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教案

時間:2022-05-31 20:12:17 科學教案 我要投稿

關于科學教案匯總5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科學教案5篇,歡迎大家分享。

關于科學教案匯總5篇

科學教案 篇1

  課題

  《做酸奶》是蘇教版《科學》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顯微鏡下的世界”

  作者及工作單位

  韓城市新城三小 薛亞煥

  教材分析

  本節課的主體活動是讓學生經歷做酸奶的實踐過程,在活動中感受細菌與我們人類有著密切的關系,同時認識到,不是所有的細菌都是有害的,消除學生頭腦中錯誤的認識。在做酸奶的過程中,學生們經歷了一次成功的體驗,一次耐心的等待,一次收獲的喜悅。

  學情分析

  學生認識細菌的基本形態、特點及分布,了解細菌的繁殖速度很快,認識乳酸菌以及細菌與人類的關系,討論鮮奶為什么會變成酸奶以及細菌的傳播途徑和預防措施。

  教學目標

  認識細菌的基本形態、特點及分布

  教學重點和難點

  自己動手做酸奶

  教學過程

  教學準備

  鮮牛奶,白糖,酸奶,勺子,保溫杯等。

  教學過程:

  一、自己動手做酸奶

  1.談話:你們喝過酸奶嗎?你們能向大家說說酸奶是什么樣的嗎?

  學生交流。

  2.猜測:你們知道酸奶是怎樣做成的嗎?

  學生提出各種可能性,教師不作任何評價。

  教師分別給每組學生提供一個空的酸奶瓶,并讓學生進行觀察。

  學生從酸奶瓶上的配料表看到:鮮牛奶、蔗糖、乳酸菌。學生初步探知做酸奶需要的原料。學生可能會提出“乳酸菌是什么”的問題,教師可以讓知道的學生說一說,隨后在第二環節——認識細菌中全面地解決問題。

  3.自己動手做酸奶。

  教師提供做酸奶的材料:在煮好了的鮮牛奶(在電飯鍋里剛煮的)里加入一些白糖,煮沸幾分鐘。每組發一份酸奶和煮好的鮮牛奶(放在罐子里)。

  學生自帶保溫杯和勺子(事先要用開水燙過)。

  出示教材中做酸奶的示意圖,學生看圖,制作酸奶。

  待牛奶冷卻到35℃~40℃的時候,把鮮牛奶倒人消過毒的保溫杯中,并往里面加入適量的酸奶,蓋上蓋子。

  測一測:在制作酸奶時,放入的酸奶與鮮奶的比例是多少?

  講述:大約保溫8個小時后,酸奶便制成了。

  提醒:自制的酸奶不能存放太久。吃了變質的酸奶會引起腹瀉、消化不良,甚至中毒。

  4.交流自己的制作感受,畫好“心情曲線”。

  教師在坐標的橫軸方向上設計幾個時間段,讓學生在豎軸方向上畫出做酸奶前后的感受,即畫出“心情曲線”。等學生的酸奶全部做成后,再讓他們交流自己的感受。

  評析:做酸奶是學生非常感興趣的活動。科學課的教學理念之一就是要面向每一個學生。教師要創造條件,盡量滿足每一個學生的愿望,讓他們每個人都來做一做。在做酸奶的時候,教師要引導學生控制好鮮奶的溫度以及酸奶與鮮奶的比例。“控制”是科學課中常用的一個術語,也是進行科學實驗的一項基本技能,適當地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控制是必要的。最后,學生利用曲線圖繪制做酸奶時的心情,將活動延續到課后,關注自己做酸奶時的情感波動。“畫心情”是一種新穎的評價方法。

  師:當你們聽說這節課要做酸奶的時候,你們的心情如何呢?

  生:很高興。

  生:很激動。平時都是自己喝酸奶,想不到今天自己動手做酸奶了。

  師:如果用一條曲線表示你做酸奶時的心情,可以怎樣表示呢?

  生:將曲線向上畫,表示心情激動。

  生:畫一條波浪線,因為心情激動時心跳會加快。

  師:這兩種方法都行,大家可以根據個人的喜好進行選擇。我們也可以在坐標的豎軸上畫一些心情指數,用線條起伏的高低來表示自己的心情。

  師:開始做酸奶了,你的心情又怎樣呢?

  生:我的心情反而放松下來了。

  生:還有一點點緊張,怕做不好。

  師:如果心情放松下來,我們怎么用線條表示呢?如果心情緊張又該怎樣表示呢?請大家在記錄表中的幾個時間段里畫出自己的心情曲線。

  評析:當學生們參與某一項活動時,他們的心情肯定是不斷變化的。我們設計了心情曲線圖(教學評價表附后),讓學生在幾個特定的時間段里畫曲線來表示自己的心情變化。我們發現,當學生準備做酸奶時,他們的心情是激動的;當他們開始做時,心情趨于平和;等待時,心里有一點點的緊張與焦急;酸奶做好后心情又是高興的;在品嘗后,他們的心情是多樣的,或是喜悅或是激動,證明他做成功了;失敗時則表現為灰心喪氣。當然,在具體評價時還應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制作過程談談自己的'感受,這樣才能更加客觀地評價,更好地發揮心情曲線的作用。

  二、認識細菌,解釋酸奶為什么會變成酸奶

  1.提問:做酸奶時需要注意些什么?

  制作酸奶時需要注意兩個條件:一是溫度,應保持在35~C。40~C左右;二是衛生,所有的器皿要進行消毒處理。

  2.提問:鮮奶為什么會變成酸奶?

  學生思考回答,提出酸奶中有乳酸菌,從而引出細菌的概念。

  3.學生交流課前收集來的有關細菌的資料,資源共享。

  4.教師小結:細菌的發現;細菌的基本形態、特點及分布;細菌的種類;細菌的繁殖;細菌與人類的關系。

  教師要讓學生認識到,細菌對人類有功也有過。自然界中的腐生細菌可以將動植物的尸體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無機鹽,既凈化了環境又為植物制造和提供了不可缺少的肥料。生活中人們也經常利用細菌,如制醋離不開醋酸桿菌,做泡菜離不開乳酸菌,有的細菌還可以制藥。但有的細菌也可以使人類得上這樣或那樣的疾病。 ,

  5.討論:細菌的傳播方式及預防辦法。

  這部分主要是讓學生了解病菌傳染的一些傳播途徑以及預防的辦法。傳染病的傳播途徑主要有三條:病從口人,病從鼻入,外傷感染。根據傳染病的傳播途徑,教師引導學生討論如何預防傳染病,即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積極鍛煉身體,增強身體抵抗力。

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運用多種感官探索和發現工具的秘密,積極探討交流自己的發現和見解。

  2.初步了解工具與人類生活的關系,激發自豪感。活動準備:各種勞動工具圖片。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鋸子圖片。簡單向幼兒講述有關《魯班造鋸》的故事。提問:在哪里看到過?鋸子有什么用處?教師簡單向幼兒講解鋸子的用處。教師講述《魯班造鋸》的故事。

  二、了解工具的多樣性以及正確使用工具的方法。

  (1)除了鋸子你還知道有哪些工具呢?教師出示榔頭、斧子、鏟子等圖片引導幼兒觀察,使幼兒知道這些工具的用處。教師:

  (1)這些工具你見過嗎?他長的什么樣子?他是什么工具?有什么用呢?請幼兒來猜一猜。

  (2)我們怎樣使用這些工具呢?

  (3)我們小朋友如果使用這些工具應該注意些什么呢?

  (4)使用工具有什么好處呢?請個別幼兒回答,教師一次介紹各種不同的工具名稱以及他們的作用。

  三、延伸活動“如果我是科學家”

  (1)如果你是科學家,你會發明什么工具呢?

  (2)為什么要發明這些工具呢?教師講解我們的種植園要用許多勞動工具來種植蔬菜和果子等活動。

  (3)這些工具有什么用呢?

  (4)怎么使用這些工具呢?可以小組交流。

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牡丹花的外形特征以及它是我國特有的一種花卉。

  2、感受牡丹花的美,激發喜歡和愛護牡丹花的情感。

  3、發展觀察、比較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4、樂意與同伴合作游戲,體驗游戲的愉悅。

  5、通過觀察、交流與討論等活動,感知周圍事物的不斷變化,知道一切都在變。

  活動準備:

  牡丹花視頻及圖片

  活動過程:

  1、引發觀察牡丹花的興趣。

  這是什么花?是什么樣子的?

  仔細看看,說說牡丹茶的顏色、形狀、氣味是怎么樣的?(花顏色多而艷,花朵大,葉子大)你還見過其他顏色和形狀的牡丹花嗎?你在哪里看到過牡丹花?你喜歡它嗎?為什么?

  2、知道牡丹花的作用。

  牡丹花這么美麗,它有什么用處呢?

  (可供人們觀賞,它的根的皮,做中藥時名為丹皮,能活血散瘀,治跌打損傷,高血壓等癥。)

  3、知道牡丹花是我國特有的花卉。

  ⑴牡丹花在幾月份開?(每年4~5月份)

  ⑵哪兒盛產牡丹花?(河南省洛陽市和山東省菏澤市)別的國家有牡丹花嗎?(沒有,它是我國特有的花卉,是花中之王,也是我國的國花)

  ⑶人們為什么喜歡畫牡丹花(牡丹花是富貴、吉祥的象征,是饋贈朋友和外國友人的珍貴禮物)

  ⑷牡丹花這么珍貴,我們應該怎么樣愛護它們呢?(不摘不碰花朵,常給它澆水等)

  教學反思:

  花是同學們喜愛的植物,真實的花給人們帶來了美麗的環境,美好的心情。裝飾花卉又稱花卉圖案。圖案本身來源于自然,又不同于自然。自然形象雖然很美,但它還不能滿足人們對美的需求,人們的生活需要用更加理想、更加超然的藝術形象進行美化,因此就有了由自然形象變為裝飾形象的過程,也就是圖案變化。本課花卉圖案設計是在對花卉熟悉的基礎之上,對自然花卉物象的藝術加工。本課內容重點是設計應用。

  這節課基本上完成了教學目標,教學設計比較合理,電教手段的運用使學生比較直觀地了解了圖案設計的過程與方法,學生學到了圖案設計的有關知識。另外,在課上發現學生創作不夠大膽,能夠馬上示范并指出,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作業效果較好。

  不足之處:

  由于時間關系,教師在圖案創作方法的講解上還有些粗糙,學生學習得不夠深入,解決方法是讓學生帶有花卉圖案的生活用品進行小組分析討論),當時是怕學生畫不完就把這個環節去掉了,教學方法還不夠靈活多樣,師生互動不夠。

  總的來說,我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還算比較滿意,今后我要多研究,更加踏實備課,爭取把課上得更好一些,使學生受益。

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體驗輕重,對稱,支點移動等因素與物體保持平衡的關系。

  2.積極與同伴交流自己的探索發現,并能記錄結果。

  3.能舉出兩個以上生活中運用平衡原理的例子。

  活動準備

  畫筆 剪刀 鉛筆 橡皮泥 卡紙 別針

  活動過程

  1.蝴蝶玩偶引出主題,激發孩子們積極探索興趣

  小蝴蝶飛累了,落在花枝上休息一會,可是它怎樣才能站穩呢?快幫小蝴蝶想想在花枝上平穩站住的辦法吧!

  ①用剪刀剪出造型不同的蝴蝶;用橡皮泥把鉛筆固定住。筆尖朝上。

  ②嘗試將蝴蝶平穩的立在筆尖上,用筆在支點上做出記號。

  ③在蝴蝶身上的不同部位夾上別針,看看支點改變了嗎?

  你的小蝴蝶落穩了嗎?將你找到的支點畫下來,并將小蝴蝶粘貼在花園里。

  2.通過自制小天平,加深體驗輕重,對稱,支點移動等因素與物體保持平衡的關系

  a.粗細均勻的長棍,紙杯做小桶,線繩沙子。

  b.自制的小天平歪了,怎么辦呢?請給另一邊煩人紙杯中倒入沙子直到平衡。

  科學樂園

  當天平左右兩邊的物體的重量相等時,兩個托盤距支點的距離也相等,當重量不等時,距支點的距離則不等。小朋友們。你發現了平衡的秘密了嗎?你還知道哪些物品也用到了這些原理呢?與爸爸媽媽一起去找一找吧!

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能將常見圖形變出不同數量的各種圖形,發現圖形之間的分割,組合關系。

  2、能創造性運用各種圖形組合物體形象,學習按一定規律數圖形。

  3、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4、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象的探索和認知,樂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現的結果。

  活動準備

  1、教具:三角形、長方形、圓形、正方形拼成的畫。

  2、學具:每人一套各種圖形放在袋子中,剪刀。

  活動過程

  (一)歌曲導入,引出圖形寶寶

  師:小朋友科學探索的時間到了,我們一起唱起來把。請幼兒欣賞歌曲《形狀變變變》。

  (二)視頻導入,鞏固練習圖形

  1、區分長方形,正方形的關系。

  2、在立體圖上可以找到平面圖形。

  3、鞏固四種圖形,智慧屋中做游戲。

  4、拓展幼兒的想象力,欣賞生活中的圖形。

  (三)觀察、思考圖形寶寶的不同用處。

  l、請小朋友動腦筋,仔細觀察機器人、火箭、坦克是由哪些圖形組成的?(由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組成。)

  2、幼兒討論。

  (1)如何記住自己的拼圖方法?

  (2)怎樣才能知道每個圖形都用了多少個?

  3、教師出示統計表,請幼兒來做記錄。

  (四)第二次嘗試活動

  用折紙或剪紙游戲,看圖形的變化。

  操作:動手動腦,感知圖形變換。

  (1)請幼兒動手變一變(折紙或剪紙)。

  (2)請幼兒說說變化的結果。

  正方形——變成了三角形還有長方形。

  圓形——變成了半圓形、扇形。

  長方形——變成了三角形,還有正方形。

  教學反思:

  這節課中,我覺得我的活動提問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提問的效果也很好。可以說在大家的討論下,提問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兒不僅會說了,而且還更會問了。這樣的自由探索活動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也激發了他們的學習熱情。孩子們在輕松、愉快地氛圍中,發揮了他們在活動中的主動性,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

【關于科學教案匯總5篇】相關文章:

關于科學教案匯總10篇05-06

關于科學教案模板匯總7篇05-30

關于科學教案模板匯總6篇05-25

關于科學教案4篇05-19

關于科學教案3篇05-15

【精品】科學教案匯總6篇05-26

【實用】科學教案匯總八篇05-22

【實用】科學教案匯總10篇05-22

有關科學教案匯總6篇05-21

【精品】科學教案匯總7篇05-19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熟女激情视频 | 日本免费a级毛一片没码 | 亚洲国产制服另类久久 | 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影院首页 |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 | 中文字幕无线第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