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禮儀以左為上的原因
古代等級制度嚴格,左右為區別尊卑高下的標志之一,普遍實行于各種禮儀之中。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國禮儀以左為上的原因,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國禮儀以左為上
祖孫一家人圍桌就餐,通常是爺爺奶奶正面尊位就坐。如果把老人擠到角落里,就是尊卑顛倒。那么,在中國,禮儀的尊位在哪里呢?例如兩人左右并列,誰尊?誰次?
我國自古一般以左為上,而現今國際上流行的禮節中,卻完全不同,與我們正好相反,大多數國家都是以右為上。
我國自古流行以左為尊,古籍《易經》中就有"男為陽,女為陰;背為陽,腹為陰;上為陽下為陰;左為陽右為陰"。
司馬遷《史記·魏公子列傳》說,魏公子無忌駕車去請隱士侯嬴,"坐定,公子從車騎,虛左,自迎夷門侯生".車上空著左邊的尊位,等待侯贏就坐。"虛左",如今已經成為我們常用的成語"虛左以待"。
我國封建社會通行男尊女卑,因而在實際生活中往往是男左女右,即把左看成高于右。封建王朝有的設左、右丞相,也是左丞相高于右丞相。這是我們千百年來流傳下來的禮儀習慣。
目前,我國國家的非涉外禮儀活動,仍遵照傳統禮儀"左高、右低"做法。人大、國務院等舉行會議、禮儀活動,均以左為上。
于現代人而言,人們心里里已經把左當做上位。而這種潛意識的想法是自古流傳下來的,主要源自于老子的“吉事尚左,兇事尚右”。
中國人把左奉為上位。
現在職場中領導的得力干將奉為領導的左右手,而其中又以左為貴。在團隊聚餐時,坐在老總左邊的人,通常都是老板最為信任的人。即使是放在平時生活中聚餐,一般只有自己最親近的朋友,才會坐在自己的左邊。大多數人對于傳統文化天天在用而不知為何。這種文化就要從老子的道德經中的:
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
在2000年前,老子就已經意識到和平才是最為貴重的,戰火紛飛無外就是帶來人員傷亡,就算當時的'情形不打仗是不可能太平的,但那只是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真正走大道的人是不專注于幾斤幾兩的計較,我們嘲笑有些君王不戰而敗,但其實他可能用這種方式保住了人民的和平,有些人用三寸不爛之舌使對方不戰而降,這才是真正的用兵之法—“攻心”。
而這么多的戰爭史是無一不再告訴我們戰爭是永無休止的,這是一個惡性循環,興師動眾發動戰爭的,不管是勝是降,最終都會化為灰土。《孫子兵法》看似講了許多戰爭策略,可真正把他讀熟讀透的人就會發現,里面奉行最上層的打法是不戰就讓對方投降,居于第二的才是百戰百勝,最后則是屢敗屢戰。放到如今的社會來說也是一樣,國家沒有強大的國防不行,這樣會被人欺辱,而強大的國防只是保護自己的土地,并不是用來侵略他人的國土。
吉事尚左,兇事尚右
老子已經明確指出用兵極為不祥,那么和平之法及對應吉祥。通過老子道德的傳播,人們自然把左奉為吉祥之兆。從個人來說,如果有人輕易辭職脫離原有部隊,那么就相當于經濟倒退三個月,穩定才是安身之本,即使上升到國家層面也是這樣一個國家,若輕易的興師動眾發動戰爭,這里面所帶來的損耗也會使國家的經濟倒退或停滯不前,稍微有遠見者在,可以不打的情況下,多數以和為貴。
左邊是陽,右邊是陰。
道家則認為人類的兩只眼睛左邊代表陽氣,右邊代表陰氣,易經里面則說陽是代表新生的力量,應是代表消滅的力量。兇吉的另一種說法就是生命的新生和消失,這是一種天然之道,也是一種自然之道,一個人,如果喜愛爭斗,那他就是兇惡的代表,人們自然會遠離。人們推崇和貴,所以把左奉為尊。
【中國禮儀以左為上的原因】相關文章:
中國喪葬禮儀喪服都是白色的原因07-11
上酒禮儀09-03
酒宴上的禮儀04-04
西餐上的禮儀03-31
中國禮儀與西方禮儀的區別10-27
學習社交禮儀的原因05-23
中國酒場禮儀08-30
中國敬酒禮儀02-26
中國的禮儀文化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