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驕傲我是一棵樹教學設計

時間:2023-03-31 10:01:09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我驕傲我是一棵樹教學設計5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對學業業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那么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我驕傲我是一棵樹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我驕傲我是一棵樹教學設計5篇

我驕傲我是一棵樹教學設計1

  一,啟發聯想、想象,導入

  法國思想家帕斯卡有一句名言: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蘆葦。這句話是什么意思請大家說說對這句話的理解。

  啟發:為什么可以把人比喻成蘆葦,人和蘆葦有什么共同點

  教師準備:人的生命的脆弱和頑強與蘆葦相似,所以可以進行比喻。

  詩人李瑛說:我驕傲,我是一棵樹這句又怎么理解我是詩人,是抒情主人公,詩人說自己是一棵樹,我們怎樣來理解詩人為什么把自己比喻成一棵樹樹有哪些優秀品質

  學生討論

  教師準備:樹的優秀品質有:挺拔,奉獻,堅強,

  下面我們就來學習這首詩,請大家思考:詩人為什么為是一棵樹而感到驕傲這是一棵怎樣的樹

  二,指導朗讀,激發想象,理解鑒賞

  1,教師范讀,整體感知

  2,指導朗讀第一部分,

  提出要求,理解詩歌大意,速度要慢,節奏要鮮明,要有感情

  ①學生自由練讀,教師要及時糾正錯誤,教師要就詩歌大意隨時作出指導

  詩人寫自己為是一株扎根于中華民族傳統文的大樹,即作為一棵中國樹而驕傲,同時還為自己是正直的堅強的追求自由的追求美的而感到驕傲,所以在讀這一部分的時候應讀出驕傲的情緒。

  ②學生匯報朗讀

  3,指導學習詩歌的第二部分

  ①指導朗讀

  提出要求,注意讀出節奏和感情,教師示范,

  學生分組自由練讀

  各組推薦一個匯報朗讀

  ②品讀鑒賞

  請你把對詩句的理解寫在詩句的邊上

  小組討論,學生匯報

  教師準備:2到5節寫現實,些安慰孩子和老人,祝福新娘和安慰母親,安慰每個人的`夢,愛護小蜜蜂、小螳螂、小鳥,6、7節寫我幻想盡量多奉獻;8、9節寫熱愛人民。

  指導鑒賞,(1)做課后練習二,學習鑒賞新詩

  教師提示:①我愿我要詩中的樹有著人的意愿,這是擬人化的手法。②摘下耀眼的星星,挽住輕軟的云霞,立足于樹高大參天的特點,展開奇特的想象,充分表現樹美好而浪漫的情懷。③整個詩段以分號為界,前后對稱整齊,節奏明快,詩意盎然。

  (2)學生從這首詩中自由選擇表現生動形象的詩句,品味鑒賞。

  教師準備:

  第8節我將再也看不見/餓得發藍的眼睛,/抽泣時顫動的肩膀,/以及浮腫得變形的腿、腳和胳膊/詩人用高度凝煉的語言,概括出了人間的苦難,表達了詩人善良的心愿。

  4,學習詩歌第三部分,這部分寫詩人死而不已,要為人民做出貢獻

  作為一棵樹,死了毫無所憾,希望馬上能變成煤,為人民貢獻光和熱。

  5,分小組討論:這是一棵怎樣的樹詩人為什么為是一棵這樣的樹而驕傲

  這是一棵中國樹,求真求善求美,有堅強的斗爭精神,關心人民,愿為人民奉獻一生,慨然面對死亡,死了也渴望能馬上變成煤,為人民貢獻自己的光和熱。

  作者為是這樣一棵樹而驕傲,表了作者熱愛人民,愿為人奉獻一切的精神。

  6,全班齊讀這首詩

我驕傲我是一棵樹教學設計2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

  我今天說課的篇目是《我驕傲,我是一棵樹》,它是一首詩歌。下面我將從五大方面陳述我的教學設計與設計理念。

  一、說教材

  《我驕傲,我是一棵樹》是蘇教版八年級下第五單元人生體驗里的一首詩歌,詩人通過一棵樹充滿激情的自白,使我們看到了這棵長在黃河岸邊、長城腳下的樹,身上流動著中華民族的血液,肩負著民族的神圣使命,有著為人民服務的強烈愿望和堅定的斗爭精神。他不僅抵擋自然界的雨雪風沙和雷火,而且把自己堅韌而又慈愛的枝條伸向社會,給弱者和不幸者送去幸福和歡樂,為生活增添絢麗的色彩。他與廣大勞動人民有著共同的理想消滅貧困,建設一個幸福美好的新世界,從而為我們塑造了一位具有高度獻身精神的戰士的英雄形象,譜寫了一曲為人類無私奉獻的美好心靈的贊歌。

  二、說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詩歌是詩人在特定情境下的獨特感受和體驗,帶有濃厚的個人色彩。詩歌教學應回歸其最本真的閱讀,那就是體悟,學生只有浸入詩歌的感情世界,不斷的與之交融、重合,這才是真正的體悟,為此,我將教學目標確定為:

  1、有感情地朗讀詩歌,理解一顆樹的藝術形象。

  2、品味本詩的語言,感受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嘗試仿寫詩歌,體會創造的樂趣。

  通過反復誦讀,達到理解、體會詩中的形象和感情。

  在情感上要學習一棵樹獻身人民、為人民服務的崇高精神。

  教學重點:放在指導學生朗讀,理解一棵樹的形象,體會詩中的感情上。

  教學難點:放在賞析詩的語言特色上。

  三、說教法,學法:

  1.說教法:為了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也為了使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良好習慣,在教學中,我采用了以下教學方法。(1)情境教學法。新課標強調: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我驕傲,我是一棵樹》內容較為簡單,通過多種方式的朗讀便可以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這節課,我充分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從而幫助學生通過聯想與想象,在整體上把握課文的思想感情,自然地融入課文的意境中。(2)引導發現法。新課程強調教師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教學過程是生生交往、師生交流、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語文教學必須充分發揮學生主動學習的精神,挖掘學生的個體潛能。學習這篇課文,我將教學的重點放在引導學生探究詩歌的美。

  2、說學法。(1)自主自悟學習法。葉圣陶先生指出: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于相機誘導,必令學生運其才智,勤苦練習,領悟之源廣升,純熟之功彌深,乃為善教者也。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是教師授課的依據與出發點。而八年級的學生已經具有初步感知課文的能力;對語言文字也具有一定的感悟能力。這節課,我準備為學生的自主學生提供充裕的時間與空間,學生通過自主朗讀、自主交流、自主體驗、自主感悟,由淺入深,感受詩歌的韻味。(2)誦讀品味法。新課程強調凸顯個性,尊重學生的個性化,而在語文課中,就必須強調個性化品讀。通過深情的朗讀,喚起他們的情感體驗,進而探求隱含在作品中的內涵。從而培養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使之能體驗語言的分寸感、和諧感、情味感,從語言的氣勢、韻味、節奏、停頓中,引領學生不斷深入文本,不斷提高學生的審美與鑒賞水平。

  四、說教學過程:

  《我驕傲,我是一棵樹》是一首滲透著美的思想感情的抒情詩,詩歌流露出為人類美好生活而不惜奉獻自我的情感,這種情感在全詩中回環縈繞,跌宕起伏,讀完令人情不自禁地為詩人的美好心靈、高尚品格所折服,并油然而生出一種奉獻社會、回報人民的神圣情感。怎樣讓學生在閱讀中自然而然地體悟到這種情感,成為我設計這節課的出發點,基于上述設想,我進行了以情字來貫穿整個教學環節,讓學生在情不自禁的學習氛圍中領悟文章主旨的嘗試。

  1、導語激情,明晰學習任務。

  這一教學環節的設計旨在通過教師在開頭充滿激情的發問:一棵樹有什么作用激發學生的生活體驗情感,形成一種強烈的閱讀期待心理,拉近學生與課文的距離,自然引入課文。同時,用多媒體展示學習任務:1、深情地朗讀。2、細膩地感受。3、詩意地仿寫。使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可以增強學習的實效性。

  2、范讀誘情,發現旋律美。

  范讀,要讀出韻味,讀出問題思考。

  首先,我在鋼琴曲《秋日的私語》的伴奏下聲情并茂地范讀、循環播放春、夏、秋、冬不同季節的陽光下、暴雨中、狂風里等環境下的一棵樹的圖片,讓學生在風雨聲中、讀書聲中直觀感受一棵樹在自然界的不同形象,并發現詩歌的用韻特點:全詩用韻很靈活,主要押e韻如:歌、格、合、割、樂;押a韻,如:霞、帕;押uo韻,例如:作落說等。從而明確全詩并不是每行押韻,也不是隔行押韻,用韻自由,靈活的押韻使全文回蕩著和諧的樂音,體現了詩歌回環美的特點,又可以自由抒發作者的思想感情。其次,發現樹的原生態之美,就是天然之美。看到它,你就會涌動物我兩忘的激情。《我驕傲,我是一棵樹》一詩就如一道原生態的勝景,拜讀它,你就會心曠神怡,心靈凈化。這一環節,通過圖片、聲音刺激學生固有的.情感,升華一棵樹的形象。

  3、誦讀悟情,感受形象美。

  ①、誦讀,要借助想象,感受意象合一。我挑選男女學生各一名,分節對讀,其他同學閉上眼睛,想象自己是黃河岸邊的一棵參天大樹,是沙漠狂風中的一株小松,是森林中的普通一株引導學生馳騁想象,于詩歌明麗純凈的景色之間,感受詩情畫意之美。

  ②教師適時點撥,詩歌中的具體形象加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就構成了詩歌奇妙浪漫的意境。從而引導學生結合第一部分詩句誦讀,含英咀華,品出言外之意,生成要探究這棵樹的具體形象的愿望。

  ③、誦讀,要讀出思考,悟出樹外之志。為人民獻身的精神本是抽象的,但樹是具體的,通過對樹的描寫,使抽象的精神具體化、形象化了。教師適時點撥,引導學生朗讀第二部分詩句,找出文中樹的表現,感悟作者把樹的具體形象升華為人的一種怎樣的精神的從而達到感受樹的為人民服務、為人民奉獻、與人民密不可分的偉大形象的用意。

  這一環節放手把文本給學生,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獨立解讀文本讓學生激動興奮,互相探討擦亮了靈感的火花,適當的點撥提升了欣賞的品味,整個課堂充滿生機,其樂融融。

  ④這時教師說:看來,同學們讀《我驕傲,我是一棵樹》這首詩,不僅讀懂得了一棵樹,更讀懂了一顆自豪、偉大的心。設想一下我們自己就是這一棵樹,如何通過朗誦來充分表現出我們自己內心的自豪之情齊讀課文要讀出忘我,讀出樹的驕傲自豪。

  《語文課程標準》(七九年級)閱讀目標中要求對文學作品的欣賞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能夠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有益的啟示。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的情境與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那么我想我們應該在課堂上引導學生自主地體驗情感,并進一步領悟作品的內涵,讓學生真正成為閱讀的主人,與文本對話,感悟詩人在字里行間所蘊含的熾熱的情感,并與閱讀時碰撞出的火花交織相融,最終升華為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與獨特的情感歷程。

  4、品讀抒情,領略語言美。

  (1)品讀,要讀出自我,領略美旨在通過一棵樹的激情表白,讓我們看到了奉獻者將堅韌與慈愛送給了弱者與不幸者,樹的美好形象與人的高尚靈魂融合在一起,譜寫了一曲無私奉獻、服務人民的心靈贊歌,意境宏美。欣賞詩歌,還要在品味詩歌的語言中繼續進行。請同學自讀課文抓住富有表現力的語言與各種修辭手法來欣賞和品味詩歌的語言。要求用我喜歡句式說說。

  生:我喜歡昂首屹立這里采用擬人的修辭手法,表現了樹挺拔傲立,笑對風雨的精神。

  生:我喜歡山教育我海教育我形成工工整的句式,讀起來朗朗上口,富有節奏感。

  生:我喜歡用星星來作新娘的耳環,用云霞來作母親的手帕比喻富有想象力,讓我們看到了一顆熱愛生活的心。

  生:我喜歡黃色的、黑色的、白色的多繭的手這句,運用借代修辭代指世界上不同膚、不同種族的廣大勞動者。

  生:我喜歡風花雪月中,樹作了一把傘,月光如水時,樹變成了琴弦,構成了奇妙的意境。

  生:我覺得結尾更讓人感動,離開了人民,這么堅強的心也會枯萎,寫出了樹與人民的血肉聯系。

  生:我喜歡題目《我驕傲,我是一顆樹》直接抒發了思想感情,定下了全文的感情基調。師:同學們從用詞、修辭、表現手法等多種角度品賞了詩歌,請同學們再次閱讀詩歌,看誰能發現別樣的美。

  通過品讀,不僅使學生把書面的文字變成有聲的語言,更重要的是把書面上的文字演繹成鮮活的生活畫面,而欣賞則讓學生懷著愉悅的心情去發現美、享受美、領略美。詩歌的欣賞過程,就是學生發現美、獲得趣味的心路歷程。

  五、仿寫移情,爭當小詩人。

  師:通過反復誦讀,我們感受到這首詩語言優美、凝練,富有節奏和韻律。那么,我們不仿借鑒它的寫法,也來寫一首詩,好嗎生活中的一棵樹、一滴水、一棵草、一朵云看似普通,但細細想來它們身上也許就蘊含著深刻的一面,我們不妨以它們為題來寫我們自己的小詩。多媒體出示寫作題目《我驕傲,我是》(一滴水、一棵草、一朵云、一只蜂)

  下一節課全班交流,評一評誰寫得好。

  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注意:詩來源于生活,是詩人對生活的感悟,那么我們也同樣可以把對生活的感悟用詩化的語言表述出來,當然這種寫作是帶有模仿借鑒性質的。仿寫的形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靈活機動的,可就例句進行延續性仿寫,可就例詩進行整段仿寫。仿寫時要注意借助聯想、想象、比喻、排比等手法來表達自己獨特的情感和生活體驗。

我驕傲我是一棵樹教學設計3

  學習目標:

  1.反復朗讀課文了解一棵樹的形象。

  2.體會課文具有高度概括力的語言。

  3.同桌探討找出運用多種修辭的語句并體會它們的.作用。

  學習時數:

  一課時。

  學習設計:

  一、開門見山,導入新課

  同學們,假如你是一棵樹,你會因此感到驕傲還是自卑?為什么?

  二、初讀課文,總體了解

  1.自由閱讀課文。

  2.同位合作解決生字詞。

  3.自由朗讀課文。

  三、再讀課文,把握主旨

  1.再讀課文,概括詩歌各部分內容。

  2.合作探討:詩歌中一棵樹的形象。

  3.歸納課文主旨。

  四、三讀課文,品味欣賞

  1.從文中找出你認為用得好的詞語,并體會它們的表達效果。

  2.從文中找出運用各種修辭手法的語句,并討論它們的作用。

  五、布置作業

  探究練習第一題。

  六、板書設計

  我驕傲,我是一棵樹

  一棵樹的形象——主旨

我驕傲我是一棵樹教學設計4

  一、激情導入

  多媒體播放歌曲《好大一棵樹》屏顯大樹的圖片,學生暢想凝望大樹的感想。

  樹是秀頎,也是崇高;樹是從容,也是智慧;樹是高大,更是偉大。今天,我們一起走進現代作家李瑛的《我驕傲,我是一棵樹》,去體味詩人筆下的樹的形象。

  二、初讀,進入詩歌意境

  1、學生自由朗讀,掃清字詞障礙;

  2、教師配樂朗讀,學生可小聲跟讀;

  3、同座位交替朗讀指定章節。

  三、再讀,感知形象美

  1、分角色朗讀第一部分。思考:

  (1)、詩中“驕傲”一詞的含義

  (2)、作為“一棵樹”,“我”有哪些驕傲的資本?

  (3)、我的這些驕傲的資本是從那里獲得的?

  2、男女生交替朗讀第二部分。思考:

  (1)、在這一部分中,大家還發現了“我”的'那些驕傲資本?

  (2)、“我”與人民的關系是怎樣的?

  明確:“我”來自于人民,所以有著為人民服務的強烈愿望。“我”為得到而驕傲,更為付出而驕傲。

  3、小結形象

  (1)、請為“我”這棵樹取一個名字。

  明確:奉獻之樹

  (2)、小結:這就是作者通過“一棵樹”這一形象所揭示的美好品質——為人民服務,也揭示了本詩的主旨。這種手法就是——象征手法。

  四、三讀,品味語言美

  1、本詩通篇采用象征手法

  詩中處處抓住樹的特點,但處處都是用來表現人的精神和情懷、理想和品格。黃河、長江是中華民族的象征,我是炎黃子孫的化身。

  2、除了象征手法的運用,詩中作者還多處運用修辭,跳讀全詩,勾畫圈點出使用修辭手法的句段,并簡單批注進行賞析,之后展示。

  要求:大聲而有感情地讀出自己喜歡的句子,再說出理由。

  五、賽讀,領略意境

  詩歌以美的語言描繪美的形象,塑造美的靈魂,從而營造美的意境。

  詩歌的意境之美需要我們用心去聆聽、去感受

  六、借鑒寫法,遷移寫作

  1、我是一棵樹,我是炎黃子孫,我有豐富的閱歷,我有美好的品格——我驕傲。

  我是一棵樹,我熱愛生活,我關心他人,我與人民血肉相連——我驕傲。

  如果我是一顆小草,我還可以驕傲嗎?我有哪些驕傲的資本?

  2、(多媒體展示)借鑒本詩的寫法,以“我驕傲,我是一滴水(一棵草、一朵云、一只蜂、一頭牛)”為題,寫一首小詩。

  七、結束語

  每個人站在地球上都是一棵樹——哪怕只能長出一片樹葉,只能開出一朵花,只能貢獻一片陰涼——只要我們能奉獻自己,就一定可以活得幸福,活得驕傲!

我驕傲我是一棵樹教學設計5

  教學設計

  師生在課堂內外共同沉浸在純粹的、經典的學習語文的環境中,完全投入,集中注意力,在文學殿堂中汲取所需的營養。教師在教學中運用沉浸理論,使所有的學生都能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讓所有學生都能品嘗智力的快樂和心靈愉悅的學習,獲得學習的最佳體驗,使得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發展。基于這一理論,《我驕傲,我是一棵樹》這節課的設計有了以下兩點想法:

  (一) 讓師生共同沉浸于經典語言中,通過閱讀者與文本的交流,從中獲得美的享受與人生養分,讓美好的情感指導他們的生活,讓他們受到終身的教育。

  (二) 新課程的實踐中,我們還應落實在引導語文自主學習的基礎上,用創造性思維去激發創造性思維,在學習過程中體現學生的自主性。

  分析教材:

  1、《我驕傲,我是一棵樹》是一首新詩,形象生動,內容豐富,語言凝練律動,適合反復誦讀,通過學生與文本的交流,品讀賞析詩歌,讓學生體會詩的意境,理解詩人主旨。

  2、詩歌中作者讓一棵簡單的樹有了崇高的精神,豐富的情感,全賴于作者善于運用多種修辭手法及象征手法,通過想象讓詩歌中的那課樹人格化,所以修辭手法與象征手法是本文不可忽視的學習重點。

  3、詩歌是中學生喜歡但又不太敢嘗試的一種文體,借這首詩的東風,希望能在學生的心中播下一粒寫詩沖動的種子,嘗試用創造性思維去激發創造性思維,用文本的經典語言來點化潤澤學生的心靈,讓學生敢于用詩化的語言表達自己最內心的感受。

  分析學生:

  初二的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品讀賞析能力,對較淺且內涵豐富的文本有較強鑒賞力,能用精練而有情感的語言表達想法。在寫詩方面,其實也有了一定的基礎,只是未被發掘,需要引導。

  課題主要研究的具體問題:

  學生通過自主品讀經典語言文字,從中獲得美的享受與人生養分,逐漸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在引導語文自主學習的基礎上,用創造性思維去激發創造性思維,在學習過程中體現學生的自主性。

  教學流程:

  一、 教學目的:

  1、 理解詩中的思想內容及詩人抒發了熱愛人民、關心人民的思想感情

  2、 體會這首詩想象豐富奇特的特點

  二、 教學重點:

  1、 反復朗讀中加深對詩的'理解,品讀詩歌的意境美

  2、 多種修辭手法及象征手法的使用

  三、 教學時數:

  一課時

  四、 教學過程:

  1、 導入:有人說:詩歌是情感的音樂,心靈的舞蹈。讀詩就是溝通情感,寫詩就是重塑情感。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李瑛的一首詩《我驕傲我是一棵樹》,試著來聆聽心之音樂,欣賞心之舞蹈。

  2、 介紹李瑛

  3、 聆聽 感悟 先讓我們用心來聆聽這首詩,然后說說你聽到了什么?

  4、 朗誦 體味

  同學們講出了自己所感,那現在請同學們用心去讀,把自己放進去,進入作者的情感世界,把文章的語言變成自己的心聲,你一定能讀出別人讀不出來的東西。并請同學們找出一節你最喜歡的詩,有感情的朗讀出,并給我們大家談談你的感悟。

  范例:第二小節,“山”“海”“露珠”“炎陽”“風”“雪”考驗磨練了這棵樹,卻同樣給予了它天地之精華,賦予它美好的品質。“昂首屹立”“堅強不移”“坦蕩磅礴”“正直”“斗爭品格”這些短語讓我感受到了這棵樹有著非凡的氣度,無窮的力量和堅強的斗志,是一棵不平凡的樹。

  5、 總結:這是一棵有著獻身精神,有著熱愛人民感情的樹。

  6、 解題

  同學們現在能明白這棵樹驕傲的原因了嗎? “驕傲”的含義?

  貶詞褒用,是自豪的意思,主要包含:

  1、我生長在中國的大地上。

  2、我有美好的心靈。

  3、我愿意為全世界的人民奉獻一切。

  7、鑒賞:

  一棵簡單的樹,卻有著那樣崇高的精神,深厚的感情,作者用了什么手法達到這種效果的呢?

  1) 用了修辭手法:比喻,借代,排比(舉例)

  2) 用了象征手法,借助想象來塑造一棵樹的形象,聯系《白楊禮贊》

  同學們能從詩中找出作者運用聯想或想象的句子嗎?

  范例:第六小節,“摘下耀眼的星星”,“挽住輕柔的云霞”兩句立足于樹之高大參天的特點,展開奇特想象,充分表現樹美好而浪漫的情懷,關心、愛護著各種各樣的人。

  8、拓展:

  學完這首詩,我們體會到了想象給詩歌裝上了自由的翅膀,給了詩歌更廣闊的天空。

  十四五歲的你們,正處在詩意盎然的年齡,相信你們也愿意用青春的筆表露心中跳動的情感,可是有很多同學往往對于寫詩望而怯步,望詩興嘆,其實,生活中我們都是詩人,信不信由你,我們來嘗試一下!

  今天我們不寫一首詩,只寫一句或幾句詩,老師提供一個題,你試著寫一句話表達對這一物的感受,然后錘煉語言,用比喻或其他修辭手法來表達這種感受,或者想一想換一個字會不會更好,更有情趣!

  提供題:(選其一)露珠 、春天、(你的)生活

  范例:鄉愁

  鄉愁是故鄉牛背上的短笛,吹響的是綠色的鄉音。

  鄉愁是父親寬廣而厚實的脊背,是慈母“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的無盡牽掛,是王安石“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的悠悠思緒,是蘇軾“但愿人長久,千里工嬋娟”的美好祝愿,是李白“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千古絕唱。

  鄉愁是一枚青蘋果,它在幼小時,有一種酸澀的味道,它一旦成熟,就有一種落葉歸根的沖動。

  露珠

  陽光使你光彩照人,陽光也使你毀于一旦

  誰的眼里有太陽,誰才能光彩照人

  傻,剛得到驕陽的一點點溫情,便為他獻身了

  為了等待光明,長夜肯定哭過,不信請看露珠,總是淚光閃爍

  童年

  像一顆顆珍珠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是一首經典的歌,永遠珍藏在我們的心中

  是七彩長虹,帶著太陽的無限的夢想與希望

  猶如一片薄霧,從夢的地方開始緩緩升起,那就是我快樂與憂愁的所在

  9、布置作業:

  1、了解光福鎮的“清奇古怪”樹的歷史與特點,寫一份他們的驕傲。(可作詩也可寫文)

  2、有感情的朗誦課文,再次感悟作者的美好情感。

  《我驕傲,我是一棵樹》教學片斷

  片段一

  在教師范讀后,讓學生自由朗讀全詩,并從中找出一節自己最喜歡的詩段進行賞析,學生在充分誦讀的基礎上,教師讓一女生站起來讀她喜歡的文段,在老師有感情的朗讀感染下,她也深情并茂地朗讀了一段文字,并精辟地賞析了這段文字,令老師與她的同學驚訝。我們都被她深深感染,尤其是她的同學們。接下來的回答精彩不斷。孩子們都能全身心傾情的朗誦,談自己的感悟也很有獨到之處,其中有一位男生,雖書上、本上未寫只字,卻能洋洋灑灑地表達了一大段自己的感悟,更令我們驚訝的是,他的過渡自然流暢,讓人覺得他在讀一篇文章,不得不佩服這孩子的語言能力,我當時也被折服了,給了他一句“雖然你的書上是空白的,你的內心卻是豐富的”的評語。授課者認為這也許就是課堂中的相互感染帶來的生成,學生的激情與靈感被激發,使得許多孩子找到了內心的真正感受,表達自然流暢,富有創造性,令人感動與震驚。

  片段二

  老師在課堂拓展部分,打出四個話題:“露珠”、“春天”、“童年”、“你的(生活)”。讓學生選擇其一,展示詩情,老師展示了自己身處異鄉常常生發的“鄉愁”感觸:

  “鄉愁是父親寬廣而厚實的脊背,是慈母“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的無盡牽掛。

  鄉愁是王安石“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的悠悠思緒,是蘇軾“但愿人長久,千里工嬋娟”的美好祝愿,是李白“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千古絕唱。

  鄉愁是一枚青蘋果,它在幼小時,有一種酸澀的味道,它一旦成熟,就有一種落葉歸根的沖動。”

  學生深深地被吸引,并激發了他們創作欲望,都躍躍欲試,拿出了筆來表露心中跳動的情感。過了幾分鐘,很多學生都抬起了驕傲的頭,相信他們有了精彩的“創作”。我們一起選擇了以“童年”為題

  學生甲:“童年像一顆顆珍珠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學生乙:“童年是一首經典的歌,永遠珍藏在我們的心中”。

  學生丙:“童年是七彩長虹,帶著太陽的無限的夢想與希望”。

  學生丁:“童年猶如一片薄霧,從夢的地方開始緩緩升起,那是我快樂與憂愁的所在”。

  又一學生羞澀地站起來說:“童年,我愛它,就象老鼠愛大米。

  全課堂的孩子們都笑了,我也笑了,雖然他說的話太白了,但我知道這也是他的肺腑之言,也是詩一般的語言,童年也應該是如此快樂的。

  《我驕傲,我是一棵樹》教學反思

  整個教學設計在實施過程中,老師學生共同協作,體現教師的引導,學生自主的學習,品讀賞析,表達感悟,嘗試詩歌創作,文本和師生們的思想不斷碰撞,創造火花不斷迸發。學生的認識和體驗不斷加深,縱觀這堂課的教與學,小結如下:

  成功的方面

  1、解決了本課題的具體問題:

  學生能在教師的引導下,反復誦讀的基礎上,品讀詩歌中的經典文段,抓住重點字詞,賞析文字,表達自己的讀后感悟,學生的賞析語言精練而有詩意,具有一定的質量,令人欣慰。

  2、教學設計良好:

  詩歌語言凝練,適合朗讀與品析,教學第三步寫詩環節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創造欲望,整個過程時而活潑歡快,時而沉靜嚴肅,時而奔放豁達,時而溫婉細膩,并伴有濃濃書卷氣息和淡淡的儒雅氣質,學生自始至終都伴隨自己強烈的情感體驗。這些都得益于良好的教學設計。

  3、教學環境創設較好:

  教師用親切自然的教態,典雅不失幽默的語言,引導學生去賞析經典語言,表達富有個性的感悟,令人振奮。教師運用一些教學智慧使課堂充滿了創造力,學生的創造欲望也被激起,課堂氣氛融洽。

  不足方面:

  1、由于設計中,花了部分精力于對詩歌的拓展——寫詩上,授課者覺得對文本研讀還不夠仔細和深入,過于表面化,雖然這首詩主題非常明了,但仍需細細分析。

  2、課堂受時間的限制,不能讓更多的學生發表自己獨到的感悟,深感遺憾。

  以上只是我對這一設計粗淺的看法,還望專家批評指正。

【我驕傲我是一棵樹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我驕傲我是一棵樹教學設計09-22

《我驕傲,我是一棵樹》教學設計12-18

《我驕傲我是一棵樹》的教學設計11-17

《我驕傲,我是一棵樹》 教案教學設計12-06

我驕傲,我是一棵樹(網友來稿) 教案教學設計12-06

《我驕傲,我是一棵樹》教案設計11-04

《我驕傲,我是一棵樹》優秀教案設計范文08-25

《我驕傲,我是一棵樹》優秀教案設計范文06-30

《我驕傲,我是一棵樹》教案07-21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自拍亚洲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 日韩精品成人动漫在线播放一区二区 | 亚洲日韩性一区二区三区 | 天天看片高清观看免费国产 | 伊在人天堂亚洲香蕉精品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