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顫抖的羽毛》教案教學設計及練習作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你知道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顫抖的羽毛》教案教學設計及練習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學會略讀課文,通過略讀了解課文大意
2.理清文章的脈絡,體會作者的寫作思路
3.品味重點詞句,理解題目“顫抖的羽毛”的含義
4.結合課文,聯系實際體會“自悟、自省”的重要性
(二)教學難點
品味重點詞句,理解題目“顫抖的羽毛”的含義
(三)教學重點
聯系實際體會“自悟、自省”的重要性
(四)教學準備
1.搜集金波的作品
2.熟讀課文,嘗試概括段落大意
(五)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顫抖的羽毛
設計教師
高新區第四小學
教學流程
設計意圖
一、談話導入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注:把別人的成敗得失作為自己的借鑒。],可以明得失”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我們要時刻謹記前人的教誨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群淘氣的孩子闖禍之后自我反省的故事,是什么故事呢?快打開書,一起學習第三課吧
二、理清課文的脈絡,濃縮課文故事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2.師生一起梳理課文內容,共同將內容概括為小標題并板書“美好愿望”、“捉雞拔翎”、“撈雞上岸”、“真誠彌補”
三、深入探究,重點感悟
1.課文什么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結合著課文內容談一談
引導學生從課文中的重點字、詞來感悟
(學生可以讀有關句子,也可以結合課文談自己的理由)
生可能回答:大公雞羽毛漂亮、動作敏捷、掉進水池時很可憐、很無助……“我”很淘氣、做事不計后果、知錯就改、懂得彌補自己的過失等等并讀出相關語句
2.指導朗讀:用朗讀把你的理解表達出來
生讀找出的句子
3.學生交流
感受點:
(1)大公雞咯咯地叫著,它再也忍受不住疼痛,竟然拼出了那么大的力氣,一下子就掙脫了我們,又一次騰空飛起來
羽毛是長在大公雞身上的美麗的外衣,每一根羽毛都聯系著大公雞的疼痛神經,強行拔它的羽毛,是在侵犯它的利益,漠視它的生命告訴我們:關愛動物,熱愛生命
(2)我望著手中的毽子,它在瑟瑟地顫抖著
毽子確實漂亮,但卻成了我的一塊心病,每當看到它,我就會想起大公雞的不幸遭遇,顫抖既是實寫毽子上的羽毛在微風吹動下瑟瑟的顫抖,又聯想到了大公雞的疼痛和驚嚇中瑟瑟顫抖的身體更深的意義上還暗示了我在拔毛事件上的懺悔之情
(3)理解最后一句話
學生讀,談談自己的理解
“偏愛”、“單獨喂”及時彌補自己在拔翎毛事件上的錯誤,又實在安慰自己的心靈從不讓大公雞看那只毽子,一是覺得自己對不住大公雞,二是怕再次傷害大公雞
4.想想課文的題目為什么叫“顫抖的羽毛”
羽毛不但在我的手中顫抖,更重要的是它在“我”的心里顫抖這事件告訴我們,我們應該尊重大自然中的所有生命,不應該為了自己而損害他人一旦我們犯了錯誤,自省、自悟很重要,不要總是等著別人來指導、教育
四、拓展延伸,總結升華
1.你覺得大公雞應該原諒“我”嗎?
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回答
2.從短文看“我”有沒有值得稱道的地方?
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回答
師:[注:有了錯誤就能改正。善莫大焉惟有如此,人才可以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塑造出理想的人格同學們真是有愛心的,寬容的孩子我們每個人都有犯錯誤的時候,如果因為我們的錯誤傷害到了別人,我們就應該及時真誠地想辦法去彌補自己的過失,這樣就會重新得到別人的信任
整體感知,鍛煉學生總攬大意、獲得直覺、捕捉感受點的能力
聯系課文內容,以點帶面,通過語言文字感受“我”給大公雞帶來的傷害及事后愧疚的心情
引導學生再讀課文,并根據中心話題把發言權交給學生,尊重學生個性化的理解,創設[注:抒:抒發,發表。各人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的氛圍讓學生從讀中體味真情
拓展環節的設計在于深化文章的主旨“自悟、自省”
【《顫抖的羽毛》教案教學設計及練習作文】相關文章:
五年級下冊《顫抖的羽毛》的教案設計07-04
《練習3》教學設計教案06-13
《練習4》的教案教學設計06-13
練習六教案教學設計06-13
誰的羽毛教學設計01-14
練習3可以教案教學設計06-13
練習1-教案教學設計06-13
《高祖本紀》教案及練習 教案教學設計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