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方案

時間:2021-08-17 17:14:09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錦集5篇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有序地進行,通常需要預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是從目的、要求、方式、方法、進度等方面進行安排的書面計劃。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錦集5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目標:

  1、在口語交際中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往的素養。

  2、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訓練學生,使學生了解掌握購物講價的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生活技能。

  重點、難點:本課的重點、難點是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創設真實的購物情景,讓學生在實踐中練習如何購物講價。

  課前準備:

  教師:各種商品,商店標牌等。

  學生:文具、玩具、日用品、食品,果蔬等道具。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揭示課題。

  1、改變身份,引生入境。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不光來上課,還要向大家推薦我們學校校辦工廠的一種書包,美觀大方,使用方便,原價50元,今天第一次跟同學見面,優惠價40元,怎么樣,想買的同學請舉手。

  (教師可走到學生中間,激發學生購買,引導學生還價!)

  (點評:通過教師改變身份,設計情景,讓學生參與進來,師生互動,從而激發學生表達欲望,讓學生明白購物講價的重要性。學生當時個個興趣盎然,躍躍欲試。)

  2、因勢利導,引出課題。師根據學生的表現,買的價格不同,問:為什么同樣的東西,有的同學買的要便宜得多呢?(討價還價)

  3、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種本領。師板書課題,生打開課本。

  二、聯系生活,獲取經驗。

  1、聯系生活。師:剛才老師設計了一個情景,就是想讓大家知道還價的重要性。其實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們日常生活中買東西還價的機會非常多。同學們,你們跟家里人一起或自己買過東西嗎?想一想怎樣還價的?

  (也可讓學生看課本或從剛才的情景中領悟方法,可先同桌互說。)

  (點評: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把生活經驗作為一種課程資源。在實際生活中獲得討價還價經驗,運用于課堂之中。)

  2、學生發言,介紹經驗,教師概括提煉。

  3、師:老師把大家介紹的方法總結成了還價寶典,請看大屏幕,指名朗讀。

  4、過渡:下面我們就來用這些方法進行實戰演習。

  三、自由結合,摸擬訓練。

  1、師:在練習之前,我們先來看一看練習的注意事項,指名朗讀。

  2、同學們下面我們就把教室當成申泰大市場,把你的課桌當柜臺,請同學們自由組合,分別扮演賣家和買家,看誰最會賣,看誰最會買。等一會兒老師請同學們到臺上來表演,誰演得最好,老師的書包就做為獎品送給他。

  (點評:教師再次創設購物情景,使學生進行購物實踐來訓練剛才學到的還價方法。學生分成了幾個小組,賣家叫賣,使出看家本領,買家使出渾身解數討價還價,有買有賣,氣氛熱烈。)

  3、學生練習,教師巡回指導。(指導學生注意人物、語言、動作、神態、身份、講價方法。教師也可讓學生把同類商品合到一塊兒,分成幾個小商店)

  四、邊演邊評,鍛煉能力。

  1、師:有句俗話叫“從南京到北京,買的沒有賣的精。”下面老師就請同學們到臺上來表演,看看到底是賣家精還是買方精。請其他同學當評委,評一評表演的同學哪兒演得好,用了什么方法還價。

  2、學生分組上臺表演,教師相機點拔。(人物、語言、神態、動作、還價方法,交易情況)

  3、學生點評優點及不足,教師應提醒其他同學學習和借鑒,對點評的學生及時表揚,提高學生聽說的積極性

  (點評:口語交際是聽與說的訓練,是師生互動過程,它包括聽與說兩個環節,在口語交際的訓練過程中,教師要注重訓練學生聽力,注意傾聽別人發言,還要教給學生評價的方法,注重多元評價,把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與學生間的評價結合起來,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

  五、總結評價,歸納方法。

  1、同學們,你們認為剛才哪一位同學演得更好?(生不評師評,若有分歧可讓學生舉手表決。)

  2、剛才他們用了哪些方法呢?你還知道其它方法嗎?

  3、小結:我們在學習中不光要學到文化知識,還要學會生存的本領,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夠運用今天所學到的方法,花最少的錢買到自己喜愛的商品。

  (點評:在這個環節中,教師把購物講價和學生學會生存有機地結合起來。體現了“語文即生活”“生活即語文”的大語文教育觀。)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正確理解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集,解不等式等概念,掌握在數軸上表示不等式的解的集合的方法;

  2.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比較的能力,并初步掌握對比的思想方法;

  3.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并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數形結合的觀點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不等式的解集的概念及在數軸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的方法.

  難點:不等式的解集的概念.

  課堂教學過程設計

  一、從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提出問題

  1.什么叫不等式?什么叫方程?什么叫方程的解?(請學生舉例說明)

  2.用不等式表示:

  (1)x的3倍大于1; (2)y與5的差大于零;

  3.當x取下列數值時,不等式x+3<6是否成立?

  -4,3.5,4,-2.5,3,0,2.9.

  (2、3兩題用投影儀打在屏幕上)

  二、講授新課

  1.引導學生運用對比的方法,得出不等式的解的概念

  2.不等式的解集及解不等式

  首先,向學生提出如下問題:

  不等式x+3<6,除了上面提到的,-4,-2.5,0,2.9是它的解外,還有沒有其它的解?若有,解的個數是多少?它們的分布是有什么規律?

  (啟發學生利用試驗的方法,結合數軸直觀研究.具體作法是,在數軸上將是x+3<6的解的數值-4,-2.5,0,2.9用實心圓點畫出,將不是x+3<6的解的數值3.5,4,3用空心圓圈畫出,好像是“挖去了”一樣.如下圖所示)

  然后,啟發學生,通過觀察這些點在數軸上的分布情況,可看出尋求不等式x+3<6的解的關鍵值是“3”,用小于3的任何數替代x,不等式x+3<6均成立;用大于或等于3的任何數替代x,不等式x+3<6均不成立.即能使不等式x+3<6成立的未知數x的值是小于3的所有數,用不等式表示為x<3.把能夠使不等式x+3<6成立的所有x值的集合叫做不等式x+3<6的解的集合.簡稱不等式x+3<6的解集,記作x<3.

  最后,請學生總結出不等式的解集及解不等式的概念.(若學生總結有困難,教師可作適當的啟發、補充)

  一般地說,一個含有未知數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組成這個不等式的解的集合.簡稱為這個不等式的解集.

  不等式一般有無限多個解.

  求不等式的解集的過程,叫做解不等式.

  3.啟發學生如何在數軸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我們知道解不等式不能只求個別解,而應求它的解集.一般而言,不等式的解集不是由一個數或幾個數組成的,而是由無限多個數組成的,如x<3.那么如何在數軸上直觀地表示不等式x+3<6的解集x<3呢?(先讓學生想一想,然后請一名學生到黑板上試著用數軸表示一下,其余同學在下面自行完成,教師巡視,并針對黑板上板演的結果做講解)

  在數軸上表示3的點的左邊部分,表示解集x<3.如下圖所示.

  由于x=3不是不等式x+3<6的解,所以其中表示3的點用空心圓圈標出來.(表示挖去x=3這個點)

  記號“≥”讀作大于或等于,既不小于;記號“≤”讀作小于或等于,即不大于.

  例如不等式x+5≥3的解集是x≥-2(想一想,為什么?并請一名學生回答)在數軸上表示如下圖.

  即用數軸上表示-2的點和它的右邊部分表示出來.由于解中包含X=-2,故其中表示-2的點用實心圓點表示.

  此處,教師應強調,這里特別要注意區別是用空心圓圈“°”還是用實心圓點“·”,是左邊部分,還是右邊部分.

  三、應用舉例,變式練習

  例1 在數軸上表示下列不等式的解集:

  (4)1≤x≤4; (5)-2<x≤3; (6)-2≤x<3.

  解:(1),(2),(3)略.

  (4)在數軸上表示1≤x≤4,如下圖

  (5)在數軸上表示-2<x≤3,如下圖

  (6)在數軸上表示-2≤x<3,如下圖

  (此題在講解時,教師要著重強調:注意所給題目中的解集是否包含分界點,是左邊部分還是右邊部分.本題應分別讓6名學生板演,其余學生自行完成,教師巡視,遇到問題,及時糾正)

  例2 用不等式表示下列數量關系,再用數軸表示出來:

  (1)x小于-1; (2)x不小于-1;

  (3)a是正數; (4)b是非負數.

  解:(1)x小于-1表示為x<-1;(用數軸表示略)

  (2)x不小于-1表示為x≥-1;(用數軸表示略)

  (3)a是正數表示為a>0;(用數軸表示略)

  (4)b是非負數表示為b≥0.(用數軸表示略)

  (以上各小題分別請四名學生回答,教師板書,最后,請學生在筆記本上畫數軸表示)

  例3 用不等式的解集表示出下列各數軸所表示的數的范圍.(投影,請學生口答,教師板演)

  解:(1)x<2;(2)x≥-1.5;(3)-2≤x<1.

  (本題從另一側面來揭示不等式的解集與數軸上表示數的范圍的一種對應關系,從而進一步加深學生對不等式解集的理解,以使學生進一步領會到數形結合的方法具有形象,直觀,易于說明問題的優點)

  練習(1)用簡明語言敘述下列不等式表示什么數:①x>0;②x<0;③x>-1;④x≤-1.

  (2)在數軸上表示下列不等式的解集:

  ①x>3; ②x≥-1; ③x≤-1.5;

  (3)*觀察不等式x-4<0的解集是什么?用不等式和數軸分別表示出來.它的正數解是什么?自然數解是什么?(*表示選作題)

  四、師生共同小結

  針對本節課所學內容,請學生回答以下問題:

  1.如何區別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集及解不等式這幾個概念?

  2.找出一元一次方程與不等式在“解”,“求解”等概念上的異同點.

  3.記號“≥”、“≤”各表示什么含義?

  4.在數軸上表示不等式解集時應注意什么?

  結合學生的回答,教師再強調指出,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集及解不等式這三者的定義是區別它們的唯一標準;在數軸上表示不等式解集時,需特別注意解的范圍的分界點,以便在數軸上正確使用空心圓圈“°”和實心圓點“·”.

  五、作業

  1.不等式x+3≤6的解集是什么?

  2.在數軸上表示下列不等式的解集:

  (1)x≤1; (2)x≥0; (3)-1<x≤5;

  3.求不等式x+2<5的正整數解.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憑借課文樸素的語言文字,引導學生在細節中感受父母之間平淡而深厚的真愛,理解“真愛就像茉莉”的深意。

  教學重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在細節中感受父母之間平淡而深厚的真愛。

  難點:引導學生理解“真愛就像茉莉”的深意。

  教學工具:

  相關課件

  教學過程:

  一、與茉莉對話,營造愛的氛圍。

  1、揭示課題,欣賞茉莉圖片。

  2、出示詞語,指名讀讀。

  3、說說自己心中的茉莉。

  4、生活中有一種愛也像茉莉花一樣,平淡無奇,卻無比真摯,感人至深,所以人們說:愛如茉莉。

  5、指導讀題。(淡淡的,卻深有感觸)

  二、與文本對話,感受愛的真諦。

  1、這種愛沒有豪言壯語,而是流淌在生活的每一個細節之中。知道什么叫細節嗎?交流。

  總結:細節,就是細小的情節或環節。可以是一句溫馨的話語、一個溫柔的動作、一個恬靜的微笑、一個會意的眼神……我們在讀書的時候,就要關注這些細節,感受文章的語言,從一個字,一個詞,一個句子,或者一個段落中,體會人物內心那份真摯的情感,真誠的愛。

  2、下面,就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的6-17小節,找出使你感動的細節,用“——”畫出來。要讀出你的感情,寫出你的感動。

  3、請同學們選擇一處最感動你的細節,把它讀給大家聽。注意:要讀出你的感情,讀完之后說出你的感動。

  細節1:第二天早晨,媽媽用虛弱的聲音對我說:“映兒,本來我答應今天包餃子給你爸爸吃,現在看來不行了。你呆會兒就買點現成的餃子煮給你爸吃。記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訴他我進了醫院,不然他會吃不下去的。”

  1、從哪些地方感受到了茉莉般的愛?說說自己的體會。

  2、自己的病跟這頓餃子相比,哪個更重要?

  3、練習朗讀,讀出虛弱的語氣。

  4、小結:普通的餃子,平凡的小事,看上去是那么的平淡無奇,卻飽含著媽媽對爸爸真切的愛。愛是媽媽心中給爸爸煮的餃子。

  細節2:然而,爸爸沒有吃我買的餃子,也沒聽我花盡心思編的謊話,便直奔醫院。

  1、感受到誰對誰的愛?從哪里感受到的。

  2、從“直奔”你還體會到了什么?(爸爸當時心里很急,很擔心師)

  你真會思考,我們讀書還要學會揣摩人物的內心!你能把爸爸這急切的擔心給讀出來嗎?

  3、有感情地朗讀。

  4、小結:從他倆的朗讀中,聽出什么來了?

  是啊,愛是爸爸直奔醫院匆匆而去的身影。雖然平淡無奇,卻無比真摯,讓人感動。

  細節3:一天清晨,我按照爸爸的叮囑,剪了一大把茉莉花帶到醫院去。當我推開病房的門,不禁怔住了:媽媽睡在病床上,嘴角掛著恬靜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緊握著媽媽的手,頭伏在床沿邊睡著了。初升的陽光從窗外悄悄地探了進來,輕輕柔柔地籠罩著他們。一切都是他們靜謐美好,一切都浸潤再生命的芬芳與光澤里。

  1、字詞知冷暖,文字是有溫度的,你從這段話中的哪些詞語能夠感受到愛的溫度?(爸爸的叮囑、恬靜的微笑、緊握)分別說說自己的體會。

  2、大家想一想,爸爸睡著了,那就握著唄,怎么還會“緊”握呢?一個“緊”字告訴了我們爸爸是時時刻刻在照顧著媽媽呀!

  3、原來爸爸媽媽內心的愛就體現在他們的神態、動作上。誰把這樣的愛給讀出來?有感情地讀。

  這是站在爸爸媽媽的角度去體會的,如果站在你自己的角度,想一想,還可以怎么讀這句話?讀得再輕一點,慢一點,不驚動這樣的畫面。

  4、陽光悄悄地“探”了進來,從“探”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用上“探”說明陽光也不打擾這幅畫面。)

  5、學生齊讀。

  6、小結:師:讀著,想著,想著,讀著,我們漸漸明白愛有時就體現在──一個動作、一個神態、一句話、一件小事、一個細節上。這種愛平淡無奇,卻細微體貼。愛是陽光下靜謐的微笑,愛是病床上緊緊相握的雙手。

  7、但是,他們真的睡著了嗎?從那里看出來的?

  細節4:望著爸爸布滿血絲的眼睛,我心疼地說:“爸,你怎么不在陪床上睡?”

  爸爸邊打哈欠邊說:“我夜里睡得沉,你媽媽有事又不肯叫醒我。這樣睡,她一動我就驚醒了。”

  1、“布滿血絲、邊打哈欠邊說”體會到什么?

  2、小結:愛是爸爸布滿血絲的雙眼。

  細節5、爸爸去洗漱,我悄悄溜進病房,把一大束茉莉花插進瓶里,一股清香頓時彌漫開來。我開心地想:媽媽在這花香中欣欣然睜開雙眼,該多有詩意啊!我笑著回頭,卻觸到媽媽一雙清醒含笑的眸子。

  “映兒,來幫我揉揉胳膊和腿。”

  “媽,你怎么啦?”我好生奇怪。

  “你爸爸伏在床邊睡著了。我怕驚動他不敢動。不知不覺,手腳都麻木了。”

  1、“清醒含笑的眸子、麻木”體會到什么?

  2、小結:愛是媽媽精心偽裝的假寐

  3、他們既然都沒有睡著,卻為什么都要讓對方知道自己睡著了呢?

  4、真愛無言,大愛無聲,就讓我們默默地聆聽,用心感受這份茉莉般的愛。(師范讀)

  愛是媽媽心中給爸爸煮的餃子;

  愛是爸爸直奔醫院匆匆而去的身影;

  愛是陽光下靜謐的微笑,

  愛是病床上緊緊相握的雙手;

  愛是爸爸布滿血絲的雙眼,

  愛是媽媽精心偽裝的假寐……

  愛如茉莉平平淡淡,

  愛如茉莉潔白純凈,

  愛如茉莉清幽香遠,

  哦,愛如茉莉,愛如茉莉!

  三、前后呼應,加深理解

  1、出示:在病房里,那簇茉莉顯得更加潔白純凈。它送來的縷縷幽香,裊裊地鉆到我們的心中。

  2、是什么鉆到了我們的心中?

  四、歸納延伸,引起思考

  1、生活中需要愛,除了愛情,更需要同學之間的愛、同學和老師之間的愛,甚至與那些你并不叫得出名字的人的愛,有了愛可以使我們更有力量,使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寫一句話:愛是__________________。

  2、交流。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本課題《格林童話的故鄉》是六年級上冊藝術教材第 六單元《萊茵河畔》中的第一課題的內 容。本課題通過對于萊茵河畔的德國這個國家音樂家巴赫的了解,從而感受巴赫的經典作品《小 步舞曲》的旋律,并能用活潑、輕快的聲音演唱。這首《小步舞曲》為二段體結構,第一段旋律 以級進與跳進交替、連音與頓音相問,十分生動活潑;第二段與第一段沒有大多的對比,只是音 區提高,力度增強,情緒更為明朗。巴赫的這首《小步舞曲》雖然簡單,但由于曲調動聽,不少 樂隊把它編成管弦樂或輕音樂曲演奏,還被填上歌詞演唱,成為巴赫最通俗的名曲之一。

  【教學目標】

  1.讓學生了解德國音樂家巴赫和小步舞曲的相關知識,擴寬音樂視野,為學習歌曲服務。

  2.能夠初步用歡快、活潑的聲音演唱歌曲《小步舞曲》,體驗歌曲豐富的情感內涵。

  3.通過欣賞和親身體驗感受相同樂曲不同樂器帶來的不同演繹形式,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巴 赫及其作品的體驗和感受,拓寬學生的音樂視野,提高他們的音樂素養。

  【教學策略】

  “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是 新課標強調的教學理念之一。因此在教學設計中,以“主體、創新”為主題,面向全體學生,以 音樂審美為核心,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入手,將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設計成學生感興趣的活動,使 學生在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中愉快的接受新知識,學生通過聆聽、感受、體驗、發現、創造、表 現等多種方式來學習音樂,理解音樂,培養了學生合作意識,提高了學生的創作能力和音樂實踐 能力,開闊了學生的文化素養,提高人文素養。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今天讓我們跟著音樂,踩著優雅的舞步走進音樂教室。 播放《小步舞曲》音樂)唱《師生 問好歌》,提醒坐姿,進行發聲練習。

  二、導入新課 話故事伴隨我們成長,它使我們的童年更加美好,這就是

  德國著名的兒童文 學作家格林兄弟(出示圖片,大家齊聲回答:格林兄弟) 。提問:你看過他們的哪些主要作品? 鴨、睡美人、白雪公主等)德國還有許多著名的音樂家,今天就讓我們認識格 林童話故鄉的音樂家們吧!

  三、走進巴赫

  1.說起德國的音樂家,我們在上學期已經了解了誰? 學生回答:德國的音樂家,樂圣一一貝多芬。) 設計意圖:學生聯系上學期所學的知識,說出樂圣--貝多芬就是德國音樂家,學生立刻對格林童話的音樂家產生了探究心理,對德國音樂家產生了無限遐想,這樣自然地 將學生帶入藝術活動中,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審美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

  2.德國有位偉大的作曲家一~巴赫。課前同學們都收集了有關巴赫的介紹

  資料,請你簡要 介紹一下。 學生交流收集的有關巴赫的資料。)

  【設計意圖:在復習舊知識的基礎上,聯系新知識的學習,學生交流收集的有關巴赫的資料,培養學生收集資料、整理資料的能力】

  3.同學們收集的資料很全面,陸老師也 收集一段巴赫的視頻介紹,大家想看看嗎?( 學生 觀看視頻介紹。)

  4.偉大的巴赫離我們現在已經有將近300年的歷史,但他的樂曲成了世界名曲。下面我們來 欣賞一首《小步舞曲》。

  5.指導學生談談欣賞后的感受。 設計意圖:音樂是聽覺藝術,感受與鑒賞是培養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對于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豐富學生的情感,增強學生的知識面及綜合素質,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通過 欣賞巴赫的經典作品小步舞曲,讓學生感受德國古典音樂的旋律,學生自主說出欣賞后的.感受, 覺得樂曲很優雅、輕快,三拍子的。

  6.你知道什么是小步舞嗎?小步舞是一種古老的舞蹈,最初產生于民間,

  后傳入宮廷,很 快在歐洲貴族社會中流行。這種舞蹈速度平緩,動作典雅,因為其步伐小且歡快而得名。節拍都 是三拍子的。當時不少有名的作曲家都寫過

  小步舞曲,其中以巴赫的這首小步舞曲和貝多芬寫的 一首小步舞曲最為有名。

  四、學唱歌曲

  1.這首經典的舞曲有人給他填了詞,成了一首動聽的歌曲。

  2.演唱歌譜。這首《小步舞曲》的旋律大家已經很熟悉了,那么你能跟著

  琴聲親自唱一唱 嗎?先請同學們看歌譜,在演唱過程中,要注意歌曲中的一些

  音樂符號。歌曲分為幾段呢?第 段中哪兩句是相似的樂句,那兩句是相同的樂句。

  【設計意圖:此環節是本課的教學難點之一,引 導學生自主發現難點,說出歌曲中一些音樂符號及意義,分析歌曲的結構,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 習興趣,而且使課堂更形象更生動。】

  第二段第一樂句的高音要有氣息控制,還要注意變化音的音高。完整演唱歌譜。

  3.唱詞,指導學生用圓潤的聲音唱,高音有氣息的支持,唱得輕松。

  4.采用不同形式演唱:分組、個別演唱等。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用正確的姿勢、發聲方法唱好歌曲的高音樂句,聽準變化音的音高提 示力度的變化等。采用不同的形式演唱,運用已獲得的知識和 法去練習,力求通過巧妙而有效 的教學手段,及時檢測和反饋問題,幫助學生解決教學重、難點。】

  五、比較不同版本的小步舞曲改編版

  師:都說好音樂要一起分享,老師這里還有幾首歌曲,聽聽看,都給你帶來了怎樣的感受?

  生聆聽3種改編版的并說感受。

  六、欣賞《小步舞曲》

  1、第一次欣賞弦樂版本的《小步舞曲》

  師:咦?是什么樂曲有這么大的魅力?讓各位藝術家對它流連忘返?對這首樂曲你想知道什么?

  生說想法

  師羅列5個問題:作曲家是誰?哪國人?音樂的情緒速度?樂曲分為幾個樂段?你能記住一段主旋律嗎?

  2、介紹作曲家——巴赫

  師:我要向你們隆重介紹這位偉大的音樂家——巴赫,1685年出生于德國。他的作品包羅萬象,盡管作品中的大部分已經流失,但仍有500多部被保留了下來。巴赫被人稱為是不可超越的大師。

  3、教師鋼琴范彈《小步舞曲》,

  師:其實,最早的《小步舞曲》是由古鋼琴來演奏的,古鋼琴也就是鋼琴的前身,我們來聽聽古鋼琴的音色,同時數數剛才我們演唱的《我們大家跳起來》的這一片段在《小步舞曲》中出現了幾次?

  生聆聽后說感受并校隊

  師:小步舞曲顧名思義就是為小步舞而譜寫的樂曲,你知道小步舞曲有適合在哪些場合下播放?

  生說感受

  七、學跳《小步舞曲》

  1、介紹小步舞的來源

  師:同學們,知道嗎?《小步舞曲》不僅僅是一首鋼琴曲,而且還是法國宮廷的一種禮儀文化的體現。它原是活潑歡快的法國民間舞曲(土風舞),大約1650年傳入宮廷,逐漸地變為速度徐緩、莊重典雅的宮廷風格,流行于上流貴族社會。

  2、手指上舞蹈

  師:老師今天也想讓同學們體會一下法國宮廷禮儀。

  師范跳邀舞的禮儀,再示范小步舞。

  生觀察小步舞的特點再感受小步舞。

  師:由于我們的場地有限,我們讓腳步移到我們的手上。

  3、表現音樂

  A段圖譜,B段手指舞蹈。

  4、小結

  師: 現在,走遍世界各地,到處都能聽到巴赫的音樂。其中,許多作品早已被列為藝術院校培養學生的必修教材和國際重大音樂比賽的參賽曲目。希望同學們有空的時候再去聽聽巴赫的其他作品。最后,讓我們在吳國鈞老師填詞下的《我們大家跳起來》中結束今天的課程吧!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教學設計方案之教學思想

  1、強調學以致用,善于從學生的實際生活中挖掘“例子”,。使學生覺得所學的知識技術能幫助他們解決學習、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因而會表現出更大的學習興趣和熱情。目的是激發內在學習動機,提高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

  2、教學內容的設計要源于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以專題的方式組織內容,并遵循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表及里、逐層深入、循序漸進的組織原則。教學內容并不一定要面面俱到,教師的主要作用是培養學習興趣,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創作的思路。

  3、學生不是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而是積極的信息加工者和意義建構者。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4、教師主要角色是課堂秩序的維護者、答疑者、輔導者、幫助者、咨詢者、引導者等。教師不僅指導學生學會本次課的知識和技術,還要培養學生的思維方法,引導學生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養成自主探究的精神風貌,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學會”、“會學”、“樂學”。

  5、提倡發現法,鼓勵學生開展基于資源的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自學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使學生的學習,由“模仿型”學習向“創造型”學習發展,把知識轉化為能力,促進有效的學習。

  6、從“知行合一”思想出發,強調做中學。讓學生在實踐中、在探究中、在解決問題、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掌握知識和技術,將書本上的、教師講的知識內化為自己的認知。

  7、差異教學理念。設計分層任務和不同層級的課外拓展資料,讓學生根據自身能力水平自主選擇任務和課外拓展資料。

  8、根據課程特點,設置設計性、開放性作業,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錦集5篇】相關文章: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錦集8篇01-25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錦集六篇01-13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錦集6篇01-06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錦集九篇01-05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錦集九篇01-04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錦集8篇01-03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錦集6篇01-17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錦集六篇01-21

【熱門】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錦集10篇01-15

【推薦】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錦集9篇01-20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中文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一区激情国产日韩 |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 | 亚洲另类欧美综合久久 | 亚洲开心网激情五月 | 亚洲人成网线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