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竊讀記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并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那么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語文竊讀記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學習目標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體會“記住,你是吃飯長大,讀書長大,也是在愛里長大的'!”的深刻含義。(重點)
2、比較兩次“竊讀”不同的經歷,感受作者在兩次“竊讀”過程中的不同思想感情的變化。學習通過人物的肖像、語言、動作、心理表現人物的寫作方法。(難點)
3、體會作者對讀書的熱愛、對知識的渴望,懂得對生活感恩。(重點)
教學過程
一、課文導入
同學們,暑假里我們讀了林海音的《城南舊事》。林海音小時候家境貧寒,卻酷愛讀書,她是怎樣讀完了一本又一本夢寐以求的書的呢?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聽聽她的讀書故事。
二、整體感知
閱讀課文思考:
1、課文主要記敘一件什么事?
2、“竊讀”是什么意思?圍繞“竊讀”主要寫了哪幾件事?
本文主要講述了“我”因無錢買書而偷偷躲在書店看書的故事。“竊讀”意為“偷讀”。
第一部分(1—8段)敘述在緊鄰“三陽春”的那家書店“竊讀”的經歷。
第二部分(9—14段)插敘“竊讀”的起因以及經驗。
第三部分(15—28段)敘述在另一家書店“竊讀”過程中受到的關愛和支持。
三、課文解讀
品味“竊讀”,感受渴望。
1、邊默讀課文邊勾畫出描寫“我”是怎樣“竊讀”的句子,并且加以體會。
圈劃:
(1)我跨進書店門,暗喜沒人注意。我踮起腳,使矮小的身體挨蹭過別的顧客和書柜的夾縫,從大人的腋下鉆過去。喲,把短發弄亂了,沒關系,我到底擠到里邊來了。
(2)一頁,兩頁,我如饑餓的瘦狼,貪婪地吞讀下去。
2、“竊讀”到底是什么樣的滋味?請在文中找到原句。
圈劃: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
四、分析人物
1、“我”是怎樣一個學生?從文中哪些語句中看出的。
圈劃:我不過是一個無力購買而又渴望讀到那本書的窮學生,
2、文章為什么要特別提到“書店老板”和“店員”這兩個人?
3、如何理解“記住,你是吃飯長大,讀書長大,也是在愛里長大的!”
五、深入探究
1、作者在兩次“竊讀”中分別遭遇到了什么?把兩次“竊讀”的經歷放在一起的目的是什么?
2、怎樣體會作者“竊讀”的復雜滋味?
六、布置作業
有人評價本文的語言“細膩而靈動”,請圈劃相關語句并分析。
【小學語文竊讀記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竊讀記》課件設計05-03
《竊讀記》教學反思12-21
竊讀記小學語文課件05-04
關于《竊讀記》說課稿11-30
《竊讀記》教學設計(人教版七年級上冊)12-06
竊讀記教案15篇01-14
竊讀記教案15篇01-14
讀《竊讀記》有感匯編15篇01-30
讀《竊讀記》有感通用15篇01-30
讀《竊讀記》有感(集錦15篇)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