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的世界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數的世界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數的世界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
蘇教版五年級數學上冊第十單元P1176—14題
教學目標:
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并掌握小數加、減、乘、除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口算、筆算相應的小數加、減、乘、除法式題,會按運算順序正確計算小數四則混合運算,能應用運算律和其他一些運算規律進行小數的簡單計算,能應用學過的小數四則混合計算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能根據具體情境合理求出積、商、的近似值。
教學過程:
一、復習加、減法計算。
(1)做p117第6題
指名兩人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
集體訂正。
(2)讓學生說一說每組中兩題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提問:為什么每組題里數字相同,得數不一樣?這兩組題在計算時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小數點對齊相加減)
小數加、減法計算的關鍵是什么?(板書:小數加、減法,把小數點對齊)
二、復習小數乘法計算。
(1)做p117第9題前三題。
提問:這兩題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
集體訂正。
(2)提問:這兩題先都看做什么數乘?都看做48×67,為什么積里小數部分的位數不一樣?
小數乘法的關鍵是什么?(板書:小數乘法,因數一共有幾位小數,積就有幾位小數)
三、復習小數除法計算。
(1)做p117第9題后三題。
指名一人極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
集體訂正。
(2)提問:這一組的兩道題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除數是整數的除法怎樣算?除數是小數的除法是怎樣算的?
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計算的關鍵是什么?商的小數點的位置是怎樣確定的?(板書:小數除法,除數有幾位小數,被除數和除數的小數點同時向右移動幾位;商的小數點和轉化后的被除數小數點對齊)
四、小結。
小數加、減法把小數點對齊,按整數加、減法計算。小數乘法看做整數乘法算,因數里一共幾位小數,積里就有幾位小數。小數除法,除數是整數的,按照整數除法算,商的小數點和被除數小數點對齊;除數是小數的,移動小數點,轉化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算。
五、練習計算
集體訂正,讓學生說一說每種驗算方法的根據是什么。
指出:要保證計算正確,每次計算后要進行驗算。驗算時可以根據算式中各部分之間的關系進行,加法和乘法也可以根據交換律來驗算。
六、課堂小結
這節課復習的什么內容?小數四則運算的意義,哪些和整數相同,哪些不一樣?小數各種計算的關鍵誰再說一說?
七、作業
練習冊相關練習
教學后記: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前一節課,我們復習了小數四則運算,掌握了小數四則運算的法則和關鍵,已經能熟練地進行小數的計算。這節課,繼續復習小數的四則運算。(板書課題)通過這節課的復習,除了要正確、熟練地進行計算外,還要能正確地求積和商的近似值,能運用運算定律、規律進行簡便計算,進一步提高計算能力。
二、練習四則運算
1、口算。
(1)p117第12題。
指名學生口算,結合口算,選擇3~4題讓學生說說怎樣想的。
(2)小黑板出示。
0、25×412、5×0、80、2×0、53、74+626
2、說出下面的得數比第一個乘數(或被除數)大還是小。
2、6×9.3○2.61、02÷1.2○1.02
3、做p117第10題。
提問:怎樣用“四會五入法”求小數的近似數?
指名4人板演,其余學生分兩組,每組兩題。
集體訂正,讓學生說一說怎樣求積或商的近似值的。
指出:求積與商的近似值,只要看要保留的位數后一位,用“四舍五入法”求出來。
4、做p117第7題。
學生練習,做在練習本上。
小黑板出示,學生口答計算結果,老師板書。統計都做對的人數。
三、復習簡便算法
1、根據運算定律或規律,在括號里填上恰當的字母,在圓里里填上恰當的運算符號,并說一說各表示什么運算定律或規律。板書:
a十b=b+a
(a十b)十c=a十(b+c)
a×b=b×a
(a十b)×c=a×c+b×c
a-b-c=a-(b+c)
a÷b÷c=a÷(b×c)
追問:這里的字母可以表示哪些數?(整數和小數)
數的世界教學設計2
教學內容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復習,能正確并熟練地計算簡單的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能用合理的方法計算簡單的加減混合運算式題,提高計算能力。
2、使學生能應用分數加減混合運算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提高應用能力。
3、在練習過程中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發現錯誤及時糾正的學習習慣,在交流過程中培養學生認真傾聽,踴躍發言的習慣。
重點難點重點:
難點:
教學準備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過程目標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一、基本練習
在練習過程中讓學生先獨立完成計算,再讓學生結合自己計算的過程說說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引導學生進一步明確計算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共同點,總結有關運算律在分數加,減計算中的應用。
1、板書課題:分數加減混合運算
2.完成第13題
學生口答后追問:3/4-1/4和1/5+1/10有什么不同?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3.完成第14題。
學生獨立完成后展示學生作業進行集體評價,并追問:應怎樣計算異分母分數加減法?
通分時怎樣找公分母?還要注意什么?
4.完成第15題。
提問:觀察一下,每一題有什么特點?可以用比較簡便的方法計算嗎?
匯報交流時讓學生說說能簡便計算的分別應用了什么運算律?不能簡便計算的說說運算順序是怎樣的。學生在小組交流并反饋。
學生在書上完成,集體口答。
學生獨立完成計算后展示自己的作業。
學生明確要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數再加減。
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
學生獨立完成計算后匯報交流。
學生說說簡便的方法及依據。通過有條理的復習與專項練習,學生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能熟練進行,但有個別學生理解能力較差,解決問題能力較差,要加強課后輔導。
二、綜合練習
在練習過程中教師適當幫助學生弄懂題意,再引導學生自主分析數量關系,確定解題思路并列式解答,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能力及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1.完成第16題。
提問:1/3,1/6是以什么為單位“1”的?從題中看出數量關系是什么?
2.完成第17題。
提問:要求“捏成的長頸鹿重多少千克?”實際上是求什么?
組織匯報交流,進行集體評價
3.指導完成第18題。
幫助學生理解題意:借助地圖讓學生了解“陸地”“海洋”“七大洲”。
指導分析:是把哪個量看作單位“1”的?怎樣求其余五大洲的總面積占陸地總面積的幾分之幾呢?
組織匯報交流。
4.指導完成第19題。
提問:從題中可以看出第三組采集的千克數和誰有關?應該先求出什么?你能列出綜合算式解答嗎?
學生獨立完成解答。
學生認真審題后進行思考發現:就是求三種顏色橡皮泥的總千克數。
學生獨立完成解答后匯報交流。
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理解題意后完成解答。
學生進行匯報交流。
學生根據教師的提問獨立進行思考,列式并完成計算,最后進行匯報交流,說說每一步的意思及怎樣算的。
三、課堂總結
通過課堂總結,使學生對復習的知識進行梳理,排除疑問。
讓學生在小組中匯報一下,本節課我們復習了哪些內容?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學生在小組中回顧本節課復習的內容,進一步鞏固。
板書設計分數的加減混合運算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應先通分再加減。
公分母是所有分母的最小公倍數。
計算結果要約成最簡分數。
數的世界教學設計3
一、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認識自然數和整數,聯系乘法認識倍數與因數。
2.探索找一個數的倍數的方法,能在1—100的自然數中,找出10以內某個自然數的所有倍數。
二、教學重難點
理解倍數和因數關系的含義,掌握找一個數的倍數的方法。
三、教學活動
㈠創設情境
同學們,你們到過水果店嗎?今天老師帶你們到水果店去看看各種水果的標價(出示課本第2頁的情景圖)。
㈡ 探究新知
1、觀察情景,發現信息
師:同學們請看,這是一家水果店,通過觀察,你能從中了解到了哪些數學信息?
生1:橙子賣完了。
生2:蘋果每千克6元。
生3:梨每千克4元。
生4:橙子每千克5.8元,但是已經賣完了。
生5:葡萄每千克3.6元。
生6:冰箱上標有-3℃、2℃。
生7:還有香蕉,兩個西瓜以及半個西瓜,這半個西瓜也就是一個西瓜的。
師:從同學們觀察到的信息,你們發現了哪些數?
(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6、4、5.8 、3.6 、-3 、0 、5 、 2)
2、小組合作,分類整理
師:同學們觀察得很仔細,能否把這些數進行整理分類呢?
(小組活動,教師巡視了解學生情況。)
師:誰來說一說你們小組整理分類的結果呢?
組1:我們組分了兩大類。第一類包括:6、4、5.8、3.6、-3、0、2。另一類是。
組2:我們組分了四大類。第一類有:6、4、5、-3、2;第二類有:3.6、5.8都是小數;第三類是分數;第四類把0獨立地分開。
組3:我們組也分了四類。第一類有:6、4、5、2、0。因為這一類既不是小數,也不是分數。第二類是小數:3.6、5.8。第三類是分數。第四類是負數:-3。
(第4、5、6組的學生都同意第3組的意見。)
師:那么,你們認為哪一組的分類更好一些呢?
(生生之間交流,達成共識:同意第3組的意見。)
師:剛才各組都說明了自己的想法,你們的想法都很好。第3組分的較合理,并且這一組說明的理由比較恰當。這實際上就是我們今天研究的第一個問題:什么是自然數,什么是整數。
師:像0、2、4、5、6……這些數叫自然數,生活中的自然數有很多,誰愿意舉例說一下。
師:那么,請同學們觀察一下,自然數有什么特點呢?
(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歸納自然數有序性的特點。)
師:誰知道,像-3、-2、-1、0、1、2、3 ……這樣的數叫什么數?
生:整數。
師:整數與自然數有什么關系?
生1:自然數都是整數。
生2:0也是整數,但不是最小的。
生3:最大的整數找不到,最小的整數也找不到。
生4:整數包括自然數和負數。
3、認識倍數與因數
師:既然來到水果店了,你們想買哪種水果呢?說給大家聽聽。
生1:我想買3千克蘋果。
生2:我想買5千克梨。
師:請同學們當一次售貨員。算一算兩位同學各付多少元?
生1:3千克蘋果的總價是:6 × 3=18(元)
生2:5千克梨的總價是:4 × 5=20(元)
師:(教師組織討論算式:6 × 3=18)先看第一個算式,6和3分別是什么數?
生:因數。
師:是誰的因數?
生:是18的因數。
師:反過來說,18是6 和3的什么?
生:18是6和3 的倍數。
師:說的真好,誰能說一說4 × 5=20這一個算式中各數的關系呢?
生:4和5是20的因數,20是4和5的倍數。
師:誰能自己寫一個乘法算式,并說明算式中各數誰是誰的因數,誰是誰的倍數。
生1:7 × 8=56,7和8是56的因數,56是7和8的倍數。
生2: 15×3=45,15和3是45的因數,45是15和3的倍數。
生3:36÷3=12,36是3和12的倍數,3和12是36的因數。
生4:4.5÷9=0.5,4.5是9和0.5的倍數,9和0.5是4.5的因數。
生5:我認為生4說的不對。因為倍數與因數只在自然數(0除外)中研究,不包括小數、分數。而生4說到了分數。
師:這位同學說得真棒,但是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5:我是從課本中發現的。
師:這個同學不但上課認真學習、研究、討論。課前預習的也很認真,從書中發現了問題,增長了知識。
(三)數字游戲
師:下面我們活動一下,(教師發放卡片,每張上寫著學生自己的學號。)
生1:(卡片上寫著4)我是4 ,是我的倍數的請到我這邊來。
生2:我是7,是我的倍數的請到我這邊來。
生3:我是9,是我的因數請過來。
生4:我是30,我的因數,請舉手。
生5:我是6,誰是我的倍數?
師:誰還有問題,請說出來,大家一起研究。
生6:我是10,我想說一下我的倍數,有10、20、30、40……100.
生7:生1說的不完整,110還是10的倍數,120也是,我認為10的倍數的個數有無數個,最大的找不到,但最小的是10。
師:同學們同意生7的說法嗎?(同意)請同學們再用不同的數字驗證一下:
生1:如 8的倍數有8、16、24、32……
生2:如 9的倍數有9、18、27……
生3:如 11的倍數有11、22、33……
師:從中你發現了什么?
生:一個數的`倍數的個數是無限的,其中最小的一個是它本身。
師:同學們還有問題說嗎?
生1:一個數的倍數的個數是無限的,那么一個數的因數的個數也是無限的。
生2:他這種說法不對, 如:8的因數有1、2、4、8,只有4個,我認為一個數的因數的個數是有限的。
生3、生4、生5都肯定了生2的說法。
師:一個數的因數的個數是有限的
讓學生獨自舉例證實。 4的因數有:1、2、4.
10的因數有:1、2、5、10.
20的因數有:1、2、4、5、10、20.
生:老師我發現了一個數的因數的個數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一個是1,最大的一個是它本身。
師:這節課我們共同認識了自然數和整數的含義,倍數和因數的含義,學會了找一個數的倍數的方法。
(四)反思體驗。
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了什么收獲?
生1: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知道了除了分數和小數外,還有自然數和整數。
生2:沒有最大的整數,也沒有最小的整數。
生3:我還知道了倍數與因數,一個數的倍數的個數是無限的,其中最小的一個是它本身,最大的找不到;一個數的因數的個數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一個是1,最大的一個是它本身。
生4:前面3 位同學說的都不錯,我們還學會了找一個數的倍數的方法。
師:同學們的發現很多,希望在以后的學習中,你們多動腦,勤思考,你會有更多的收獲。
教學反思:
1、創設了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
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激發了學生主動學習與參與的興趣,引導學生感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就在身邊,從生活中學習數學問題。
2、采用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
學生通過觀察,發現水果店里的數以后,在學生獨立嘗試解決問題的基礎上進行小組討論:如何合理分類,這樣以小組討論作為探索新知的起點,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給學生搭建自主的活動空間和交流的平臺。
3、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指導思想
課堂上教師努力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重視讓每個學生都在小組內發表自己的想法,同時也傾聽同伴的觀點,相互學習。
4、不足之處
還有一部分學生未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來,如何讓全體學生都參與到數學研究中來,仍有待于進一步的加強。
【數的世界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數新房》教學設計12-21
《有理數》教學設計02-16
《數蛤蟆》音樂教學設計12-24
《有理數》教學設計02-16
《書的世界》教學設計12-25
《數和字母的運算》的教學設計12-22
《數星星的孩子》教學設計 15篇01-02
《有理數》教學設計13篇02-16
《數星星的孩子》課件設計05-04
《數的運算》教學反思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