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丁和牽牛花》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老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那么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丁丁和牽牛花》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丁丁和牽牛花》教學設計1
一、教學目的:
1、認識15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培養學生獨立識字、合作交流的能力;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
3、使學生知道尊敬老人是一種美德,懂得要采用合適的方法來實現自己的愿望。
二、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文中解疑、文中識詞、詞中識字的能力。
三、教學準備:
牽牛花錄象,圖,字卡,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猜謎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1、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有趣的謎語,請你們猜一猜。出示謎語:“它是美麗的花,長在藤蔓上。吹著小喇叭,慢慢往上爬。
2、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它是什么花嗎?你在哪里見過?
(學生回答)它的名字叫牽牛花。板書:牽牛花
3、牽牛花是一種非常容易成活的一種植物,但在城市中很少見到,我們一起到郊外了解一下牽牛花吧。(放牽牛花錄象)
4、師:看完了牽牛花,你想說些什么?用簡單完整的話說一說。
5、師:看來你們也很喜歡牽牛花,對嗎?牽牛花不但美麗,而且還幫丁丁實現了一個愿望。你們想知道什么愿望嗎?
6、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丁丁和牽牛花(讀課題:丁丁和牽牛花)
(通過猜謎語、圖片播放等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設下了“什么愿望”這個懸念來學習課文)
(二)、學生自主學習生字。
1、師:說說我們平時怎樣處理不認識的字?
(1)、在課文中猜一猜;
(2)、自己拼讀課后的生字條;
(3)、不會的向小組內同學請教。
2、師:打開書,自己讀一讀,看看丁丁和牽牛花之間到底有什么小秘密,不認識的字把它圈起來或者把它寫出來。用剛才的方法認一認。(學生自由朗讀,老師巡視指導)
3、同桌互相認讀生字。
4、學生匯報不認識的字,把它板書在黑板上,由學生當小老師來教讀。
5、生字游戲,課件出示:牽牛花的藤蔓,藤蔓上有許多花骨朵。
師:丁丁家的牽牛花結了許多小花骨朵,只要你能讀準上面的詞就能讓丁丁的奶奶早些看見牽牛花。(盼望、晚上、一根、竿子、或者、繩子、往上、感謝、實現、愿望、陽臺、不久、記著、吹著)
(6)、老師點擊課件上的花骨朵,出現生詞,學生搶答,答對后,牽牛花開放)。
(這個環節主要通過學生找一找,寫一寫,讀一讀來加深不認識的字,讓學生自由去當小老師來教讀,培養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學習課文,理解課文。
1、師:認識了那么多的牽牛花生字,老師也想讀一遍課文,請你認真聽,還有那些字你不認識,如果都認識了,你可以不出聲音的跟老師一起讀。(范讀課文)
2、兩個人為一組,每人讀兩段,或一人一段都可以,選擇你喜歡的方式讀。
3、(課件出示)這篇課文有4段,你喜歡那一段就可以站起來讀。
4、學生匯報讀書的情況,學生評價
5、老師并出示丁丁、老奶奶、牽牛花的對話句子,讓學生帶著感情去練習朗讀。(老師適當地去指導)
6、師:讀了課文后,你知道丁丁有什么愿望嗎?從書中找一找,畫一畫,讀一讀。
7、師:學完課文,我們知道了牽牛花滿足了丁丁的愿望,所以丁丁感謝牽牛花;同時丁丁也滿足了牽牛花的愿望,通過他勤勞的雙手讓奶奶在屋內看到了鮮花。
(這一環節,設計的問題不多,只有一兩個問題,主要讓學生自己自由去讀課文,在老師的引導下帶著感情去朗讀課文,并通過朗讀牽牛花、老奶奶、丁丁三個人物的對話來感受人與人之間美好的愿望。)
《丁丁和牽牛花》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知道丁丁的愿望是什么?
2、識字15個。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識字15個。
教學難點:理解課后題。
教法:猜謎語、朗讀法
學法:讀一讀,說一說、合作交流。
教具準備:識字卡片、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激發情趣。(3’)
1、同學們,老師知道大家特別喜歡猜謎語。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有趣的謎語,請大家猜一猜。
說出謎面:它是美麗的花,長在藤蔓上。吹著小喇叭,慢慢往上爬。謎底:喇叭花
2、你們見過牽牛花嗎?它是什么樣的?誰來說一說?
牽牛花不僅長得美麗,它還幫我們的好朋友丁丁實現了愿望。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丁丁和牽牛花》。(出示課題,讀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5’)
1、聽范讀課文。
要求:(1)聽清字音。(2)思考:丁丁的愿望是什么?實現了嗎?
2、聽完后請學生說一說。
指名回答
三、自主識字,小小組合作學習. (10’)
1、學生自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字。
2、小朋友們,你們準備怎樣處理這些生字呢?
可以看生字表,聯系課文猜一猜,向其他同學請教
3、小小組合作學習生字,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才能記住這些字?
4、出示生字,檢查自學情況。
讀一讀,說說自己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再組詞
5、誰愿意當小老師帶領大家讀?誰能組個詞帶大家讀?
6、小小組活動:用生字卡片互相考一考,你學會了嗎?
7、游戲:
小朋友們,看這些漂亮的牽牛花(出示牽牛花形狀的詞語卡片),告訴你們,每朵牽牛花后面都有一個詞語,誰會讀了,老師就請你讓這朵牽牛花到藤蔓上去,誰愿意?
四、再讀課文,讀準字音. (10’)
1、這些生字寶寶太調皮了,他們又回到了課文里,你們還能認出它們嗎?
小小組內互相讀課文,讀后評議。
2、指名分自然段朗讀,檢查是否讀準字音。
3、齊讀全文
五、課堂檢測:(10’)
1、認讀詞語:
不久 發芽 盼望 晚上 一根 竹竿
繩子 滿足 記著 感謝 實現 或者
2、丁丁的愿望是 。
板書設計: 丁丁和牽牛花
久 芽 盼 晚 根 竿 或 者
繩 足 記 往 感 謝 實
《丁丁和牽牛花》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通過學習《丁丁和牽牛花》,了解課文內容,知道丁丁的愿望,及他是怎樣實現愿望的,體會人與人之間的關愛;會認、會寫本課生字。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學習了解課文內容,并回答課后問題。
在了解課文的基礎上體會人與人之間互助互愛之情。
認識本課生字。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課前導入:
師: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愿望,你有什么愿望?
今天我們了解一下丁丁的愿望。
板書課題質疑:丁丁的愿望和牽牛花有什么關系呢?讀了課文我們就知道了。
新課學習:
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請同學們自己小聲讀讀這篇課文,把你不認識的字標出來;
2.聽老師讀一讀,通過老師讀可以幫助你解決哪些字。
合作學習生字:
1)用你喜歡的方式認字;
2)再把課文讀一讀。
3.檢查識字情況:
老師出示生字,學生朗讀;(能夠正確朗讀出來,自評得到一顆識字星)
說說自己學習有困難的字,同學互助學習;
同桌互查識字情況,并進行評價。(同桌互評,全對再得一顆識字星)
點評:有層次、有針對性地進行識字教學,提高課堂識字效率,在識字過程中通過自評、互評檢查識字效果。
4.再讀課文,自我評價與第一次讀有什么不同。(覺得自己有進步得一顆朗讀星)
合作學習,了解課文:
請同學在學習小組中朗讀課文,互相說說,你從課文中知道了什么?
小組學習過程:
1)用組內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
2)人人發表意見說說自己知道了什么;
點評:通過組內有目的、有層次地學習課文,使學生通過他們自己的努力,達到理解課文目的。
各組匯報學習的結果:說說你們從課文中知道了什么?
重點回答課后問題:丁丁有什么愿望,他是怎樣實現的?
深入感受丁丁愿望:
思考:丁丁為什么會有這個愿望?
牽牛花又為什么能幫助他實現愿望?
點評:通過感受丁丁的愿望,使學生更深入地理解課文的含義,體會到人與人之間的關愛。
教師引導,悟讀課文:
1)想想丁丁在夢中夢見了牽牛花對他說話,牽牛花會怎樣對他說?
老師讀牽牛花的話,請同學評價;
同學自己讀讀。
2)奶奶終于在屋里也看到鮮花了,她的心情會怎樣?
怎么讀奶奶看到鮮花這句呢?自己試試。
老師同學比賽朗讀,相互評價。
點評:通過教師的引導與范讀,使學生更好地把握課文,提高朗讀效果。
組內再次練讀,提高朗讀水平:
要求:能夠朗讀全文的同學,朗讀全文;
全文讀步好的同學可以選擇最拿手的部分來讀。
匯報朗讀:
自我評價,覺得自己又有了一定進步,再得一顆朗讀星。
點評:通過自評,發現自己的進步,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及朗讀熱情。
指導書寫:
描一描課后寫字表中的生字;
說說哪個字不容易寫;
教師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進行指導;
在田字格中寫一寫,同桌互相評一評。
點評: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書寫指導,體現了課堂的實效性。
學習小結:
正是因為有丁丁對奶奶無盡的愛,奶奶最終在屋里也能看到鮮花。在我們的生活中愛無處不在,正是因為愛我們的世界才會更加美麗。
請你想一想你還有什么好辦法使奶奶在屋里也能看到鮮花。
板書設計:
丁丁和牽牛花
愛
愿望
實現
《丁丁和牽牛花》教學設計4
教學設想:
《丁丁和牽牛花》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北師大版)一年級下冊第七單元中的第二篇課文,這篇課文主要以“愿望”為主題,通過丁丁實現了讓奶奶足不出戶就能欣賞牽牛花美麗身影的故事,表現了丁丁熱愛、體貼奶奶的一片淳樸而可貴的孝心,教育學生生活中要理解他人、關心他人,用自己的勤勞與智慧來實現愿望。
由于我所教的學生是從小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對牽牛花的生長環境、生長特點是不了解的,如何能讓學生喜愛牽牛花,了解丁丁的美好愿望,從而在故事中悟出那些人與人之間真摯的情感是這篇課文的最終設想。牽牛花不僅實現了丁丁的愿望,牽牛花也給奶奶帶來了歡笑,正是小小的牽牛花,把祖孫兩代人的相互理解、相互關心的情感充分展現出來。在課文的開始,我直接以一段牽牛花的錄像引入,讓學生直觀形象地了解牽牛花的外形及特點;丁丁帶給學生們的花種自然而然地激起了學生親手種花的愿望,為什么丁丁要送花種給同學們?為什么丁丁要種牽牛花?因為丁丁和牽牛花之間有一個小秘密,你想知道嗎?用牽牛花作為問題引入,這一設計,既新奇又有趣,為的是捕捉孩子們好奇的心理特點,此時,閱讀課文不再是一種形式,而成了孩子們解決心中的疑問、尋找答案的途徑了,這種閱讀方式與以往的閱讀有了根本的區別,充分調動了學生自主讀書的積極性。
在現實生活中,孩子是家庭中的核心,一個孩子的身邊圍繞著四個、六個甚至更多愛他、呵護他的人,從小到大,接觸到的是大人們給予自己的一切一切,所有的這些在他們看來是應該的、理所當然的,正是這些無微不至的關懷使孩子們不懂得怎樣去理解別人、關心別人,而丁丁作為同齡的孩子,作為學生們的好朋友,他的愿望就成了孩子們的教育點,結合這一教育點,丁丁送給同學們的花種則成了孩子們開始關注別人的起點,你種的花擺在哪里,為什么?這一思維的發散,使學生擺脫課堂,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結合身邊的人說出自己與丁丁不同的美好愿望,再結合課后題設計出不同年齡、不同工作的人不同愿望(如環衛工人的愿望,失學兒童的愿望……)這一環節的設計,既參考了語文課本,又走進了相現實生活,學生的分小組討論,在交流中體會到人世間的真、善、美,使人的情感在學習之后逐步得到升華,充分體現了語文的生活性與人文性。
教學要求:
1、初讀課文,了解丁丁的美好愿望。
2、認讀15個生字。
3、繼續培養學生自主、合作的學習能力。
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文中解疑、文中識詞、詞中識字的能力。
教學準備:
牽牛花錄象,圖,字卡,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出示牽牛花圖)同學們,你們知道它是什么花嗎?你在哪里見過?
指名請學生回答,它的名字叫牽牛花。板書:牽牛花
牽牛花是一種非常容易成活的一種植物,但在城市中很少見到,我們一起到郊外了解一下牽牛花吧。(放牽牛花錄象)
問:看完了牽牛花,你想說些什么?用簡單完整的話說一說。
(指名自由發言)
2、看來你們也很喜歡牽牛花,對嗎?你們的好朋友丁丁也喜歡牽牛花,他不僅喜歡,還親自種了一棵牽牛花,看,丁丁來了。
(出示丁丁圖)板書:丁丁
今天丁丁還帶來了一些花種準備送給你們,誰想要?
那你知道丁丁為什么送你們花種?為什么丁丁要種牽牛花?因為丁丁和牽牛花之間有一個小秘密,你想知道嗎?
(讀課題:丁丁和牽牛花)
二、據題質疑,讀文解疑
1、打開書,自己讀一讀,看看丁丁和牽牛花之間到底有什么小秘密,不認識的字把它圈起來。用你的方法認一認。
(學生自由朗讀,老師巡視指導)
2、老師也想讀一遍課文,請你認真聽,還有那些字你不認識,如果都認識了,你可以不出聲音的跟老師一起讀。
(范讀課文)
3、兩個人為一組,每人讀兩段,或一人一段都可以,選擇你喜歡的方式讀。
4、(課件出示)這篇課文有4段,你喜歡那一段就可以站起來讀。
你知道丁丁有什么愿望嗎?從書中找一找,畫一畫,讀一讀。
三、文中識詞、詞中認字
1、課文中藏了很多詞語,我們一起把他找出來,好嗎?小聲讀課文,找到的詞大聲讀出來。
(課件演示逐段出課文,詞語點擊閃動變色)
2、(課文刪去,只留詞)離開課文,你還認識他們嗎?
讀詞
3、這些淘氣的詞寶寶離開了電腦,爭先恐后地跑到黑板上,你還認識他們嗎?
(老師帖詞,學生認讀。識字用葉子表示,田格字用花表示)幼芽、盼望、晚上、一根、竿子、或者、繩子、往上、感謝、實現、愿望、陽臺、不久、記著、吹著
學生讀;小老師帶讀
有個字老師忘記怎么寫了,一起看看怎么寫。(課件演示“足”“跑”)
書空,這兩個字你有什么好辦法記?
4、打字頭
5、學完課文,我們知道了牽牛花滿足了丁丁的愿望,所以丁丁感謝牽牛花;同時丁丁也滿足了牽牛花的愿望,通過他勤勞的雙手讓奶奶在屋內看到了鮮花,(將黑板上的葉和花用簡筆畫連成美麗的牽牛花)今天,丁丁要送給你們花種,你種出的植物準備擺在哪里?為什么?(指名發言,送種子)
四、結合生活、口語交際
生活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美好的愿望,我們一起看看這幾個人的愿望吧。(課件:環衛工人的愿望;失學兒童的愿望……)聽了他們的愿望,我們能做些什么呢?
(分組討論)
只要我們大家都能關注身邊的每一個人,理解他們,伸出手去幫助他們,相信,他們每個人都會實現美好的愿望的。
《丁丁和牽牛花》教學設計5
教材簡析:
《丁丁和牽牛花》通過丁丁在自家的陽臺上種了牽牛花,讓牽牛花攀著竹竿爬到樓上王奶奶家,讓不能下樓的王奶奶也能看到牽牛花的故事。表現了丁丁尊敬、關心老人的一片愛心。在這個優美的兒童故事中,丁丁的愿望是美好的,丁丁的夢是美好的,盛開的牽牛花是美好的。
教學要求:
1、培養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2、結合課文指導學生認識14個生字,會給生字組詞、造句。
3、會寫7個字,區別“足”與足字旁。
4、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發揮學生的想象,深切體會幫助別人,快樂自己的深刻含義。
重點難點:
1、培養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2、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發揮學生的想象,深切體會幫助別人,快樂自己的深刻含義。
一欣賞兒歌、激趣導入
1、欣賞歌曲《小小牽牛花》導入。
師:好聽嗎?你知道這首歌的'名字嗎?你們見過牽牛花嗎?它是什么樣子的?今天我們學習的11單元《愿望》里就有一篇課文是講丁丁和牽牛花的故事的。板書課題《丁丁和牽牛花》,齊讀課題。
2、誰知道“愿望”是什么意思?能給它找個近義詞嗎?你的愿望是什么呢?
二、初讀課文,激趣識字
1、范讀課文,圈出生字寶寶。
2、選擇自己喜歡的閱讀方式讀課文,注意劃出的生字寶寶。
3、師:老師把生字寶寶藏在了丁丁家的牽牛花里,讓我們一起把這些特殊的牽牛花送給王奶奶,王奶奶看了一定會更加高興的。(把寫有生字的牽牛花形卡片由易到難逐個讓學生搶讀,組詞,造句說話,然后貼到黑板上課前畫好的牽牛花藤上)
師:同學真了不起,聽,王奶奶在表揚你們呢!說你們是一群愛學習的好孩子呢!
三、以讀促解,激趣仿句
1、同學們,讀了這篇課文,我們知道丁丁的愿望是什么呢?
你是在課文的哪一段就發現了?
2、指名有感情朗讀第2段,生互評,再讀再評,齊讀。
3、句型練習:
師:仿照丁丁對牽牛花說的話,你想對小雨點說什么呢?還想對誰說什么呢?
牽牛花,請你快快發芽長大,讓王奶奶也能看到鮮花吧!
小雨點,請你快快落下來,讓__________________吧!
______,請你____________,讓________________吧!
四、激發想象,仿句練習
1、指名讀第3段。
2、誰愿意滿足丁丁的愿望?多么神奇啊,牽牛花會說話了。誰能用神秘的語氣讀一讀?
指名讀,生互評,再齊讀。
3、句型練習:
師:想像我們見到的牽牛花,除了攀著竹竿往上爬,還能攀著什么往上爬呢?
給我一根竹竿吧,我可以爬到上面去開花,滿足你的愿望。
給我________吧,我可以爬到上面去開花,滿足你的愿望。
給我________吧,我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激發談話,揭示中心
1、請兩位同學比賽朗讀4、5兩段,評讀。
2、在丁丁和牽牛花的共同努力下,他們的愿望實現了嗎?王奶奶高興嗎?從哪里看出王奶奶高興的?
3、牽牛花高興嗎?你是從那些語句中知道的?該怎樣讀出牽牛花的高興呢?指名朗讀再評讀。牽牛花為什么高興呢?(幫助丁丁實現了愿望,讓王奶奶看到了鮮花。)
師:對,幫助別人,快樂自己。再想一想,牽牛花除了滿足別人,得到了快樂,還有沒有因為這樣使自己什么得到滿足而快樂呢?(向更多人展示了自己的美麗而感到快樂。)
4、丁丁高興嗎?為什么?丁丁是個什么樣的孩子?
六、回到開頭,升華中心。
1、丁丁希望王奶奶看到鮮花,為什么不直接把王奶奶帶到公園去,那兒的鮮花才多呢!回到第1段理解:上了年紀。
2、如果你在路上看到了一個上了年紀的老人摔倒了,怎么辦?在公共汽車上看到老人上車,該怎么做?看到自己的奶奶每天干活很辛苦,我們該怎么做呢?
3、如果你有一棵又香又好看的鮮花,你是愿意把它收進自己的房間,獨自享受。還是愿意把它放在外面讓大家共同分享呢?
4、師:是啊,好東西,要大家一起分享。幫助別人,快樂自己。給別人一點點愛,你會得到很多的愛呦!
七、板書設計:
愿望——丁丁和牽牛花——實現
尊敬長輩,孝敬老人。
幫助別人,快樂自己。
教學反思:
一、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尤其是低年級的教學,孩子們只有想學、愛學,才能學會、學好。所以這節課的教學我一直以飽滿的情緒,循循善誘的語言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第一環節以活潑,歡快的兒童歌曲——《小小牽牛花》引入課文,一下子調動起了孩子們的學習熱情,接近了老師、學生、文本之間的距離。第二環節,我把枯燥的識字教學變為送花游戲,孩子們和丁丁一起進入文本,參加實現美好愿望的行列。在興趣盎然的識字教學之中,潛移默化地對孩子們進行了一次助人為樂的美好品德的教育。
二、重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
我一直認為語文教學要腳踏實地,實實在在,不能搞花架子,低年級階段應以字,詞、句的訓練為主,所以我在識字教學中重視擴詞,造句的練習,對于學生說的比較好的詞句,要給予鼓勵表揚,調動其積極性。在學習課文中穿插相應的句型練習,本堂課我通過兩個句型的訓練讓學生接觸祈使句型。會說這種句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有的孩子說:“小雨點,請你快快落下來,讓花更紅,草更綠,小蘑菇快快撐開小傘吧。”有的孩子說:“給我一對翅膀吧,我可以飛到天上去看看地球到底有多大,有多美”、、、、、、我感覺孩子們的思緒在飛揚,心在激動,語言在不知不覺中得到訓練。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本堂課的教學之中我還重視了朗讀,范讀,自由讀,比較讀,集體齊讀。重視了讀后的評價,每讀一遍,都有一遍的收獲,學生在讀中識字,學句,明理,悟情。
三、密切聯系生活說語文,學語文。
生活即語文,語文離不開生活。低年級語文更離不開生活,空洞的說教脫離實際,會讓學生云中摸月。在兩個句型練習中,我不是一味地讓學生模仿,我啟發學生聯系生活想象,仿照丁丁對牽牛花說的話,你想對小雨點說些什么?還想對誰說些什么?想像我們見到的牽牛花,除了攀著竹竿往上爬,還可以攀著什么往上爬?最后兩個環節我除了引導學生讀以外,更多的讓他們說,聯系生活實際說,我們是農村小學,大多數學生父母在外,跟隨爺爺,奶奶,農村老人的辛苦孩子們看得見,但卻很少體會的到。因為他們畢竟才七,八歲。我引導他們發現爺爺奶奶的辛苦,啟發他們說話該怎么做呢?對孩子們進行尊敬長輩,孝敬老人的人文教育。實實在在教語文,潛移默化教做人。真正做到了學文與育人地有機結合。
《丁丁和牽牛花》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認識15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培養學生獨立識字、合作交流的能力;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
3、使學生知道尊敬老人是一種美德,懂得要采用合適的方法來實現自己的愿望。
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激發情趣。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有趣的謎語,請你們猜一猜。 出示謎語:“它是美麗的花,長在藤蔓上。吹著小喇叭,慢慢往上爬。” 生:猜謎語。
師:你是怎么認識它的?你見過的牽牛花是什么樣的?演示課件中的牽牛花。
師:牽牛花不僅長得美麗,它還幫一位小朋友實現了愿望。這節課,我們學習課文:丁丁和牽牛花(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要求學生:(1)聽清生字字音;(2)思考:丁丁的愿望是什么?實現了嗎?
2、學生說丁丁的愿望是什么。
三、自主識字,合作學習。
1、學生自讀課文,圈畫出不認識的字。
2、師:說說我們平時怎樣處理不認識的字? 生:(1)在課文中猜一猜;(2)自己拼讀課后的生字條;(3)不會的向小組內同學請教。
3、同桌互相認讀生字。
4、小組合作認識生字,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才能記住這些生字?
5、各小組派代表匯報識字情況,教師課件出示生字。(1)通過學習,認識了哪些字?(2)是如何記住這些字的?(3)生字可以組成什么詞?
6、指一名學生做“小老師”領讀。組詞讀。
7、小組之間用生字卡互考生字。
8、游戲:牽牛花開了。課件出示:牽牛花的藤蔓,藤蔓上有許多花骨朵。
師:丁丁家的牽牛花結了許多小花骨朵,只要你能讀準上面的詞就能讓丁丁的奶奶早些看見牽牛花。
老師點擊課件上的花骨朵,出現生詞,學生搶答,答對后,牽牛花開放。丁丁奶奶露出笑臉:孩子,奶奶謝謝你們!
四、再讀課文,理解課文
師:同學們很快學會了生字,這些生字很調皮,它們又跳到課文中了,你們還認識嗎?
1、學生讀給小組內的同學聽,學生互評。
2、找一找文中共有幾個自然段,分段朗讀。
(1)指一名同學讀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學想:你知道了什么?讓學生找到描寫丁丁愿望的句子讀一讀。
師問:應該用怎樣的語氣來讀?讓學生用“盼望”一詞練習說話。學生練讀,指一小組讀。
(2)讓學生自由練讀二、三自然段,問:丁丁為實現自己的愿望是怎樣做的?把不懂的地方畫下來。學生質疑,其他同學給予解疑,如不會,老師適時點撥。學生小組內帶著感情朗讀課文二、三自然段。
(3)師:丁丁最后實現愿望了嗎?你是怎么知道的?學生齊讀最后一自然段。
【《丁丁和牽牛花》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丁丁和牽牛花》教學設計(7篇)12-22
《丁丁和牽牛花》教學設計7篇12-22
課文《丁丁和牽牛花》的片斷賞析12-29
《獅子和鹿》教學設計和反思12-16
《狼和小羊》教學設計12-26
駱駝和羊教學設計12-23
《長城和運河》教學設計03-15
寒暄和攀談教學設計01-17
《巖石書》教學設計和教學反思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