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估算”教學設計與評析

時間:2024-11-15 13:50:26 詩琳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乘法估算”教學設計與評析(通用11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我們應該怎么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乘法估算”教學設計與評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乘法估算”教學設計與評析(通用11篇)

  “乘法估算”教學設計與評析 1

  教學內容:

  第59頁的例2,做一做及練習十四第5~12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使學生能結合具體的情境,在積極參與和討論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進行乘法的估算.

  (2)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給學生創設主動探索估算知識的空間,解釋估算過程,培養學生的數感,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比較推理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估算意識,提高估算能力.教學重點:嘗試估算的過程,進一步鞏固口算,培養估算意識,提高估算能力。

  教學難點:

  合理選擇估算方法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教學方法:

  探究討論嘗試、練習、教學用具: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1.口算

  2.你能估算下面各題的結果嗎?

  二、新課學習,探究新知:

  1、出示59頁主題圖.問:他們遇到了什么麻煩?你能幫幫他們嗎?

  (1)引導學生仔細觀察主題圖,從中獲取相關數學信息,并根據信息提出:同學們要在會議室聽課,那么你們知道會議室里有多少排椅子?每排有多少個座位呢?

  哪個同學知道?愿意來說一說嗎?

  (2)把在圖中獲取的信息匯總,說成完整的一道題:

  大會堂里共有18排座位,每排22個座位。有350名同學來聽課,能坐得下嗎?要判斷350名學生能否坐得下,必須估算出會議室大約有多少個座位。

  (3)小組合作列出算式并說說自己的想法.請學生思考、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引出算式:

  18×22

  22×18

  2、探討估算方法。

  (1)小組討論:怎樣估算得數?小組合作討論;22×18≈你是怎么想的?

  (2)各組代表向全班匯報本組的各種估算方法。

  方法一:18≈20 22≈20

  20×20 = 400(個)

  所以,350名學生能坐下。方法二:18≈20

  22×20 = 440(個)

  所以,350名學生能坐下。方法三:22≈20

  18×20 = 360(個)所以,350名學生能坐下。

  (3)比較、評價。

  學生說出后肯定學生的想法.從而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靈活性.

  (4)小結:同學們太棒了,能根據已學的估算知識,想出了這么多的好方法,可見,估算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太大了,那么,誰能告訴老師,你是怎么估算的呢?

  3、運用策略,解決問題

  剛才我們用了3種不同的方法進行估算,得出3種不同的結果,那是不是每種方法都能比較有把握地判斷出夠不夠坐呢? 著重引導學生明白:在第(3)種情況中,是估小了,既然估小了都夠坐,那實際結果肯定就能坐下。這種方法在這里相對而言更有把握解決“夠不夠坐”的問題。

  4.總結出估算的方法

  乘法估算,先把兩位數看成最接近它的整十數,然后再用口算的方法確定積的范圍,或者把其中的一個數看成最接近它的整十數,然后再用口算的'方法確定積的范圍.

  三、鞏固練習:

  1.估算下面各題(估算搶答比賽).89×30≈

  43×22≈

  35×19≈

  24×39≈

  63×29≈ 2.做課本59做一做 嘗試解決問題。

  (1)請學生運用估算方法解決問題。有一本書,它其中的一頁有23行,每行約有22個字。一頁大約有多少個字?

  (2)組織交流。

  請學生說一說解決問題的過程和結果。讓學生在交流中品嘗學習的樂趣。

  3、練習,突破難點

  《氣象知識知多少》每本19元,李老師決定買12本,李老師大約要準備多少錢?

  選擇答案:A、12看成10

  10×19=190(元)

  B、19看成20

  12×20=240(元)

  針對不同爭議,同桌互議,然后匯報。

  小結: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估算,由于因數的不同特點,估算的方法可能有幾種,但我們在解決不同的情境問題時,一定要考慮具體情況,靈活地選擇合適的估算方法。盡量取整十整百的數或者是幾百幾十的數。什么時候估大些,什么時候估小些,應該根據實際情況而定,不能機械地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數。

  你們可要記住了哦!

  四、擴展延伸:

  1.請你來做小判官

  2.生活應用

  秋游快要結束了,游樂園離學校有3千米的距離,同學們以每分鐘55米的速度返回,1小時能返回學校嗎?

  五、總結

  請學生談收獲。

  六、布置作業

  1.練習十四:第4題、第10題

  2.課外延伸

  請你把你是怎樣用估算來解決實際問題的小故事記錄下來,寫一篇生動的數學日記。

  “乘法估算”教學設計與評析 2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第五冊乘法估算

  二、教學目標:

  1、在解決日常生活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估算的意識和習慣。

  2、在現實的問題情景中,體驗如何把握數的大致范圍,從而培養學生的數感。

  3、在估算的過程中,探索解決問題的策略,并能運用數學語言進行表述和交流。

  三、教學重點:

  掌握估算的方法,培養學生的數感。

  四、教學難點:

  在估算的過程中,探索解決問題的策略,并能運用數學語言進行表述和交流,培養學生的數感和合作精神。

  五、課題研究在教學設計中的滲透:

  在教學設計中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對于“魚媽媽想買3個籃球,他只帶了200元錢,他帶的錢夠嗎?”這個問題自己想辦法解決,并從中自己總結得出估算的方法。

  六、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景

  數學王國的世界是豐富多彩的,那么你們知道嗎,怎樣才能走進數學王國? 首先,同學們讓我們踏上口算這座通往數學王國的階梯,邁出我們的第一步。

  (二)練習:

  1、口算

  30×7= 60×3= 24×7= 45×8= 15×3= 24×2= 400×3= 168×2=

  2、求出下面各數的近似數(省略最高位后面的.尾數)

  529 763 8376 7540

  (三)引出問題

  大家還記得《海底總動員》里的那兩條小丑魚嗎?你們喜歡他嗎,今天這兩個小家伙邀請同學們去海底世界——這個智慧的王國遨游,你們覺得怎么樣?

  那好,讓我們出發吧!學生歡呼!

  你們看,小魚們來迎接我們了!

  魚媽媽有許多魚寶寶,魚媽媽很愛他的寶寶,可是他發現小魚最近越來越胖,他決定去買幾個籃球,讓小魚多運動運動,這樣才健康嘛!

  魚媽媽來到了商店,看到有好多種籃球,魚媽媽想買3個籃球,他只帶了200元錢,你們說他帶的錢夠嗎?

  學生發表意見

  魚媽媽,看見有一種籃球的價格簽上寫著大大的“驚爆價”你在商店里見過這3個字嗎?

  學生解釋驚爆價

  魚媽媽決定要買這種籃球,這種籃球到底多少錢呢?你們想知道嗎?告訴你們也可以,不過,老師可有條件的,當我給出單價,請你們馬上估計出200元錢夠不夠買這樣的3個籃球!如果你認為夠,請你站起來!

  (四)解決問題

  學生判斷并用行動和語言作出答案。

  那請認為夠的同學,你來說說,你是怎樣估計出來的? 那請估算的最快的同學,你來說說,你是怎樣估計出來的?(1)58×3=174(元)

  174<200 夠

  (2)50×3=150(元)

  8×3=24(元)150+24比200元少。

  (3)58≈60 60×3=180(元)

  我們再來看這道題,就問魚媽媽帶的200元錢夠不夠買3個籃球,這3種方法哪種你認為最適合?

  明確:估算的方法可以多樣,好的估算方法,首先要做到快,再力求更接近

  準確值。

  估算方法選擇的原則是什么呢?

  原則:

  1、根據題中的要求

  2、根據實際的需要,靈活選擇

  同學們可真聰明,要知道在實際生活中,有些時候要算出一些東西需要多少錢,還剩多少錢的時候需要算出準確數。可有些時候不需要我們計算出準確的數值,我們就可以算出大約的數,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要學習的乘法的估算。(板書:乘法估算)

  明確:估算的時候,我們可以先用四舍五入法把因數中的多位數最高位后面的尾數省略,求出近似數,再和一位數相乘,求近似數的式子中要寫≈。

  你能舉個例子,我們在生活中什么時候會用到乘法估算?

  生:聯系生活實際舉例子

  這時候魚媽媽,又看見有一處柜臺在宣傳新產品,特別水下足球。新產品呀,魚媽媽非常好奇,想感受一下高科技,可是魚媽媽帶的200元錢夠嗎?這種水球推廣優惠價是74元,你說魚媽媽能買嗎?

  總結:74≈70,70×3=210(元)已經不夠了,而且74≈70已經是少算錢了,那實際200元錢肯定不夠。

  (五)鞏固練習:

  練習1:小魚聽說媽媽給他們買籃球了,高興的立刻全體集合迎接媽媽,小魚們排成8排,每排站18條小魚,大概來了多少條魚寶寶呢?

  練習2:

  學年的同學知道咱們班的同學去了海底世界參觀,他們也要去,老師們一研究,帶大家去參觀海洋館吧,學年一共有12位老師,619名同學,成人票是28元,兒童票是9元,大約帶多少錢去才夠? 請你幫老師利用今天所學的知識算一算。

  (六)游戲操作

  我們今天的遨游海底世界智慧王國的旅程就要結束了,小魚們要送給我們一份禮物,那禮物到底是什么呢?謎底需要大家自己去開動腦筋去尋找。

  出示游戲用具,講清要求,開始游戲。

  結語:我們滿載著收獲要離開海底世界這個智慧的王國,你們相對魚媽媽和

  小魚說些什么?誰想說,就站起來對他們說好了。他們在聽呢!

  “乘法估算”教學設計與評析 3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近似數,能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數。

  2、學會一個數乘一位數乘法的估算方法,培養學生的估算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匯報各種數據。

  2、學生匯報,老師選擇數據進行板書。

  3、分析以上這些數,看看它們在表達的意思上有什么不同?

  4、引出課題。

  二、教學新課。

  1、省略百位后面的尾數。

  (1) 選擇板書中的一個準確數,(如518)說說它接近幾百?

  (2) 比較518最接近哪個整百數?

  (3) 518=500這樣寫行嗎?為什么?自學課本。

  (4) 教學“≈”號的讀法和寫法。

  (5) 出示數,試寫。

  425 341 623 702 854 791

  (6) 比較854和791與其他幾個數和在取近似數時有什么不同?

  (7) 觀察討論。

  2、省略千位后面的尾數。

  (1) 選擇學生舉例中的`四位數,學生試練習。

  (2) 指名說說是怎么想的?

  3、得出“四舍五入”法。

  (1) 比較省略百位、千位后面尾數方法,說說它們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2) 如果要省略萬位后面的尾數,又該怎么辦?

  (3) 省略最高位后面的尾數,求它們的近似值。

  (4) 做課本上的第一題。

  4、學習“一位數乘一位數乘法”的估算。

  自學為主。

  三、鞏固練習。

  1、課本第2題。

  2、估算一下,下面的結果對嗎?

  759×4=3206 312×6=1726

  3、課本中的練習。

  四、課堂。

  五、作業

  作業本p12

  “乘法估算”教學設計與評析 4

  教學內容:

  人教版四年上冊數學教科書P.58例4及練習九。

  教學目的:

  讓學生學會乘法估算方法,并會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估算方法。

  教學重點:

  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會進行乘法估算。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估算的意識,靈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知識鏈接,引入新課

  1、口算:20×40= 130×50= 100×90= 2100×3= 3000÷6= 4×23= 2100÷7= 28×3=2000×7= 50×6= 800×5= 720+58=

  2、估算:89×30 32×48 43×22 35×19 24×39 63×29 71×80 52×683、

  師:學校組織秋游活動,我們四年級同學去××公園,去那里的費用是每人49元,包括客票和公園門票,四年級全年級共有104人,老師大約應該準備多少錢呢?這就是今天要學習的內容:乘法估算

  學習目標:學會乘法估算方法,并會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估算方法。

  二、指導自學

  1、你們能幫老師估算一下大約應該準備多少錢嗎?

  2、獨立估算,并寫出估算過程。

  三、學生自學

  1、學生獨立完成自學指導,教師巡視指導。

  1)小組內學生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和結果。并說明理由。

  2)全班交流。反饋學生估算結果。

  3)鼓勵學生說出多種想法。對估算結果進行評價。師:你認為誰估計得更接近準確的錢數呢?為什么?在估算的時候你是怎么做的?

  小結:接近準確值(符合實際);計算方便(將兩個因數看成整十、整百或幾百幾十的'數)。

  2、檢測自學效果運水公司為居民運送純凈水,一月份運送718桶,照這樣計算的話,估算一下,全年可以運水多少桶?

  四、達標檢測

  你是怎樣估算的?《新編小學生字典》有592頁,大約是()頁。小明每分鐘打字108個,大約是()個。李平大叔今年收橘子1328千克,大約是()千克。小明同學走一步的平均長度是62cm,他從操場這頭走到那頭共走了252步。操場大約長多少米?a1800米b1200米c1500米3沙坪小學有學生612人,全鄉有這樣的小學19所,全鄉約有多少名小學生?燕鷗從北極飛到南極行程是17000千米,如果他每天飛780千米,20天能飛到嗎?

  五、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和體會?

  六、課堂作業:第63頁8、9、10、11、12。

  七、教學反思

  “乘法估算”教學設計與評析 5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70頁例2,練習十五第4~7題。

  教學目標:

  引導學生體驗估算的過程,初步了解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估算方法,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

  1、用多媒體幻燈片逐一出示各種圖片,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提出用乘法計算的問題。

  圖片內容是:

  郵局郵票出售處,有的郵票一枚80分,有的郵票一枚60分。

  百貨商店鞋柜,一雙旅游鞋78元,一雙皮鞋164元。

  電影院售票處,日場一張電影票15元,夜場一張電影票20元。

  小袋鼠蹦跳一次約2米,小袋鼠蹦跳33次。

  文具商店柜臺,每盒圖釘120個,每包日記本25本。

  2、出示課本第70頁例2主題圖:三年一班29個同學去參觀航天航空展覽,門票每張8元。

  請學生提出問題。老師在學生提出問題的`基礎上,補充提出:如果老師這時只帶250元錢去,夠嗎?

  二、嘗試解決

  教師先請學生猜一猜帶250元夠不夠?再請學生思考怎么知道我們猜得對不對呢?看看小精靈是怎么說的?

  怎么才能知道8×29大約是多少呢?能不能用我們前面學過的計算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啟發學生想出前面我們已經學過整十數乘一位數的乘法口算,我們可以把29看成最接近的整十數來估算。

  因為8×30=240,所以8×29的積比較接近240,我們可以列成算式8×29≈240。再由小精靈介紹約等號。

  可見帶250元夠買門票。

  三、拓展引申

  估計下列幾道乘法算式的積大約是多少?

  32×649×5218×4581×2

  組織學生小組討論,然后全班交流,說明各應看成幾百或幾十。說明因數是三位數時,只要看成最接近的整百數即可。

  四、鞏固練習

  1、完成課本第70頁“做一做”中的4道題。先由學生獨立計算,然后集體訂正答案。結合訂正答案的過程讓學生說一說估算的過程。

  2、用上課開始時呈現的幾個問題情境和學生們提出的問題,讓學生估算結果,找出答案。

  3、請學生舉出幾個日常生活中估算的例子。

  五、課堂小結

  1、這節課開頭我們碰到了什么問題?是怎么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的?

  2、上這堂課,你有什么感受和體會?(生活中有許多數學問題,我們應盡可能用學過的知識和方法來解決。)

  “乘法估算”教學設計與評析 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用乘法口算直接估算。

  2.通過所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3.使學生感悟到數學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產、生活。

  教學重點

  用四舍五入法口算進行估算。

  教學難點

  用四舍五入法口算進行估算。

  教學過程

  一、鋪墊孕伏

  1.口算:

  800×3= ×9= 250×4= 300×5=

  24×3= 60×4= 240×2= 19×20=

  30×70= 600×3= 80×90= 18×4=

  2.求出下面各數的近似數。(省略最高位后面的尾數)

  98 429 591 7692 8170

  二、探究新知

  1.介紹估算:在實際生活中,有時也只要算出近似數,不需要算出準確數。這樣的計算叫做估算。

  2.板書課題:一個因數是一位數的乘法估算。

  3.教學例11:

  (1)讓學生讀題,找了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分析題意。

  (2)提問:大約收大棗多少千克是什么意思?

  使學生明確:大棗的重量不必求出準確的千克數。

  (3)分析:816是800多一些,接近800,多出的.16不滿100的一半(50),也就是十位上不滿5,把百位后面的尾數舍去,816的近似數是800.

  (4)估算時,先求出大棗重量的近似數,為了不忘記,可以把近似數寫在816的下面。

  (千克)

  想:816約等于800,800乘3等于2400.

  答:大約收大棗2400千克。

  (5)因為是大約收大棗的千克數,因此用符號“≈”表示約等于,816×3≈2400(千克),答時,不要丟掉“大約”兩字。

  (6)反饋練習:714×4.

  4.用類推法分組自學例12.

  (1)每小組派一個代表匯報結果,并口述解題思路。

  (2)使學生明確:

  295接近300,95過100的一半(50),也就是十位上的數滿5,把百位后面的尾數略去后,向百位進1,295的近似數是300. 295×9,可以這樣估算300×9,得2700.過程如下:(米)

  答:小王家離學校大約有2700米。

  (3)用準確數計算

  295×9=2655(米)

  2655省略百位后面的尾數得2700.

  說明估算和實際乘的結果相同。

  (4)反饋:584×6.

  三、課堂

  一個因數是一位數的乘法估算,先把另一個因數的最高位后面的尾數省略,求出近似數,再和一位數相乘。

  四、隨堂練習

  1. 說一說把第一個因數用四舍五入法看是多少?(口答)

  826×3 488×6 206×4 692×4 310×7

  2. 出示練習五第5題。

  (1)一個因數是715,另一個因數是7,積大約是多少?

  (2)195乘以4大得多少?估算的結果比乘得的準確數大一些還是小一些?

  五、布置作業

  聯系生活實際調查一下:

  1.本校有學生( )人,大約是( )人。

  2.本街道(居民樓或本村)有居民( )人,大約( )人。

  “乘法估算”教學設計與評析 7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70頁例7練習十五1、2、3、4、5、6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體驗估算的過程,初步了解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估算方法。2、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

  教學重難點:

  能正確進行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估算。

  教學準備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用幻燈片出示教科書第70頁例題主題圖:

  “三年級一班29個同學去參觀航天航空展覽,門票每張8元。”

  [請學生提出問題,老師在學生提出問題的基礎上,補充提出:

  如果老師這時只帶250元錢去夠嗎?]

  二、嘗試解決。

  1、教師先請學生猜一猜帶250元夠不夠?再請學生思考怎么知道我們猜得對不對呢?看看小精靈是怎么說的?

  2、怎么才能知道8×29大約是多少呢?能不能用我們前面學過的計算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3、啟發學生想出前面我們已經學過整十乘一位數的乘法口算。我們可以把29看成最接近的整十數來估算。]

  4、因為8×30﹦240,所以8×29的積比較接近240。我們可以列成8×29≈240。再由小精靈介紹“約等號”。可見帶250元夠買門票。

  三、鞏固練習。

  1、估計下列幾道乘法算式的.積大約是多少?

  32×6 49×5 218×4 581×2

  [組織學生小組討論,然后全班交流,說明各應看成幾百或幾十。

  說明因數是三位數時,只要看成最接近的整百數既可。]

  2、完成教科書第70頁“做一做”。

  [先由學生獨立計算,然后集體訂正答案。結合訂正答案的過程

  讓學生說一說估算的過程。]

  2、請學生舉出幾個日常生活中的例子。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開頭我們碰到了什么問題,是怎么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的?你有什么感受和體會?

  五、作業設計

  1、完成P73----1

  先獨立完成,寫出過程,指名說一說

  2、完成P73----2、3、4

  引導學生看圖理解題意,列算式估算

  3、完成P73----5

  先不做,讓學生說說每個小題怎么估算,統一方法后再算

  4、完成P73----6

  三個問題明確哪個問題是精算,哪個問題是估算,再讓學生動手做]

  六、板書設計

  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估算乘法

  三年級一班29個同學去參觀航天航空展覽,門票每張8元,老師這時只帶250元錢去夠嗎?

  29×8≈240(元)

  30×8=240(元)

  答:帶250元錢去夠。

  [教學反思]

  這部分知識使學生發現有些問題用估算就可以解決,體會到了估算的價值。學生理解了要根據實際問題采用往大估、往小估的策略解決問題,學會了根據具體情境靈活應用。

  “乘法估算”教學設計與評析 8

  【教學內容

  教材第59頁例2及做一做,練習十四第7~8題。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景,在積極參與和討論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進行乘法的估算,會說明估算的思路。

  2、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

  3、給學生創設主動探索估算知識的空間,培養估算意識,提高估算能力。

  【教學重難點

  會進行乘法的估算,會說明估算的思路。

  【教具準備

  掛圖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你能說出下列各數的近似數各是多少嗎?

  39、74、68、99、17、44

  2、下列算式,你能估算各題的結果嗎?你是怎么想的?

  28×4 62×7 89×7

  12×8 37×3 81×6

  二、親身經歷,探索新知

  1、出示例題2的主體圖。

  引導學生觀察:用自己的話敘述一下主體圖向我們提供了有關多媒體教師里的哪些信息?

  2、教學例題2。

  教師:根據畫面的內容,口頭編一道應用題。

  出示例題2:多媒體教室一共有18排,每排22個座位,現在有350名同學來聽課,能坐得下嗎?

  (1)教師:這一道題只要我們判斷多媒體教師能否坐得下350名同學,因此不用大家計算,只要估一估就可以了,大家想應什么方法估算?以四人為一小組進行討論。

  (2)匯報:要判斷350名學生能否坐得下,必須估算出多媒體教室大約有多少個座位。

  方法一:18≈20 22≈20 20×20=400(個)所以350名學生能坐下。

  方法二:18≈20 22×20=440(個)所以,350名學生能坐下。

  方法三:22≈20 18×20=360(個)所以,350名學生能坐下。

  小結:大家根據已學在估算知識,想出了三種方法,通過這一道我們知道估算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3)總結出估算的方法:

  估算時,先把兩位數看成最接近它的整十數,然后再進行計算。

  三、鞏固練習,運用新知

  1、完成教科書第59頁的做一做

  讓學生看清題意,獨立完成。然后教師講評。

  提問:你是怎么估算的'。

  2、完成教科書第61頁練習十四的第7題。

  (1)引導學生觀察圖,說說你從圖中得到什么信息?

  (2)獨立完成,將估算結果寫在課堂本上。然后教師講評。

  3、完成教科書第61頁練習十四的第8題。

  (1)理解題意,根據題目畫面的內容說說從“學生已經種了93棵樹苗”中,你可得到什么信息?

  (2)說一說你是怎么估算的?

  四、課堂總結:

  本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乘法估算”教學設計與評析 9

  教學內容:

  教材59頁和相關練習

  教學目標:

  1、使同學能結合具體情境,在積極參與和討論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進行乘法的估算,會說明估算的思路。

  2、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

  3、給同學創設主動探索估算知識的空間,培養估算意識提高估算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探索乘法估算的方法,學會乘法估算。

  教具、學具準備:主題圖等。

  教學流程:

  一、知識遷移,導入新課

  1、你能說出下列各數的近似數各是多少嗎?

  69、22、74、87、99、18

  2、下列豎式,你能估算各題的結果嗎?你是怎么想的?

  18×4

  51×7

  89×5

  22×8

  37×3

  71×6

  二、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 導言:同學們都在多媒體教室里上過課,那么你們知道多媒體教室里有多少排椅子?每排有多少個座位呢?哪個同學知道?愿意來說一說嗎?

  2、 出示P59例2情境圖

  引導同學觀察:情境圖中提供了有關的哪些信息?小明同學提出了什么問題?

  三、遷移類推,探究新知

  教學例2.

  “350名同學來聽課,能坐得下嗎?”你能根據圖中提供的信息解決這個問題嗎?試試看。

  1、小組合作交流——你用什么方法估算?

  2、指名匯報。師小結整理如下:

  要判斷350名同學能否坐得下,必需估算出多媒體教室大約有多少個座位。

  方法一:18≈20

  22≈20

  20×20=400(個)

  所以,350名同學能坐下。

  方法二:18≈20

  22×20=440(個)

  所以,350名同學能坐下。

  方法一:22≈20

  18×20=360(個)

  所以,350名同學能坐下。

  3、小結:同學們太棒了,能根據已學的估算知識,想出了這么多的好方法,可見,估算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太大了,那么,誰能告訴老師,你是怎么估算的`呢?同時出示課題《兩位數乘兩位數—乘法的估算》

  4、小組合作交流后,引導同學總結出估算的方法:

  估算時,先把兩位數看成最接近它的整十數,然后再進行計算。

  四、鞏固新知

  1、第59頁做一做。

  2、第61頁第7題:投影出示情境圖

  引導同學觀察圖,說說你從圖中得到什么信息?

  ①人人動手獨立完成,將估算結果寫在亮題板上。

  ②同桌交流,說說估算的方法。

  展示同學的試題,說說你的估算方法,集體講評。

  3、第61頁第8題:

  4、第62頁第9題,奪紅旗小游戲。

  ①

  以小組為單位,按箭號所指的方向開始計時。

  ②

  請優勝組派代表介紹經驗。

  ③

  給優勝小組插上小紅旗。

  五、全課總結:

  這節課,你又有什么收獲?

  六、隨堂作業

  “乘法估算”教學設計與評析 10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會進行兩位數的乘法估算、

  2、培養學生估算的意識,歸納概括、遷移類推的能力,以及應用所學知識靈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自主探索、勇于嘗試的勇氣,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激發學生熱愛數學、學好數學的情感、

  教學重點

  掌握估算的方法,會進行兩位數的乘法估算、

  教學難點

  正確進行估算,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

  教學過程

  一、生活引入:

  1、小明的家離學校大約十分鐘的路程,學校組織活動,要求8點鐘集合,小明幾點鐘從家出發合適?

  (在學生討論發言的基礎上,應該明確:他至少7點50分從家出發,實際上,為了不遲到,他應該提前幾分鐘,7點45從家出發比較合適、)

  2、這個時間你是怎樣得到的?用自己的話說說什么叫估算?

  (在估計的基礎上進行推算,這就是估算、)

  3、請你舉例說明,你在生活中見到過什么時候什么地方用到過估算?

  二、嘗試討論

  1、在學生舉例的基礎上,教師出示下面題目:

  a、一所學校的階梯教室有22排,每排有18個座位、這個階梯教室大約能坐多少人?

  b、一份稿件,平均每行有29個字,共有31行,這份稿件大約有多少個字?

  c、小明和奶奶在健身區散步,小明每分鐘大約走39米,他繞健身區一周走了12分鐘,這個健身區一周長大約有多少米?

  2、讀題,你有什么發現?(解決這些問題,都要用到估算)

  你有什么好辦法嗎?

  3、同學之間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教師巡視指導、

  三、交流歸納:

  1、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匯報,并說出你們是怎樣想的?

  a 2220,1820,2020=400(人)

  b 2930,3130,3030=900(個)

  c 3940,1210,4010=400(米)

  2、觀察這幾道題目有什么共同的特點?(乘數是兩位數,都是用乘法、)

  3、根據自己解答過程中的體會和同學的匯報,試著說一說怎樣進行乘數是兩位數的乘法估算?(根據學生的發言,對估算的方法進行總結、歸納:分別取近似數,再用兩個近似數相乘、)

  四、鞏固練習

  1、一本書有50頁,每頁排23行,每行26個字、這本書大約有多少萬字?

  2、小麗每分鐘步行52米,1小時大約走多少千米?

  3、一個糧店平均每天大約賣切面790千克,一個月大約賣切面多少千克?

  4、一個苗圃有育苗地4塊,每塊地有91行,每行種89棵樹苗、這個苗圃大約培育多少棵樹苗?

  5、一塊長方形地,長98米,正好是寬的'2倍、這塊地的面積大約是多少?

  6、說出下面哪些內容是估算?

  (1)全世界的人口有52億、

  (2)在跳繩比賽中,東東跳了98個、

  (3)這輛公共汽車上大概有40人、

  (4)我們班有45名同學、

  (5)小紅三分鐘能寫85個字、

  7、用估算的方法,檢驗下面各題算得對嗎?

  4752=3414 6951=2992

  8、估算:

  (1)10分鐘你的脈搏大約跳動多少下?

  (2)全校大約有多少學生?

  五、質疑提高

  1、這節課學習的是什么內容?

  2、怎樣進行兩位數乘法的估算?請你舉例說明、

  3、還有什么問題?學生質疑并解疑、

  “乘法估算”教學設計與評析 11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1頁例10、例11,練習五第4至8題。

  教學目的:使學生初步了解估算的用處,初步掌握乘數是一位數乘法的估算方法,培養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估算方法,培養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

  教學難點:了解和掌握估算方法。

  教學關鍵:掌握估算方法,培養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

  教學過程:

  一、簡單說明估算的意義。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計算只要大概估計一下它的得數是多少就夠了,不必算出準確數。比如媽媽要買5袋餅干,帶多少錢合適呢?媽媽想:“每袋餅干1元8角,將近8元,買5袋帶10元就夠。”像這樣不算出準確數,只計算出大約的數,就是估算。

  二、教學例10。一個棗園收小棗816千克,收的大棗的重量是小棗的3倍,大約收大棗多少千克?

  讀題,引導學生列出乘法算式。

  說明“大約收大棗多少千克?”就是要我們估算出大棗重量的近似數。

  聯系買餅干的例子,說明要估算大棗重量的近似數,先要求出大棗重量的.近似數。

  說明求816的近似數的方法:只保留整百的數,把百位后面的零頭(也叫尾數)“16”去掉,16不滿。100的一半50,也就是十位上的數不滿5,就把百位后面的尾數直接舍去。

  練習:826、837、849的近似數各是多少?

  估算816×3的結果:用近似數800乘以3,口算出得數2400。為了避免忘記,可以把800寫在816的下面,寫得小一些。

  提問:2400是收大棗重量的準確數嗎?

  說明橫式的寫法:2400是估算得到的近似數,因此在橫式中不能用等號,只能用“≈”約等于符號,在答句中要注意不要去掉“大約”兩字。

  驗證估算的結果與實際求得的結果是否接近,指名計算816×3=2448,然后乘2448的近似數。指出:2448十位上的數不滿5,把百位數后面的尾數略去,約等于2400,與我們估算的結果一樣,說明估算結果與實際計算的結果是接近的。

  三、教學例11。王老師騎自行車用1分的時間行了295米,從家到學校用了9分。王老師家離學校大約有多少米?

  讀題后。由學生列出乘法算式。

  提問:

  (1)從哪兒看出這道題只要求估算?

  (2)根據例10,讓學生說一說乘法估算的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說明求295的近似數的方法:還是保留整百的數,把百位數后面的尾數略去,但是尾數是95,已超過100的一半(50),也就是十位上的數滿5,把百位數后面的尾數略去后,向百位進1,295的近似數是300。

  引導學生估算295×9的結果:用近似數300乘以9,得2700。強調2700是近似數,橫式里要寫“≈”。

  驗證估算結果與實際計算結果是否接近。指名算出295×9=2655,求出2655的近似數。2655十位上的數滿5,略去尾數,向百位進1,約等于2700。

  四、小結。

  引導學生總結一位數乘法的估算方法。

  乘數是一位數乘法的估算,第一步干什么?第二步干什么?應注意什么?

  教師概括說明:乘數是一位數乘法的估算,只要把被乘數按照上面的方法求出的近似數,再和乘數相乘,注意橫式中要寫“≈”符號。

  試算“做一做”中的習題,訂正時重點提問估算的步驟。

  五、課堂練習。

  練習五第4題及第5題。

  六、課外作業。練習五第6、7、8題。

【“乘法估算”教學設計與評析】相關文章:

《乘法估算》的教學設計08-17

乘法的估算教學設計08-09

《乘法估算》教學設計06-05

“乘法估算”教學設計10-03

乘法估算教學設計06-21

《乘法估算》教學設計03-22

《乘法估算》教學設計(精選6篇)07-29

“乘法估算”教學設計14篇05-14

“乘法估算”教學設計(精選14篇)08-18

《乘法估算》教學設計12篇10-21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中文字幕日本二三请区 | 在线精品亚洲观看不卡欧 | 久久综合国产高清 | 在线观看网站深夜免费AV | 日韩国产欧美亚洲v片 | 亚洲人成在线观看天堂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