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的啟示教學設計通用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編寫教學設計是必不可少的,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并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釣魚的啟示教學設計通用,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而培養學生言語的感悟力,最重要的途徑就是言語實踐。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與文本進行充分的對話,在有趣的言語實踐中有所思、有所悟,可以使語文課堂扎實而又靈動。
《釣魚的啟示》一文在敘事的過程中插入了許多細節描寫以及人物心理活動的描寫,這是此文在表達上的一個顯著特點,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筆者抓住課文的這一特點,引導學生通過入情入境的自讀自悟,體會文中細節,解讀人物的心理活動及變化,促進學生對課文主旨的把握,深度體驗人物情感。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認讀生字新詞。
2.通過朗讀、默讀等方式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清文章的條理。
3.通過抓住重點詞句,聯系生活實際,體會“我”對鱸魚的喜愛,感受放魚時的不舍,把握“我”的心情變化。理解父親沒有商量余地地要“我”將鱸魚放回湖中的理由。
【教學過程】
一、欣賞畫而,導人新課
師:我們—起來欣賞—張圖片(美麗的月夜圖),看著這張圖片,你會用哪些詞來形容?你想到了哪些詞?
師出示詞語:濺起漣漪銀光閃閃月光皎潔月光如水
(學生齊讀這些詞語)
師:就是這樣一個如詩如畫的月夜,一對父子在泛起漣漪的湖邊釣魚,期間發生了一件怎樣的事呢?讓我們一起定進這個夜晚,走入課文。
(語言文字的學習離不開積累,從“月夜圖”過渡到詞語的積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善于積累的好習慣。)
二、初讀感知,理清脈絡
1.師:認認真真讀課文,把字讀準,把句子讀順。邊讀邊想:在這個月光如水的夜晚,發生了一件怎樣的事?
2.檢查詞語。
釣魚魚鉤魚鰓翕動
操縱告誡抉擇實踐
得意沮喪急切依依不舍
3.師:用上剛剛讀過的幾個詞語,說說在這個月光如水的夜晚,發生了一件怎樣的事?(學生答)誰能用小標題的形式來概括呢?(釣魚、放魚、啟示)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并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來概括課文內容,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概括能力。幫助學生理清文章的脈絡。)
三、扣“不舍”感悟“誘惑”
1.師(過渡):”我”懷著依依不舍之情把魚放回了湖中,課文中哪句話表達了這個意思?(學生找)
師出示句子:“我慢慢地把魚鉤……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湖里。”
2.師:“我”舍不得,不愿意放鱸魚是有很多理由的。請你再次默讀課文,畫出相關句子,細細體會,在句子邊上寫下你的感受。
3.反饋交流。
A.魚又大又漂亮。
(1)你從哪些地方感受到魚真的很大?(啊、好大、得意、從來沒有、感嘆號)
(2)你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到了作者釣到這么大的魚時的心情?(又驚又喜、欣喜若猛、興奮)
(3)你不僅讀出了魚的大,還把作者的心情也很好地讀出來了!
(4)是啊,多漂亮的一條魚啊,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師:魚的大、魚的美的確是“我”不舍得放的理由之一,還能從其他角度來思考嗎?
B.魚來之不易。
師:何以見得?(學生答,略)
C.無人知曉。
“我抬頭看了一下四周……看不見其他人和船的影子。”
師:你真了不起,把目光鎖定在當時的環境中。誰能把那份靜悄悄的氛圍用朗讀傳達出來?(學生讀)
師:我有點不明白了。這四周靜悄悄跟放不放魚有什么關系呀?(學生談自己的理解)
(讓學生在自學的基礎上找到“我”不愿意放掉鱸魚的原因,通過品讀感悟為理解“實踐起來卻很難”埋下伏筆。)
4、這條好不容易才釣上來的魚,是那么大,那么美,還是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釣上來的。面對這么誘惑人的魚,“我”選擇了什么呢?這要經歷多么艱難的心理斗爭啊?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第三至第九自然段,找出“我”心情變化的句子,體會“我”實踐起來的艱難。
A.學生匯報。(先說句子,再說體會到什么)
隨學生匯報投影出示以下句子:
句子1:我和父親得意地欣賞著這條漂亮的大鱸魚,看著魚鰓在銀色的月光下輕輕翕動著。
師:“得意”還呵以換成哪些詞語?你能讀出這種感受嗎?(板書:得意)
句子2:“爸爸!為什么?”我急切地問道。
師:請用“急切”的語氣讀。(板書:急切)
句子3:“可是不會釣到這么大的魚了”。我大聲爭辯著,哭出了聲。
師:你體會到了什么?你能讀好這個句子嗎?(板書:委屈)
句子4: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親。
師:那是一種怎樣的目光啊?“我”沒有說話,但“我”的眼睛在說話,在無聲地告訴父親。想一想,如果你是作者,你會怎樣乞求?
出示:我______________說:“____________”
師:可是兒子傷心的淚水、乞求的目光有沒有打動父親?(沒有)從哪里可以看出來?
出示:但是,從父親那不容爭辯的聲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親的話是沒有商量的余地的。
師:想一想,父親又會怎樣對兒子說?想象說話。
出示:父親____________說:“_____________”
(利用課文的空白,進行補白,體會人物心理,反襯在無人看到的情況下,實踐道德的艱難。)
句子5:我慢慢地把魚鉤從大鱸魚的嘴唇上取下來,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湖里。
師(板書:依依不舍):“依依不舍”還可換成什么詞語?你能讀出這種感覺嗎?
【釣魚的啟示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釣魚啟示》教學設計03-19
釣魚啟示教學設計05-17
釣魚的啟示教學設計01-31
《釣魚的啟示》教學設計02-09
《釣魚的啟示》教學設計12-01
釣魚的啟示教學設計03-08
釣魚的啟示教學設計01-31
《釣魚啟示》教學設計03-19
《釣魚的啟示》教學設計精選07-01
《釣魚的啟示》教學設計與說明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