繭的小房子,它在小房子里睡了兩個多星期,從繭里鉆出來后,就變成了一只美麗的蝴蝶。

  三、故事命名,完整講述

  1、請幼兒為故事取名字。

  2、播放PPT,教師有感情地完整地講述故事,鞏固蝴蝶的蛻變過程。

  四、延伸活動

  1、將幼兒的貼圖作品放到區域角展覽,以便幼兒隨時觀察。

  2、請幼兒將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并講一講蝴蝶蛻變的順序。

  好餓的毛毛蟲教學設計3

  設計思路:

  1、關于教材的選擇:

  《好餓的毛毛蟲》是個特別優秀的繪本,它色彩鮮艷,動畫形象,符合小班幼兒欣賞的年齡特點,直觀形象性的動畫,又能激發幼兒觀看的興趣,引導幼兒更好地了解繪本內容。

  2、關于活動的設計:充分利用整合的理念設計本次活動。

  (1)在語言方面,能在仔細觀察畫面的`同時,引導幼兒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并滲透了量詞,讓孩子在量詞的使用上,有初步的認識。

  (2)在科學方面,無形中給孩子帶來了很多的感性認識:星期一到星期五毛毛蟲吃的事物數量隨著變化而變化,孩子會不自覺地通過目測或點數想知道毛毛蟲到底吃了多少,而在這樣的過程中孩子不知不覺感知了5以內的數量以及1和許多

  (3)在健康方面,通過理解故事內容,知道要吃適量的東西,注意營養均衡。

  活動目標:

  1、在老師的引導下,講講議議,展開合理的想象。

  2、幼兒樂意在理解故事內容的過程中,知道貪吃會讓自己的身體不舒服。

  活動準備:ppt、音樂

  活動過程:

  一、導入環節:

  t:猜猜,毛毛蟲長大以后是什么樣子的呢?(幼兒自由回答)

  t:今天老師給你們講個故事,故事會告訴你們毛毛蟲是怎么長大。

  二、閱讀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1、有一條毛毛蟲好餓呀,它扭來扭去在找東西吃,星期一,毛毛蟲吃了一個蘋果,但是它還是好餓;

  (1)星期二,它吃了什么;(梨)

  (2)星期三,毛毛蟲會吃三個什么呢?(香蕉)(謎語)

  (3)星期四了,毛毛蟲吃了幾個水果呢?(四個草莓)

  (4)接下來的一天是星期幾啊?星期五毛毛蟲可不吃水果了,毛毛蟲吃了我們小朋友愛吃的食物,看看它吃什么?(結合量詞:一塊蛋糕、一個蛋筒、一根黃瓜、一片西瓜、一根香腸)

  2、我們一起來說說,毛毛蟲在星期五吃了……好多食物呀

  t:那毛毛蟲都吃下去會怎么樣啊?(肚子會痛的)

  小結:原來吃的太多了不是一件好事,這樣會把我們的身體吃壞的,我們可不能學毛毛蟲那樣貪吃呀!

  于是它就著睡了一覺,第二天起床后,它吃了一片綠葉子,恩,它吃下去就舒服多啦!

  3、繼續故事:現在他它不再是一條小毛蟲了。他是一條胖嘟嘟的大毛蟲了。他繞著自己的身子,造了一座叫做“繭”的小房子。他在那里面呆了兩個多星期……

  t:猜猜毛毛蟲呆在繭里干什么呢?

  最后,毛毛蟲變成了一只美麗的蝴蝶。

  三、完整欣賞故事

【好餓的毛毛蟲教學設計(通用3篇)】相關文章:

小班語言好餓的毛毛蟲教案04-18

中班語言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好餓的毛毛蟲》09-22

小班數學公開課教案及教學反思《好餓的毛毛蟲》09-23

《好餓的小蛇》的感想03-11

小班語言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好餓的小蛇》09-22

小班好餓的小蛇公開課教案04-25

《陽光運動身體好》教學設計04-02

光的反射教學設計(通用6篇)05-12

聲音的產生教學設計(通用7篇)05-11

可愛的動物教學設計(通用5篇)05-11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乱码中字幕综合 |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小综合在线 | 中文字幕乱偷顶级在线 | 天堂精品一区在线 | 日本一本区免费中文高清 | 一伊香蕉久在播放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