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地理《黃土高原》教學設計

時間:2022-07-04 20:10:12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八年級地理《黃土高原》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八年級地理《黃土高原》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八年級地理《黃土高原》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讀圖說明黃土高原的位置、范圍。

  2)學生能夠結合相關資料認識黃土高原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并能舉例說明富有地方特色的“黃土風情”與黃土高原自然環境的關系。

  3)學生能夠運用地形圖、地形景觀照片等,認識塬、梁、峁、川等多種多樣的黃土地貌,說明黃土高原千溝萬壑的地表特征,并能解釋黃土的成因及黃土高原的形成。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閱讀圖表、圖文資料,提取相關信息,分析問題,得出結論。

  (2)通過活動題,認識黃土高原富有特色的民風民俗,以及這些“黃土風情”與黃土高原自然環境的關系。

  (3)通過不斷地滲透鄉土地理知識,引起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地理分析、推理和判斷,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讀圖說明黃土高原的位置、范圍和主要地貌景觀。

  教學難點:結合圖文資料,了解黃土成因和黃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原因。

  教學方法:

  讀圖分析法、讀圖歸納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地理課本、地理填充圖冊

  新課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課

  (一)創設情境,明確任務

  說起黃土高原,人們眼前總浮現厚厚的黃土和千溝萬壑的黃土景觀,那么黃土的由來和千溝萬壑的地表形態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同時給出黃土高原地表景觀的圖片和鯨魚溝及其周邊的景觀圖片)

  知識點一、文明的搖籃

  文明的搖籃

  1、位置和范圍

  讀圖6.25,完成下列各題。

  在圖中圈劃出以下地理事物:

 。1)黃土高原的范圍:太行山、烏鞘嶺、內蒙古高原、秦嶺。

  (2)黃土高原所在的省級行政區:

  陜西省、山西省、寧夏回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甘肅省。

 。3)指導學生在圖中找到渭河和西安,知道本地區的位置。

  1、學生完成以下填空。

  填空:黃土高原

  東起山脈,西至,北連高原(大致以為界),南抵。

  2、學生在圖中重點圈出秦嶺和渭河以及西安;明確西安(包括灞橋)的位置,知道西安(包括灞橋)也屬于黃土高原的一部分。

  訓練學生的讀圖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逐步滲透鄉土地理的知識,明確本地區的地理位置。

  請學生閱讀課文,完成以下內容。

  2.古代文明

  (1)在黃土高原上,流淌著中華民族的母親河—_,黃河流域是中華民族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

  (2)黃土高原土質肥沃,便于耕種。早在六七千年前,這里的平原就出現了原始的農耕文明。

  (3)北京中山公園是明清帝王祭祀土地、祈禱豐年的場所;位于陜西省黃陵縣的,相傳是華夏始祖軒轅黃帝的陵園。

  學生認真閱讀課文,自主學習。

  2、(1)黃河

 。2)疏松、渭河

  (3)社稷壇

  黃帝陵

  培養學生閱讀課文,從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活動:3.黃土風情:黃土高原古老的文明和獨特的地理環境,形成了許多獨特的民風民俗。

  (1)黃土高原特有的`傳統民居是,原因是黃土具有性,不易崩塌,而且又比較,容易開挖。

  (2)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陜北民歌是,其歌腔高亢而悠長,具有濃郁的“黃土風情”和極強的藝術感染力。

  請學生談談自己所見到的灞橋周圍的窯洞景觀,并分析居住窯洞的優點。

  學生閱讀p25活動題,觀察圖文資料,完成各題。并分析與自然環境的關系。

  結合生活中的地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分析地理問題的能力。

  知識點二、風吹來的黃土

  過渡:黃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黃土堆積區,海拔在1000—20xx米,除一些石質山體外,地表覆蓋著深厚的黃土。那么,這些黃土是怎么來的呢?對此,科學家提出了許多的假說,其中,“風成說”得到了廣泛的認同。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

  風吹來的黃土

  指導學生閱讀材料,了解“風成說”的相關內容。

  活動:2、運用黃土“風成說”,解釋下列現象。

  下列現象被認為是支持黃土“風成說”的證據,寫出它們分別說明了什么問題。

  關于黃土的來歷,你還有其他的推測嗎?

  1、學生閱讀文字資料,提取相關信息,得出結論。

  2、同時,也可以分析出本地區的黃土來源。

  讓學生運用地理觀點解釋地理現象。通過地理分析、推理和判斷,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

  過渡:黃土高原最突出的地表特征是溝壑縱橫。其表現形式是廣泛分布的塬、梁、峁、川等黃土地貌景觀。展示白鹿塬和鯨魚溝的圖片,并結合圖6.29和圖6.30,試解釋這些黃土地貌的特征和形成原因,并體現它們成因上的聯系。

  探究·展示交流,自主構建

  學生通過觀看圖片,結合自己的親身體驗,來領悟這些這些地貌的特征,分析其形成原因,得出相互關系。

  關系:塬--粱--峁

  溝谷-----川;

  培養學生閱讀圖文資料,得出結論。分析問題的能力。

  練習作業:

  板書設計:

  第六章第三節世界最大的黃土堆積區---黃土高原

  一、文明的搖籃

  1、位置與范圍

  2、古代文明

  二、風吹來的黃土

  1、黃土的成因及黃土高原的形成

  2、黃土地貌的特征及成因分析

  教學反思:

  略

【八年級地理《黃土高原》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地理黃土高原教學設計(精選3篇)03-06

《黃土高原》教學設計04-17

《黃土高原》教學設計范文04-14

八年級地理黃土高原教案03-16

初中地理黃土高原課件04-21

八年級地理黃土高原說課稿范文03-16

黃土高原初中地理教案03-02

地理教學設計08-16

八年級地理《北京》教學設計11-10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日本A级免费看片 | 孕妇动漫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日韩一级在线 | 亚洲Aⅴ午夜福利精品一区 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77 | 性做久久久久久免费观看欧美 | 午夜性色福利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