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禮儀的概念
禮,是知禮、講禮、明禮,尊敬別人。儀,是儀容、儀表、儀式,表現形式。禮儀是指人們在社會交往中由于受歷史傳統、風俗習慣、宗教信仰、時代潮流等因素而形成,既被人們所認同,又被人們所遵守,是以建立和諧關系為目的的各種符合交往要求的行為準則和規范的'總和。簡言之,禮儀就是人們在社會交往活動中應共同遵守的行為規范和準則。
涉外禮儀,是涉外交際禮儀的簡稱。即,中國人在對外交際中,用以維護自身形象、對外交往對象表示尊敬與友好的約定俗成的習慣做法。它不是隨意憑空臆造的,也不是可有可無的。了解禮儀的起源,有利于認識禮儀的本質,自覺地按照禮儀規范的要求進行社交活動。
縱觀中國禮儀內容和形式的演變與發展,可以看出“禮” 和“德”不但是統治者權力的中心支柱,而且其在幾千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許多有廣泛社會性與強大號召力的優良道德規范和人際交往的禮節儀式及生活準則,并且已成為中華民族共同的財富,對中華民族精神素質的修養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涉外禮儀的概念】相關文章:
涉外禮儀常識03-31
涉外的廣告禮儀12-07
涉外的基本禮儀04-14
涉外宴會禮儀精選06-25
涉外禮儀知識04-23
涉外宴請禮儀常識04-01
營銷人員的涉外禮儀12-06
涉外穿衣禮儀12-06
走訪外商涉外禮儀12-06