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晝夜對動植物的影響》教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要準備好課件,開展教學工作,課件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占有關鍵作用,備課的成果表現是形成教案。課件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晝夜對動植物的影響》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晝夜對動植物的影響》教案 1
教學目標:
1、學會調查身邊動植物變化與晝夜交替的關系。
2、能根據調查作出相應的分析和判斷。
知識與技能:
1、知道晝夜變化對動植物會產生影響。
2、知道動植物、人體都有自己的生物鐘。
3、建立事物之間存在普遍聯系的初步認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體會到晝夜交替對生物的奇妙影響。
2、培養尊重證據的科學品質。
教學重難點:
重點:晝夜對動植物、人的影響。
教學方法
目標教學法
教學準備:
大量關于夜行動物的圖片或影片片段,有關植物一天活動的圖片資料;
課前布置學生觀察一種植物早晨 7 點、中午 12 點和下午 6 點的變化情況并記錄。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生活中有些現象很奇特,比如:我們到了晚上想睡覺,早上沒人叫卻也會按時醒來,夜來香傍晚時花朵才會綻放,發出陣陣香氣,這一切都與什么有關呢?到底是什么在影響動物和植物的生活呢?
2、學生回答,可適當板書。
3、過渡: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研究晝夜對動植物的影響。
二、 學習新課
1、晝夜對植物的影響;
(1) 觀察郁金香、牽牛花、合歡樹等植物在一天中不同時段的圖片。
思考:這些植物在一天中有什么變化?是什么在影響著它們發生變化?
(2) 從這些植物的變化中可以發現什么規律嗎?交流每個人的植物日記,給予表揚與鼓勵。
(3) 小結:每種植物的生活習性都是受著節律的支配,這種節律有時按 24 小時變化著,和鐘的周期一樣。這種影響植物的節律我們也稱作生物鐘。
(4) 正因為晝夜對植物的影響,有位科學家就利用不同植物開花時間的不同做了一個花鐘。
(5) 我們能不能根據一些常見開花植物也編制一個花鐘呢?
(6)學生分組根據課前調查的植物開花時間設計花鐘。
(只要能表示大概時間就可以了。)
2 、晝夜對人的影響:
(1)植物有生物鐘,人類有嗎?那么你們的生物鐘是怎樣的呢?
(2)學生說說一天的作息時間安排。(要排除特殊日子或事件。)
(3)小結:我們發現大家的作息時間有著類似的'規律,都是按 24 小時變化的,這就是我們的生物鐘。
3、晝夜對動物的影響:
( 1 )既然晝夜對植物有影響,那么對動物也有影響嗎?能不能舉例說明。
( 2 )觀看收集的圖片或多媒體資料。學生討論各自解釋。
( 3 )看書上13頁的圖:你認識它們嗎?這些動物哪些在白晝活動?哪些在夜間活動?
夜間活動:蛾、貓、貓頭鷹、蝙蝠。
白天活動:狗、公雞、刺猬、蜜蜂。
(4)為什么它們會這樣?——晝夜影響和環境的變化。
(5)在我們的周圍生活著各種各樣的小動物,我們可以通過什么途徑了解它們在夜間都干些什么? ----- 調查。
(6)該怎樣調查,要注意些什么呢?
師生共同討論確定方法。 (可以舉例啟發學生思考,明確調查須知,課后進行。)
4、生物都有生物鐘,你能不能改變它們的生物鐘?
(1) 出示圖片:夏天能看到菊花嗎?冬天能吃到西瓜嗎?為什么?
(2) 學生發表意見,預測。
(3) 利用課前收集的資料進行簡單交流,找結論。
(4) 小結:原來,當我們改變光照條件時,就能改變動植物原來的生活節律和生長狀況。它們和人類一樣都能自己調節生物鐘。
《晝夜對動植物的影響》教案 2
一、教學目標:
(一)過程與方法
1.能從“這是什么”、“為什么會這樣”等角度對晝夜動植物的變化提出問題,培養小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
2.能提出并識別晝夜對郁金香、牽牛、合歡樹等影響以及時差對動物的影響,并設法這些問題可能的答案解決方法;
3.能用圖表記錄晝夜交替對動植的影響,如用圖表記錄牽牛花的變化;
(二)知識與技能
1. 知道有的植物白天開花,如郁金香;
2. 知道有的植物晚上才開花,如曇花;
3.知道有的動物適合晝間生活,如蜻蜓、蜜蜂等;
4.知道有的動物適合夜間生活,如貓頭鷹、蝙蝠等。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喜歡大膽想象;
2.體會到晝夜交替對動植物的奇妙影響,并以一定的方式贊美。
二、教學重難點:
1.能設計一些調查活動,回答和解決哪些動物適合晝間活動,哪些動物適合夜間活動;
2.知道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大約是24小時。
三、教學準備:
有關晝夜對動植物產生影響的圖片或影像資料,電腦制作有關幻燈片等。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談話:同學們,你喜歡鮮花和小動物嗎?現在,老師就帶大家到花園、到動物園里看一看(放錄像)。
[讓學生一開始就在輕松氛圍中學習,這樣,可以讓他們對本次活動產生興趣。]
2.生活中有些現象很奇特(多媒體演示晝夜植物的變化,動物的活動情況),這一切都與什么有關?到底是什么在影響動物和植物的生活呢?
3.學生討論交流。
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研究晝夜對動植物的影響。
(二)探究晝夜對植物的影響:
1.觀察郁金香、合歡樹、牽牛花植物在一天中不同時段的圖片(媒體出示)。
[讓學生在現有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了解更多植物變化,擴大學生的知識視野,并為下面的教學做鋪墊。]
思考:這些植物在一天中有什么變化?是什么在影響著它們發生變化?
2.學生討論并交流。
3.你周圍有哪些植物也像郁金香一樣會隨著晝夜時間的變化而變化?
4.白天開花容易看見,但晚上開花是不容易見的。你有沒有晚上起來看過曇花、絲瓜等植物開花的變化?
(多媒體演示曇花、絲瓜等植物夜晚開花的動畫。)
5.從這些植物的變化中可以發現什么規律嗎?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見過很多白天開花的植物,很少見過夜里開花的植物,這們能激發學生對植物的喜愛之情和從小養成仔細觀察。]
6.學生討論并交流。
7.小結:每種植物和生活習性都是受著節律的支配,這種節律有時按24小時變化著,和鐘的周期一樣。這種影響植物的節律我們也稱生物鐘。
(多媒體介紹晝夜對植物影響的相關內容)
8.正因為晝夜對植物的影響,瑞典生物學家卡羅拉斯·林奈根據不同植物開花時間的不同做了一個花鐘。(多媒體介紹有關花鐘的`詳細內容)
9.調查你周圍植物的開花時間,看看是否能根據調查的結果編制一個花鐘。
10.我們能不能得用晝夜對植物的影響規律來改造植物,比如,讓曇花在白天能開花。
11.讓學生分小組討論交流。
12.小結。
(三)探究晝夜對動物的影響:
1.既然晝夜對植物有影響,那么對動物也有影響嗎?能不能舉例說明。
2.讓學生討論交流。
3.在我們的周圍生活著各種各樣的小動物。讓我們想辦法了解一下,它們在夜間都干些什么?把調查到的活動記錄下來。
4.多媒體展示:貓、蛾、狗、公雞、蜜蜂、蝙蝠、刺猬、貓頭鷹等,這些動物哪些在晝間活動?哪些在夜間活動?
5.讓學生各抒已見。
[讓學生在交流中主動的探究活動。]
6.我們可以通過什么途徑了解答案?
7.學生討論、交流各自的研究方法。
8.師生共同確定研究方法。
9.交流調查訪問結果。
(四)探究蜘蛛、螞蟻等動物哪些是在白天活動,哪些是在夜間活動。
1.蜘蛛、螞蟻等動物哪些是在白天活動,哪些是在夜間活動。
2.我們可以采用什么樣的方法進行研究?
3.學生討論并交流研究方法。
4.學生探究。
5.交流各自研究發現。
6.總結。
(五)作業:
選擇一種夜間開花的植物,把它的變化寫下來;又選夜間活動的動物,查資料了解它為什么喜歡在夜間活動,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下來。
【《晝夜對動植物的影響》教案】相關文章:
《晝夜交替》教案(精選10篇)10-18
《晝夜交替是怎樣形成的》教案范文09-25
晝夜交替的解釋說課稿05-02
《晝夜與生物》教學設計04-28
《晝夜與生物》教學設計05-30
幼兒園科學活動植物教案02-06
《晝夜交替現象》的教學反思09-05
《晝夜交替現象》教學設計05-10
大班科學活動植物的家園—土壤教案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