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教學設計班會活動

時間:2023-03-08 19:01:25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加法教學設計班會活動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化規劃教學系統的過程。那要怎么寫好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加法教學設計班會活動,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加法教學設計班會活動

加法教學設計班會活動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4的加法。

  2、樂意表達操作的過程和結果。

  3、體驗游戲帶來的愉悅。

  活動準備:

  1、制作教學課件。

  2、準備各種水果模型,布置好超市情景。

  3、幼兒記錄卡,記號筆,與幼兒人數相等。

  活動過程:

  一、游戲開火車,復習4的組成。師:今天老師和小朋友們開火車去逛超市,小朋友們聽好老師說的火車出發時間,如果你說出的時間和老師說的時間合起來是4,你就可以坐上我的'火車。如:師:“我的火車一點開。”幼兒:“我的火車三點開。”

  二、學習4的加法。播放教學課件,引導幼兒學習4的加法。師:“今天超市里還來了兩位小客人,我們來看看是呢?”(貓先生和貓太太)師:“看看他們都買了些什么呢?”(蘋果)教師引導幼兒依次觀察貓先生和貓太太每一次購買的水果及數量,并嘗試用語言表述他們每次的購買情況。

  三、游戲:“逛超市”。師:“貓先生和貓太太買了這么多好吃的水果,小朋友們我們也一起去逛一逛,買一買,好嗎?”交代游戲規則:男孩和女孩組成家庭,結對去購物,游戲分三次進行,男孩和女孩每次的購買數量都不能相同,但每一次兩人購買的數量合起來必須是4幼兒兩兩結對,嘗試按要求購物。

  四、分類記錄。請每一組“家庭”將自己每一次的購買情況依次記錄在記錄卡上。教師巡視并檢查每組幼兒的記錄情況,請完成記錄的幼兒說一說自己的記錄所表達的意思,嘗試口述應用題。

  五、結束活動。

加法教學設計班會活動2

  【活動目標】

  1、理解加法的含義,學習5的加法運算,掌握加法的基本運算方式,初步了解互換規律。

  2、能按照事物的數量關系列出算式,正確擺出加法算式。

  3、在活動中,體驗游戲的愉悅,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活動準備】

  教具:多媒體課件、數量不等的桃子、猴子等圖片,1—5數字,加號、等號各一個。

  學具:各種操作材料:積木,魔方,橡皮泥等,1—5數字,加號、等號若干(幼兒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以猴孩兒來做客的情境導入。

  小朋友,今天花果山上的猴孩兒來我們班做客了,看來了幾只小猴子?(出示五只小猴子)。

  (二)復習5的組成

  現在我們和小猴子來玩一個“我問你答”的游戲吧:

  師:小朋友,告訴我,5可以分成1和幾?(同時播放課件)

  幼:xxx,告訴你,5可以分成1和4。

  (三)復習加法,理解加法的含義。(播放課件)

  1、復習2的加法,理解加法的含義

  師:小猴子來做客我們用什么招待他們呢?猴子喜歡吃什么?我先拿一個大桃子給小猴子,又拿一個小桃子給小猴子,我一共給了小猴子幾個桃子?你是怎么知道的`?

  出示算式1+1=2,引導幼兒說出算式中含義。

  小結:1+1=2這是一個加法算式,第一個“1”表示一個大桃子,第二個“1”代表一個小桃子,“+”表示把兩個數合起來,“=”表示前邊兩個數合起來的數量和后邊的數量相等。

  2、復習2-4的加法,鞏固幼兒對加法算式的理解,初步了解互換規律

  師:老師先拿一個大香蕉給小猴,又拿三個小香蕉給小猴,我一共給了小猴幾個香蕉?請小朋友用學具擺出一道加法算式。1+3=4,3+1=4,

  小朋友互相說一說,算式中每個數字和符號都代表什么意思?怎樣讀這個算式?引導幼兒觀察發現互換規律。(+號前后的兩個數互換位置,它們的結果不變)

  (四)學習5的加法,引導幼兒看圖自編加法應用題,并能正確擺出加法算式

  1、進一步了解加法應用題的結構(播放課件)

  ①老師示范看圖編應用題并引導幼兒分析應用題的結構

  師:五只猴子一樣么?有什么不同?(老師根據猴子的位置和數量編加法應用題)。

  小結:把物品的數量用講故事的方法說出來并提出一個問題,這就是應用題。剛才老師編出的是一道加法應用題。知道兩個數:1只猴子和4只猴子,提出了一個問題:一共有幾只小猴?

  ②幼兒根據應用題列出加法算式:1+4=5,4+1=5

  ③引導幼兒觀察并發現互換,互補規律。

  2、看圖自編應用題,鞏固幼兒對應用題的理解。

  ①(播放課件)請幼兒根據蘋果的位置和數量來自編加法應用題,并用學具擺出加法算式。

  ②看課件,以給猴子送玩具為情境,引導幼兒自編應用題,并列出加法算式。

  ③分組操作玩具自編應用題并用學具擺出加法算式。幼兒根據老師說的情節,用卡片擺出算式,并用作業本把算式寫下來。

  活動延伸:

  回家后,幼兒和爸爸媽媽玩加法的游戲。

加法教學設計班會活動3

  活動目標:

  1、口算20以內的進位加法。

  2、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3、初步培養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4、了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活動準備:

  表格、卡片。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

  1、觀察發現、引出課題。

  師:這些算式我們學過嗎?

  生:學過

  師:都是什么算式?

  生:都是9加幾的算式

  師:以前學習了哪些幾加幾的進位加法呢?

  生1:學過8加幾的進位加法。7、6、5加幾的進位加法和……

  生2:7、6、5加幾的進位加法和……

  二、整理知識、總結規律。

  1、師:請同學們觀察,第一列算式有什么特點?9+2、9+6、9+9

  生:一個加數都是9。

  師:另一個加數有怎樣的變化?你能說說算式是什么?

  生:算式是:9+3、9+4、9+5……9+9

  師:第2列算式分別是什么?生:8+4……8+9

  師:觀察這兩列算式有什么特點?

  生:一個加數相同,都是9或都是8,另一個加數又逐漸多1。

  2、師:它們的和又是怎樣變化的呢?(和也逐漸多)共同整理20以內進位加法表

  1:9+2= 9+3= 9+4= 9+5= 9+6= 9+7= 9+8= 9+9=

  2:8+3= 8+4= 8+5= 8+6= 8+7= 8+8= 8+9= 7+4= 7+5= 7+6= 7+7= 7+8= 7+9=

  3:6+5= 6+6= 6+7= 6+8= 6+9= 5+6= 5+7= 5+8= 5+9=

  4:4+7= 4+8= 4+9= 3+8= 3+9= 2+9=

  3、觀察表格、發現規律,教師小結。

  三、幼兒操作。

  1、教師分發藍色計算本子,請有兒完成地17-18頁20以內加法練習。

  2、幼兒操作教室巡回指導,作業批改。

  活動反思:

  計算教學是一個長期復雜的教學過程,要提高幼兒的計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教師、家長和孩子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見到好的成效。

【加法教學設計班會活動】相關文章:

《加法》教學設計09-08

加法教學設計11-03

加法的教學設計01-18

加法教學設計04-11

《加法》教學設計04-11

加法教學設計12-06

班會活動教學設計07-27

數學《加法》教學設計07-16

進位加法教學設計04-10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综合一区精品一区 | 污网站国产大片 | 亚洲中文字幕永久在线全国 | 色窝窝视频手机在线播放 | 在线观看欧美性爱 | 亚洲日韩小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