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五年級數學《時間的計算》經典教學設計

時間:2021-03-31 18:30:57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小學五年級數學《時間的計算》經典教學設計范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化規劃教學系統的過程。那么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五年級數學《時間的計算》經典教學設計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五年級數學《時間的計算》經典教學設計范文

  小學五年級數學《時間的計算》經典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素材,在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中充分體會時、分、秒的實際意義。

  2、能夠比較熟練地進行一些簡單的時間的換算和計算。

  過程與方法:

  1、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共同探討,進一步體驗具體時間的長短,進一步建立“時、分、秒”的時間觀點。

  2、通過各種形式的練習,使學生能夠比較熟練地進行一些簡單的時間的換算和計算。

  情感態度價值觀:

  1、了解時間的換算和簡單計算是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問題,充分的體會到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

  2、進一步了解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形成獨立思考、認真計算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時間單位的簡單轉換和求經過時間的方法。

  教學難點:

  1、用學到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2、建立1秒的時間觀念,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教具、學具準備:

  各種鐘表,鐘面模型。

  教學過程:

  一、猜謎引入

  1、教師出示謎語:矮子走一步,高個走一圈。矮子走一圈,高個走半天。學生互相猜測。

  2、學生猜出謎底后,教師拿出一個鐘面模型,提問:

  (1)“矮子指的是什么”?“高個指的又是什么?”

  指名學生回答,明確:矮子指的是時針,高個子指的是分針。

  (2)教師提問:“分針走一小格的時間是多少”?(1分)“分針走一圈的時間是多少”?(1小時)“時針走一大格的時間是多少”?(1小時)“時針走一圈的時間是多少”?(12小時)

  (3)教師進一步提問:“1時等于多少分”?(1時=60分)“1分等于多少秒”?(1分=60秒)

  3、教師用演示不同的時刻的鐘面,指名學生讀出時間。

  如:5時,3時20分,6時,9時50分等。

  4、引出課題:我們已經學會了認識時間,但如何計算的時間呢,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時間的計算”。(教師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1”:

  (1)出示:2時=___分。

  (2)教師:1時等于多少分?(學生答:60分)那2時呢?

  (3)學生合作、自主探究。

  (4)匯報總結(具體說說是怎樣想的)列式表示:

  算法①:60+60=120分

  算法②:2時就是2個60分,即60×2=120分

  (4)教師小結:1時等于60分,有幾時就是幾個60分,反之亦然:每60分就等于1時,有幾個60分就是幾時。

  2、完成教材第4頁的`“做一做”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班上集體訂正。訂正時,可以指名學生說一說得數是多少?是怎樣想出來的?然后教師小結出時間轉換的方法。

  方法(1):時、分、秒是從大到小的單位,像百位、十位、個位一樣;

  方法(2):時、分、秒中從小單位向相鄰大單位換算,即秒向分換算,分向時換算是滿六十進一,進位原理與個位到十位、十位到百位的進位類似。

  60秒=1分

  60分=1時

  反過來也是一樣的。

  3、教學例2:

  (1)教師用多媒體出示例2的情境圖,先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圖畫內容,然后指名學生說說圖意,最后明確:小明7時30分離家,7時45分到校。

  (2)教師提出問題:小明從家到學校用了多少時間呢?

  (3)學生討論回答,試著讓學生歸納出計算時間的兩種方法:

  a、分針從6走到9,走了3大格,每格是5分鐘,3格就是15分鐘。

  b、45-30=15,是15分鐘。

  4、教師小結:我們可以按照分針走的格數進行計算,也可以用最后的時間減去出發的時間就是經過的時間。

  5、請一至兩名學生說說自己從幾點出門到學校是幾點,讓臺下的學生幫忙算一算。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第5頁“做一做”。

  先讓學生自己完成,在集體訂正。集體訂正時,可以指名到黑板前的鐘表上實際操作一下。

  2、補充練習:

  (1)50分比1時少___分,1時比45分多___分。

  (2)一節課是___分,課間休息___分,再加上___分,就是1時。

  教師補充練習題,顯然學生自己試著填一填,在班上集體訂正。

  3、搶答:

  教師口頭報時刻,如:3時至3時45分,經過幾分?學生搶答,看誰搶答得快,教師給予獎勵,調動學習的積極性。

  4、完成“練習一”第3題。

  要求學生先估計,再進行實際驗證,驗證的數據可以由家長幫助學生一起完成。

  5、完成“練習一”第4題。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讓學生說一說每一題是怎么比較的,允許學生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比較,只要說得有道理就行。

  6、完成“練習一”第5題。

  讀讀書上的三個例子,并要求學生根據生活經驗說一說做這些事情需要多長時間,教育學生平時注意觀察生活。

  7、補充題目。

  (1) 1分=___秒 4時=___分 9分○9秒 36分○2時

  5分=___秒 150秒○2分 400分○4時 10分○1時

  (2)電影《神奇的宇宙》從2:05開始,到2:50結束,這場電影放映了多長時間?

  補充練習,學生自由練習,最后班上集體訂正。

  四、總結評價

  現在是幾時幾分?我們剛才是從9時開始上課,從上課到現在經過了幾分?

  學生思考后回答,明確一節課40分鐘。

  一節課40分鐘很快就過去了,“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是啊,時間就像金子那樣寶貴,我們要珍惜每一分時間,多學一點本領,長大更好地建設祖國。

  小學五年級數學《時間的計算》經典教學設計2

  教學內容:教材第62頁的內容及練習十四中相應的練習題。

  教學目標:

  1、會進行一些有關時間的簡單計算。

  2、養成遵守和愛惜時間的意識和習慣。

  教學重、難點:會進行一些有關經過時間的簡單計算。

  教學用具:掛圖、鐘面模具。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分針走一小格的時間是( )

  分針走一圈的時間是( )

  時針走一大格的時間是( )

  秒針走一圈的時間是( )

  1時等于( )分 1分等于( )秒

  2、教師撥出不同的時刻,讓學生讀出時間。如:5時,3時20分,6時,9時50 分等。問:1時等于多少分?那么2時呢?你是怎樣想的?(讓學生通過類推得出結論)

  1時 = ___分 1分 = ___秒 5時 = ( )分

  180分=( )時 120秒=( )分 240分=( )時

  3、引出課題:我們已經學會看時間,但如何計算經過的時間呢,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時間的計算”。(板書課題)

  二、新授

  1、教學例2:(投影出示小明上學的情景圖)

  師:從圖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學生說一說,教師及時的補充、引導。

  小精靈要求我們解答的問題是什么?

  (7:30離家,7:45到校。小明從家到學校用了多少時間?)

  小組討論:小明從家到學校用了多少時間?怎樣想呢?

  (小組討論,教師巡視。)

  匯報交流總結: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選擇嘴優化的方法。(在計算方法上肯定學生的多種正確思路,體現算法多樣化思想。)

  2、出示商店營業時間圖

  師: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幫助圖中的學生解決這個問題嗎?

  小組討論

  匯報、交流。

  三、練習鞏固

  1、填空:

  (1)50分比1時少___分,1時比45分多___分。

  (2)一節課是___分,課間休息___分,再加上___分,就是1時。

  2、競賽:教師口頭報時刻,如:6時至6時25分,經過幾分?學生搶答,看誰搶答得快,教師給予獎勵。

  3、63頁的第4題。學生獨立填寫,并說明理由。

  4、64頁的第5題,師生共同讀題,學生獨立完成。

  5、65頁的第8題,小組討論交流,再匯報總結。

  四、小結

  這節課你又收獲了什么新知識?你認為用怎樣的方法計算有關經過時間最好?我們剛才是從9時開始上課,從上課到現在經過了幾分?一節課35分鐘很快就過去了,“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是啊,時間就像金子那樣寶貴,我們要珍惜每一分時間,多學一點本領。

  板書設計:

  時間的計算

  7:30離家,7:45到校。小明從家到學校用了多少時間?

  45-30=15(分鐘)

  答:小明從家到學校用了15分鐘。

【小學五年級數學《時間的計算》經典教學設計范文】相關文章: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學設計范文5篇01-18

小學數學方程教學設計12-30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說課稿04-07

《時間的計算》教學反思05-10

時間的計算教學反思04-14

時間的計算教學反思05-10

《時間的計算》教學反思04-15

《時間的計算》教學反思05-10

數學五年級下冊教學設計范文01-04

小學五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設計02-16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色色国产亚洲欧美 | 香港三香港日本三级在线理论 | 亚洲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 违禁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 五月丁香久久伊人 | 亚洲图片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