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打瞌睡的房子》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教學設計以計劃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二年級《打瞌睡的房子》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文本分析
《打瞌睡的房子》的作者【美】奧黛莉。伍德和繪者【美】唐。伍德是一對非常有默契的夫妻,他們用圖畫和文字共同為我們講故事,故事講了在一個讓人昏昏欲睡的雨天,房子里的老奶奶、小孩、狗、貓、老鼠等疊在一起舒舒服服地睡覺,卻被一只跳蚤叫醒,后來高興地發現雨過天晴了的事。故事內容雖然非常簡單,但重復的句型、疊加的句式,使人很快就能將規范的語言和豐富的詞匯記住。另外,這本書中的圖畫看似都在同一個房間里,其實蘊藏繪者很多的心思,圖畫中藏著的豐富的細節,通過前后比較我們不難發現發現:畫面的變化提示著故事的發展;每一頁中都藏著的不易被發現的跳蚤,這是整個故事發生變化的核心;跳蚤出現前房間的安靜氣氛和跳蚤出現后一切都慢慢動了起來,到最后所有的一切都在動形成了對比;書中顏色的變化提示著屋外天氣的變化;房間中靜態的物品全都悄悄地發生著變化提示著繪者視角的切換……圖畫和文字共同來講故事,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使它成為一本吸引著大家不斷研究、不斷發現的世界經典繪本,同時也成為繪本教學一個很好的教材。
二、學情分析
低年級的.孩子,正是學習語言、規范語言、積累語言的關鍵時期,這本書中簡單、疊加、重復的語言,卻涵蓋著豐富的詞匯,特別適合低年級孩子閱讀積累。另外,夸張、幽默的圖畫中豐富的細節又提示著故事的發展,只要細心觀察、比較,就會發現很多隱藏在圖畫中的秘密,是一本學習閱讀繪本方法的最佳范例。低年級的孩子好奇心強,在不斷發現的過程中,閱讀興趣被點燃的同時學習閱讀繪本的方法,再由課內帶到課外閱讀中去,提升學生的閱讀效率,這是我設計本節課教學的初衷。
三、教學目標
1、積累語言,產生不斷豐富詞匯的愿望。
2、比較圖畫中細節的變化,發現圖文的秘密,學習閱讀繪本的方法。(教學重難點即目標2)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學生展示精彩兩分鐘。
今天我們一起來讀一個繪本故事,名叫《打瞌睡的房子》
了解繪本獲獎情況,激起閱讀期待。
【設計意圖:愛聽故事是孩子們的天性,尤其又是獲得了這么多大獎的經典的繪本,因此本節課的設計直接導入,給孩子的閱讀留下足夠的時間。】
(二)師生共讀故事
1、閱讀封面:說說你都看到了什么?
2、閱讀故事:教師讀文,學生前后比較、看圖猜想、復述故事、積累語言。
3、發現語言豐富的詞匯,產生主動積累詞句的愿望。
【設計意圖:在師生共讀的過程中幫助學生積累語言、復述故事,在引導學生看圖的過程中教給孩子閱讀繪本的方法:仔細觀察、關注細節、前后比較、大膽猜想。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習得方法。】
(三)發現圖畫中藏著的秘密
同桌合作學習:尋找圖畫中的秘密。
預設:學生交流跳蚤、動物、天氣、環襯、房子、視角等方面變化,發現繪本中圖畫的秘密。
【設計意圖:讓學生運用剛才學到的前后比較的方法讀圖,發現圖畫的變化,感受到閱讀繪本過程中細節的重要,在發現的過程中獲得閱讀的快樂。】
(四)總結拓展
1、出示封底評論,結束本節課的閱讀。
2、總結本節課的收獲。
3、推薦讀更多“信誼”的經典繪本。
【設計意圖:總結今天的閱讀的故事,總結閱讀繪本的方法,并能讓這種方法在孩子們課外閱讀的過程中中得以運用;為孩子們推薦更多經典的繪本作品,讓他們感受閱讀帶來的快樂。】
五、板書設計
打瞌睡的房子
仔細觀察
呼呼大睡
咬
打盹兒
嚇關注細節
昏昏欲睡抓
做夢
踢前后比較
打鼾
撞
溫暖
壓大膽猜想
打瞌睡
【二年級《打瞌睡的房子》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語言教案打瞌睡的房子03-24
中班語言打瞌睡的房子教案及反思08-04
《草房子》教學設計01-11
老房子教學設計03-28
《云房子》教學設計02-15
《草房子》教學設計11-18
漂亮的房子教學設計10-10
云房子教學設計08-17
《充氣房子》教學設計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