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班區域觀察記錄建構區(精選12篇)
觀察記錄是一切觀察記錄的基礎,教師能將隨時捕捉到的信息、發現的問題進行梳理、篩選后記錄下來,力求為教育幼兒積累豐富的、有價值的素材,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大班區域觀察記錄建構區,歡迎閱讀。
大班區域觀察記錄建構區 1
今天區角活動時,李瑞宏小朋友很快就進入了益智區,熟練的拿起了一盤積木,把積木全部倒在了桌子上。接著他拿了小方塊積木一塊一塊小心翼翼地玩起了壘高。過了一會兒,他把小方塊積木全部都壘了起來。他看了看桌子,發現沒有了,就開始東張西望,我發現他有點心不在焉了。
這時,我看到李瑞宏又去拿了一盤其他的玩具玩起來了……
我在觀察他是在瞎玩,還是有目的的在操作。如在發現孩子的興趣點有所轉移,就應及時介入,啟發幼兒的擴散性思維,引導幼兒繼續進行建構。
在幼兒剛進行活動的時候,我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在一旁觀察孩子的行為,沒有進行指導。之后當我發現孩子對于本次活動的興趣有所減弱時,我就及時用啟發性的語言進行了引導,為他尋找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今天中午吃過午飯,我讓孩子們到圖書區看圖書,請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圖書看,培養他們保護圖書、喜歡看書的習慣,孩子們都顯得比較高興,剛開始的時候,還紀律還比較好,可是后來卻發生了好幾件事:
1、幾個小男孩拿著圖書當方向盤開汽車,嘴巴里還不時的發出:“滴滴、叭叭!”的汽車叫聲,有的還把書卷起來當話筒唱歌;
2、好幾本書都掉在了地上,卻只見孩子從書上踩過的"腳印,沒有一個人會彎腰見圖書,面對這幅場面,我說:“書寶寶已經在地上躺了很長時間了,怎么沒有人把書寶寶送回家呢?看!這本書寶寶已經在哭類!它可傷心類!”沒人反應,最后還是樂樂小朋友把書撿起來放回了書架;
3、在看書的時候,突然有個小朋友大叫:“看!我這里有奧特曼!可好看類!”這么一叫,引來了旁邊小朋友的興趣,于是旁邊的小朋友也想看,最后你爭我搶,可憐的那本圖書,只聽“嘩”的一聲響,撕破了!
4、書然在圖書區呆了很長時間,只見他拿了一疊書,走到小椅子前,把手里的一疊書往椅子上一放,當墊子做。
我的反思:
面對以上孩子們在閱讀中出現的種種不良的`行為習慣,我覺得應該要即使去引導和糾正,因為當孩子們形成了某種不良的習慣后,要去糾正它是一件非常吃力的事,我想,讓孩子去承受他們行為的后果是一種可行的辦法,讓她去體驗自己的行為給自己帶來了什么樣的危害,去嘗嘗行為產生后的苦果。任何的說教都沒有幼兒直接的經驗感受來的真切,來的有效!
大班區域觀察記錄建構區 2
本月我們整個活動都是以“我要上小學”為主題,所以小彤在建構區拿到的任務是“我心中的小學”。從以上案例能夠看出小彤做事情有條不紊,具有較強的號召力,他在整個分工的過程中,運用平鋪、圍合、壘高、架空等搭建技巧完成本次搭建任務。大班幼兒已經具有必須的獨立建造本事、掌握了必須的搭建技巧、會使用輔助材料、能進行必須的設想和規劃、能經過分工、合作完成一件較為復雜的工程的實際特點。
本次活動是在參觀小學的活動后進行的.,所以孩子們已有了前期經驗,活動中,小彤已經很明確自我的任務,并與同伴進行合理的分工,其他小朋友對他的分工也沒有任何意見,整個活動小彤來領著他的小伙伴們都目的明確的在進行活動。所以,在整個活動中,教師沒有介入。
1.為孩子們供給紙、筆、橡皮、尺子,讓幼兒在搭建前先進行設計,孩子們能夠更有目的明白自我要搭建的樣式以及需要用到的搭建技巧,便于幼兒更快的決定方向。
2.豐富建構區的輔助材料,讓孩子用多材料進行搭建,豐富搭建的學校。
3.將孩子的作品拍成照片,在建構區墻面設置一個作品墻,將好的作品貼在照片墻上,既能夠讓孩子們有成功的體驗,也可為后續活動供給經驗。
大班區域觀察記錄建構區 3
觀察時間:20xx年3月
地點:教室
人物:袁思怡
資料:語言、動作、社會性情感、社會性發展
袁思怡小朋友是我們班上一位喜歡回答問題的孩子。每次活動時,她都能用心回答問題,有時還一邊舉手一邊搶著說:“老師,我來說。”甚至不等別人說完就打斷別人的話題,搶著發表自己的意見。這天的科學活動中又出現了這樣的狀況:當一個小朋友的發言還沒有完,袁思怡卻高高舉起了手,大聲地說道:“老師,我來,我來……”導致其他小朋友無法聽清楚小朋友回答問題,從而造成課堂紀律混亂。
分析:
袁思怡是我們班上性恪開朗,活潑大方,思維活躍,動手潛力強的聰明能干的孩子。當她打斷我的話或者搶著回答問題時,可能是因為我的講解或問題她都懂。其次,她的性格有善于表現自我的一面,平時唱歌閱讀時她的聲音總是很大,也搶著上臺表演,出現插嘴的.狀況也是她表現自我的體現。
措施:
在上課的時候,老師要注意“控制”表現欲強的孩子,使他們明白既要自已講,也要聽其他幼兒講。在課堂上,要發言時必須要先舉手,老師點到誰發言就誰發言。活動后,我及時與她交流溝通,讓她明白打斷別人的話是不禮貌的行為,別人講話時,我們也要安靜地聽著。其次,在其它活動時,我們引導她用正確的方式來展現自已,比如舉手。一段時間以后,袁思怡小朋友上課時再也沒有插嘴,明白回答問題之前先舉手,等著老師讓她發言,別人發言時,她也很認真地聽著。
大班區域觀察記錄建構區 4
活動區域
建構區。
幼兒年齡階段
大班。
活動目標
1、能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想象設計,搭建出橋梁。
2、在搭建的過程中,學習、運用和鞏固形、比例、對稱、力等相關概念,發展空間知覺。
3、會根據搭建主題需要,創造性選擇和使用輔助材料(如:交通標志、車輛、薯片桶等材料),不斷豐富,完善搭建主題。
4、在搭建活動中會與同伴協商合作,喜歡參加建構活動。
幼兒的行為表現
凌亂的積木四散在地,斷斷續續的橋梁架了起來,孩子們已經掌握了“連接式壘高”這一搭建橋梁的基本技能,用薯片桶、牛奶罐、圓柱形積木搭建起一條條高架橋的路面,在橋的轉彎處還用了拱形的積木搭建出轉向連接。
開始,孩子們還是各自為陣,但因為空間有限,很快每個人都發現自己的地方不夠用了,爭吵現象也隨之而來,孩子們開始“搶地盤”。于是我出面調解,請孩子們一起合作,把每個人單獨搭建的橋面用積木連接起來,變成一座大橋。
于是他們開始尋找合適長度的木板來進行連接。一小會的時間,橋就連接好了,呈現出兩個比較規則的長方形。樂樂想在一個路段上建一個隧道,于是找了一個小拱形積木放在橋面上,由于路面比較窄,拱形開口比較大,嘗試失敗。見樂樂有點想放棄,我走近了問:“樂樂,你是想建隧道嗎?”樂樂回應是。我說:“這個主意太棒了!”
樂樂又找了拱形嘗試搭建隧道,但還是失敗,路面與拱形之間的縫隙太小,連一輛小車也開不過去。我對樂樂說:“好像需要其他材料來幫忙。”樂樂又找了了兩個圓柱形擺放在橋面兩邊,再次把拱形積木壘在上面,前后觀察后,樂樂說:“隧道還是矮了一點。”我回應說“是矮了一點,怎樣才能更高一點呢?”樂樂很聰明的選用了兩個半圓形放在橋面兩邊,這樣高度就與橋面一樣了,隧道搭建成功。接著,我又提醒:隧道好像有點短,樂樂一下搬來了好多大小相同的拱形積木,這下可以說是完美了!
卡卡拿起剛投放不久的小汽車開始在路面上行駛,伊伊看到后提醒大家說:“橋還沒有上橋口和下橋口呢。”五個小伙伴又開始了搭建斜坡的工作。樂樂用飲料罐和中等長度的木板組合實驗了幾次,發現行不通就把飲料罐放下了,又找來了比飲料罐矮小一些的圓柱形積木進行嘗試,這次成功了。其他的幾個寶貝也都是用了斜坡的方式搭建了上橋口和下橋口,這個問題解決了。
早飯后,五位建橋工人又陸續進入“工地”,熟知交通標志的伊伊開始為橋梁添加交通標志,他先把標志直接擺放在地面上,我告訴他:“這樣會影響汽車行駛的,交通標志大多都是擺放在路邊的。”他思考了一會,拿來了一個圓柱形放在路邊,把標志擺了上去,再次攻克了一個小小的技術難題。
樂樂進入區域后,有了比較大的手筆,新增加了一段橋面,因為用的支撐的柱子高度不同,產生了一個高度的落差,爍爍也發現了這個問題,告訴樂樂說:“車到這里會翻車墜毀的!”樂樂在用各種三角形,小方形的積木進行組合嘗試,這個時候伊伊拿著前方施工的標志過來了,很正式的把標志豎到了路邊。經過多次嘗試,樂樂用幾個大三角形搭建了一個小下坡,這樣就可以通車了,伊伊也把前方施工的標志撤走了。
大橋已初具規模,孩子們開始拿著車在橋上行駛,在隧道里穿梭……因為走動,卡卡不小心弄倒了一小段橋面,備受“指責”,大橋開通的高興勁也不見了。我再次介入,請孩子們原諒卡卡,幫助卡卡一起恢復橋面。過了一會,見孩子們都“游手好閑”起來,我又請他們用塑料拼插玩具在橋周圍建一些花壇和綠化帶。琪琪發揮女孩的優勢,為大橋裝飾了各種造型的綠化帶,擺放的過程中很注意形式的美感。男孩子們也有了新點子,很快,一個用積木搭建的加油站成型了。
接著又有了旁邊的停車場,每一個車位都用長條積木圍了起來,擺放的很整齊。停車場建好后,孩子們就把車子都停到了停車場里,只有伊伊不同意,說:“路上都沒有車了。”說完就又從停車場開出了幾輛車子。后來,他們設立了直行道、左拐、安全出口和紅路燈。
區域活動因其具有相對寬松的活動氣氛、靈活多樣的活動形式,因而能滿足幼兒多方面、多層次發展的需要,是幼兒自我學習、自我探索、自我發現、自我完善的活動。
從選擇建構的主題來看:繼《瘋狂的小鳥》《美麗的房子》這些搭建主題活動之后,《高架橋》這一搭建主題備受孩子們的喜愛。為了支持孩子們的搭建活動,我和寶貝們一起收集了許多車輛模型,還制作了許多交通標志牌。并向孩子們介紹了橋梁的構造,同時引導幼兒欣賞了許多世界著名的大橋。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和學習,孩子們對搭建橋梁已經有了充分的感知。此時組織孩子進行有關橋梁主題的搭建是可行的,孩子們有此方面的能力、經驗基礎,對這一建構活動充滿了興趣。
從幼兒建構的水平來看:經過一學期建構活動的開展,孩子們已經基本能夠熟練掌握搭建的基本技能。孩子們可以根據學習、生活的經驗進行大膽創造,同伴之間也可以相互合作,并能自己想辦法解決一些問題。基本能達成區域活動前預設的目標。
不足之處:雖然我有觀察意識,也能發現一些問題,及時引導孩子們,但局部觀察還不夠細致,科學觀察的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高。教師應該講究觀察策略,要打開視角,盡可能的減少盲點。教師的觀察活動有連續性和目的性,而不是停留在隨意觀察的水平上;同時有準備的進行觀察,就可以使教師在觀察的過程中有的放矢,降低盲點的發生率。
可完善之處:在區角墻面環境中投放更加錯綜復雜的橋梁圖片,讓孩子們欣賞和討論。材料方面,提供更為廣泛的生活中的標志,如:禁止超車、y形交叉等標志,孩子們在拓寬標志知識面的同時,也會在搭建過程中啟發孩子們的創意。在每次搭建活動后,認真點評孩子們的活動和建構作品,將建構過程中好的方法和經驗及時總結和梳理,提高孩子們的搭建技能。
孩子們在不斷的嘗試和操作中,漸漸地能搭建出更多變,更為錯綜復雜的橋梁,孩子們還能輕松的搭建出有上、中、下三個不同高度的橋梁,交錯穿插在一起。從最初搭建單車道的橋梁,到后來可以搭建出多個車道的橋梁,這也說明孩子們覆蓋壘高、架空等技能都已經掌握的比較嫻熟了。
大班區域觀察記錄建構區 5
觀察資料:應對大班幼兒的告狀行為
觀察地點:活動室
觀察對象:小瑤
觀察目標:培養幼兒獨立解決問題和寬容的品格,減少告狀行為的發生。
觀察實例:生活活動中,有一些幼兒把自己從家里帶入幼兒園的貼畫紙分發給自己的小伙伴,這時,我便看見錢小朋友把貼畫紙分發給了離自己座位較近的小瑤、圣彪、哲這些小伙伴。這時我便聽到小瑤小朋友面紅赤耳地小聲說:你就給我一,你給圣彪兩呢!你不給我兩的話我就告訴老師你帶貼畫到幼兒園了!(幼兒園規定幼兒不能從家帶任何東西入園)于是我便故意裝著沒看見,讓幼兒自己應對問題。這時瑤瑤便跑到我面前對我說老師,帶貼畫到幼兒園來,還把它分給小朋友!
反思:幼兒的告狀行為看似小事,卻與幼兒的.心理發展有很大的聯系,幼兒對同伴的分享,在心里上存在異議,覺得不平均,從而產生矛盾,她期望教師與同伴進行制止,在心里上得到安慰,這是本班級常見的告狀行為,同時也是幼兒在自己的利益受到損失后的告狀行為,以此下去,會養成幼兒自私自利的品德。
應對措施:這只是幼兒之間的小矛盾,教師也可將問題拋還給幼兒,引導他們自己學著處理;若是較嚴重的狀況則需教師酌情處理。另外,平時注意多與幼兒溝通,了解他們心的想法。此外,與家庭配合培養幼兒獨立解決問題和寬容的品格,一減少告狀行為的發生,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大班區域觀察記錄建構區 6
觀察內容:區域活動結束的音樂聲響起,孩子們聽到音樂聲都開始收拾玩具。建構區玩的玩具是最多的,也是最難收拾的,每次收拾都要花很長的時間。很多的孩子都不愿意收拾,還有很多的孩子是一邊收拾一邊玩的,只有姜XX小朋友一個人是在認認真真地收拾玩具。他將玩具分類放好,擺得整整齊齊的',5分鐘過去后,地上仍然到處都是玩具。而在那里收拾的季戴宇小朋友和桑齊飛小朋友還在那里玩,于是,我叫走了他們兩個人,換了其他在建構區玩的小朋友收拾,最后,在我的催促下,沒幾分鐘,大家一起齊心協力,一會就把玩具收拾好了。姜XX小朋友仍然是最后一個從建構區里面出來,他把積木分類擺好,確定收拾完成后,才出來。在游戲評價時,我對姜XX小朋友收拾玩具認真負責的態度提出了表揚,小朋友們也都很認可姜XX小朋友的表現。
區域游戲一直都是孩子們比較喜歡的,但是在收拾玩具這個方面,很多孩子還是做得不夠好,特別是在建構區玩耍的小朋友收拾是最最困難的。針對以上問題,我做出了以下指導策略:
1.增強孩子們收拾玩具的意識,讓他們自主收拾。
2.建構區玩具的收拾,除了能夠鍛煉孩子的生活自理水平,同時也是對孩子各種形狀分類的一種鍛煉和考驗,也是一種耐心的鍛煉,所以,要鼓勵他們收拾建構區的積木材料。
3.對于建構區的收拾,能夠安排值日生,將任務指派到個人,這樣就能夠減少一邊玩一邊收拾的情況,讓孩子明白,今天就是他值日,由他來收拾,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大班區域觀察記錄建構區 7
觀察地點:益智區
實地記錄:小霖小朋友是一個比較內向的小男孩,很少和同伴一起交往。今天,又到小朋友進區域自由活動的時間了,小朋友們都選擇了自己喜歡的區域。只見,小霖小朋友一個人站在旁邊。我就問他:“小霖:你怎么不進區域玩啊”他說:“我不想玩。”我說:“區域里有很多好玩的東西,我們一起進區域玩,好不好”他點點頭。我知道他是不懂得怎么樣與小朋友一起玩。
評價:因為小霖的'父母很少帶他到人多的地方玩,使他很少和同伴交往,所以不知道怎么樣和同伴一起玩。當他看到小朋友們都進了區域玩,而自己又不知道怎么樣去和他們一起玩。只有一個人站在旁邊看著小朋友玩。
大班區域觀察記錄建構區 8
觀察日期:20XX年XX月XX日
觀察對象:小張
今日在數學活動中,我發現小張展現出了非凡的邏輯思維。在拼圖游戲中,他不僅迅速地按照指示完成了拼圖,而且還在完成之后,主動嘗試重新排列拼圖,創造出新的圖案。他的創造力和空間思維能力讓我印象深刻。
此外,在角色扮演游戲中,小張展現出了良好的團隊協作精神。他主動承擔責任,組織其他小朋友進行游戲,并耐心地指導他們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他懂得如何與人溝通,也善于傾聽他人的`意見。
在午休時間,我發現小張是個自律的孩子。即使周圍環境有些嘈雜,他也能快速地入睡,并且保持安靜,不影響他人。他的自我管理能力讓我很是欣賞。
總體來說,小張在今日的活動中表現出了良好的邏輯思維、創造力和協作精神。
大班區域觀察記錄建構區 9
觀察日期:20XX年XX月XX日
觀察對象:小安
今天,我在大班的觀察重點是活潑好動的小安。小安是一個精力旺盛的孩子,總是充滿好奇心,對周圍的.一切都想要探索。
在上午的戶外活動中,小安對秋千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嘗試了各種方法去蕩秋千,從快速蕩到慢速蕩,甚至嘗試站著蕩。他的創造力讓我印象深刻。
在午休時間,我發現小安雖然活潑,但也是個有責任感的孩子。當其他孩子還在玩耍時,他已經默默地開始幫助老師整理玩具。
下午,小安展現出了他的領導才能。他主動組織了一群孩子玩捉迷藏,并且有條不紊地安排每個孩子的藏身之處。他的組織能力讓我驚嘆。
通過今天的觀察,我對小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不僅活力四射,還有許多隱藏的優秀品質。作為他的老師,我會盡力去發掘和培養這些品質。
大班區域觀察記錄建構區 10
觀察日期:20XX年XX月XX日
觀察對象:小明
今天觀察的是小明在班級中的表現。早上,小明早早地來到幼兒園,自己換了鞋子,放好隨身物品,然后安靜地坐在座位上等待老師上課。
上課時,小明非常專注,積極參與老師的提問,回答問題時思路清晰,顯示出很好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在畫畫活動中,小明發揮想象力,畫出了非常有創意的作品,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贊揚。
午飯后,小明主動收拾餐具,并幫助其他小朋友整理床鋪。在戶外活動中,他表現出了很好的`運動能力,和同伴一起玩耍時懂得謙讓和合作。
放學時,小明主動和老師道別,并幫助老師收拾教具。家長來接時,他愉快地與家長分享在幼兒園的經歷。
通過今天的觀察,我發現小明是一個聰明、有禮貌、有責任感的孩子。
大班區域觀察記錄建構區 11
觀察日期:20XX年XX月XX日
觀察對象:小朱
今天,我觀察了小朱在幼兒園大班中的表現。小朱是一個非常活潑的孩子,他總是充滿了好奇心,對周圍的事物充滿探究渴望。
在數學活動中,我發現小朱非常專注。他認真聽老師講解,積極回答問題,而且他的思維非常敏捷,很快就掌握了新知識。在搭積木游戲中,小朱展現出了很好的空間感和手眼協調能力。他不僅能夠按照圖紙搭建復雜的模型,還能發揮想象力,創造出自己的作品。
午休時間,我發現小朱很有責任感。他主動幫助其他小朋友收拾床鋪,還幫老師搬椅子。這些小小的'舉動讓我看到了他優秀的品質。
大班區域觀察記錄建構區 12
觀察地點:秘密區
實地記錄:走進秘密區,東東對陳可穎說:“我有個秘密,我用這個傳話筒傳到你們的耳朵里。一下子,可穎小朋友就兩眼發亮,好奇心激發了出來。所以,在接下的環節,誰愿意通過神奇的傳話筒,把秘密送到我的耳朵里可穎小朋友積極、踴躍地舉著小手,急切地要把自己的`秘密用傳話筒傳到老師的耳朵里。你的小秘密愿意告訴自己的好朋友嗎可穎小朋友更是積極主動地和同伴說著秘密。
評析:可穎小朋友以前不喜歡與人交往,不能融入群體。顯得比較孤獨。
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在感受別人關愛的同時,逐步地能主動表達自己的愿望和溝通,逐步地學會與同伴分享等。
【大班區域觀察記錄建構區】相關文章:
中班建構區域觀察的記錄02-14
中班建構區域觀察記錄10-21
中班建構區域觀察記錄(7篇)05-28
大班區域的觀察記錄11-14
大班區域觀察記錄(精選)11-06
大班區域觀察記錄【精選】11-08
(精選)大班區域觀察記錄07-15
大班區域觀察記錄(精選)11-08
大班區域觀察記錄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