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教案

時間:2021-03-18 12:35:58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陽光》教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陽光》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陽光》教案

《陽光》教案1

  教學目標:

  1、感受詩歌明朗、歡快的節奏。

  2、理解詩歌的畫面,學習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3、理解并掌握詩歌中的動詞:爬、笑、跳、亮。

  教學準備:

  物質準備:背景圖一幅(畫有太陽、小溪、窗戶、花朵、媽媽)、錄音磁帶《陽光》

  知識準備:知道陽光是什么。

  重點:理解詩歌的畫面,學習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難點:理解并掌握詩歌中的動詞:爬、笑、跳、亮。

  教學過程:

  (一)、觀察背景圖引入,激發幼兒學習詩歌的興趣1、出示背景圖,引出詩歌名稱師:老師今天帶來了一幅好看的圖畫,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好嗎?圖上面有什么啊?

  小結:"在藍藍的天空上有一輪金色的太陽,在金色的陽光照耀下有小溪流、有房子、有花兒,還有一個媽媽。其實這幅畫里藏著一首好聽的詩歌,詩歌的名字就叫《陽光》"(二)教師用富有激情的聲音朗誦,讓幼兒感受詩歌明朗、歡快的節奏,并理解詩歌的畫面1、聽錄音磁帶,讓幼兒感受詩歌的節奏。

  提問:"聽完這首詩歌,你們的感覺是什么樣?

  2、借助教具,教師有感情朗誦詩歌第二遍,幫助幼兒理解詩歌的畫面。

  提問:"陽光先照在什么地方呢?""接著陽光又照在什么地方?""陽光再照到什么地方呢?""最后陽光照在什么地方?"小結:"陽光先照在了窗上,接著照在了花上,又照在了溪上,最后啊,照在了媽媽的眼里。"3、教師第三遍朗誦詩歌,引導幼兒理解詩歌內容并掌握詩歌中的幾個動詞。

  提問:"陽光,在什么上爬著?""陽光,在什么上笑著?""陽光,在小溪上怎么樣?""陽光在媽媽的眼里又是怎么樣?"(教師逐一提問個別幼兒,要求幼兒用詩歌的原句來回答老師的問題,幼兒回答后,請全班幼兒一起念一遍原詩句。)提問:"為什么說陽光在窗上爬著?在花上笑著?在溪上跳著?在媽媽的眼里閃著?"(三)幼兒學習朗誦詩歌1、借助掛圖,幼兒嘗試完整地朗讀詩歌。

  2、幼兒第二遍完整地朗誦詩歌。

  3、有感情地跟老師朗誦4、請個別幼兒朗誦詩歌。

  (四)帶領幼兒到戶外感受陽光,找找陽光都照在了那里。

  活動延伸幼兒把尋找到的"陽光"畫下來,至少要四樣,為下次活動的仿編"陽光" 的詩歌做準備。

《陽光》教案2

  教學目標:

  1、參與制造人工彩虹實驗,知道太陽光是由七種色光組成的,了解物體的顏色是由物體所反射的光的顏色所決定的。

  2、能對本小組的設計進行改進和完善,對其他小組的設計提出合理的建議。

  3、養成在實驗過程中能認真觀察、積極思考、發現新問題的好習慣。

  其中組織學生參與實驗,觀察實驗現象,分析實驗結論是教學重點,設計提出研究問題、實驗方案是教學難點。

  教學流程:

  (一)問題導入、激發探究

  1、談話:利用光的直線傳播和光的反射原理,我們解決了生活中許多地方的采光問題,還設計了自己的“陽光小屋”。你設計的“陽光小屋”是什么樣子的?還有什么問題嗎?說給大家聽聽。

  2、學生匯報設計的陽光小屋和問題

  3、教師小結,提出新的研究問題——怎樣才能是我們的陽光小屋充滿色彩?

  設計意圖:問題來源于生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是科學探究活動中的基礎,學生經歷了陽光小屋設計,學生在匯報交流中總結了小屋的特點,一是陽光要充足,二是通風效果好,教師因勢利導,引導學生提出“怎樣讓小屋充滿色彩?”,探究問題自然生成,能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

  (二)實驗導學、交流導疑

  1、引入實驗:學生閱讀課本25也中的資料卡——課件欣賞圖片——匯報收獲和啟示

  2、小組實驗(一)——制造人工彩虹

  ——教師演示實驗,激發學生參與實驗的欲望。

  ——介紹實驗材料,展示實驗要求(實驗材料:三棱鏡、手電和白色紙板;實驗要求:①在準備的實驗材料里找出實驗所需的器材:手電、白紙片和三棱鏡。②實驗中認真觀察,把看到的現象記錄下來。③實驗后小組討論,根據觀察的現象對陽光的顏色做出結論。)

  ——小組實驗,觀察現象,分析結論

  ——匯報展示,在交流中理解光的色散現象和光的顏色(光是由七種色光組成的,并且是按照紅、橙、黃、綠、青、藍、紫的序列排列的)。

  設計意圖:把學生置于實驗探究活動。學生探究怎樣讓小屋充滿色彩,一是感到突然或者困難,教學時利用課本中的資料和彩虹圖片做啟示,學生會有新的想法,把陽光變成彩虹,便自然引入“制造人工彩虹實驗”,直接要求學生實驗,也會是一籌莫展,以演示實驗示范、展示要求規范實驗、匯報交流突出探究,讓實驗順利進行,并能有所收獲。

  3、小組實驗(二)——物體的顏色

  ——問題引導,紅花綠葉這些物體的顏色又是怎樣形成的呢?

  ——小組實驗:將人造彩虹投射到不同顏色的紙板上,紙板會呈現什么顏色?

  ——全班交流,解開疑惑

  ——引導小結,歸納結論(課件展示)

  設計意圖:實驗是驗證猜想的有效方式。學生把普通白光分離出七色光后,便會對物體的顏色產生疑問,有了前一個實驗和猜想的基礎,讓學生自己設計并進行實驗,將實驗探究引向深入,能激活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三)檢測導練、知識應用

  應用解釋現象:

  1、夏天人們都喜歡穿淺顏色衣服,特別是白色的,不喜歡穿深色衣服,特別是黑色的。這是為什么?

  2、房間里人們為什么總喜歡把墻壁刷地又光滑又白?

  3、彩虹是怎樣形成的?

  設計意圖:知識在應用中鞏固。學生探究了有關陽光的顏色組成和物體的顏色知識,這一環節主要是讓學生把探究出得知識應用于生活,起到應用、檢測和鞏固的作用。

  (四)交流總結、拓展延伸

  1、匯報收獲,體驗成功

  2、實驗延伸:用平面鏡和水做實驗在制彩虹。

  設計意圖:在匯報收獲時體驗成功,在閱讀“知識鏈接”延伸,在要求繼續研究中拓展。

《陽光》教案3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會寫6個生字:媽、奶、午、合、放、收。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的內容。

  過程與方法

  熟讀課文,以小組為單位自主學習,著重理解“棉鞋里的陽光”,學會關心長輩、體貼他人。

  教學重點:

  認字、寫字和自讀自悟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從媽媽幫奶奶曬棉被的行動感染小峰,小峰也自覺為奶奶曬棉鞋中,悟出尊老敬老的新風尚。

  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激發興趣。

  1、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特地為你們帶來一個精彩的謎語,相信你們肯定會喜歡。

  (課件出示謎語)

  看得見,摸不著,白天有,晚上無,晴天有,陰天無,萬物生長全靠它。謎底是:

  2、師:下面,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與太陽有關的課文——棉鞋里的陽光,請你們伸出小手,跟老師一起來寫課題。板書課題:7、棉鞋里的陽光

  二、檢查預習,了解情況。

  通過預習,你們知道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事情嗎?(學生回答預設:課文主要講了媽媽為奶奶曬棉被,小峰為奶奶曬棉鞋的事。)

  三、學習生字,加深體驗。

  1、(課件出示田字格里的生字:媽 奶 午 合 放 收)

  師:小老師帶讀生字

  師:你是用什么方法認識這些生字的?

  (學生爭先恐后地說一說:如:“媽”字用加一加的方法記憶,女+馬=媽,

  “合”字是人一口等)

  2、口頭組詞、造句

  3、書寫生字

  A、師:同學們觀察一下,這些生字的結構是怎樣的?(學生觀察發言:

  媽、奶、放、收是上下結構;合是上下結構。)

  B、師:下面我們重點來學習“媽”、“合”字的寫法,請同學們看好這兩個字的筆畫順序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好嗎?

  (教師示范書寫,學生觀察,跟著書空)

  C、學生描紅、寫字,教師指導點撥。

  (設計意圖: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方法識字、寫字,為熟讀課文,理解課文內涵打基礎的同時,培養了學生的識字能力。)

《陽光》教案4

  教學目標

  朗讀課文、發揮想象、感受陽光的作用,激發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體會時間的寶貴。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環節

  一、游戲激趣,復習導入

  1、今天我請來了一位動物王國的朋友(課件)──小老虎,他呀想考考我們班的小朋友,你們能接受住考驗嗎?(課件)出示生字

  (1)誰想來試試,你還能給它找個朋友嗎?

  (2)小朋友可真行啊,那你能從那么多的生字里面選擇一個或幾個字來說一句話嗎?

  (3)看小朋友說得那么起勁,小老虎也寫了一句話

  金子比陽光像更寶貴金子陽光。

  A、請小朋友自由的讀一讀。

  B、此時你想對小老虎說些什么啊?

  C、那你能幫他改一改嗎?

  (課件)陽光像金子,陽光比金子更寶貴。

  D、你們同意嗎?那讓我們一起來響亮地讀一讀,告訴小老虎吧!

  二、討論、研讀句子

  就因為小老虎,不知道金子和陽光究竟是怎樣的,才鬧了今天這個笑話,不過我相信我們班的小朋友個個都是能干的小老師,一定能幫助小老虎認識金子和陽光的。

  1、誰來告訴他金子是怎樣的?

  2、陽光像什么呢?(齊答)對啊,陽光像金子,很美,也很寶貴,那么就讓我們一起帶著小老虎走進課文,去考察一下(課件)、課文的哪些地方讓我們感受到美麗、感受到陽光的作用很大。(指名讀題)

  3、下面就請你們四人小組合作,從課文中找出一句或幾句話去學一學。

  三、交流、匯報

  哪個小組愿意來說一說。

  (1)陽光象金子,灑遍田野、高山和小河。

  A、指名說。(看課件)

  B、小朋友看了這些畫面,你想說些什么啊?

  C、那你現在最想做什么?

  D、自由地讀一讀,如果你覺得讀得不過癮,還可以做做動作。(動作演示理解灑遍)

  E、誰愿意來美美地讀一讀,還有誰想讀,哇,那么多小朋友都想讀啊,那就讓我們一起來美美地來讀給各位在做的老師聽聽吧。

  (2)“田里的禾苗,因為有了陽光更綠了”

  A、你為什么這么讀?

  B、看看還有哪位小朋友能讀得更綠一點。

  C、此時你是受陽關哺育的禾苗你想說些什么呢?那你能用朗讀把它表現出來嗎?

  (3)山上的小樹,因為有了陽光,更高了。你能把它美美的來讀一讀嗎?還有誰比他讀得更好。

  (4)河面閃著陽光,小河就象長長的錦緞了。(課件)

  A、同桌討論一下,有什么不明白的嗎?

  B、理解“錦緞”,實物投影,那老師不明白了,怎么把小河當成錦緞了呀。理解的基礎上再指導朗讀,讀出自己獨特的感受,自由讀讀、個別讀、齊讀。

  (5)早晨,我拉開窗簾,陽光就跳進了我的家。

  A、請小朋友自己讀一讀,說說你感到陽光怎么樣?(可愛)

  B、你從哪兒看出來的嗎?(引導學生做做動作,感受陽光的可愛)并指導朗讀。

  三、擴展

  1、剛才小老虎學得可認真拉,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動手來畫一幅陽光下的美景圖,送給小老虎吧,如果你還想對小老虎說些什么就請你動手把它寫下來。

  2、交流,實物投影,學生介紹自己的作品。

  四、總結全文

  今天小老虎的收獲可真不少啊,這都是因為有了小朋友的幫助,他才知道原來陽光是那么的美麗,世間萬物都享受著陽光,可是小老虎還有一點不明白,為什么陽光比金子更值錢、更寶貴呢?你們愿意下節課繼續去幫助它解決這個問題嗎?

《陽光》教案5

  教學目標:

  1、鞏固本課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的內容,感受陽光的美麗和頑皮,產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學習課文,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體會陽光的頑皮、大自然的美麗。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課題

  (播放音樂,師在音樂聲中描述:)同學們,在上課之前我們一起來聽一段音樂。清晨,一輪金色的太陽從東方慢慢地升起來,陽光立刻灑遍了田野、高山和小河,啊!陽光,你早!聽,鳥兒唱起了歡快的歌!看,禾苗、小樹、小河在向陽光招手!我往外一看,哎呀,陽光一下子跳進了我們的校園!我想和陽光握手,陽光用它那溫熱的大手撫摸我的手心!同學們,你們喜歡陽光么?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三課《頑皮的種子》

  二、復習生字。

  出示課件,生字以及詞語,請學生分組讀,比賽讀,讀。

  三、學習課文。

  1. 教師范讀。

  (出示課件)請大家齊讀課題 3頑皮的陽光,孩子們,趕快把書翻到 24頁,聽老師讀讀課文。邊聽邊想,這篇課文一共有幾個自然段?相信大家能做到專心看書,認真傾聽。

  2. 自由朗讀。 孩子們,這篇課文有幾個自然段?對,有4個自然段。老師已經讀過了,那么你們會讀么?請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四、理解感悟,熟讀成誦

  1.學習第一自然段。我們一起來看課文的第一自然段。請學生舉手讀課文。 孩子們,讀完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陽光像什么?哦,你知道了陽光像個頑皮的小男孩。( 出示“陽光像個頑皮的小男孩。”)那么陽光是怎么頑皮的呢?我們一起來看第二自然段。

  2.學習第二自然段。請學生朗讀。提問:那么,你從哪些 字看出了它的頑皮呢?(爬 跳 探 看 )這幾個字不僅寫出了陽光的頑皮,也是動詞。我們一起再來帶著喜悅之情來讀一下課文。 孩子們,頑皮的陽光跳上窗臺跟小朋友打完招呼,又到哪去了?對,它又溜進了花園里。(圖片:花園)陽光溜進了花園里又是怎樣調皮的?請你讀讀課文的第三自然段,用筆圈出寫陽光動作的詞語。你圈了哪些詞?(溜進 藏在掛在)。陽光啊,悄悄地溜進花園,趕緊藏在露珠里,生怕被大家發現了。可是我們還是看到他了,因為他掛在了花兒的臉上!“溜” 的意思就是悄悄地、小心地、不引人注意地。“溜、藏、掛”這些詞最能看出陽光的頑皮。自己先練習讀好這段話,等會兒我請最能干的小朋友來讀給大家聽聽。誰來讀給大家聽?好,請你來!恩,我從你的朗讀中感受到了陽光的頑皮!

  告別了花園,頑皮的陽光又到哪兒去了?對,陽光鉆進了小河里。(圖片:小河)請小朋友自己讀讀課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運用我們剛才的學習方法,自己學習這一自然段。這次呀,頑皮的陽光還鉆進小河里,劃著樹葉船,跟著小魚去旅行。你們圈出了哪些寫陽光動作的詞語?(勾鉆(進) 劃(著) 跟(著) 旅行)

  “鉆進、劃著、跟著”三個動詞能讓我們感受到陽光在快樂地旅行,朗讀時,要讀得輕松、歡快點。我們一起來讀讀吧! 孩子們,陽光可真頑皮,一會兒溜進花園里,一會兒又鉆進小河里,就是因為它這么頑皮,我們大家才喜歡他,對嗎?我們只要讀好這些描寫陽光動作的詞就能表現出陽光的頑皮。那就讓我們來讀讀最后一個自然段吧!

  頑皮的陽光還會去哪兒呢?恩,頑皮的陽光還會灑遍田野,讓禾苗更綠,讓小樹更高;陽光還會跑到我們每個小朋友的身上,讓我們健康快樂地成長;(配圖片)陽光可真夠頑皮的,一會兒爬上樹梢、跳上窗臺,一會兒又溜進花園,鉆進小河,剛才我們在課文里勾的都是表示陽光動作的詞語,下面這些詞語也是表示“干什么”的 ,一起讀一讀吧!(出示課后詞語)爬山 跳繩 溜冰 劃船 鉆山洞 掛書包 聰明的你能試著再說幾個這樣的詞語嗎?(課件出示) 跳舞 唱歌 走路 背書包 看電視

  五、小結

  孩子們,(出示課件)是陽光給了我們生命,給我們帶來了光明和希望,它比金子更寶貴,我們要珍惜陽光,在陽光的照耀下健康幸福地成長!

  六、近義詞

  頑皮—調皮 清晨—清早 旅行—旅游

  七、反義詞

  清晨—傍晚 進—出 上—下

  八、指導書寫。

  1.請學生在作業本上書寫本節課生字。

  2.書寫生字時字體工整干凈。

  3.寫字時坐姿要正確。

《陽光》教案6

  主題目標:

  1、懂得做人要自尊、自愛,有羞恥感,要愛惜自己的名譽。

  2、學習反省自己的生活行為。

  主題重點:

  懂得做人要自尊、自愛,有羞恥感,要愛惜自己的名譽。

  活動準備:

  收集古今愛惜自己名譽的人物故事。

  活動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活動內容:愛惜自己的名譽

  活動要求:

  1、引導學生正確辨析虛榮和追求好名聲。

  2、幫助學生明白,好名聲背后是個人的努力,因此要想贏得好名聲還是靠自己。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板書:愛惜自己的名譽

  2、故事導入:閱讀P14頁或聽老師講郭鳴和馮新的故事,思考:好名譽從哪里來?

  3、學生交流

  4、教師小結:樂于助人、嚴于律己、誠實守信……都能獲得好名聲、好名譽。

  板書:樂于助人、嚴于律己、誠實守信……都能獲得好名聲、好名譽。

  為了獲得好名譽,你做過哪些努力?全班交流自己獲得好名譽的故事。

  5、辨析:閱讀P15頁,我們身邊有這種現象嗎?你怎么看,怎么做?

  小結:獲得好名聲的正確途徑:好名聲背后是個人的努力。虛榮與名譽是有區別的。

  板書::好名聲靠個人努力

  讀名言:愛惜衣裳要從新的開始,愛惜名譽要從幼小時起。

  6、故事會:學生談感受。

  7、活動拓展:請同學講一講“他眼中的你”是什么樣子?

  第二課時

  活動內容:

  知恥而后勇

  活動要求:

  1、 鼓勵學生講出自己的錯誤。

  2、幫助學生梳理本單元學習的知識,并根據自己實際情況來改正缺點,自我完善。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P17頁,板書:知恥而后勇

  2、故事導入:閱讀P17頁,聽老師講故事。

  設想一下 :叢林會怎么做?為什么?

  3、學生交流:你有過類似的錯誤而使你感覺不安和愧疚希望彌補的經歷嗎?

  4、小結:每個人在做錯事之后會感到愧疚和不安,正是這種愧疚和不安令人能夠及時改正自己的錯誤,這是難能可貴的。這就是羞恥心。

  讀“名言集錦”P17頁。

  5、閱讀教科書P18頁,當你做錯了事,有了愧疚之意,你有勇氣承認嗎?為什么?

  6、小組交流:如果承認了錯誤卻并沒有得到兩結合寬恕,你下次還會選擇承認嗎?為什么?講出你的故事。

  7、全班交流:如果承認了錯誤卻并沒有得到兩結合寬恕,你下次還會選擇承認嗎?

  8、小結:犯了錯誤能主動承認是勇敢的表現,即使受到懲罰也是為自己的行為承擔后果,我們因此會獲得一份心安。

  板書:主動承認——勇敢——心安

  9、故事會:說說你知道的知恥而后勇的故事。

  10、小結:一個人在做出事之后選擇承擔責任和改正,這是難能可貴的。

  11、復習回顧:在本單元的學習中,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小結:做一個陽光少年需要健康的體魄、積極的心態、良好的人際關系等等。

  板書:陽光少年:健康的體魄、積極的心態、良好的人際關系

  全班交流:做一個陽光少年還要具備哪些條件?

  小結:還需要品行端正、內心美好,勇于探索、做事有主見,衣著大方、舉止禮貌……

  12、制定交流陽光行動計劃。

  13、朗讀詩歌P20頁。

  14、講故事:我心中的陽光少年。

  15、活動拓展:將自己的陽光行動計劃告訴家人。

  板書設計: 3、陽光少年知榮辱

  主題一:愛惜自己的名譽

  樂于助人、嚴于律己、誠實守信……都能獲得好名聲、好名譽。

  好名聲靠個人努力

  主題二:知恥而后勇

  主動承認——勇敢——心安

  陽光少年:健康的體魄、積極的心態、良好的人際關系……

《陽光》教案7

  教材分析:

  從題目上看是一篇論事的文章,學習論事的文章就要抓住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在事件的敘述中體會人物的思想性格和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題目為一個動賓短語,謂語的詞“送”,賓語“陽光”,讀了這個題目我們也許會想:是誰送陽光呢?送陽光給誰呢?為什么要送陽光呢?陽光如何送呢?送的結果又怎樣呢?學生有了這些疑問,正是這個題目的表達效果。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10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

  3、通過閱讀,學習苗苗關心、幫助他人的品質,養成關心他人,樂于助人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能感受文中散發的濃濃的親情,懂得關心長輩,學會體貼長輩。

  教學過程:

  1、設疑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陽光會帶給你什么樣的感受?你給別人送過陽光嗎?有一個叫苗苗的小女孩就送陽光,你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嗎?那就請同學們來閱讀課文。

  2、初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1)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熟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2)采用多種形式朗讀課文,正音,標出自然段。

  (3)范讀課文,加深對課文感情的體會。

  3、細讀課文,感悟內容。

  (1)自由讀課文第一自然段,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重點指導:①苗苗沐浴在陽光中的情景。

  ②當苗苗看到裙子里充滿陽光時會怎么想?然后又是怎么做的?

  (3)指導學生閱讀第三、四自然段。

  在讀中體會:苗苗把陽光帶回家后發生了什么事?苗苗包得嚴嚴實實的陽光怎么沒有了呢?而奶奶為什么說沒有丟?讓學生邊讀邊圍繞這些問題展開討論和合理的想象,體會苗苗是一個什么樣的孩子?奶奶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①用“一就”說話(體會急切心情)

  ②聯系課后說的內容:奶奶后來說的話是什么意思,談談自己的理解。

  4、升華主題。

  (1)你學完這篇課文后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2)你以后也會給別人送“陽光”嗎?

  5、讓學生表演這個故事。

《陽光》教案8

  教學目標

  朗讀課文、發揮想象、感受陽光的作用,激發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體會時間的寶貴。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環節

  一、游戲激趣,復習導入

  1.今天我請來了一位動物王國的朋友(課件)──小老虎,他呀想考考我們班的小朋友,你們能接受住考驗嗎?(課件)出示生字

  (1)誰想來試試,你還能給它找個朋友嗎?

  (2)小朋友可真行啊,那你能從那么多的生字里面選擇一個或幾個字來說一句話嗎?

  (3)看小朋友說得那么起勁,小老虎也寫了一句話

  金子比陽光像更寶貴金子陽光。

  a、請小朋友自由的讀一讀。

  b、此時你想對小老虎說些什么啊?

  c、那你能幫他改一改嗎?

  (課件)陽光像金子,陽光比金子更寶貴。

  d、你們同意嗎?那讓我們一起來響亮地讀一讀,告訴小老虎吧!

  二、討論、研讀句子

  就因為小老虎,不知道金子和陽光究竟是怎樣的,才鬧了今天這個笑話,不過我相信我們班的小朋友個個都是能干的小老師,一定能幫助小老虎認識金子和陽光的。

  1.誰來告訴他金子是怎樣的?

  2.陽光像什么呢?(齊答)對啊,陽光像金子,很美,也很寶貴,那么就讓我們一起帶著小老虎走進課文,去考察一下(課件)、課文的哪些地方讓我們感受到美麗、感受到陽光的作用很大。(指名讀題)

  3.下面就請你們四人小組合作,從課文中找出一句或幾句話去學一學。

  三、交流、匯報

  哪個小組愿意來說一說。

  (1)陽光象金子,灑遍田野、高山和小河。

  a、指名說。(看課件)

  b、小朋友看了這些畫面,你想說些什么啊?

  c、那你現在最想做什么?

  d、自由地讀一讀,如果你覺得讀得不過癮,,還可以做做動作。(動作演示理解灑遍)

  e、誰愿意來美美地讀一讀,還有誰想讀,哇,那么多小朋友都想讀啊,那就讓我們一起來美美地來讀給各位在做的老師聽聽吧。

  (2)“田里的禾苗,因為有了陽光更綠了”

  a、你為什么這么讀?

  b、看看還有哪位小朋友能讀得更綠一點。

  c、此時你是受陽關哺育的禾苗你想說些什么呢?那你能用朗讀把它表現出來嗎?

  (3)山上的小樹,因為有了陽光,更高了。你能把它美美的來讀一讀嗎?還有誰比他讀得更好。

  (4)河面閃著陽光,小河就象長長的錦緞了。(課件)

  a、同桌討論一下,有什么不明白的嗎?

  b、理解“錦緞”,實物投影,那老師不明白了,怎么把小河當成錦緞了呀。理解的基礎上再指導朗讀,讀出自己獨特的感受,自由讀讀、個別讀、齊讀。

  (5)早晨,我拉開窗簾,陽光就跳進了我的家。

  a、請小朋友自己讀一讀,說說你感到陽光怎么樣?(可愛)

  b、你從哪兒看出來的嗎?(引導學生做做動作,感受陽光的可愛)并指導朗讀。

  三、擴展

  1.剛才小老虎學得可認真拉,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動手來畫一幅陽光下的美景圖,送給小老虎吧,如果你還想對小老虎說些什么就請你動手把它寫下來。

  2.交流,實物投影,學生介紹自己的作品。

  四、總結全文

  今天小老虎的收獲可真不少啊,這都是因為有了小朋友的幫助,他才知道原來陽光是那么的美麗,世間萬物都享受著陽光,可是小老虎還有一點不明白,為什么陽光比金子更值錢、更寶貴呢?你們愿意下節課繼續去幫助它解決這個問題嗎?

《陽光》教案9

  一、設計思路:

  《陽光》講述了小姑娘英子把陽光包起來送給腿腳不便的奶奶的故事,文章簡短生動,真實感人,“把陽光包起來”這種做法看起來稚嫩可笑,但恰恰是從這天真的想法、做法中,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一顆真摯的愛心。教學時,應該抓住英子的一言一行,深入體會英子純真的感情,深切地領悟:英子的一片孝心就像這陽光一樣溫暖著奶奶的心,從而讓學生受到思想的熏陶。

  二、教學目標:

  (一)學會抓住主要詞句體會人物思想感情。

  (二)理解課文內容,感受英子對奶奶的一片孝心,從中受到思想熏陶。

  (三)掌握本課八個生詞,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三、重點難點:

  (一)重點:理解課文內容,感受英子的一片孝心。

  (二)難點:理解“陽光跑到心里”的含義。

  四、教學準備:

  課件、生字卡

  五、教學時間:

  2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課件導入,進入情境。

  1、課件展示畫面:大地沐浴著燦爛的陽光,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草地里開滿了花兒,芬芳撲鼻,小鳥在天空飛翔。英子來到綠茵茵的草坪上坐下來。

  2、指名說畫面內容,談談感受。

  3、陽光多么美好啊!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課文《陽光》。

  4、圍繞陽光,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自由讀課文,指名說說。

  (二)理解課文,深入體會

  1、英子的想法

  (1)文中哪些段寫出了英子的想法,指名讀第三、四自然段,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2)出示句子:

  看著這可愛的陽光,英子的心里閃出一個美妙的想法:“多好的陽光啊!我要把它帶回去,作為禮物送給奶奶。”

  (3)輕聲讀句子,英子的想法美妙在哪里?為什么?

  (4)“美妙”可以換成別的詞嗎?

  2、英子的行動

  (1)英子一想到這就馬上行動起來,指名讀第三自然段。

  (2)課件出示:

  英子把陽光緊緊地包在裙子里,帶回家去。

  英子把陽光包在裙子里,帶回家去。

  ①先出示兩個句子,找出不同,再讀讀句子,去掉“緊緊地”行嗎?為什么?

  ②從“緊緊地”這個詞你知道了什么?

  學生甲:英子做得非常認真。

  學生乙:英子很小心,生怕陽光跑了。

  學生丙:英子特別想把陽光帶回去,幫奶奶實現愿望。

  (3)你能把英子這種心情讀出來嗎?

  3、事情的結果

  (1)英子滿懷希望地把陽光送給奶奶,結果怎樣?請A組的同學讀第五自然段。

  (2)陽光不見了,英子簡直要哭出聲來,這是一種什么樣的心情?

  學生甲:英子非常傷心,她的禮物不見了。

  學生乙:英子非常失望,把陽光帶給奶奶的想法成了泡影。

  學生丙:英子十分著急,真想把陽光給找回來。

  (3)陽光不見了,英子傷心,失望,著急,你能把這種心情讀出來嗎?先自己練習讀,再四個同學一組,組內練一練,練好了,老師抽兩個組,派代表來比賽,看誰讀得最好。

  (4)小組代表比賽讀,評價。

  一個學生站起來說,老師,這段話要分兩種語氣讀,“可是”前面是英子打開裙子準備把陽光送給奶奶,要高興地滿懷希望地讀,“可是”后面再讀得著急又難過。

  師:你體會得很深刻,你很會讀書,請你讀給大家聽好嗎?

  (以評促讀,更加深了對英子一片愛心的理解。)

  4、理解奶奶的話

  (1)課件展示畫面:奶奶久久地把英子抱在懷里安慰著英子。

  (2)陽光跑到了你的心里,也跑到了我的心里,這是什么意思?英子心里裝的是什么?奶奶心里有什么?

  學生甲:英子心里裝的是奶奶,裝的是對奶奶的一片孝心。

  學生乙:英子愛奶奶,奶奶心里當然很高興,像見到陽光一樣。

  (3)師:是啊,英子沒帶回來陽光,卻帶回來了一片孝心,奶奶能不高興嗎?英子的孝心就是送給奶奶最好的禮物,就像陽光一樣可愛。(板書:孝心)

  (三)拓展延伸

  請你幫英子想想辦法,怎樣才能把陽光送到奶奶那里去?

  七.板書設計

  陽光

  孝心

  英子 奶奶

《陽光》教案10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也、長、山、出”4個字。認識2個筆畫“ 、 ”和一個偏旁“ ”。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感受陽光的美好與寶貴,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和識字。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最后一段的意思。

  教學準備:

  1、小黑板、生字卡。

  2、布置學生課前觀察陽光,感受陽光。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總71電61

  一、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也、長、山、出”4個字。認識2個筆畫“ 、 ”和一個偏旁“ ”。

  二、教學重點:朗讀課文和識字。

  三、教學難點:理解課文最后一段的意思。

  四、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出示課文插圖:太陽從連綿起伏的群山背后冉冉升起,由紅彤彤逐漸變得亮晶晶。你們看,紅紅的太陽照亮了什么地方?(學生自由說)

  2、板書課題,學習“陽”字,認識“ ”旁。

  (二)、初讀課文

  1、聽課文錄音(配樂)。

  2、指5名學生逐段試讀課文,評議。

  3、同桌讀。

  (三)、識字

  這些生字娃娃排著隊走遍了陽光照射的每一個角落。現在我們看看,他們藏在課文的什么地方?

  1、學生在文中圈畫生字,讀一讀。

  2、同桌互讀生字卡片。

  3、交流:哪個生字最難記?

  游戲:登山看日出。

  (四)、學習課外1—4自然段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讀句子,說說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明白的。

  運用電教手段演示“陽光像金子”。

  理解“灑遍”一詞。

  (2)指導朗讀。

  2、學習2、3、4自然段。

  (1)教師范讀。

  (2)小組自讀后,選擇大家喜歡的段落進行學習、討論、交流。

  (3)匯報、展示、質疑。隨機出示句子:

  田里的禾苗,綠了。山上的小樹,高了。

  田里的禾苗,因為有了陽光,更綠了。山上的小樹,因為有了陽光,更高了。

  小組派代表說說對句子的理解,其他學生可以補充。

  小組派代表朗讀,比賽讀,評議。

  指導朗讀。

  (4)河面閃著陽光,小河就像長長的錦緞了。

  小組派代表說說對這句話的理解。

  讓學生感受河面上波光粼粼、想綠色錦緞般美麗。并思考:你覺得它(小河)還像什么?

  匯報、評議,指導朗讀。

  (5)早晨,我拉開窗簾,陽光就跳進我的家。

  指小組讀,說說為什么喜歡這句話。

  看插圖,觀察小女孩的神情,感受陽光的美好。

  指導朗讀。

  (6)誰也捉不住陽光,陽光是大家的。

  齊讀句子。

  小組派代表質疑解疑。

  指導朗讀。

  (五)、有感情地練讀、朗讀

  (六)、擴展練習:說說陽光可愛嗎?為什么?

  五、作業布置:回家向爸爸媽媽說說陽光可愛嗎?為什么?

  六、板書設計:也、長、山、出

  七、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總72電62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感受陽光的美好與寶貴,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學重點:朗讀課文和識字。

  三、教學難點:理解課文最后一段的意思。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認讀生字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1—4自然段。

  (二)、學習五自然段

  1、指學生朗讀,評議。

  2、小組討論: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交流、評議。

  (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1、齊讀課文,注意有感情。(配樂)

  2、評選朗讀能手。

  背誦全文。

  (1)出示課文插圖,教師指插圖,指導背誦。

  (2)想象畫面,同桌互背,指正。集體背誦。

  (四)、表演唱《七色花》

  (五)、指導寫字

  1、出示“我會寫”。學生觀察后,自由說怎樣才能寫好這些字,學生示范寫、評議。

  2、展示學生作業,點評。

  (六)、讀讀說說

  1、開火車認讀帶有“日”字旁的字。

  2、教師隨意指字,學生組詞,比比誰是“組詞大王”。

  (七)、擴展活動

  畫一幅畫,表現陽光的美好。

  五、作業布置:

  1、寫出帶有下列偏旁的字各三個。

  日—( )

  火—( )

  2、組詞。

  像( ) 拉( ) 長( )

  早( ) 野( ) 金( )

  3、有感情背誦課文。

  六、板書設計:日 火

  七、課后反思:

《陽光》教案11

  【情景說明】

  一年級的教學目標里有一條是:“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這既是重點,也是難點。特別是有感情地朗讀,許多學生讀起書來沒有輕重之分,拖聲拖調地唱讀。如何讓學生做到有感情地朗讀呢?除了范讀、領讀之外,還有別的辦法嗎?我想是不是還可以結合課文內容的理解來啟發學生如何朗讀呢?于是在課堂上,我注意抓住文章的重點詞和重點句來指導學生朗讀,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棉鞋里的陽光》是一年級下學期第二單元里的一篇課文。文章記敘了媽媽格外體貼年邁的奶奶,把老人的棉被曬一曬,讓她睡得更暖和;賢淑的舉動影響著幼小的心靈,小峰也學著媽媽的樣子,幫奶奶曬棉鞋。陽光鉆進了棉被,鉆進了棉鞋,溫暖了奶奶的身體;小峰母子倆的孝心也隨著陽光溫暖著奶奶的心。這是一篇充滿家庭溫暖的短文。

  課文的教學目標是:認識“棉、照”等13個生字,會寫“媽、奶”等6個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有關心長輩的愿望,學會體貼長輩。教學的第一課時完成識字;把課文讀正確;并學會寫“午、合、放、收”這四個字。下面具體展示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

  一、設計思路:

  抓住文章中的重點詞指導學生朗讀。

  二、教學重點及難點:

  體會重點詞的含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詞句理解課文內容;

  2.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有關心長輩的愿望,學會體貼長輩;

  四、教學準備:用小黑板寫好課文中人物的語言以及難讀的長句。

  【教學過程】

  一、 復習生字。

  1.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生字詞,你們都記住了嗎?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注意把生字的字音讀準。[把生字放在課文中,讓學生在語言環境中識記生字。]

  2. 以開火車的形式抽卡片認讀生字,注意正音。

  二、 理解課文,朗讀感悟。

  1. 學習1—4自然段。

  (1) 指名讀1-4自然段,其他同學看書中的插圖。

  (2) 小黑板出示媽媽和小峰的對話,指名一位同學上臺用“——”劃出媽媽的話,用“~~”劃出小峰的話。其他同學在書中劃。

  對話如下:

  小峰問媽媽:“奶奶的棉被一點兒也沒濕,干嗎要曬呢?”

  “棉被曬過了,奶奶蓋上會更暖和。”媽媽說。

  “為什么呢?”小峰又問。

  媽媽說:“棉被里有棉花,讓陽光鉆進棉花里,你說暖和不暖和?”

  (3) 評議劃得是否正確,并告訴學生人說的話是在兩個引號之間的部分,教師簡介引號的作用。

  (4) 同學們在家里問爸爸媽媽問題時是用什么語氣呀?(好奇、疑問)

  爸爸媽媽又是用什么樣的語氣回答你們呢?(耐心、親切)

  請同學們試著讀讀媽媽和小峰的對話,想想該用怎樣的語氣讀。

  (5) 指名學生和老師一起讀媽媽與小峰的對話,大家評議。

  (6) 同桌分角色朗讀媽媽和小峰的對話。

  (7) 我發現有的同學在讀媽媽的話時,把“更”字讀得很重,你們為什么要這樣讀呢?(棉被本來就暖和,媽媽一曬就更加暖和了。)

  (8) 你們從“更”字體會出媽媽是個怎樣的人?(細心、體貼)

  [在具體的品詞品句中讓學生感悟到人物的品質。]

  2.學習第5自然段。

  (1) 媽媽把棉被曬過了,奶奶午覺時有什么感覺呢?指名讀第5自然段。

  (2) 請同學們用“==”標出奶奶說的話(“這被子真暖和。”)

  (3) 奶奶躺進被窩時有什么感覺呢?你們能用書上的一個詞來回答嗎?(舒服)

  (4) “舒服地合上眼睛”是怎樣的呀?大家在座位上表演一下。

  [讓學生用表演的形式感覺一下奶奶舒服的感受,學生體會會更加真切。]

  (5) 讓學生帶著“舒服”地感覺讀奶奶的話。

  3. 學習6-8自然段。

  (1) 奶奶睡著了,小峰想了些什么,又做了些什么呢?指名讀6自然段。

  (2) 小黑板出示第6自然段,學生回答。(小峰想:奶奶的棉鞋里也有棉花……,他輕輕地把奶奶的棉鞋擺在陽光曬到的地方。)

  (3) 小峰想的話后面的六點是什么?(省略號)

  (4) 老師解釋這兒的省略號(這兒的省略號是把小峰還想到的給省略了。)

  (5) 你們猜猜看,小峰還想到了些什么,使他會幫奶奶曬棉被呢?

  (小峰想到早上媽媽給奶奶曬棉被,讓陽光鉆進棉花里,奶奶蓋上更暖和了,奶奶的棉鞋里也有棉花,如果讓陽光鉆進棉鞋里,那穿上后也會更加暖和。)

  [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是媽媽的行為影響了小峰,所以小峰也學著媽媽的樣子,幫奶奶曬棉鞋。]

  (6) 小峰是怎樣給奶奶曬棉鞋的?(輕輕地)

  (7) 為什么要“輕輕地”呢?(生怕把奶奶吵醒了)

  (8) 你覺得小峰是個怎樣的孩子?(關心、體貼長輩,非常細心)

  (9) 你們有沒有像小峰這樣,關心體貼長輩?[聯系生活觸發他們愛老敬老的美好心靈。]

  (10) 奶奶醒了后,說了些什么呢?指名讀奶奶的話。(“咦,棉鞋怎么這么暖和?”)

  (11) 你們猜猜看,奶奶當時的心情會是怎樣的? (驚喜,是誰幫我曬了棉鞋呢?)

  (12) 假如你是小峰,你聽了奶奶的話后,會是怎樣的心情?(開心、愉快)

  (13) 請你們帶著開心、愉快的心情讀第八自然段。

  4.總結全文

  (1) 假如小峰現在就站在你的面前,你想對他說些什么?[通過假設的情景,使學生對小峰的贊賞之情得到充分體現,并指導自己的行為。]

  (2) 四人小組分角色朗讀。

  (3) 指名分角色朗讀。

  三、指導寫字

  1. 觀察“媽”、“奶”,找到相同之處。

  2. 說說寫女字旁和“女”字有什么不同之處。

  3. 老師范寫“媽”、“奶”。

  4. 學生臨摹。

  【教學反思】

  《棉鞋里的陽光》這篇課文較長,為了讓學生對課文內容有較完整的印象,我在第一課時里解決了識字,把課文讀正確,并寫了大部分生字的任務,所以在第二課時里,沒有出現過多的識字環節,只是在開課時復習了一下生字詞,把大部分時間用在理解課文和朗讀感悟上。

  在教學過程中,我注意抓住人物的對話、動作及心理活動的描寫,特別是其中的關鍵詞來體會人物的精神品質。如抓住媽媽和小峰的對話,在勾畫、感情朗讀、評議中體會到媽媽的細心和體貼,為小峰做了一個好榜樣,特別是通過“更”字的體會,深化大家對媽媽的認識。又如抓住小峰給奶奶曬棉鞋時“輕輕地”動作來體會小峰關心體貼長輩。

  另外我還注意從課文留白處拓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如讓學生想象小峰想的話中省略號所省略的內容。又如讓大家想象,聽了奶奶的話后,小峰的心情是怎樣的。學生把通過讀文的領悟和體會到的思想感情在想象中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

  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進一步指導朗讀,教學得心應手,學生也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感情。在感情朗讀中學生也感悟到小峰母子尊老敬老的優秀品質。

  【專家點評】

  葉筍老師這節課緊扣了小峰關心、體貼長輩的這條主線,引導學生細細體味小主人翁觀察媽媽的行為,為奶奶曬棉鞋的一舉一動,從而贊揚小峰的美好品質。老師抓住“輕輕地”,體會小峰怕驚醒奶奶午睡。老師抓住“小峰想:”讓學生展開想象,小峰會想什么?小峰由媽媽曬棉被能想到曬棉鞋,體會小峰是個細心、孝順的好孩子。

  老師注意抓住重點詞,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的.意思。如:“真暖和”,“舒服地”合上了眼睛,讓學生體會奶奶躺進被窩里,感覺是多么多么的暖和,睡得是多么多么的舒服。學生體會到了,讀才能讀出美好的感覺。

  老師在教學中還十分注重指導朗讀,如,“奶奶的棉被一點兒也沒濕”,“一點兒”讀兒化韻。“暖和”讀輕聲。小峰與媽媽的對話,一問一答,讀出語氣。奶奶奇怪地問:“咦,棉鞋怎么這么暖和?”讀出疑問的語氣。

  整篇課文在讀中理解,理解后再讀,讀出了語氣的變化,讀出了情感。

《陽光》教案12

  綜合課

  1、認識“棉”、“照”等13個生字。會寫“媽”、“奶”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有關心長輩的愿望,學會體貼長輩。

  認記生字

  有感情朗讀課文,學會體貼長輩的思想品質。

  生字卡片、課文插圖。用小黑板寫好課文中人物的語言以及難讀的長句。

  小合作探究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看圖說話,導入新課。

  1、你們喜歡看圖講故事嗎?仔細看土,根據圖中的內容想一想,說一說。

  2、出示課文插圖。

  3、學生看圖,自由練說后,指名說故事。

  4、我們能不能給這個故事取個名字?

  5、板書課題,隨機認讀課題中的生字。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學生借助拼音自由讀課文,邊讀邊畫出難讀的字詞。

  2、小組同學互讀互聽。

  3、各小組挑選一名同學按自然段接讀課文。

  4、其他同學邊聽邊劃:課文中有哪幾個人物?哪些字音讀時要提醒大家注意?

  (三)互相交流,認讀生字。

  1、小組交流:課文中有哪幾個人物?哪些字音讀時要提醒大家注意?

  2、各小組派代表指出讀音要注意的字詞。

  3、老師相應出示學生指出的字詞。

  4、請小老師范讀、領讀,多種形式讀。

  5、學生自讀自糾,互讀互糾。

  6、師生共做識字游戲。

  (四)讀順課文,發現感知

  1、生字回到課文中能不能讀好?課文中哪句話最難讀?一邊讀課文一邊找一找。

  2、讀了課文,你們發現了什么或知道了什么?

  3、根據學生回答,出示課文人物的語言。

  4、分角色練讀,朗讀媽媽、奶奶、小峰的話。

  5、邊讀邊想,說說:讀了他們的話,你想說什么

  (五)提出問題,自讀自悟

  1、讀了課文,自己想提出什么問題?自己問自己答。

  2、全班交流。

  3、讀了課文,你們還能提出哪些問題,讓同學回答?

  (六)看圖對文,情感升華

  1、出示課文插圖,找一找與插圖相應的段落。

  圖一男生看圖,女生讀文。

  圖二:女生看圖,男生讀文。

  2、想一想,小峰這樣做,媽媽會說什么?奶奶會說什么?

  第二課時

  (一)交流討論,鞏固識字。

  1、出示生字卡片,全班開火車多種形式認讀。

  2、讓學生挑選自己會認的字讀給大家聽。

  3、挑選會認的字說詞語,所說是怎么知道這個詞的。

  4、做聽音找卡片游戲。

  (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學生自由練讀。

  2、小組練讀,以給畫面配音的形式分角色朗讀、表演讀。

  3、全班匯報讀。

  (三)認真觀察,指導書寫。

  1、今天我們要學習寫好6個字,會讀嗎?

  2、師范寫這幾個字,引導觀察寫這幾個字時要注意什么。

  3、引導學生說說寫這幾個字時的發現。

  4、學生練寫。

  (四)課后作業:做一件體貼長輩的事。

  板書設計:

  7、棉鞋里的陽光

  奶奶

  媽媽 曬棉被 舒服

  小鳳 曬棉鞋 暖和

《陽光》教案13

  學習目標:

  1、我能認識本課的生字詞。

  2、我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我能感受陽光的美好與寶貴。

  學習重點:我能理解理解“小河像長長的錦緞”這一句話,及文中最后一段的理解。

  知識鏈接:

  1、太陽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

  2、太陽系質量的99.87%都集中在太陽。太陽系中的地球以及其他類地行星、巨行星都圍繞著太陽運行。

  3、外圍繞太陽運動的還有小行星、流星、彗星、超海王星型天體以及灰塵。太陽從中心向外可分為核反應區、輻射區、對流層和大氣層。

  4、由于太陽外層氣體的透明度極差,人類能夠直接觀測到的是太陽大氣層,從內向外分為光球、色球和日冕3層。

  5、表面溫度:約5500攝氏度;中心溫度:約20xx萬攝氏度;日冕層溫度:約5×106攝氏度。

  預習任務:

  1、積累一些好詞佳句。

  2、能結合課文內容,發揮想象,畫出有陽光的圖畫。

  自主、合作、探究:

  1、想想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2、劃出好的詞句,談談自己的體會。

  我來闖關:

  一、按要求畫一畫。

  1.畫上一片金色的田野,田野邊是一座座青山。

  2.早晨,太陽從山后升起來了。

  學習收獲:

  知識延伸:

  1、查資料,說說陽光的對地球的好處。

《陽光》教案14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

  2.分角色朗讀課文,從朗讀中理解田鼠們態度的變化及其原因。

  3.聯系生活實際,感悟文章包含的深刻道理,樹立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教學準備

  搜集有關田鼠生活習性的資料。

  一、問題導入,激發興趣

  1.陽光是什么?它能收藏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收藏陽光”。

  2.出示課題,學生讀題質疑:誰收藏陽光?為什么收藏陽光?收藏陽光有什么好處?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要求學生邊讀邊作記號,畫出感受深刻的句子和沒有讀懂的句子。

  2.學習兩個生字。可讓學生說說用什么辦法識記,結合理解生字詞的意義。

  3.小組交流:課文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三、細讀寓言,理解內容

  1.學生交流課前搜集的有關田鼠生活的資料,了解田鼠的生活習性。

  2.讀寓言故事,想想可以分為幾部分?分別寫了什么?

  3.學習第一層。

  學生分角色朗讀,注意讀準人物對話,理解人物的不同心情。

  思考:當其他田鼠們都在休息時,尼克還在干什么?

  田鼠們聽了尼克的回答后,表現如何?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發揮想象,用自己的話描述尼克是怎樣工作的。

  4.學習第二層。

  小組討論學習,尼克收藏的陽光、顏色和單詞分別是什么?在文中畫出有關的句子讀一讀。

  思考:為什么田鼠們睜開眼睛,昏暗的洞穴頓時變得明亮?

  引導學生扮演尼克,積極發揮想象,用上不同顏色的詞語,描述夏季的美麗景象。訓練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用語言表現生活中的美。

  結合上下文理解詞語“歡呼雀躍”, 從田鼠們聽得“入迷”,你體會到了些什么?

  聯系生活實際,說說對“收藏陽光、顏色和單詞,收藏夏季美麗的景象,好在嚴冬來臨之際溫暖自己的心房,這是多么簡單的道理,卻又多么實在”這句話的理解。

  四、感悟生活,加深認識

  1.從田鼠尼克的行為中,作者有什么感受?畫出有關的句子讀一讀。

  2.小組討論交流。

  “精神儲備”和“物質收藏”分別指的是什么?

  “對于生存,精神儲備和物質收藏同等重要”這句話,你是怎么理解的?舉一個生活中的例子來說說。鼓勵學生各抒己見,聯系生活談體會,談感受。

  3.結合自己的感受,仿照課文最后一段的寫法,寫幾句話,表達自己對生活的理解,對快樂的理解,對困難的理解。

  五、課外延伸, 情感升華

  搜集有關“收藏陽光”的名人故事和名人名言,并把自己最喜歡的一句寫下來,作為自己的座右銘 。

  笑,就是陽光,它能消除你臉上的冬色。

  往事像落日映照的河面,我揀閃光的珍藏在心間。

  ——莎士比亞

《陽光》教案15

  1. 知識與能力:熟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生動優美的語言。

  過程與方法: 學習本文巧妙的構思以及寓意深刻的象征手法。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習小姑娘純潔善良的心靈,做一個富有愛心的人。

  三. 新課講解

  (一)作品指南

  《小小的陽光》

  本文選自《美德書》。《美德書》是長踞美國《紐約時報》暢銷排行榜連續80多周的最偉大的勵志故事寶典。這本書里,上百位智慧先哲、曠世文豪、國家領袖,為孩子們娓娓道來。優美而有親和力的美德故事,在讓孩子們獲得內心最充實、感動的快樂的同時,還可以培養他們珍貴恒久、卓越一生的美德,讓孩子們終生受益。《美德書》的編撰者是美國前教育部長威廉貝內特。本書所展現給我們的是人類本性中永久不變的最基本的十大美德:同情、自律、責任、友誼、工作、勇氣、堅韌、誠實、信仰、忠誠。本文是布萊斯德爾兄妹的作品。

  (二)謀篇立意

  《小小的陽光》

  本文通過一位小女孩埃爾莎,給年邁的奶奶帶去陽光的故事,展示了孩子美好而純真的心靈。埃爾莎看到奶奶的屋子里沒有陽光,于是她便帶一點陽光給她奶奶,她用衣服包住陽光,帶到奶奶的房間,可陽光是包不住的,但對奶奶來說,埃爾莎的眼睛和頭發上充滿了陽光,也就是說埃爾莎每天的問候,便是奶奶心中的陽光。

  《小小的陽光》

  (1)淺顯的故事,蘊含著美好的品德。文章就記述了小女孩埃爾莎,給奶奶送去陽光的故事。通過她天真的舉動,體現出孩子疼奶奶,關心長輩的美好心靈。

  (2)故事情節簡單,語言明白易懂。本文沒有曲折離奇的情節,就講了小埃爾莎為奶奶送陽光的天真的舉動。語言也采用口語化淺顯的語言,讓人讀之易懂。

  (3)人物形象鮮明。小女孩埃爾莎的天真、活潑、可愛、可敬的形象,奶奶慈愛、和藹的長者形象躍然紙上,栩栩如生。

  四、重難點句子導析

  《小小的陽光》

  “孩子,陽光從你的雙眼里照出來了,”奶奶說,“它們在你金色的頭發里閃耀,有你在我身邊,就不需要陽光了。”

  導析:陽光代表著溫暖、關愛、幸福、歡樂等等,奶奶從埃爾莎的眼睛里讀出了這美好的東西。埃爾莎的到來,使她感到溫暖,給她帶來了歡樂,所以她說“有你在我身邊,就不需要陽光了。”

  《小小的陽光》

  對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

  導析:這是總結性的一段話,埃爾莎用眼睛和頭發給奶奶帶去陽光,也就是用她的天真和善良給奶奶帶去歡樂與幸福。奶奶從她金色的頭發上感受到陽光的溫暖,從她的眼睛里讀到了快樂,而這些正是一個垂暮老人所需要的。此句話也在教育孩子們,關心爺爺、奶奶們,他們太需要“陽光”了。

【《陽光》教案】相關文章:

《陽光》教案02-18

《陽光》說課稿12-17

陽光,你好!02-07

五年級科學《陽光下的影子》教案課件05-16

成長路上的陽光作文600字-陽光01-25

陽光歲月隨筆02-14

陽光地帶隨筆07-27

感悟“陽光”作文02-22

黨,陽光作文06-30

風雨陽光作文03-07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在线观看亚洲h视频 | 日本精品三级视频 | 日韩欧美亚洲国产ay | 先锋影音少妇资源 | 中文欧美日韩久久 | 日本免费一级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