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五年計劃4篇
時間過得真快,總在不經意間流逝,我們又將續寫新的詩篇,展開新的旅程,是時候認真思考計劃該如何寫了。相信大家又在為寫計劃犯愁了?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五年計劃4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五年計劃 篇1
為進一步加強班級管理,培養學生的良好生活習慣和文明習慣,努力形成良好的班風和班紀,依據《中小學生守則》和《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根據我班學生實際,特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1、突出進行生活習慣養成教育。主要培養學生的飲食起居等方面的良好生活習慣,使學生懂得一些生活常識,養成良好的生活和衛生習慣。
2、突出進行做人習慣養成教育。主要培養學生的文明行為,文明習慣、文明語言、文明衣著以及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等。也就是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培養學生掌握必要的交往規則,提高交往能力,以及正確的處事態度和行為方式,提高學生的社會水平和社會適應性。
3、突出進行扎實細致、持之以恒的“好習慣我知道——好習慣我能行——好習慣伴我行”的養成教育活動,促進學生日常行為習慣、個性品質和思想道德素質的提高,為學生的終生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4、注重實踐的原則良好生活習慣養成教育是非常注重實踐的教育。教給學生做人的基本道德,不僅是要讓他們明理,而且要重在導行,引導學生從愛護公物、愛護環境、刻苦學習、不怕困難、勤儉節約等做起,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學會做人,讓學生在學中做、做中學,邊學邊做,達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5、因人制宜的原則良好生活習慣養成教育是非常復雜的教育,不盡涉及到每個學生各個體,還涉及到家庭、學校。社會的各個方面,由于社會情況非常復雜,客觀環境千變萬化,學生的心理、生理、知識水平、接受能力、家庭狀況等千差萬別,而國家和社會對下一代道德品質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所以,養成教育的方法也因人而異,要針對學生的'不同情況區別對待,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求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6、加大力度進行學生干部的培訓和指導
學生干部是學生中的精英和骨干,要想帶出一個優秀的班級需要一批能力強、素質高、有魄力、善管理的學生干部管理隊伍。
7、正面教育為主的原則倫理道德的核心是講是非、辨正惡。正面教育就是從提高道德認識入手,擺事實、講道理,循循善誘、以理服人。特別是對學生的缺點和錯誤,要注意引導疏通、正面說明。青少年可塑性強,要善于抓住教育的有力時機,奠定良好的道德基礎,讓真、善、美在他們的心中牢牢扎根。
8、狠抓常規管理,促進學生良好生活習慣養成。 本學期將從學生的儀容儀表、日常行為規范、衛生習慣的養成等方面入手,加強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同時全方位地檢查與督促,反復矯正。
五年計劃 篇2
一、班級情況分析:
大部分學生已經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自主性較強,思維較活躍。但是由于年齡小,自制能力差,時常不能控制自己,上課時愛隨便說話或者做小動作,很多行為習慣有待進一步培養。班級中活躍著一批積極分子,他們熱心為班級出謀劃策,是老師的得力助手。部分班干和小組長工作被動,缺乏熱情,不能積極面對困難,想辦法戰勝困難。班級里還有上3名學習困難生。
二、工作措施
1、健全班級評優制度。激發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熱情。把工作細化,責任到人,并引進競爭機制,引導學生創造性地管理班級,講方法,講智慧,激活班級管理這盤棋。
2、讀書滋養心靈。這學期加強讀書指導,初定一個月至少讀一本書。
3、進一步加強“書香班級”文化氛圍建設,辦好黑板報、手抄報,開好動
會。準備元旦班級聯歡,給學生創造一個才藝展示的平臺。
4、結合傳統節日開展豐富多彩的班隊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發展智力,培
養能力,增強社會主人翁意識。
5、班干部的培養方面
班級管理光靠班主任一人來管理是不夠的,而班干部卻是班級管理的小助手.這學期我將采取班干部輪流制(包括班長和組長),使班級管理再上新臺階,讓每個孩子的潛能都得到充分的挖掘
培養有個性的'人,使孩子們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合作和學會管理。
三、活動安排
九月份:
1、愛心獻班級——對學生進行學校的常規教育。
3、愛心獻老師——每人根據自己特長和興趣為老師獻上節日祝福。
4、愛心獻社會——服務社會實踐活動。
5、愛心獻他人——學會欣賞別人。
6、辦一期以“慶祝祖國60華誕”為主題的黑板報。
十月份:
1、寫字比賽。
2、慶國慶活動。
3、讀故事,學英雄,弘揚民族魂。
4、感恩行動
十一月份:
1、科技制作比賽。
2、讀書會。
十二至元月份:
1、慶祝圣誕聯歡會。
2、我進步了。
3、期末復習和考試。
五年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以學校工作計劃為核心,以新《課標》為引領,立足我校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堅持面向全體,打好基礎,圍繞“真實、有效”的教研主題,以研促教,立足課堂,努力實現“扎實、高效”的教學,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語文的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工作重點
1、教學常規常抓不懈,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2、健全以課堂教學研究為核心的教研,立足校情開展教研活動。
3、開展豐富的語文活動,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與語文能力的提高。
三、主要工作:
1、落實教學常規,提高教學效率
本學期采用新教育本課框架,一年級為單位,分單元備課,要求教師要認真把握教材,研讀教參,抓住重難點,結合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出適合本學科的優秀教案,教案盡量達到適合同頭課老師上課,但是每位教師在上課前要對教案進行修改,加入自己對教案的理解和設計,課后還要寫出教學反思,堅持“個人精備+集體討論+個人修改”的集體備課制度。對于作業的設計與批改,要認真對待,每月要接受學校的檢查,不僅次數要達標,(語文作業一、二年級每學期不少于50次,作文每學期16次)對于作業的設計、批改情況、學生的書寫等方面也要力求達到要求。
2、強化課改意識,改變教研形式
本學期將繼續努力探索課程改革與提高教育質量相結合,促進兩個發展:即教師發展、學生發展。首先,我們要“研”起來,一改往日的研課模式。本學期,我們的教研活動要努力在“實”上下功夫,在“新”字上做文章,努力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本學期教研活動基本上采用集中與分散,集體學習與分組研討相結合的辦法,使教研活動豐富多彩,激發教師參與教研的主體意識和創造熱情,鼓勵教師合作、交流,共享教研成果,切實提高教研活動的實效性。盡量做到每次每人都有意見或建議發表,努力提高全組教師的.業務水平。本學期繼續采用同題異構的教研模式,同年級的老師針對同一課在其他班進行磨課,同級老師再在一起研課,指出執教老師課堂上優點和不足之處然后修改,最后再上我們學校的教研課。本學期我們觀課、研課還在周三上午的時間深入研究課堂教學,使每次研課都能讓老師從中有所學習,有所收獲。同時,每一位語文教師都要把《語文課程標準》中的基本理念熟讀牢記并真正內化為自己的教學理念與行為。
3、豐富教研活動,提高教研水平
(1)教研組根據學校教學計劃要求,積極開展教學實踐活動,各年級探討本學期的班級活動。
(2)繼續加強新課程實施的研究。著重加強對一年級、二年級的識字教學、三至六年級主要以加強習作指導和作文講評的研究為中心,深化教學改革,不搞花架子,做到“真實、有效”。
(3)鼓勵教師開展教學反思。語文教師要錘煉自己的教學語言,讓自己的課堂教學語言變得準確、生動、形象,為學生示范。
(4)堅持集體學習研究和個人自學相結合的做法,語文組每位教師都要做一個終身學習者。除了參加學校規定的學習內容之外,個人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自修內容,重在提高個人的素質品味。
(5)重視教學質量的考評工作,認真做好教學的測評工作。各年級要根據年級的教學實際,搞好教學測評,及時檢測,及時考評。另外,平時作業,要根據學生的實際盡可能布置教師自己設計的作業,少做練習冊,多布置開放性的作業,少做標準答案,在作業這一環節也要盡可能體現自主的特點,特別要重視學生的寫字與朗讀的訓練,把學生的寫字與朗讀列入到考查內容上來。
(6)開展課改研究活動。一是每周進行兩節的教研究活動課;二是根據學校計劃,本學期新教師、老教師每人上一節觀摩課,共同學科的老師研討,在活動中,要發揮學科帶頭人和骨干教師的作用。
4、組織各項活動和競賽,創設展示才華的平臺。
(1)舉辦讀書節,進行讀書競賽活動。每學期組織學生讀好三本書,開展大量閱讀活動,并要求做好讀書記錄和古詩詞的積累與背誦。同時老師要每人研讀一本教學專著,和學生一同成長。
(2)舉行課堂教學匯報課。
(3)各年級組織學生參加專項競賽,如寫字比賽、作文比賽、朗讀比賽等。
(4)作文興趣小組加大力度開展輔導工作,培養寫作苗子。
(5)撰寫論文和教學案例,積極參加鎮教育學會分會的評比活動。
(6)是社會調查活動。鼓勵每個年級有計劃的進行社會實踐調查活動,走出校園,豐富孩子的課余生活。
五年計劃 篇4
一、主題:
我愛語文,我學語文,我用語文!
二、宗旨:
為了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繼數學周之后,學校將開展語文周活動。旨在通過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和綜合性學習,給學生創造更多自主實踐和創新的空間,讓同學在活動中受到語文的熏陶和感染,提高學習語文的興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
三、時間:
4月13日——4月24日。
四、活動安排:
。1)寫字比賽:《我是小小書法家》
要求人人參加。鋼筆字比賽由老師統一發紙,每班各選作品1——5幅,要求選取古典詩歌的全篇或局部內容,并標明班級、姓名,分別評出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鼓勵獎若干。獲獎作品進行展示。
(2)課本劇表演《讓名著中的人物走上舞臺》:
我國古典名著中有許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引人入勝的故事,正等著我們去感受,去細細品味。讓我們馬上起程開始名著之旅,利用口語交際課來演演課本劇。先商量選哪篇課文或文中的一部分,怎樣把課文中的人物語言、動作表演好,需要什么道具和服裝。商量好后再分角色進行排練,在各班表演,互相觀摩、評議。
。3)綜合性學習《走進信息世界》:
結合語文課本第六組課文《走進信息世界》,體會信息給我們學習、工作和生活帶來的影響,并學習搜集和處理信息,還可以利用獲得的'信息,寫簡單的研究報告。
活動建議一:
認真閱讀材料中的文章,并收集相關資料,了解現代社會信息傳遞有哪些方式,和以前信息傳遞的方式有什么不同,然后和同學交流。
作一次調查,記錄全家人在一天中都從哪些渠道獲得了哪些信息。再據記錄作一些分析,看看從中能發現什么。
活動建議二:
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一些想探究的問題,如果我們注意搜集信息,利用相關的信息進行分析研究,就有可能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可以參考以下步驟開展活動,撰寫簡單的研究報告,與人交流。
從下面話題中選擇一個自己感興趣的,定個簡單的計劃,獨立或與同學合作進行探究。
我們家生活的變化。
本班學生近視情況的調查及其原因和分析。
成語中的名人故事。
通過閱讀書籍報刊、上網瀏覽、調查訪問等途徑獲取資料。
從搜集到的材料中,找出對解決問題特別有用的部分多讀幾遍,逐漸形成自己的觀點。
認真閱讀課文中的兩篇研究報告,討論一下可以怎樣寫煙具報告,然后分頭撰寫,并和同學進行交流。
【五年計劃】相關文章:
精選五年計劃三篇05-31
【精選】五年計劃9篇05-31
精選五年計劃四篇05-31
精選五年計劃3篇05-31
【精選】五年計劃3篇06-01
【精選】五年計劃三篇05-29
精選五年計劃8篇05-29
精選五年計劃4篇05-30
【精選】五年計劃四篇06-03
五年計劃4篇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